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教具手工圖片?手工教具制作大全圖片及做法如下:1、瓢蟲爬爬爬。制作材料及方法:制作材料:紙盒、彩紙(或紙板)、油性彩筆、塑料碗、壁紙刀、剪刀、雙面膠 制作方法:用油性彩筆繪畫出瓢蟲形狀,用壁紙刀刻畫出可支持幼兒一維排序的豁口,那么,幼兒數學教具手工圖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跟數學有關的手工的做法如下:
材料準備:鉛筆、尺子、硬紙板、小木棍、剪刀、膠水等。
1、首先裁剪一個多邊形,在一張大紙板上描繪出來,描兩個多邊形,用小刀把它們裁剪下來。
2、再裁剪一個長值班條,然后把多邊形的一周用長紙板條圍起來,用膠水粘好。
3、再把多邊形的中心蘆肢點找出來,用尺子和鉛筆把各個頂點連接起來。中心點就找出來了。然后在中心點打一個小孔。
4、總共再按照上述方法在制作六個這樣的立體多邊形。
5、再用硬紙板粘貼做兩個這樣的小圓,同樣找出中心點,然后在中心點打孔。
6、用一根木棍把小圓串在上面,接著把六個多邊形也都串在小木棍上面,再滲嘩殲把另一個小圓安裝上去。
7、最后把自己想要計算的算術題根據多邊形的邊填在上面,這樣一個既可以開動腦筋又有趣的玩具就做好了。
數學手工簡介:
數學手工是一種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的創意手工。它可以幫助孩子們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更具趣味性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數學手工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如紙板、彩紙、泡沫板、竹簽、玻璃珠、磁鐵等,通過拼配、拼圖等。
例如,可以制作千層餅模型,來幫助孩子理解千位、百位、十位和個叢沖位數字的不同位值;還可以制作計數鐘,幫助孩子們掌握時間和計數知識;或者可以利用紙板和彩紙制作3D數字,幫助孩子認識和理解數字的空間概念,以及數的分解和合并等數學概念和技能。
紅藍定規尺主要是練習1-18之內的加減運算,用法如下:
一.10以內的基本加算練習
1、首先取出加法板和定規尺讓幼兒觀察,對紅,藍定規尺進行區分。
2、把藍色定規尺按從9到1的順序擺在加法板的上方左側,注意左端要告瞎對齊。
3、把紅色定規尺按從9到1的順序對準加法板上的中間紅線,注意要左端對鎮蠢齊。
4、取一個藍色定規尺1放在加法板第一行第一個方格中,然后用右手指數后面的空格,數到10,得出結論是9,1和9相加得10。取一個紅色定規尺9接放到1的后面,再從1-10數一下,再把此板向下移一行。其他算式依此類推。
二.11-18的加算練習
1、首先把紅藍定規尺的1拿走。
2、取一個藍色定規尺2放在加法板上,再放紅色定規尺9,得出2加9等于11的結果。其他算式依此類推
擴展資料
蒙氏數學是一套通過“游戲”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教材。御友陪把抽象的數學概念、高深的數學思想融入簡單有趣的教具中,孩子通過興致勃勃地操作蒙氏數學紙面教具、完成配套的練習(涂畫、剪切、粘貼)等,就潛移默化地理解了數學概念,形成了形象生動的直觀思維。
參考資料
-蒙氏數學
如何制作數學手工作品:
1、自制時鐘
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刻度、時針、分針、秒針、數字)。發現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笑磨整點、半點。
2.認識數字
家里有樂高的可以試試,利用實物構建數字概念。讓數字和玩具對等
3.數字拼圖 利用家里簡單的一些材料,把數字剪斷,讓其重新拼接,或者寫好編碼,讓按順序排列。
4.風箏串珠 做成小風箏的形狀,根據數字讓孩子們串上對應的珠子數量。 讓學習變得更有興趣,孩子更愿意參與其中。
5.認識相轎升滑鄰數 什么是相鄰數
6.認識數字大小:我們知道大于和小于最容易混淆,以這樣的形式來講解,加強印象,小鱷魚的嘴巴張大嘴面向的那一邊就是大的。
7.認識加法:利用衣架和夾子做加法等式教具,做數學題很枯燥,孩子這樣玩一定會樂在其中。
8.也可以用樂閉臘高積木,這樣學加法更直觀
9.紙盤紐扣:家里的紙盤,和鈕扣組合一下一樣可以拿來教學。
10.手指算數:學加減法的時候,孩子最喜歡用數手指,做一個這樣的教具,更有代入感。
手工教具制作大全圖片及做法如下:
1、瓢蟲爬爬爬。
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作材料:紙盒、彩紙(或紙板)、油性彩筆、塑料碗、壁紙刀、剪刀、物拿雙面膠
制作方法:用油性彩筆繪畫出瓢蟲形狀,用壁紙刀刻畫出可支持幼兒一維排序的豁口,最后將制作完的彩紙用雙面膠粘到紙盒上。采用幼兒常見的紅、黃、藍、綠四含擾色彩紙,用剪刀剪出幼兒常見的圖形(例如:圓形、心型、蘑菇型等),將剪出的紙片放到塑料盒中。
2、鋪小路。
制作材料:泡沫板等罩老搭。
制作材料及方法:取一塊干凈泡沫板,再用一個漂亮的小盒放小蘑菇,板子后面用硬物支撐,使泡沫板能直立。將圖片剪好,壓模,貼到板子上,再用透明硬模放到讓幼兒操作插蘑菇的地方,然后將蘑菇若干壓模,投放到小盒子里,使幼兒可以將蘑菇按顏色規律排序。
3、刷畫游戲。
制作材料和方法:
材料:塑好膜的硬紙板、紗網、小牙刷、水彩、圖畫紙。
制作方法:將塑好膜的硬紙板制作成不同形狀的拓板。用紗網與硬紙板相裝訂成網。
數學空孫頃軸對稱的手工作品介紹如下:
一、準備材料
一把剪刀、一支鉛筆、和一張自己喜歡凱汪的正方形卡紙。
二、開始制作
將正方形的剪紙沿對角折疊。
繼續沿對角再次折疊。
沿三角形的中線折疊回來一邊(如圖所示)。
4.將另一邊按照步驟3的方法折疊回來。
5.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用鉛筆在紙上畫出。
6.用剪刀剪去多余的圖形,只留下畫出的圖形(這個過程要有耐心,不求速度快,不然會將畫好的圖形剪壞)。
7.將圖形展開,一個漂亮的軸對稱圖形就剪好了。
利用軸對稱剪紙的方法:
1、步驟1:紙張選取、選用特制的彩色宣紙,質地要求平整、柔軟、色純、不反光、質感強、纖維細膩。普通大紅紙易退色、質脆、表面粗糙,不適合做藝術剪紙,但用于窗花,既鮮艷又經濟。毛邊紙系竹子纖維機器制作,比宣紙粗糙,價位較低,適合于普通藝術剪紙。
2、步驟2:圖案打印、將選好的剪紙圖案打印或復印,根據圖案大小將15-20張宣紙剪下來,四周留出一厘米的空間。初學者15張為宜,熟練后可達到20張。入門容易,學精較難,普通的窗花,學習幾天就可以,但是,高檔藝術剪紙,就要看悟性了。
3、步驟3:紙張壓制、用釘書器,最好用縫紉機將一沓宣紙和樣稿釘(縫)在一起。
以上就是幼兒數學教具手工圖片的全部內容,1、自制時鐘: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刻度、時針、分針、秒針、數字);發現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2、顏色配對:嘗試將相同顏色的物體配對,并在游戲中體驗兩個物體之間的關系;幼兒認識紅色,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