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的歷史?寧波,簡稱“甬”,是浙江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和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利的較大的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準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的三大經濟中心之一.全市總面積9365平方公里。位于浙東,長江三角洲南翼。那么,寧波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寧波歷史
寧波歷史十分悠久。早在七千年前,人類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創造出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春秋時
期,寧波一直為越國轄地;戰國中期以后,寧波為楚國所據。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江南,置鄞、鄮
、句章三縣,屬會稽郡。
兩漢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縣轄地未變。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三縣與余姚合并,名為句章
縣,縣治置于小溪(今鄞縣鄞江鎮),仍屬于會稽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置鄞州,定州治于
三江口;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改稱鄮縣,屬越州,縣治復置小溪。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明
州,下轄鄮、慈溪、奉化、翁山4縣,州治在小溪。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州治由小溪遷往三江口
,并建城筑池,為日后寧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明朝建立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避國號的諱,改稱明州為寧波。從此寧波之名沿用至今。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設寧紹道臺,駐寧波。1927年劃鄞縣城區設寧波市。
1949年5月浙東解放,鄞縣城區建置寧波市。1986年寧波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寧波人在北京經營的名店———同仁堂。“寧波幫”,泛指舊寧波府屬的鄞縣、鎮海、慈溪、奉化、象山
、定海六個縣在外地的商人、企業家及旅居外地的寧波人。
寧波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夏代。
據志書上記載:“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棗晌后加邑為鄞。
”赤堇山有兩處,一在今鄞縣天童、寶憧一帶,一在奉化境內。
“鄞”的名稱最早就是這樣來的。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廢分封制,設郡縣制,正式建立了鄞、鄮和句章三個縣,歸屬會稽郡。
據說,當時海外人民到寧波來集貨貿易的很多,所以把附近的山叫鄮山(今育王寺附近),并在此設立鄮縣。
鄮即“貿邑”兩字的合寫,意即貿易的地方。
漢朝時,這三個縣的范圍大致是:鄞縣包括現在的市區、西南郊和奉化東南一帶,縣治在今奉化白杜;鄮縣包括江東區以東,鄮山以北的地方,縣治就在鄮山;句章包括江北到慈溪一帶,縣治在今江北區乍山鄉城山渡附近。
自漢到南北朝,建置和范圍沒有大的變化。
到了隋代,把鄞、鄮兩縣都并入句章,縣治設在小溪(今鄞縣鄞江橋),唐武德年間又將句章改為鄞州,不久又改稱鄮縣。
直到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立州治,因附近有四明山,就稱為明州,把鄮縣分成鄮、奉化、慈溪和翁山(今定海縣)四縣、歸屬明州。
州治開始在小溪,后來就遷到三江口。
元和年間,又在鄮縣東面設一望海鎮。
五代時,州縣合治,鄮縣也改稱鄞縣,望尺豎海鎮改為望海縣,后又改為定海縣(即今鎮海縣),又把象山也劃歸明州。
寧波歷史穗念毀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春秋時為越國地,戰國中期以后為楚國轄地。公元前222年,秦定楚江南地,置鄞、鄮、句章3縣,高哪屬會稽郡。東漢永建四年(猜備公元129年)至南北朝時期,3縣除隸屬的州、國和郡名時有變動外,其區域管轄范圍基本未變。
寧波之前叫明州,因為市區里有日湖和月湖,日月為明,
因為明朝時期與國號重,取“海定則波寧”的意思,所以改明州為寧波
寧波擁有中國新石器時代代表性的河姆渡遺址。春秋時為越國地,戰純拍國中期以后為楚國轄地。秦以來,屬會稽郡。621年(唐),改置鄞州。625年(唐)改稱鄮和褲差縣,屬越州。738年設明州。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轄溫臺明越四郡。1195年升為慶元府。1276年稱慶元路。1367年稱明州府,1381年(明初)為避國號諱,改稱寧波府。寧波之名沿用至今。
1658年設寧紹臺道,駐寧波喚皮。1927年劃鄞縣城區設寧波市。1949年5月浙東解放,鄞縣城區建置寧波市,城區亦為寧波專署駐地。1983年撤銷專署,實行市管縣體制,三江、鎮海、北侖三片濱海臨江發展。1986年寧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寧波位于我國東海之濱,大陸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北瀕杭州灣,西接紹興市,南臨三門灣,并與臺州的三門、天臺相連,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
寧波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2℃,平均氣溫以七月份為最高,達28.8℃,一月份最低,為4.2℃。
全年無霜期一般為230天至24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毫米至1400毫米。
五月至九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
寧波轄海曙、江東、江北、鎮海、北侖、鄞州六個區,寧海、象山兩個縣,慈溪、余姚、奉化三個縣級市。
全市總面積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560平方公里。
寧波是一個古城、一個商城,也是一個港城。
古老文明為寧波積累了深厚的歷史底蘊,現代文明使寧波充溢著無限的活力和生機。
寧波人正是在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交融中,不斷鑄就著新的輝煌。
作為全國首批文明城市之一的寧波,正以她獨特的魅力、蓬勃的活力向著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目標大步前進。
寧波是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副省級計劃單列市、具有猛運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力的“較大的市”,以“誠信、務實、開放、創新”作為城市精神的寧波,集諸多榮譽于一身: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市、中國品牌之都……這些耀眼的榮譽無一不昭示著寧波的魅力。
以上就是寧波的歷史的全部內容,寧波是歷史名城,具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史前遺址”發源地 秦朝,始皇嬴政派遣徐福出海采集長生不老仙藥,從達蓬山北麓東渡日本,一去不復返.唐代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與揚州、廣州稱為中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