上海城隍廟歷史?上海城隍廟是一座位于中國上海市黃浦區豫園旅游區的著名廟宇,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在上海的重要載體。城隍廟歷史悠久,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廟宇建筑宏偉壯觀,那么,上海城隍廟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老上海民間文化的速成之地。
老城隍廟一直像一個長開不散的大廟會,你在別的廟會里想找的東西這里應有盡有,當然最有名的還是它的小吃和特色手工藝品。
老城隍廟建于明永樂年間,歷史上的城隍廟屢毀屢建,現存的城隍廟于1926年修建,并于20世紀90年代大規模重建,變成了大型仿古建筑群和商業城。老廟換新裝,雖說少了原來老城區的味道,可去的人還是絡繹不絕,說明了老廟的魅力,那句“老廟黃金,給您帶來好運氣”更是名聞遐邇,遠近皆知。
景點信息
地址:位于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
門票:5元/人
交通:11、64、66、126、926等路公交可到
住宿推薦
明堂上海旅行者國際青年旅舍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江西中路450號
價格:多人間55元/床;標間200元/天
聯系:021-63297889
推薦理由:旅行者離外灘也比較近,步行到北外灘也就是6、7分鐘的樣子,走到地鐵大約12分鐘
7天上海陸家嘴店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濰坊路5號
價格:標間157-228元/天
聯系:021-51960288
推薦理由:位于浦東南路與濰坊路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毗臨八佰伴、時代廣場商業區及著名景點東方明珠、海洋水族館
旅游小貼士
1.據本地人說,其實城隍廟里面的小吃又貴又不正宗,城隍廟小商品市場前面的豆腐腦、臭豆腐還比較有意思。
上海城隍廟景點介紹
上海城隍廟景點介紹如下:
一、歷史沿革
上海城隍廟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是當時的官方寺廟。在清朝末年,由于戰亂等原因,城隍廟曾遭到破壞。然而,在20世紀末,經過大規模的修復和重建,城隍廟重新煥發了生機。
現在的城隍廟不僅保留了傳統的建筑風格,還融合了現代元素,使得這個古老的廟宇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二、建筑風格
上海城隍廟的建筑風格獨特,充滿了濃郁的古典韻味。寺廟的建筑以黃色為主色調,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寺廟內的雕刻精美,技藝精湛,每一處細節都體現了工匠們的精湛技藝。
同時,城隍廟還融合了江南園林的特色,綠樹成蔭,小橋流水,為游客提供了一個優雅的游覽環境。
三、文化活動
在上海城隍廟,游客可以參加各種文化活動。首先,游客可以在寺廟內燒香祭拜城隍神,感受傳統的宗教文化。此外,城隍廟還經常舉辦各種文化展覽和講座,如傳統手工藝品展示、中國畫展等。
四、旅游特色
除了豐富的文化活動外,上海城隍廟還是一個購物的天堂。在寺廟周圍的小商品市場里,游客可以購買到各種特色手工藝品和紀念品。同時,城隍廟周邊的美食也十分豐富,游客可以品嘗到各種地道的上海美食。
上海城隍廟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建筑群,位于上海市黃浦區南京東路步行街上。它不僅是上海的標志性景點之一,也是游客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的重要場所。以下是上海城隍廟值得推薦的幾個原因:
1. 歷史價值:上海城隍廟建于明朝嘉靖年間,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它是上海最古老的廟宇之一,見證了上海的興衰和發展。在這座古老的建筑中,游客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了解中國古代建筑的風格和特點。
2. 文化底蘊:上海城隍廟是道教信仰的重要場所,供奉著城隍神。城隍神是中國傳統信仰中的守護神,被認為是城市的保護者和守護者。在城隍廟內,游客可以參觀各種祭祀儀式和文化活動,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宗教信仰。
3. 美食文化:上海城隍廟周邊有許多著名的小吃攤位和餐館,供應各種地道的上海美食。游客可以品嘗到傳統的上海小吃,如小籠包、生煎包、糕點等。這些美食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價格實惠,是游客們品味上海風味的絕佳選擇。
4. 購物體驗:上海城隍廟周邊有許多商業街區和購物中心,提供各種各樣的商品和紀念品。游客可以在這里購買到傳統的手工藝品、特色商品和文化紀念品,帶回家作為紀念或送給親朋好友。
5. 旅游景點:上海城隍廟周邊還有許多其他著名的旅游景點,如外灘、南京路步行街、豫園等。
上海城隍廟坐落于上海市中心的城隍廟旅游區,也叫老城隍廟,是上海有名的道教宮觀。來城隍廟旅游區的游客,大多是慕名這里的小吃和豫園而來,卻不知道豫園的南面還有一座鬧中取靜的道觀,而且是個歷史悠久的祈福圣地,在這里可以感受到本地宗教文化。
上海城隍廟始建于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比豫園還早一些,但在“文革”時期遭到嚴重破壞,后經修復重新恢復了全貌。觀內現有大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等九個殿堂。大殿正門上懸“城隍廟”匾額,內供奉金山神主——漢代博陸侯霍光大將軍坐像,左首為文判官,右首為武判官,次為日巡與夜查,日巡、夜查以下為八皂隸。
元辰殿又稱六十甲子殿,殿內供奉六十元辰中所對應的太歲神,信徒在這個殿里禮拜本命太歲,祈求年年平安,吉祥如意。慈航殿內供奉眼母娘娘、慈航大士、天后娘娘;財神殿內供奉財神、進寶仙官、利市仙官、納珍仙官;文昌殿內供奉文昌帝君,左右二童子稱天聾、地啞。
城隍廟內后面一進殿為城隍殿,城隍殿中央供奉上海縣城隍神紅臉木雕像,正襟危坐。殿內仿照明代縣衙公堂陳設,儀仗森嚴。城隍殿東首為父母殿,殿內供奉上海縣城隍神父母;城隍殿西面為娘娘殿,供奉上海縣城隍神夫人儲氏。
上海城隍廟位于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上海城隍廟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前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誥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后殿乃寢宮。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臺為1865年建。
上海城隍廟殿堂建筑屬南方大式建筑,紅墻泥瓦,現在廟內主體建筑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組成。
擴展資料
由來:
中國民間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它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把傳統信仰的神靈和各種宗教的神靈進行反復篩選、淘汰、組合,從而構成一個雜亂的神靈信仰體系。
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世俗信仰的多元性。所以說,中國民間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點。民間信仰的神靈群體可以說并無體系可言,但這些信仰并沒有本質上的沖突,這一方面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民間信仰“尚和”的文化精神特質。
城隍,從中國先民的原始信仰、民間信仰發展到后世的宗教信仰,它們原發于農耕文明。
以上就是上海城隍廟歷史的全部內容,上海城隍廟又稱上海豫園,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筑,位于上海市黃浦區南端豫園路137號。它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約建于公元1559年左右,最初作為家廟和城隍祠。在清朝乾隆年間,豫園先后進行過多次擴建和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