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必修一語文必備古詩文言文 必修一語文必背古詩 高一語文必修一古詩文背誦 高一語文教材古詩 新高一語文必背古詩詞必修一
高中語文必修一必背古詩文有:
1、關(guān)雎(詩經(jīng)·周南)。
2、蒹葭(詩棗斗經(jīng)·秦風(fēng))。
3、觀滄海(曹操)。
4、飲酒(陶淵明)。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6、次北固山下(王灣)。
7、使至塞上(王維)。
8、聞返態(tài)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李白)。
9、行路難(李白)。
10、望岳(杜甫)。
11、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杜甫)。
1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3、觀刈麥(白居易)。
14、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15、雁門太守行(李賀)。
16、赤壁(杜牧)。
17、泊秦淮(杜牧)。
18、夜雨寄北(李商隱)。
19、無題(李商隱)。
20、相見歡(李煜)。
21、漁家傲(范仲淹)。
22、浣溪沙(晏殊)。
23、登飛來峰(王安石)。
24、江漏巖源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25、水調(diào)歌頭(蘇軾)。
26、游山西村(陸游)。
27、破陣子(辛棄疾)。
28、過零丁洋(文天祥)。
29、己亥雜詩(龔自珍)。
30、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張養(yǎng)浩)。
1.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語文必背古詩詞有哪些
人教版語文必背古詩為:必修一:沁園春、雨巷、再別康橋、荊軻刺秦王(背易水訣別一段)、記念劉和珍君(背第2、4節(jié))這些是課本要求背誦的。
《燭之武退秦師 》要求背全文 必修二: 氓、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其一、蘇軾赤壁賦(壬戌之秋)、蘭亭集序、游褒禪山記(第3段) 必修三:蜀道難、杜甫詩:秋興八首、詠懷古跡、登高 琵琶行、寡人之于國也、勸學(xué)、過秦論(最 后三段)、師說 必修四:念奴嬌、定風(fēng)坡(莫聽穿林打葉聲)、廉頗藺相如列傳(尾五段)另附考點(diǎn)作為學(xué)習(xí)參考:必修一 沁園春*長沙[小考總考,高考不考] 戴望舒的雨巷[小考總考,高考不考] 燭之武退秦師 [小考總考,高考不考] 荊軻刺秦王[注意"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必修二 詩經(jīng):氓 采薇 氓 [重點(diǎn)] 采薇[不是重點(diǎn)] 離騷 [重中之重,百考不膩] 古詩十九首之一:涉江采芙蓉曹操的短歌行[重點(diǎn)]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重點(diǎn)] 蘭亭集序 [重點(diǎn)在一些對偶的句子] 赤壁賦 [重點(diǎn)] 古詩是古代漢族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后,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fēng);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jīng)》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后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于格律聲韻之分。
2.新高一必背的古詩文有哪些
我是高一剛畢業(yè),也是用新課標(biāo),我就幫你收集一下喚橡.
必修一
勸學(xué)
師說
采薇
赤壁賦
始得西山宴游記
必修二
六國論
阿房宮賦
念奴橋-赤壁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必修三
離騷
五人墓碑記
燭之武退秦師
諫太宗十思疏
鴻門宴
必修四
季氏將伐顓臾
寡人之于國也
蜀道難
登高
琵琶行
錦瑟
虞美人
蝶戀花
雨霖鈴
聲聲慢
滕王閣序
秋聲賦
希望對你有幫助.
3.高一必修一必備古詩詞,拜托了各位啊~~暑假老師叫的,最好有20首~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nóng)》)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和灶旁去夏猶清。
(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yùn):(游赤石進(jìn)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 5.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fù)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辯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fēng)》)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nóng)》) 4.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
(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fēng),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
(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xué)鬧比鄰,據(jù)岸愚儒卻子珍。
(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杜甫:《小至》)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guān)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dú)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dú)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
4.最新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必背篇目(包括古詩詞和文言文)有哪些
我馬上上高二。這是老師發(fā)的資料,我給你弄上來。
第一冊
1。沁園春 長沙 ----毛澤東
2。采桑子 重陽-----毛澤東
3。錯誤-----鄭愁予
4。荷塘月色(節(jié)選)----朱自清
5。周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
6。勸學(xué)----荀子
第二冊
1。過秦論---賈誼
2。蘭亭集序---王羲之
3。歸去來兮辭----陶淵明
4。師說----韓愈
5。阿房宮賦----杜牧
第三冊
1,衛(wèi)風(fēng)。氓---詩經(jīng)
2,秦風(fēng)。無衣---詩經(jīng)
3,此風(fēng)。靜女----詩經(jīng)
4,離騷---屈原
5,孔雀東南飛---玉臺新詠
6,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7,短歌行---曹操
8,歸園田居---陶淵明
10,長歌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
11,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12,琵琶行---白居易
13,山居秋暝---王維
14,登高---杜甫
15,蜀相---杜甫
16,石頭城---劉禹錫
17,錦瑟---李商隱
18,書憤---陸游
19,虞美人--李煜
20,雨霖鈴--柳永
21,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22,鵲橋仙---秦觀
23,聲聲慢---李清照
24,永樂遇。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25,揚(yáng)州慢---姜0
26,漁翁---柳宗元
27,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元神
28,李憑箜篌引---李賀
29,過華清宮---杜牧
30菩薩蠻---溫庭筠
31浪淘沙---李煜
31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
32江城子---蘇軾
33蘇幕遮---周邦彥
34一剪梅---李清照
35紀(jì)念劉和珍君---魯迅
36六國論---蘇洵
37游褒禪山記--王安石
第四冊
1長亭送別---王實(shí)甫
2陳情表---李密
3赤壁賦---蘇軾
4逍遙游---莊子
5滕王閣序---王勃
第五冊
詠柳---賀知章
蜀道難---李白
將進(jìn)酒---李白
兵車行---杜甫
峨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客至---杜甫
旅夜書懷---杜甫
登岳陽樓---杜甫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第六冊
報任安書---司馬遷
屈原列傳---司馬遷
就選我的唄,我打了很久,3Q
那個第三冊要提前背,太多了,不然上學(xué)了要受罪!
5.人教版高一必背古詩文有哪些
必修一:沁園春 長沙、荊軻刺秦王(只背易水送別那一段,即“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必修二:詩經(jīng)兩首(氓、采薇)、離騷(若是新課標(biāo)就要背,背這個感覺生不如死)、詩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背“于是余有嘆焉”那一段,反正我們老師要求我們背了,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 必修三:蜀道難、杜甫詩三首(秋興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登高)、琵琶行(這個雖然長但是很好背的)、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馬嵬其二)、勸學(xué)、師說 必修四:柳永詞兩首(望海潮、雨霖鈴)、蘇軾詞兩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fēng)波)、辛棄疾詞兩首(水龍吟、永遇樂)、李清照詞兩首(醉花陰、聲聲慢) 你們頂多也就一年學(xué)四本吧……我的高一語文課恐怖死了,一年四本,我們語文老師只講古文,現(xiàn)代文一律跳過……不過必修一里的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里有幾段經(jīng)典段落,有的老師要求背。
你們高一頂多就學(xué)這些吧……。
高一語文必背古詩詞必修一如下:
1、《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宋·蘇轍
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
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
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譯文:快到收割新熟的麥子來接續(xù)去年的陳谷了,幸虧有各孫輩來替我收割。連續(xù)幾個晚上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初升的太陽令鄉(xiāng)鄰歡欣鼓舞。趕緊做好大餅給外孫吃以補(bǔ)償他的饑餓困乏,多取一些自釀的酒來慰勞辛勤收割的外孫。收好新麥關(guān)閉糧倉回到家里總算結(jié)束了農(nóng)事,寫下這首詩來贊揚(yáng)外孫不辭勞苦的精神。
2、《登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風(fēng)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dāng)中疾病纏身今日獨(dú)上高臺。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fā)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消愁的酒杯。
3、《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岸邊亂石林立,宴告磨像要刺破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dāng)年的周瑜春風(fēng)得意,小喬剛剛嫁給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風(fēng)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qiáng)敵的戰(zhàn)船燒得灰飛煙滅。如今我身臨古戰(zhàn)場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fā)斑白。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yáng)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譯文:歷經(jīng)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quán)那樣的英雄。當(dāng)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fù)存在。斜陽照著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dāng)年劉裕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遙想當(dāng)年,他指揮著強(qiáng)勁精良的兵馬,氣吞驕虜一如猛虎!
元嘉帝興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戰(zhàn)功封狼居胥,卻落得倉皇逃命,北望追兵淚下無數(shù)。四十三年過去了,如今瞭望長江北岸,還記得揚(yáng)州戰(zhàn)火連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燾祠堂香火盛,烏鴉啄祭品,祭祀擂大鼓。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自己還能吃飯嗎?
5、《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晌斗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dú)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diǎn)點(diǎn)滴滴。這次第,怎一友敏個愁字了得!
譯文: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秋天總是忽然變暖,又轉(zhuǎn)寒冷,最難保養(yǎng)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風(fēng)緊吹?一行大雁從頭頂上飛過,更讓人傷心,因?yàn)槎际钱?dāng)年為我傳遞書信的舊日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jīng)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孤獨(dú)地守著窗前,獨(dú)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xì)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那雨聲還是點(diǎn)點(diǎn)滴滴。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jié)!
高一必修一語文必背古詩詞及文言文有如下:
1、蜀道難(背誦全文)——李白
《蜀道難》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詩襲用樂府舊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頃扒賀豐富的想象,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蜀道崢嶸、突兀、強(qiáng)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借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zhì)和熱愛自然的感情。
2、秋興八首(其一)(背誦全文)——杜甫
《秋興八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時創(chuàng)作的以遙望長安為主題的組詩,是杜詩七律的代表作。通過對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沉蕭森、動蕩不安的環(huán)境氣氛,抒發(fā)了詩人憂國之情和此沒孤獨(dú)抑郁之感。
3、詠懷古跡(其三)(背誦全文)——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在夔州(治所在今重慶奉節(jié))寫成的組詩。這五首詩分別吟詠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在長江三峽一帶留下的古跡,贊頌了五位歷史人物的文章學(xué)問、心性品德、偉績功勛,并對這些歷史人物凄涼的身世、壯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4、登高(背誦全文)——杜甫
《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甫于大歷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jié)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致。首聯(lián)為局部近景,頷聯(lián)為整體遠(yuǎn)景。
5、琵琶行(背誦全文)——白居易
《琵琶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長篇敘事詩。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jīng)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雀派合理現(xiàn)象,表達(dá)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fā)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高一語文必背古詩詞有25篇。
詩詞是中文獨(dú)源侍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雹則吵的。
按內(nèi)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悼亡詩,詠物詩,軍旅詩等。古體詩有《詩經(jīng)》《楚辭》《樂府》《漢賦》《南北朝民歌》等。
近體詩一般是絕句,律詩,排律(長律)。從文學(xué)風(fēng)貌論,七古的典型風(fēng)格是端正渾厚、莊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風(fēng)格則是宛轉(zhuǎn)流動、縱橫多姿盯殲。《文章辨體序說》認(rèn)為"七言古詩貴乎句語渾雄,格調(diào)蒼古",又說"放情長言曰歌"、"體如行書曰行",二者風(fēng)調(diào)互異。
《詩藪》論七古亦云:"古詩窘于格調(diào),近體束于聲律,惟歌行大小短長,錯綜闔辟,素?zé)o定體,故極能發(fā)人才思。李、杜之才,不盡于古詩而盡于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