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全國卷歷史題 2014全國卷一歷史42題答案 高考歷史真題全國卷 2019全國卷歷史試題 2019年全國卷一歷史42題答案
答:高三歷史選擇題的
解題技巧
專題一
怎樣做歷史選擇題
“得選擇題者,得瞎慧圓歷史高考的天下”
一、審題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題干要三看:
一看時間、空間,界定答題范圍;二看否定、肯定,確定答題方向;三
看關鍵詞語,有沒有專有名詞、歷史概念。明確內涵外延。
2.被選項要三思:
認真思考每一個被選項:是否符合歷史史實、時代特征;是否符合題
干要求;是否與碧培題磨塌干有必然的邏輯聯系。
二、解題方法
1.篩選法:
根據審題,搞清題目的基本要求,根據基本要求,把四個選項一一過濾,
直到找到正確選項為止。
三國吳國將領韓當逝世,下列哪一位推薦呂蒙代領韓當職務 ?
※這題題目錯誤是韓當他打成鄧當
1. 太史慈 2. 薛綜 3. 周異 4. 張昭
三國猛將典韋在投效曹操前,曾為下列何者的部下 ?
1. 張邈 2. 張楊 3. 張寶 4. 張梁
《三國演義》中,劉備投靠在曹操勢力之下時,他是如何保身 ?
1. 下廚 2. 打掃庭院 3. 不出門 4. 耕田種地
《三國演義》中,請問何人灌醉典韋并盜走其兵器,導致典韋戰死沙場 ?
1. 紀靈 2. 胡車兒 3. 魏諷 4. 雷薄
國家末年因外戚與宦官循環斗爭,使得中央**長期衰弱是指哪個朝代 ?
1. 新朝 2. 東漢 3. 秦朝 4. 西漢
請問「丹鳳眼,臥蠶眉」描寫的是誰 ?
1. 孫策 2. 趙云 3. 關羽 4. 李典
《三國演義》中,孫策向袁術借兵起事時,以「精壯告氏百人」資助孫策的人是誰 ?
1. 呂范 2. 周瑜 3. 朱治 4. 韓當
曹操之父曹嵩因成為宦官曹騰的養子,故改姓曹,請問基本姓為 ?
1. 司馬 2. 夏侯 3. 劉 4. 張
公元193年,曹操以什么理由出兵攻打陶謙 ?
1. 藏匿賊人 2. 父親遭挾持 3. 父親遇刺 4. 奉天子之令
《三國演義》中,何者建議孫策向袁術借兵往江東,假名救吳景,實圖大業 ?
1. 紀靈 2. 朱治 3. 陸績 4. 周瑜
三國哪一位吳國皇族對民間信仰相當不尊重,曾燒掉伍子胥廟,還破壞各地的祠廟 ?
1. 孫亮 2. 孫權 3. 孫皓 4. 孫綝
請問董卓廢帝的理由是什么 ?
1. 劉辯喜歡男人 2. 劉辯勾結蠻族 3. 劉協才是正統皇子 4. 劉辯懦弱,劉協聰明好學
請問漢朝司徒王允是怎么死的 ?
1. 服毒 2. 自殺 3. 病死 4. 被董卓部下所殺
請問滿寵是由誰推薦給曹操的 ?
1. 楊阜 2. 華歆 3. 劉曄 4. 楊暨
董承和名醫吉平商議用何計對付曹操 ?
1. 灌酒 2. 離奸計 3. 十面埋伏 4. 下毒 請問「投鼠忌器」指的是三國哪一位人物 ?
1. 謝雄 2. 黃蓋 3. 李恢 4. 曹操
呂布投靠董卓時,帶了什么給董卓當見面禮 ?
1. 龐大的軍隊 2. 美女 3. 丁原的人頭 4. 寶劍
《三國演義》中,魏國因舊歲時,有青龍從哪里而出,改為青龍元年 ?
1. 關谷口 2. 井 3. 山 4. 海
《三國演義》中,孟獲以四泉阻斷蜀軍是在第幾場戰役中 ?
1. 第一場 2. 第五場 3. 第七場 4. 第三場
請問諸葛亮第一次伐魏后,司馬懿向曹睿保奏誰把守陳倉 ?
1. 費耀 2. 孫禮 3. 郝昭 4. 郭淮
「兵貴神速」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這個成語跟誰相關 ?
1. 郭嘉 2. 胡華 3. 潘鳳 4. 張遼
《三國演義》中,蔣干在東吳遇上龐統,并極力推薦龐統去見誰 ?
1. 周瑜 2. 孫權 3. 曹操 4. 程昱
《三國演義》中,曹操欲殺荀彧,便派人送其一物,彧會其意,遂服毒自盡。請問此為何物 ?
1. 空食盒 2. 沒刃的刀柄 3. 空酒杯 4. 戰袍
蜀將魏延因對何者有怨,粗清故于諸葛亮死后燒毀棧道阻擋其巖友前軍,并對后主表稱此人造反 ?
1. 姜維 2. 費袆 3. 楊儀 4. 廖化
劉備為了報關羽、張飛之仇,派兵征討誰 ?
1. 孟獲 2. 單于 3. 孫權 4. 曹丕
《三國演義》中,公孫瓚派下列哪一位前往袁紹處欲平分冀州,卻被袁紹軍假冒董卓之名以亂箭射死 ?
1. 王門 2. 公孫越 3. 鄒丹 4. 嚴綱
《三國演義》中,馬超主要隸屬于何人麾下 ?
1. 孫權 2. 董卓 3. 劉備 4. 曹操
《三國演義》中,于定軍山之戰時,黃忠曾生擒魏軍何人,并用來交換其部下
陳式回營 ?
1. 郭淮 2. 樂進 3. 夏侯尚 4. 張合
《三國演義》中,劉備位什么三顧茅廬 ?
1. 孔明做的菜太好吃了 2. 劉備肚子不舒服 3. 請孔明出山相助 4. 把東西忘在孔名家
《三國演義》中,張任主要隸屬于何人麾下 ?
1. 曹操 2. 袁紹 3. 劉璋 4. 馬騰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誰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會合 ?
1. 張飛 2. 關羽 3. 趙云 4. 馬超
哪位三國名將因一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而被稱為「小霸王」?
1. 馬超 2. 項籍 3. 孫策 4. 呂布
《三國演義》中,請問昭烈皇后是下列哪一位 ?
1. 甘夫人 2. 蔡夫人 3. 董后 4. 嚴氏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背叛曹操,想北結袁紹,劉備就派誰出使結盟 ?
1. 王朗 2. 簡雍 3. 孫干 4. 張紹
請問蜀漢劉禪一共在位多久 ?
1. 50年 2. 40年 3. 35年 4. 20年
請問死后謚號為順平侯的是哪位三國名將 ?
1. 夏侯敦 2. 周瑜 3. 陸遜 4. 趙云
黃巾軍的軍制中,部隊的首領被稱為 ?
1. 首領 2. 老大 3. 渠帥 4. 法師
請問蔣琬保奏誰往東吳報諸葛亮之喪 ?
1. 劉曄 2. 潘璋 3. 朱恒 4. 宗預 《三國演義》中,「只因蜀地謀臣進,致引荊州豪杰來。」請問謀臣是指何者 ?
1. 張松 2. 張任 3. 法正 4. 龐統
《三國演義》中,請問周魴是用劍割了什么以泯忠心,讓曹休不再懷疑 ?
1. 手臂 2. 耳朵 3. 頭發 4. 小指
如嚼雞肋:比喻對事情的興趣不大或少有實惠。請問這個成語從哪一位三國將領衍生出來的 ?
1. 盧遜 2. 楊修 3. 王累 4. 郄正
《三國演義》中,第二次合淝之戰時,甘寧帶一百人馬前去劫曹營,并在盔上插什么為號 ?
1. 鮮花 2. 青龍牙旗 3. 白鵝翎 4. 黃布條
《三國演義》中,桃園結義時的桃園指的是誰家中的后花園 ?
1. 劉備 2. 關羽 3. 張飛 4. 張世平
《三國演義》中,孔融為勸解何人「不興無謂之兵」而慘遭滅門之災,請問這個人指的是 ?
1. 陶謙 2. 呂布 3. 曹操 4. 公孫瓚
董卓自立陳留王為帝后,廢漢少帝為下列何者 ?
1. 安樂公 2. 彭城王 3. 陳思王 4. 弘農王
官渡之戰后,袁曹雙方再發生什么戰役,使得袁紹再敗 ?
1. 夷陵之戰 2. 倉亭之戰 3. 赤壁之戰 4. 合淝之戰
哪一為蜀將在孔明死后起兵造反 ?
1. 蔣琬 2. 魏延 3. 張翼 4. 姜維
公元194年,陶謙病死,誰奉陶謙遣命,迎接在小沛的劉備入主徐州,并輔佐劉備 ?
1. 雍闿 2. 馬良 3. 鄧芝 4. 糜竺
請問孫間在圍何城之時戰死 ?
1. 常州 2. 徐州 3. 襄陽 4. 益州
三國時期中,請問下列哪一個城池位于「幽州」?
1. 北平 2. 南皮 3. 陳留 4. 小沛
《三國演義》中,當孫策死后,魯肅向孫權推薦誰來協助東吳政事 ?
1. 龐統 2. 諸葛瑾 3. 陸遜 4. 呂蒙
請問下列何人不曾在劉繇手下做事 ?
1. 笮融 2. 胡軫 3. 張英 4. 太史慈
《三國演義》中,被曹操稱為「吾之樊噲」的大將是誰 ?
1. 丁原 2. 趙云 3. 許褚 4. 孫靜
《三國歇后語》「隔著門縫看諸葛亮」是形容下列哪一項 ?
1. 國色天香 2. 瞧扁了英雄 3. 驚聲尖叫 4. 斷袖之癖
請問下列哪一個事件不是三國演義虛構的 ?
1. 空城計 2. 三顧茅廬 3. 關羽單刀會 4. 三英戰呂布
蜀國哪一位平定汶山平康蠻人的反叛 ?
1. 馬岱 2. 張翼 3. 趙云 4. 姜維
吳國哪一位將領在朝中胡作非為,還曾誣陷丞相顧雍,后罪行被他人揭發 ?
1. 張休 2. 孫奐 3. 步騭 4. 呂壹
據《三國志》記載,吳國將領虞忠發掘了誰的文才,并稱贊他「終皆遠致,為著聞之士」?
1. 陸機 2. 呂蒙 3. 朱據 4. 張溫
《三國演義》中,黃蓋獻苦肉計詐降曹操,降書為何人所送 ?
1. 虞翻 2. 徐盛 3. 闞澤 4. 丁奉
漢靈帝末年,誰曾任大將軍何進的主簿 ?
1. 陳琳 2. 蔡邕 3. 楊彪 4. 王允
請問誰襲擊了曹操軍并擊斃曹操長子曹昂 ?
1. 馬謖 2. 曹仁 3. 張繡 4. 馬良
《三國歇后語》「劉備的江山」是形容下列哪一項 ?
1. 貨軟人硬 2. 虛無飄渺 3. 哭出來的 4. 一毛不拔
請問誰作《讎國論》一篇勸姜維體恤軍士,不要征魏 ?
1. 譙周 2. 徐璆 3. 張合 4. 普凈
請問諸葛亮的字為?
1. 孔明 2. 思遠 3. 子瑜 4. 公休
何人建議漢獻帝將血詔藏于衣帶內,成為衣帶詔 ?
1. 伏完 2. 韓融 3. 董承 4. 楊彪
「蜀中無大將,○○為先鋒。」是反映了蜀國末期人才凋零,請問○○是指 ?
1. 廖化 2. 張翼 3. 馬岱 4. 周倉
《三國演義》中,「幾郡城池無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請問是指何者 ?
1. 周瑜 2. 公孫瓚 3. 馬超 4. 呂布
《三國演義》中,請問木鹿大王是何洞洞主 ?
1. 蛟龍洞 2. 帶來洞 3. 八納洞 4. 銀坑洞
公元228年趙云隨諸葛亮出兵北伐,但因兵弱敵強而失利下列哪一個地方,不久即病死 ?
1. 箕谷 2. 沓中 3. 猇亭 4. 定軍山
《三國演義》中,東漢末年瘟疫流行,但有許多生病的百姓因為喝下張角給的什么,因而不藥而愈 ?
1. 藥粉 2. 藥酒 3. 藥丸 4. 符水
據《三國志》記載,「高唐,宿所愿。」這是曹操封賞哪位將領時所說的話 ?
1. 程昱 2. 朱靈 3. 張楊 4. 任峻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胡須多長 ?
1. 沒有胡須 2. 4尺 3. 6尺 4. 2尺
下列哪一位曾在九江面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他時,他卻暗藏中收起三顆,并拿回家給母親吃 ?
1. 雍闿 2. 董和 3. 賀齊 4. 陸績
請問諸葛亮生平最大的敵人是指 ?
1. 司馬懿 2. 周瑜 3. 陸遜 4. 孟獲
《三國演義》中,韓玄被何人所殺 ?
1. 魏延 2. 黃忠 3. 趙范 4. 馬超
《三國演義》中,張遼主要隸屬于何人麾下 ?
1. 孫權 2. 公孫瓚 3. 曹操 4. 孫策
《三國演義》中,請問下列何人在第二次合淝之戰時救了凌統,因此兩人成為生死之交 ?
1. 周泰 2. 潘璋 3. 甘寧 4. 丁奉
后人稱劉禪為「扶不起的○○。」請問○○是指 ?
1. 阿斗 2. 阿呆 3. 阿劉 4. 阿禪
《三國演義》中,請問擊敗呂布后,曹操封呂布舊將臧霸為下列哪一個 ?
1. 瑯琊相 2. 州牧 3. 十常侍 4. 太守
據《三國志》記載,孫亮是孫權的第幾個兒子 ?
1. 第11個 2. 第7個 3. 第5個 4. 第4個
《三國演義》中,王雙是被何人所殺 ?
1. 魏延 2. 關興 3. 姜維 4. 馬岱
《三國演義》中,汜水關之戰孫堅因折損何將而感傷不已 ?
1. 程普 2. 黃蓋 3. 韓當 4. 祖茂
《三國演義》中,華陀是被何人所殺 ?
1. 劉備 2. 董卓 3. 孫權 4. 曹操
《三國演義》中,王允以何借口欺騙董卓出城,使呂布得以刺殺董卓 ?
1. 田獵 2. 與貂蟬完婚 3. 祭祀祖先 4. 天子禪讓帝位
劉備因稱有哪位漢室后裔的血統,故被稱為劉皇叔 ?
1. 中山靖王 2. 解瀆亭侯 3. 長沙定王 4. 河間孝王
《三國演義》中,「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倉皇脫錦袍。」請問是形容何者大敗曹操的故事 ?
1. 周瑜 2. 馬超 3. 呂布4. 諸葛亮
請問下列哪一個不是孫靜的兒子 ?
1. 孫奐 2. 孫郎 3. 孫謙 4. 孫瑜
《三國演義》中,吳國將領哪一位跟隨孫權征討黃祖時,被甘寧所射殺 ?
1. 蔣濟 2. 潘平 3. 凌統 4. 凌操
關公于廟中的神像中,居中者為關公,左邊黑臉持刀的是周倉,那右邊白臉捧印的是 ?
1. 關興 2. 關平 3. 廖化 4. 王甫
《三國歇后語》「黃忠交朋友」是形容下列哪一項 ?
1. 人老心不老 2. 不見不散 3. 酒肉朋友 4. 三人成虎
請問甘寧的字為 ?
1. 興文 2. 子義 3. 玄義 4. 興霸
據《三國志》記載,孫權死后,下列哪一位意圖除去諸葛恪,但被孫峻知悉并告訴諸葛恪 ?
1. 吳懿 2. 孫弘 3. 張昭 4. 張遼
《三國演義》中,當諸葛亮親征南蠻時,何人奉獻《平蠻指掌圖》,以利諸葛亮了解南蠻地形規劃 ?
1. 費祎 2. 呂凱 3. 姜維 4. 張松
下列哪一個是河北四庭柱之一 ?
1. 蔣奇 2. 高覽 3. 眭元進 4. 蔣義渠
《三國演義》中,請問陳應、鮑隆原來的職業是 ?
1. 獵戶 2. 農夫 3. 廚師 4. 逃犯
請問末代吳主孫皓投降后被封為 ?
1. 漢壽亭侯 2. 博陽侯 3. 益壽亭侯 4. 歸命侯
請問下列哪一位年十四時,從師學武,有人辱其師,將其殺之而逃于外方 ?
1. 潘璋 2. 呂蒙 3. 夏侯敦 4. 丁奉
中國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期,袁紹與公孫瓚為爭奪冀州,而在何處發生戰爭 ?
1. 潼關之戰 2. 界橋之戰 3. 官渡之戰 4. 合淝之戰
相傳司馬懿有幾個兒子 ?
1. 5個 2. 3個 3. 9個 4. 7個
第5樓 發帖時間:2010/3/5 15:27:08 收藏 舉報
東萊郡太守
積分:16
發帖數: 9
加入時間:2010/3/5
查看個人資料
編輯 引用 回復 發消息 TOP
RE:三國群英傳OL2【月旦評】題庫整理(轉帖于17173)
劉備于曹操麾下時,借何事為借口脫身許都 ?
1. 出使河北 2. 出兵袁術 3. 討伐張繡 4. 招安劉表
周瑜水軍與曹操交戰,東吳方面的先鋒是誰 ?
1. 甘寧 2. 凌統 3. 樂進 4. 李典
《三國演義》中,官渡之戰時曹操納劉曄建言,造出何種兵器來對抗袁紹 ?
1. 暴雷車 2. 飛石臺 3. 霹靂車 4. 神鳶車
《三國演義》中,孟獲以四泉阻斷蜀軍,而幫蜀軍解了此危的是 ?
1. 鬼神 2. 和尚 3. 山神 4. 農夫
請問在正史中,三國名將周瑜死因為何 ?
1. 氣死 2. 餓死 3. 病死 4. 戰死
請問下列哪一位逼漢獻帝退位 ?
1. 曹操 2. 曹丕 3. 孫權 4. 董卓
請問劉禪他的正宮皇后是蜀漢哪位大名鼎鼎的武將之女 ?
1. 張飛 2. 馬超 3. 趙云 4. 關羽
請問張合的字為 ?
1. 義然 2. 俊秀 3. 熙勇 4. 儁乂
三國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文》中歷數曹操的罪惡,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
1. 殺害九江太守邊讓 2. 責罰大尉楊彪 3. 攻徐州時破棺裸尸,掠奪金寶 4. 賞賜議郎趙彥
《三國演義》中,廖化主要隸屬于何人麾下 ?
1. 袁術 2. 曹操 3. 劉備 4. 劉表
誰向靈帝誣告盧植作戰不力。靈帝大怒,用囚車征盧植回京 ?
1. 樊阿 2. 波才 3. 左豐 4. 佐豐
請問「黃絹幼婦,外孫虀臼。」為下列何者之隱語 ?
1. 插翅難飛 2. 絕妙好辭 3. 年幼無知 4. 錦上添花
《三國演義》中,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時,因軍士口渴難耐,曹操曾以何物讓士兵忘了一時口渴而繼續前進 ?
1. 梅子樹 2. 西瓜田 3. 柳橙樹 4. 草莓田
《三國演義》中,為「孫劉聯合」付出最巨大努力的東吳謀士是 ?
1. 張昭 2. 顧雍 3. 魯肅 4. 陸凱
《三國演義》中,孟達不曾隸屬于何人麾下 ?
1. 曹操 2. 公孫瓚 3. 劉璋 4. 劉備
《三國演義》中,高升被何人所殺 ?
1. 黃權 2. 張飛 3. 華雄 4. 馬謖
請問曹操為什么要誅殺獻帝的董妃 ?
1. 董妃為董承之女 2. 董妃害死曹植 3. 董妃為董卓之妾 4. 董妃鼓惑獻帝降詔罷除曹操
曹植曾作一賦,賦中之意,單道曹操合為天子,誓取二喬,請問此賦名為 ?
1. 上林賦 2. 銅雀臺賦 3. 登樓賦 4. 兩都賦
請問張飛的字為 ?
1. 仲景 2. 子布 3. 翼德 4. 子綱
《三國演義》中,請問下列何者有「王佐之才」的美名 ?
PS.王佐之才是荀彧,王佐之資是周瑜,此題目有問題所以答案不確定
1. 司馬懿 2. 周瑜 3. 姜維4. 魯肅
請問下列哪一位三國人物曾三易其主的是 ?
1. 甘寧 2. 龐德 3. 徐晃 4. 王甫
《三國演義》中,是誰持有雌雄雙股劍 ?
1. 董卓 2. 孫堅 3. 曹操 4. 劉備
請問「破蜀必矣,但恐鐘、鄧二人皆不得還都耳。」是誰所說 ?
1. 丁謐 2. 畢軌 3. 劉寔 4. 普凈
「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夫人是下列哪一位 ?
1. 貂蟬 2. 甘夫人 3. 孫夫人 4. 張夫人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手下哪位謀士運糧能使千乘為一部,十道方行,為復車以營衛之 ?
1. 曹髦 2. 程昱 3. 張楊 4. 任峻
《三國演義》中,「單刀赴會」是指吳國的誰希望以大局為重,為了說服關羽維持聯盟關系,而邀請關羽到約定地點會談 ?
1. 諸葛瑾 2. 朱治 3. 魯肅 4. 呂蒙
諸葛亮臨終前傳授給姜維的兵法書是 ?
1.太平清領道 2. 兵法二十四篇 3. 孫子兵法 4. 遁甲天書
據《三國志》記載,魯肅投靠吳國之前,本欲投靠朋友推薦的誰,但因周瑜的一席話而作罷 ?
1. 劉備 2. 鄭寶 3. 公孫瓚 4. 曹操
請問吳國文官張昭早期曾拒絕誰邀請出仕,因而遭到監禁 ?
1. 曹操 2. 陶謙 3. 孔融 4. 董卓
《三國演義》中,車胄被何人所殺 ?
1. 呂布 2. 曹洪 3. 典韋 4. 關羽
《三國演義》中,曹操于殺呂伯奢一家中,總共殺了多少人 ?
1. 9人 2. 10人 3. 8人 4. 7人
《三國演義》中,弘農王是被董卓怎樣害死的 ?
1. 推入井中 2. 毒酒 3. 請刺客殺之 4. 由背后捅刀
請問張飛詐誘捕了曹操派來牽制劉備的哪位大將 ?
1. 顧雍 2. 呂范 3. 諸葛瑾 4. 劉岱
「百萬軍中藏阿斗」一事中,誰人只身保護阿斗 ?
1. 張遼 2. 趙云 3. 黃忠 4. 關羽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出自下列哪一位文人的作品 ?
1. 劉方平 2. 王之渙 3. 歐陽修 4. 陶淵明
請問「五十步笑百步」,最早是哪一位偉人說的話 ?
1. 孔子 2. 孔明 3. 莊子 4. 孟子
東漢獻帝輾轉**,請問他沒去過哪里?
1. 許昌 2. 建業 3. 長安 4. 洛陽
三國時期,周瑜曾經跟誰借糧,對方送給了他儲糧的一半,使二人結成摯友 ?
1. 魯肅 2. 陸遜 3. 步騭 4. 顧邵
蜀漢初期極少給謚號,劉備在位時只有誰有謚號 ?
1. 法正 2. 姜維 3. 關羽 4. 諸葛亮
由張衡所發明的候風地動儀,可以準確測出什么 ?
1. 風力強度 2. 溫度高低 3. 地震方位 4. 星星方位
公元191年,孫堅因攻打荊州牧劉表,而被劉表的部下哪一位埋伏殺死 ?
1.王粲 2. 蒯良 3. 黃祖 4. 甘寧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父子曾被誘入何處中了孔明的火計,差點喪命的是指哪個地方 ?
1. 箕谷 2. 定軍山 3. 陰平 4. 葫蘆谷
《三國演義》中,請問蜀地之戰中,張任被誰所捕獲 ?
1. 甘寧 2. 張飛 3. 趙云 4. 曹彰
下列哪一個敘述三國漢中之戰是正確的 ?
1. 曹操與孫吳爭奪漢中的戰爭 2. 曹操與馬超爭奪漢中的戰爭 3. 劉備與孫吳爭奪漢中的戰爭 4. 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
下列哪一個不是關中十將之一 ?
1. 程銀 2. 魏延 3. 馬超 4. 楊秋
《三國演義》中,將領夏侯尚被何人所擒 ?
1. 趙云 2. 黃忠 3. 嚴顏 4. 孟達
請問司馬昭派誰為鐘會監軍,并查其反情 ?
1. 郭嘉 2. 譙周 3. 衛瓘 4. 董襲
冀州牧韓馥因冀州被奪,而投奔下列何者 ?
1. 劉虞 2. 公孫瓚 3. 張邈 4. 張楊
劉備因何事之功績,故而免除鞭督郵之罪 ?
1. 整治河川 2. 發展農耕 3. 討伐張舉 4. 掃蕩黃巾
請問下列哪一個人獻計勸劉備攻取蜀中,立下大功,被任命為蜀郡太守 ?
1. 諸葛亮 2. 龐統 3. 法正 4. 費祎
《三國演義》中,卞喜被何人所殺 ?
1. 袁紹 2. 關羽 3. 韓遂 4. 劉表
《三國演義》中,魏將鐘會在南鄭關遭擊退,下列何者要在此擊殺鐘會時,反被魏兵荀愷射殺 ?
1. 張翼 2. 許儀 3. 盧遜 4. 傅僉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死前跟楊儀提到幾個死忠之士,皆可重用,其中不包含何人 ?
1. 魏延 2. 張翼 3. 馬岱 4. 王平
《三國演義》中,請問孔明寫出師表伐魏時,龍驤將軍是誰 ?
1. 趙云 2. 張苞 3. 關興 4. 張翼
請問「割須棄袍」是指下列哪一位三國人物 ?
1. 曹操 2. 夏侯淵 3. 韓馥 4. 董卓
甘夫人生劉禪時,夜有哪一只動物,飛來屋上高鳴四十余聲,才望西飛去 ?
1. 白鶴 2. 黃鶯 3. 青龍 4. 貓頭鷹
《三國演義》中,孔明三氣周瑜中,周瑜假言要替劉備取何處 ?
1. 荊州 2. 西川 3. 玉泉山 4. 汜水關
下列何者不曾討伐過黃巾軍 ?
1. 馬騰 2. 劉備 3. 孫堅 4. 曹操
三國后期,魏國人被稱作「智囊」的人是下列哪一位 ?
1. 李肅 2. 鐘會 3. 鄧艾 4. 桓范
《三國演義》中,由于鐘會的親信誰**以致事敗 ?
1. 穆順 2. 方悅 3. 丘建 4. 胡赤兒
《三國演義》中,何者建議孫策以玉璽向袁術抵借兵馬出師江東 ?
1. 顧雍 2. 周瑜 3. 呂范 4. 黃蓋
《三國演義》中,董卓廢了哪位皇帝而立了獻帝 ?
1. 漢少帝 2. 漢武帝 3. 漢靈帝 4. 漢哀帝
請問下列何人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有志之士 ?
1. 程昱 2. 桓階 3. 劉曄 4. 任峻
請問孫策的謚號為下列哪一個 ?
1. 吳大帝 2. 會稽王 3. 長沙桓王 4. 吳侯
《三國演義》中,誰聽袁邵屯兵河內,缺少糧草。便遣人送糧以資軍用 ?
1. 袁術 2. 劉焉 3. 孔融 4. 韓馥
請問相傳曹操有幾個兒子 ?
1. 20個 2. 7個 3. 12個 4. 25個
請問打敗曹操的徐榮,官拜哪個職位 ?
1. 廣陵太守 2. 別駕 3. 滎陽太守 4. 從事
《三國歇后語》「關云長刮骨下棋」是形容下列哪一項 ?
1. 若無其事 2. 驚聲尖叫 3. 忍氣吞聲 4. 返老還童
請問孔明在博望坡用火,在哪用水 ?
1. 秦河 2. 白河 3. 楚河 4. 盤河
《三國演義》中,請問「美周郎」周瑜的妻子是 ?
1. 蔡琰 2. 大喬 3. 貂蟬 4. 小喬
劉備率領的義勇軍于何處迎擊程遠志與鄧茂率領的黃巾軍 ?
1. 黑山 2. 太行山 3. 長社 4. 大興山 群雄討伐董卓,董卓派于汜水關迎戰聯軍的大將是誰 ?
1. 呂布 2. 徐榮 3. 樊稠 4. 華雄
轉載
高考歷史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湖南邵東縣第三中學陳志偉 422819
摘要——否定型、概念型、因果關系型、材料型、程度型選擇題
關鍵詞——高考、選擇題、解題技巧
在每年的歷史高考中,選擇題都占有相當比例,比如在全國高考文科綜合試題中,選擇題共12道,計48分,占整個歷史部分的近50%;而廣東、海南等省的歷史單科選擇題都占了50%。由此可見選擇題之重要,選擇題部分的得分多寡是決定整個文綜考試得巧穗分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湖南省2009年高考隨機抽樣卷近兩萬份,選擇題平均得分僅24點多,可見選擇題在高考中的舉足輕重。
歷史選擇題大體上可分為以下五類:否定型、概念型、因果關系型、材料型、程度型等等。
一、否定型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此類選擇題通常要求選出與史實不相符的選項。其特點是題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無”“沒有”“不正確”等詞語,所以要特別注意逆向思維。解題方法:解答此類題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據題意,首先找出與題目要求不相符的三個備選項,剩下的備選項就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當然,也可用正向思維法或排除法。
例1:(2009年廣東高考歷史單科)下列歌謠中,不能反映民國初年社會風尚的是
A.結婚證書當堂讀,請個前輩來證婚
B.文明洋傘小包裹,長統洋襪短腳褲
C.辮線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說荒唐
D.改良的頭,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腳丫
【解析】題干要求選出與民國初年社會風尚不相符的項,只有用逆推法解最容易:A、B、D三項都與之有關,故選C。
例2:(2009年重慶文綜)下列不屬于魏晉南北朝時念枯期道教發展的史實是
A.吸收儒家思想對道教進行改造
B.吸收佛教思想以豐富道教教義
C.形成了道教主要經典《太平經》
D.開始變成為封建統治服務的宗教
【解析】題干要求選出不屬于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發展的史實。用排除法解:A、B、D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發展的史實,故選C。用正向思維法解:道教主要經典《太平經》最終形成在東漢時期,故選C。
二、概念型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這類選擇題主要考查對歷史概念的準確理解和把握。在題干中多提出一個基本概念,選項則多是對這一概念的闡釋或解釋,正確選項多是立足于對歷史概念內在規律和本質的把握。解題方法:解答此類題目,主要從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等方面進行把握,通過對歷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確界定歷史概念。同時,在平時要加強對歷史概念的學習,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歷史概念。
例3:(2009年重慶文綜)圖7是外國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毀圓明園時掠奪的文物的照片。法國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將這兩件文物公開拍賣,引起中國人民的憤慨。該文物被掠奪時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B.咸豐帝C.光緒帝D.宣統帝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也是要正確全面掌握“外國侵略者洗劫并焚毀圓明園”的時間概念——1860年。本題要求將時間轉換為當時在位的清朝皇帝的能力,有明顯的時政性。咸豐帝(1851—1861年在位)在外國侵略者焚毀圓明園后逃往熱河,選:B。
例4:(2009浙江文綜)右圖是一副殘缺的中國古代“地方結構示意圖”。請根據留存信息,判斷該圖反映的朝代是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解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搞清楚中國歷朝歷代的地方結構情況,特別是唐、宋、元、明的地方結構情況。浙仔寬洞江是新課改的省,這道題在新教材中有比較明確的敘述,只有宋代在中央之下設有路、州、縣,并在各州設通判。而元代在中央之下設的是省、路、府、州、縣。故選B。
三、因果關系型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此類題目旨在考查綜合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通常將歷史現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據題干的指向列出相應的原因、目的或結果等。考查的角度有兩方面:第一種形式,由結果推斷出原因,其結構是題干為果,備選項為因。第二種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結果或影響,其結構是題干為因,備選項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解題方法:此類題目主要著眼于歷史現象的背景、條件、結果、影響等方面的考查。要審清題意,明確因果關系,搞清命題意圖。同時注意區別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具體原因、直接原因、主觀原因、客觀原因,內因、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顛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例5:(2009年全國文綜卷一) “四面楚歌”典出楚漢戰爭。西漢初期,“楚歌”在社會上風行一時。這主要是因為
A、南方經濟的影響B、統治集團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D、民族融合的結果
【解析】可采用逐一排除法。A項錯誤,當時南方經濟落后北方;C項錯誤,相當長時期內,北方文化處于領先地位;D項迷惑性很大,劉邦得天下和原楚懷王都是漢人統治,民族融合應該是兩個或者幾個不同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所以D不對。劉邦得天下后因為統一局面的形成,所以“楚歌”得以流行天下。答案:B。
例6:(2009年重慶文綜)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時表示,世界各國要緊密合作應對金融危機,保護主義無助于克服困難。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期間,正是美國帶頭大幅度提高關稅,從而引發了一場關稅大戰。其直接影響是
A.資本主義各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B.資本主義各國政壇丑聞頻出
C.資本主義各國社會危機日益加深D.資本主義各國政府信譽掃地
【解析】本題中A、B、C、D四選項都是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期間的關稅大戰的影響,但要選出一個由直接原因導致的影響。直接原因是促成事物變化的媒介,它的發生有一定的偶然性。也即是不經過中間事物和中介環節的原因。此題有明顯的時政性。答案:A。
四、材料型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材料型選擇題是材料解析題的客觀答法。多在題干中提供一則或數則材料,要求考生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透過材料發現其背后的歷史事實,按照題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確選項。解題方法:第一步,通過看引文的出處和其他有關信息,確定材料所涉及的歷史背景。第二步,通讀材料,弄清材料內容及相關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步,搞清備選項的內涵及與題干的關系,找出符合題目要求和歷史事實的備選項。此類題型一般又分為兩種:一、與教材有一定聯系的;二、與教材無任何聯系的。
例7:(2009年全國文綜卷一)19世紀中期的一位英國記者報道:“沒有一個曼徹斯特的工人沒有鐘表,這是他們須臾不可離開的東西……(他們)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蘭機械,有一個忙碌的擺,在整個世界面前公開而公正地擺動著。”這一材料表明,當時的曼徹斯特
A.鐘表工業非常發達B.工廠紀律嚴格
C.工人消費水平較高D.貧富差距縮小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時間“19世紀中期”,此時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工廠制度確立,再結合材料中的“公開而公正地擺動著”,說明當時工廠紀律嚴格。答案:B。
例8:(2009年全國文綜卷一)表2漢至宋南北方戶數變化表(單位:萬戶)
朝代
區域
西漢元始二年
晉太康元年
唐天寶元年
宋元豐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據錢穆《國史大綱》)
影響表2漢代至宋代南北方戶數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朝代時間長短B.王朝力量強弱
C.疆域面積大小D.經濟格局變化
【解析】這道試題主要要從材料中獲取信息,與教材聯系不大,對于死讀書的學生確實算一道難題。但從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南方的戶數逐漸增加,反映了經濟重心的南移的過程,故選D項。
五、程度型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程度型選擇題也稱最佳選擇題,旨在考查對歷史知識理解的準確程度和辯證思維能力。其特點是題干與選項隱含著論點與論據的關系,選項與題干之間不是一般選擇題的正誤關系,而是程度關系。其題干中,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詞和形容詞。解題方法:先根據題干要求,確定好題目的邏輯思維關系,即論點與論據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運用優選法,逐個比較、分析備選項,找出最佳答案。謹防以偏概全的錯誤,或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例9:(2009年寧夏、遼寧文綜)1942年3月30日,毛澤東在《如何學習中共黨史》講話中說:“陳獨秀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這一評價應主要基于陳獨秀
A.引領思想啟蒙運動B. 創辦《青年雜志》
C.發動學生運動D. 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
【解析】本題中,A、B、C、D四個備選項都是陳獨秀的主要進步活動。但仔細對比四個備選項,結合毛澤東的講話:“陳獨秀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關鍵是要抓住“五四運動”這四個字,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它具有愛國的性質,同時也具有思想啟蒙的性質。所以這一評價應主要基于陳獨秀的是:A。
例10:(2009年安徽文綜)儒家思想經過不斷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論最能體現其適應加強中央集權需要的是
A、“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
C、“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D、“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理解能力。A項和B項只是講到了儒家思想的“德政”,即以德治國,D項講到的是“我”之所以當官,是為天下,而不是為皇帝。因此這三個備選項都不會是“最能體現”;只有C項,應該是明朝的八股取士——文化專制,明朝的君主專制加強,所以正確答案為:C。
縱觀近三、四年全國文綜高考試題,組合型選擇題從2006年已經淡出,所以同學們在復習迎考時就不必把過多的心思花在這種題型上,估計2010年高考也不會出現這類組合型選擇題。另外,從2007年起,全國文綜高考第12題是一道與語文或地理等有關的題,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平時多積累一些語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2007年考謚號,2008年考陰陽,2009年考姓氏。估計今年全國文綜高考第12題必然是一道這樣類型的題(也許是考成語、也許是考讀音、也許是考干支紀年……),高考場中的4分也不可小視。
如何解答主觀題中“說明了什旁畝么”類型的問題
基本方法:回答說明了什么,實際上是考查把握歷史本質,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1)這種斗爭的目的是什么?有何進步或倒退的作用?(2)這種斗爭的失敗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一種偶然?(3)如果是偶然,說明斗爭的曲折復雜,而且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如果是必然則說明這種滲枝斗爭的根本無法實現,是空想。
分析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歷史背景是影響、預示事物發展趨向的客觀條件,是對導致歷史事件發生的各個方面的因素進行概括總結,這些因素可能是顯現的,隱現的。
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歷史因素方面:是否是歷史發展的需要。現實因素:是否符合現實情況的需要。主觀因素方面:是否是當事人主觀愿望能夠的需要。
論述題的解答和史論結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論述題一般有三個步驟。第一、判斷是非,表明自己的餓觀點。第二,列舉史實,說明自己的觀點。在這一步當中有注意將母觀點(即總的觀點)分解成若干運喊森個子觀點,用所掌握的史實進行論證。觀點的展開要有層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淺入深,環環相扣,邏輯嚴密。而每個觀點都要有史實的支撐,做到史論嚴密結合。第三,要適當小結,升華觀點。解題中的史論結合,主要是指要有適當的史實作為立論的基礎,要有鮮明的觀點作為立論的導向;堅持“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的原則。“從歷史在中來”,就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歷史中去”就是由觀點駕馭史實,做到觀點與史實的統一。
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基本方法:評價歷史人物,實際上就是要評價其一生的功過是非。要正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首先,必須全面把握其歷史活動;其次,要按一定的標準和原則把這些活動分為積極(或進步、功績)和消極(或反動、過錯)兩方面,對于有些歷史人物,其活動呈現明顯階段性,所以還要分階段評價;第三,評價的標準和原則有:(1)生產力標準(2)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義原則,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階級的觀點(4)時代的觀點,即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則肯定,反之則否定,同時注意不要用現代人的標準評價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觀公正,不要帶感情色彩(7)注意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學會分析歷史事件***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呢?
分析歷史事件應掌握4要素:原因、經過、結果、影響。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的演變過程。
例如“鴉片戰爭”這一歷史事件。高一《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一章第一節第一目“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國的鴉片走私和中國的禁煙運動”講的是鴉片戰爭的原因;第一節第三目“鴉片戰爭的經過”講的是鴉片戰爭的經過;第二節第一目“中英《南京條約》”和第二目“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講的是鴉片戰爭的結果;第二節第三目“鴉片戰爭的影響”和第七節第一目“新思想萌發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發”講的是鴉片戰爭的影響。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無原因。
1、中國古代史上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應分析7要素:歷史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民族關系因素、對外關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個人主觀因素。
如秦朝的統一:
歷史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國家數目減少即局部統一。
政治因素——長期戰亂,人民困苦,渴望統一。
經濟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秦國商鞅變法后逐步強盛起來,國富兵強。
民族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民族聯系民族融合加強。
對外關系因素——遠交近攻的戰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韓非子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思想。
個人主觀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過程呢?
關于歷史事件過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種方法
1、以時間系事法,以時間為軸心按照歷史事件發生發展高潮結束的邏輯順序進行歸納。
如鴉片戰爭經過4點:1840年6月,英艦封鎖珠江口,戰爭爆發——接著,沿海北上到達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軍擴大戰爭,一年內占香港和東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求和,戰爭結束。
2、以空間系事法,以地點為紐帶進行歸納。
如八國聯軍侵華戰爭4點:廊坊、楊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歷史人物的活動來歸納。
如太平天國的防御戰,就可以按陳玉成、李秀成以及他們兩人共同的行動來掌握。
如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就可以按照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四個人的活動來歸納。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結果呢?
歷史事件的結果一般不外乎四種:
①成功。如:新航路開辟成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等。
②失敗。鴉片戰爭中國失敗、洋務運動破產、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失敗、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國民大革命等。
④勝而不勝,不敗而敗。中法戰爭,中國是勝而不勝,不敗而敗,法國是不勝而勝,敗而不敗。
關于歷史事件的結果,一般應該從3個方面考慮:一個“是什么”、兩個“為什么”,即結果是什么樣的、為什么說是這樣的結果、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果。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影響呢?
1、分項分析: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響。
如鴉片戰爭:經濟影響——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在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
政治影響——社會性質的變化、社會矛盾的變化、革命任務和性質的變化。
思想影響——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外交影響——由閉關鎖國到門戶洞開,獨立自主的中國開始淪落為一個主權殘缺的半殖民地國家,資本主義列強和中國之間的關系不復是主權國家間的平等關系,而是侵略與被侵略、奴役與被奴役的關系。“
清政府站在中國人民頭上發號施令,外國資產階級卻站在它的頭上發號施令,這就是那許多條約特權的實質。”
2、全面分析:一分為二,既要看到積極影響,也要看到消極影響或局限性,還要分清主次。
如鴉片戰爭的積極影響:經濟上——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對后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就有積極影響;思想上——新思想的萌發。
如甲午中日戰爭的積極影響:政治上——促成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所以出現了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經濟上——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加劇,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客觀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思想上——出現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和農民階級樸素的反帝(“扶清滅洋”)思想。
3、國際化分析:中國對外國的影響,外國對中國的影響,中外結合思考。
如鴉片戰爭對英國和世界的影響:對英國,英國戰勝,憑借不平等條約向中國傾銷商品,從中國掠奪原料,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世界,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環。如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政治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后、歐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濟上,近代工業產生[或洋務企業和民族資本企業,或中國資本主義產生];思想上,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
4、轉化分析:就是要學會遷移和推廣,會轉化思維。有兩種情況:
一是特殊性影響轉化為普遍性影響,如由鴉片戰爭的影響思考工業革命后西方列強侵華對中國有什么影響,由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影響思考中國古代統一的影響。
二是普遍性影響轉化為特殊性影響,如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課本上講了對亞非拉的影響(給亞非拉人民帶來了災難:政治上——歐洲殖民者開始對亞非拉進行政治的控制和滲透;經濟上——經濟的剝削和掠奪;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變化。)。對中國的影響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從海路相繼來到中國邊疆進行侵略活動,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災難,同時使明清統治者走向閉關鎖國。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產農作物通過菲律賓傳入中國,為清朝人口快速增長奠定了物質基礎。 第三,天主教從海路傳入中國,明清之際出現“西學東漸”局面。
5、學科交叉分析:學科之間的交叉影響,即歷史事件對政治的影響,對地理的影響。如中國古代的墾荒,政治上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穩定政局,地理上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如英國工業革命,政治上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地理上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帶來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
高中歷史合集如手
攔則1znmI8mJTas01m1m03zCRfQ
1234
簡介:高中歷史優渣衡嫌質資料,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各大名師網校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