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中國最大地震9.8級 歷史地震匯總 歷史地震排行 中國歷史大地震列表 世界歷史大地震排行榜
1、郡國地震
郡國地震,發(fā)生于西漢綏和二年九月丙辰(公元前7年11月11日)。據史書記載,這次地震波及“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余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漢書·五行志》)。
京師即今陜西省西安市。漢時北邊郡國應包括今甘肅、陜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內。史書對這次地震有“水出地動”的記載,這可能是中國關于震前地下水異常變化的最早記載。
2、華縣地震
1556年,中國陜西省南部秦嶺以北的渭河流域發(fā)生的一次特大地震。是中國人口稠密地區(qū)影響廣泛和損失慘重的著名歷史特大地震之一。據史書記載,以陜西渭南、華縣、華陰和山西永濟四縣的震災最重 ,故稱為華縣地震。
3、郯城地震
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19-21時)在山東南部發(fā)生了一次曠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級為8.5級,極震區(qū)位于山東省郯城、臨沭、莒縣一帶,震中位置為北緯34.8°、東經118.5°(臨沭縣干溝淵村),極震區(qū)烈度達Ⅻ度。
由帶悉于極震區(qū)大部分位于郯城縣境內,故稱為郯城地震。這次地震是我國大陸東部板塊內部一次最強烈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傷亡和經濟損失。
4、嵩明地震
1833年9月6日,嵩明發(fā)生8級地震。地震壓死數萬人,倒塌房屋48888間,草房38733間,壓死6700余人。據修復寺廟的碑記和后人調查資料統(tǒng)計,20座寺廟、亭閣等建筑崩傾倒塌,佛像傾裂。
水濟五孔石橋搖平,聚川橋、專龍橋震倒,鎮(zhèn)水橋塌損。回族墳墓地開裂尺許。楊林的廟宇、民舍幾乎倒盡。
5、寧夏平羅地震
1739年1月3日北京時間晚8點左右,在乎羅,銀川一帶突然發(fā)生該區(qū)有史以來最大的8級地震,銀川平原內的城鎮(zhèn)村莊房倒屋塌,壓死5萬多人。
尤以平羅及其以帆顫南20公里的新渠,以北25公里的寶豐等縣受災最為嚴重,城垣、房舍盡行倒毀,平地或突起為丘地,或下陷為沼澤,遍地裂縫寬數米。
紅果子溝明代長城被錯段,斷層兩側長城最態(tài)行敗大垂直斷距1.5米,右旋水平位移1.45米。銀川城破壞亦十分慘重。
文廟、學宮,東西魁閣、承天寺塔、西塔、海寶塔、水祥寺、土塔寺、清寧觀、三清觀、關帝廟、岳武穆廟、城隍廟、方妃祠,藥王洞、四座牌樓、三座牌坊等數十處古建筑均倒毀,岳忠武碑折斷陷入地裂縫中。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著名地震
1920年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時5分53秒,寧夏海原縣發(fā)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死亡24萬人,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
1927年古浪地震
1927年5月23日6時32分47秒,甘肅古浪發(fā)生震級為8級的強烈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凳禪畝度12公里,死亡4萬余人。地震發(fā)生時,土地開裂,冒出黑水,硫磺毒氣橫溢,熏死饑民無數。
1933年疊溪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四川茂縣疊溪鎮(zhèn)發(fā)生震級為7.5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疊溪鎮(zhèn)被摧毀。震前犬哭馬嘶,蛇出鼠驚,烏鴉慘啼,母雞司晨。震時地吐黃霧,城郭無存,岷江襲差斷流,壅壩成湖。
1950年察隅地震
1950年8月15日22時9分34秒,西藏察隅縣發(fā)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震中烈度12度,死亡近4000人。喜馬拉雅山幾十萬平方公里大地面目全非,雅魯藏布江被截成四段。
1966年邢臺地震
邢臺地震由兩個大地震組成:1966年3月8日5時29分14秒,河北省邢臺專區(qū)隆堯縣發(fā)生震級為6.8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9度;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46秒,邢臺專區(qū)寧晉縣發(fā)生震級為7.2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兩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傷38000人,經濟損失10億元。地震發(fā)生后,漫天飄雪。
1970年通海地震
1970年1月5日1時0分34秒,云南省通海縣發(fā)生震級為7.7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為10度,震源深度為10公里,死亡15621人,傷殘32431人。震前,豕突犬吠,雀啼魚驚,墻縫噴水,騾馬傷人。震時,村寨房屋盡毀,地面或裂或陷。
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
1906年4月18日晨5時13分,舊金山發(fā)生8.3級地震,無數房屋被震倒,水管、煤氣管道被毀。地震后不久發(fā)生大火,整整燃燒了3天,燒毀了520個街區(qū)的近3萬棟樓房。
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大地震
1908年12月28日晨5時25分,意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市發(fā)生7.5級地震。地震時,城市房屋跳動旋轉,地縫開合噴水,海峽峭壁坍塌入海。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上午11時58分,日本橫濱、東京一帶發(fā)生7.9級地震。兩座城市如同米籮作上下和水平篩動,建筑物紛紛倒塌。城市陷入火海,日本全國財富的5%化為灰燼。
1960年智利大地震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時,智利發(fā)生8.5級地震。從這一天到5月30日,該國連續(xù)遭受數次地震襲擊,地震期間,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fā),3座新火山出現。5月21日的8.5級大地震造成了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
1970年秘魯欽博特大地震
1970年5月31日,秘魯最大的漁港欽博特市發(fā)生7.6級地震。在地震中有6萬多人死亡,10多萬人受傷,100萬人無家可歸。該市以東的容加依市,被地震引發(fā)的冰川泥石流埋沒全城棗森2.3萬人。
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
1995年1月17日晨5時46分,日本神戶市發(fā)生7.2級直下型地震,造成5400多人喪生,3.4萬多人受傷,19萬多幢房屋倒塌和損壞,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震后又發(fā)生500多處火災。
中國歷史上強度較大的地震,以及在人類認識地震,預測和抗御地震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地震。
下面我們就來細數下,中國歷史上的那些大地震:
1、1556年中國陜西華縣8級地震(死亡人數高達83萬人)
1556年,中國虧扒陜西省南部秦嶺以北的渭河流域發(fā)生的一次特大地震。是中國人口稠密地區(qū)影響廣泛和損失慘重的著名歷史特大地震之一。據史書記載,以陜西渭南、華縣、華陰和山西永濟四縣的震災最重 ,故稱為華縣地震。此次地震在我國歷史記載中是災害極端嚴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為古今中外罕見。101個縣遭受了地震的破壞,分布于陜、甘槐卜、寧、晉、豫5省約28萬平方公里。地震有感范圍為5省227個縣。震中區(qū)為西安市以東的渭南、華縣、華陰、潼關、朝邑至山西省永濟縣等,約2700平方公里。
2.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大地震(死亡人數達5萬余人)
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19-21時)在山東南部發(fā)生了一次曠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級為8.5級,極震區(qū)位于山東省郯城、臨沭、莒縣一帶,震中位置為北緯34.8°、東經118.5°(臨沭縣干溝淵村),極震區(qū)烈鉛空穗度達Ⅻ度。由于極震區(qū)大部分位于郯城縣境內,故稱為郯城地震。這次地震是我國大陸東部板塊內部一次最強烈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傷亡和經濟損失。
4.1927年5月23日中國甘肅鼓浪大地震(死亡人數達4.1萬余人)
古浪地震是指甘肅省古浪縣發(fā)生的地震。古浪屬于地震頻發(fā)地帶,在20世紀該地共發(fā)生3次有影響、記載的地震。1927年5月23日06時32分47秒,在中國甘肅省古浪縣西北的水峽口一帶(震中位置:37.60N,102.80E)發(fā)生了8級大地震。震中烈度高達11度,極震區(qū)主要分布在古浪縣城及其周圍,雙塔,水峽口,沈家窩鋪,冬青頂一線,古城,張義堡等地區(qū)。區(qū)內窯洞全塌,房屋倒塌9/10以上。僅有300戶之古浪縣城,房屋頹倒無遺,壓死男女700余人;城郊楊家瓦莊村旁的東川滑坡,長達1.5公里,覆壓山下村莊,全縣城鄉(xiāng)死亡41471人。
河北邢臺地震
1966年3月8日至29日,連續(xù)發(fā)生多次6、7級地震。
云南大關地震
1974年5月11月,大關發(fā)生7.1級地震。
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區(qū)有較強烈震感。
遼寧海城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發(fā)生7.3級地震。
云槐漏南源祥龍陵地震
1976年5月29日,云南西部龍陵縣先后發(fā)生兩次強烈地震。
第一次發(fā)生在20時23分18秒,震級為7.3級,第二次發(fā)生在22時0分23秒,震級7.4級。
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發(fā)生7.8級地震。
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唐山市區(qū)。
四川松潘-平武地震
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之間發(fā)生7.2級地震。
地震屬震群型,
河北尚義地震
1998年1月10日11時50分鉛裂爛,尚義以東地區(qū)發(fā)生6.2級地震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8.0級
1.公元1303年9月17日,山西洪洞趙城發(fā)生8級強烈地震:
這次地震發(fā)生在元朝,是史料記載中第一個8級地震,死亡約20萬人
關于這次地震的遺跡在山西洪洞至今尚存,山西各處的碑刻題記也有很多
(洪洞地震遺跡)
(地震遺跡)
2.公元1556年1月23日,陜西華縣發(fā)生8.25級地震:
這次地震發(fā)生在明朝時期,即猛擾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這次地震波及的范圍很廣,涉及到了陜西、山西、河南、甘肅、河北、山東、湖北、湖南、江蘇、安徽等諸多省市
這次地震也是我國死亡人數之最,僅實名記錄的人口就超過83萬,這還不包括那些不計其數的無名人士
3.公元1695年5月18日,山西臨汾發(fā)生8.0級大震:
時間又來到了清朝,在公元1695年5月18日12時左右,即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 這次地震經估算罩知搭大概是8級,史物拿稱“平陽地震”
當時受災共二十八州縣,內受災較重十四州縣,統(tǒng)計壓斃民眾五萬二千六百余人
4.公元1879年7月1日,甘肅文縣發(fā)生8.0級大地震:
到了公元1879年7月1日,即光緒五年五月十二日,甘肅文縣又發(fā)生大地震
據當時的文獻記載,以及近代考證,確認此次地震約為8.0級 5.公元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縣發(fā)生8.5級強烈地震:
進入二十世紀,即1920年12月16日20時5分53秒,寧夏海原縣發(fā)生了地震約為8.5級
在這次地震中,死亡人數24萬,數十個縣城遭受破壞,其中四個遭受嚴重破壞
此次地震的沒及范圍達到兩百五十多平方公里,涉及寧夏、青海、甘肅、陜西、山西、內蒙古等十七個省市自治區(qū)
海原地震還造成了空前的地震滑坡,地震發(fā)生時天崩地裂,有的山甚至移動了一二公里,還形成了一條長達200公里的斷層帶
6.公元1927年5月日,甘肅古浪發(fā)生8級強烈地震:
公元1927年5月23日32分47秒,中國甘肅古浪,再次發(fā)生強烈地震,震級8級
在這次地震殉難的人數超過4萬,震中古浪縣城也被夷為平地
7.公元1932年12月25日,甘肅昌馬堡發(fā)生7.6級大地震:
公元1932年12月25日10時4分27秒,甘肅昌馬堡,發(fā)生震級為7.6級的大地震,死亡人數7萬
我國婦孺皆知的古跡嘉峪關城樓都被震坍了一角
8.公元197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縣發(fā)生7.7級大地震:
公元1970年1月5日1時0分34秒,云南通海縣發(fā)生7.7級的大地震
地震受災波及通海、峨山、華寧等7縣,死亡15621人,傷殘32431人,毀壞房屋338456間,死亡166338頭大牲畜,經濟損失38.4億元,是上世紀云南震級最大、死亡人數最多、損失最慘重的地震
9.公元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發(fā)生7.8級大地震:
公元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河北省唐山市,北緯39.4度,東經118.0度,發(fā)生震級7.8的大地震,震中烈度為X l度
同日18時43分,在距離唐山40公里的灤縣發(fā)生7.1級地震,震中烈度為X l度
唐山大地震發(fā)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fā)達的工業(yè)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
這次地震有24萬余人死亡,16萬余人受傷,為20世紀世界上人員傷亡最大的地震
10.公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縣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在四川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fā)生的地震震很為8.0級 其強度之大,波及面之廣,破壞性之巨,余震持續(xù)之久,在全球大陸地震殊有,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重創(chuàng)了約50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
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元,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
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46秒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度,東經103.82度)發(fā)生的7級地震在多地震感明顯,讓許多人都回想起汶川地震的情形。所幸本次地震到目前造成的死傷人數較少,災區(qū)基本平穩(wěn)。在祈禱災區(qū)平安的同時,筆者也梳理了一下中國 歷史 上的一些影響較大的地震,供大家參考。1、武都大地震這次地震發(fā)生在漢代武都道(今陜西略陽),距離今日九寨溝、汶川都很近。史料記載說:“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殺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才止”。這場地震造成的人員損失并不多,但卻深刻地改變了古漢水地區(qū)的地質條件,并為后來嘉陵江襲奪古漢水水道奠定了基礎。當時的漢武都道附近有一個名為天池大澤的堰塞湖,所以水運交通十分方便。 “武都(縣):東漢水受氐道水,一名沔… …入江。天池大澤在縣西。”西漢末年作為武都郡治所的武都縣,其前身就是漢初的武都道。《漢書·地理志》的記載清楚地揭示出天池大澤的所在位置。根據周宏偉等人的研究在秦漢時期正是由于這一天池大澤的存在,所以在當地很少能發(fā)現同時代的考古遺跡,借助天池大澤可以溝通秦蜀,利用古漢水上游流域的天然水道前往隴西地區(qū)。這一地震的深遠意義則在于改變了古漢水上游的地質條件,由于這次武都大地震形成的巨大堰塞湖與原來的天池大澤齊平,導致天池大澤里的水體到東漢時迅速消失,導致東漢以后今陜西略陽以北的古漢水上游(嘉陵江上游)河段通航困難,造成了三國時期諸葛亮多次北伐受制于糧草不足的困境,而這一點在韓信攻取關中時是不存在的(因為秦末漢初的古漢水上游的河流暢通,方便韓信調兵佯攻隴西),老天爺給諸葛丞相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2、山西汾河大地震這次地震影響很大,據元史記載:元 成宗,大德七年八月辛卯(公元1303年9月I 7日)夕地震,太原、平陽尤甚,壞官民廬舍十萬計,平陽趙城縣,范宣義郇堡徙十余里。太原徐溝、祁縣及汾州平遙、介休、西河、孝義等縣地裂成渠,泉涌黑沙。汾州北城陷長一里,東城陷七十余步。(《元史.五 行志》)山西的汾河流域本來就是是一個多地震的區(qū)域,是華北地震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地震令山西當地數萬間寺廟、官署、書院、佛塔倒塌,損失慘重。地震波及北到太原、忻定,南達運城及河南、陜西等省的部分地區(qū)。山西、陜西、河南三省有51個府州縣的志書記載了這次地震的破壞情況。根據史書記載地震研究者估計這次地震的烈度達到了11度,由于余震持續(xù)一年有余,又造成了更加嚴重的人員傷亡。3、陜西關中大地震公元1556年1月23日,陜西華縣發(fā)生了8級地震。關中地區(qū),平原沃野,人口稠密,所以死亡人口極多,為古今中外地震 歷史 的罕見。明代時人就呼之為“嘉靖乙卯季冬十有二日夜半關中地震,蓋近古以來未有之變也。”的確發(fā)生在嘉靖年間的關中華縣大地震是明代有地震記錄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據史料記載:“壓死官史軍民奏報有名者83萬有奇,其不知名未經奏報者復不可數計”。全國半數以上地區(qū)都有強烈震感。明代當事人的描述則是更加觸目驚心,一個人半夜睡覺睡得懵懵懂懂,突然地大晃。“”是夜,予自夢中搖撼驚醒,身反復不能貼褥,聞近榻器具,若有人推墮,屋瓦暴響,有萬馬奔騰之狀。初疑盜,繼疑妖祟,俄頃間,頭所觸墻,劃然倒矣,始悟之,此地震也。”最開始他以為是梁上君子偷竊財物,隨后又疑神疑鬼,直到發(fā)現頭靠著的圍墻全部倒了,才醒悟是大地震。這一段文字生動地刻畫了震區(qū)的情況。因為正是半夜,居民大多酣睡不辯地震,所以死傷格外慘重。災后也是禍不單行,一片廢墟。“或地裂泉涌,中有魚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連震數次,或累日震不止。河渭泛漲,華岳、終南山鳴,河壅數日。”我們知道關中多地居民當時大多居住黃土窯洞,因為黃土崩塌造成大量人生生被活埋窒息而死;猛漲的渭水也加劇了災情。余震也持續(xù)不斷,給后續(xù)的賑災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麻煩。所謂“余震月動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載,五年漸輕方止”4、魯東郯城大地震這次地震發(fā)生在清代,波及山東、河南、江蘇等十省。“郯城野老沿鄉(xiāng)哭,自言地震遭荼毒,忽聽空中若響雷,霎時大地皆翻覆。”這些詩句就是時任郯城縣令馮可參《災民歌》的前四句,真實地描繪了郯城大地震之后的慘狀。據地質專家研究分析,這次地震是我國大陸東部板塊內一次最強烈的地震,其釋放的能量約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11倍,足見威力之巨大。而且在有強烈震感的四百多個縣中有十分之一都地生白毛,引發(fā)了很多百姓的恐慌。(這次地震也是發(fā)生在郯城——廬江斷裂帶的中南端)古往今來大小地震不絕于史冊,給百姓的生產生活都帶來了巨大損失。目前網絡上所流傳的地震云預測地震等一些方法都難以得到科學實證的確定,因此未來地震研究也離不開對既往地震發(fā)生時空地域、破壞程度、破壞特點的研究。我國古代正史、地方志中豐富的地震資料對于總 探索 地震的規(guī)律或許仍有較大的空間值得挖掘。參考資料:1、《中國地震》李善邦著.中國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1.2、公元前186年甘肅武都地震考證與發(fā)震構造探討,地震學報
中國 歷史 上,從公元前280年開始有地震記載以來,至今共發(fā)生七級以上大地震24次。
其中14次發(fā)生在北方,1次在西北,1次在南方,1次在臺灣,7次在西南。這24次大地震,造成破壞都很大!
特別是1556年明朝時期,陜西省南部秦嶺以北,渭河流域發(fā)生8級大地震,涉及渭南、華縣、華陰和山西永濟四個縣,由于這個地區(qū)人口稠密,所以傷亡慘重,地震后又發(fā)生饑荒和瘟疫,不完全統(tǒng)計死亡83萬人。
這次地震發(fā)生在深夜,民眾防災意識薄弱,陜西窯洞抗震性能差,房屋倒塌, 社會 治安混亂,謠言四起,天災人禍,明朝廷無力救助,任憑災民自生自滅!
另一次是1976年7月28日3點42分53.8秒發(fā)生里氏7.8級唐山大地震,由于是當代發(fā)生的,唐山整個城市成為廢墟,死傷30多萬人,經濟損失30億人民幣,報紙、雜志照片、報道,還有電影宣傳,使人們對唐山大地震如同親臨其境一般,那種慘烈情景讓人刻骨銘心!
再一次就是汶川大地震,12年前,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在四川省阿壩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zhèn)的里氏8級地震!
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qū)面積達50萬平方公里,極嚴重破壞的有10個縣(市),較重災區(qū)的有41個縣(市),一般受災186個縣(市),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374643人受傷,受災人口4625.6萬人,經濟損失達8451.4億人民幣,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 破壞力最強,波及范圍最廣,災害損失最大,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汶川地震前,已經有預兆,動物有異常表現,地下水出現異常,有異味,都沒能引起人們重視,麻痹大意,造成這么大的損失,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永遠的痛!
讓我們牢記 歷史 ,牢記教訓,學習防震抗震知識,保持警惕,保護家園,愛護生命,戰(zhàn)勝地震!
公元1303年9月17日,山西洪洞趙城發(fā)生8級強烈地震 公元1556年1月23日,陜西華縣發(fā)生8.25級地震
號稱是 歷史 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約有83萬人死亡
公元1695年5月18日,山西臨汾發(fā)生8.0級大震 公元1879年7月1日,甘肅文縣發(fā)生8.0級大地震 公元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縣發(fā)生8.5級強烈地震
地震共造成28.82萬人死亡,約30萬人受傷,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本次地震是20世紀發(fā)生在中國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 歷史 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公元1927年5月日,甘肅古浪發(fā)生8級強烈地震 公元1932年12月25日,甘肅昌馬堡發(fā)生7.6級大地震 公元197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縣發(fā)生7.7級大地震 公元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發(fā)生7.8級大地震
地震僅持續(xù)了23秒,卻造成了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4204個孩子成了孤兒,唐山幾乎被夷成廢墟,682267間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間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
公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縣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 公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fā)生7.1級地震
據 歷史 記載,有26次大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局的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地震記載已有幾千年的 歷史 。有記載以來,我國大陸發(fā)生8.0級以上地震共19次。1900年有儀器記錄以來,我國大陸地區(qū)共發(fā)生7.5級以上地震24次,其中8級以上地震8次。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fā)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以外所有的省市區(qū)。
中國最早的地震記錄:中國 歷史 上有關地震的記載,最早見于《竹書記年》,書中提到“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來朝”。通鑒外記注引隨巢子汲冢紀年云:三苗將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太平御鑒引此云:三苗欲滅時地震坼泉涌。帝舜時大約在公元前23世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 歷史 。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1900年以來,中國死于地震的人數達 55萬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壞性地震襲擊了22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qū)14個省份,造成27萬余人喪生,占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房屋倒塌達700萬間。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的嚴重性構成中國的基本國情之一。統(tǒng)計數字表明,中國的陸地面積占全球陸地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即百分之六左右;中國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即百分之二十左右,都不到百分之二十,然而中國的陸地地震竟占全球陸地地震的三分之一,即百分之三十三左右,而造成地震死亡的人數竟達到全球的1/2以上。當然這也有特殊原因,一是中國的人口密、人口多;中國的經濟落后,房屋不堅固,容易倒塌,容易壞;第三與中國的地震活動強烈且頻繁有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