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公式大全圖片?(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小學數學公式大全圖2 簡易方程 1、等式: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叫等式。 2、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數學公式大全圖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3 高中數學公式
77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截得的線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
79 推論1 經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論2 經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 三邊
81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線定理 梯形的中位線平行于兩底,并且等于兩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質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wc呁/S∕ ?
84 (2)合比性質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質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所得的對應 線段成比例
87 推論 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那么這條直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并且和其他兩邊相交的直線,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邊與原三角形三邊對應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段春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兩角對應相等,兩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邊對應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 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成比例,那么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質定理1 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對應中線的比與對應角平 分線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質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質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銳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銳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銳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銳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圓是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
102圓的內部伍燃尺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小于半徑的點的集合
103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大于半徑的點的集合
104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
105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軌跡,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 徑的圓
106和已知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著條線段的垂直 平分線
107到已知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108到兩條平行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和這兩條平行線平行且距 離相等的一條直線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
數學公式
拋物線:y = ax *+ bx + c
就是y等游顫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 c
a > 0時開口向上
a < 0時開口向下
c = 0時拋物線經過原點
b = 0時拋物線對稱軸為y軸
還有頂點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頂點坐標的x
k是頂點坐標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與最小值
拋物線標準方程:y^2=2px
它表示拋物線的焦點在x的正半軸上,焦點坐標為(p/2,0) 準線方程為x=-p/2
由于拋物線的焦點可在任意半軸,故共有標準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圓:體積=4/3(pi)(r^3)
面積=(pi)(r^2)
周長=2(pi)r
圓的標準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圓心坐標
圓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橢圓周長計算公式
橢圓周長公式:L=2πb+4(a-b)
橢圓周長定理:橢圓的周長等于該橢圓短半軸長為半徑的圓周長(2πb)加上四倍的該橢圓長半軸長(a)與短半軸長(b)的差。
1、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
2、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侍睜喚邊a和邊c的夾角
3、圓的標準方早帶程(x-a)^2+(y-b)^2=^r2 注:(a,b)是圓心坐標
4、圓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
5、拋物線標準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6、直棱柱側面積 S=c*h 斜棱柱側面積 S=c'*h
7、正棱錐側面積 S=1/2c*h' 正棱臺側面積 S=1/2(c+c')h'
8、圓臺側面積 S=1/2(c+c')l=pi(R+r)l 球的表老凱面積 S=4pi*r2
9、圓柱側面積 S=c*h=2pi*h 圓錐側面積 S=1/2*c*l=pi*r*l
10、弧長公式l=a*r a是圓心角的弧度數r >0扇形面積公式s=1/2*l*r
11、錐體體積公式V=1/3*S*H 圓錐體體積公式V=1/3*pi*r2h
12、斜棱柱體積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積, L是側棱長
13、柱體體積公式V=s*h 圓柱體 V=pi*r2h
14、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15、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16、和差化積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17、某些數列前n項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5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18、常用導數公式
(1)y=c(c為常數) y'=0
(2)y=x^n y'=nx^(n-1)
(3)y=a^x y'=a^xlna
(4)y=e^x y'=e^x
(5)=logax y'=logae/x
(6)y=lnx y'=1/x
(7)y=sinx y'=cosx
(8)y=cosx y'=-sinx
(9)y=tanx y'=1/cos^2x
(10)y=cotx y'=-1/sin^2x
(11)y=arcsinx y'=1/√1-x^2
(12)y=arccosx y'=-1/√1-x^2
(13)y=arctanx y'=1/1+x^2
(14)y=arccotx y'=-1/1+x^2
參考資料來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數學公式大全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6、平行鍵裂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徑=半徑×2 d=2r 半徑=直徑÷2 r= 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c=πd =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πr
1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2、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V =abh
1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S =6a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15、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S=ch
16、圓柱的表面世圓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圓錐搜亮塌的體積=底面積×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擴展資料
幾何圖形面積8個速背口訣:
1、三角形的中線把三角形分成兩個面積相等的部分。
高考數學必考公式如下:
1、拋物線:y=ax*+bx+c就是y等于ax的平方加上bx再加上c。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上;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下;c=0時拋物線經過原點;b=0時拋物線對稱軸為y軸。
2、頂點式y=a(x+h)*+k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h是頂點坐標的x,k是頂點坐標的y,一般用于求最大值與最小值。
3、拋物線標準方程:y^2=2px它表示拋物線的焦點在x的正半軸上,焦點坐標為(p/2,0)。
4、準線方程為x=-p/2由于拋物線歷弊穗的焦點可在任意半軸,故肢卜共有標準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
5、函數的奇偶性:對于定義域內任意的x,都有f(-x)=f(x),則f(x)是偶函數;對于定義域內任意的x,都有f(x)f(x),則f(x)是奇函數。奇函數的圖象關于原點對稱,偶函數的圖象關于y軸對稱。
6、函數的奇偶性:對于定義域內任意的x,都有f(-x)=f(x),則f(x)是偶函數;對于定義域內任意的x,都有f(x)f(x),則f(x)是奇函數。奇函數的圖象關于原點對稱,偶函數的圖象關于y軸對稱。
以上就是數學公式大全圖片的全部內容,初中數學涉及的公式比較多,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數學公式:一元一次方程式:ax+b=c 二次根式公式:x = (-b ± √(b2-4ac))/2a 平方差公式:(a+b)2=a2+2ab+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