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如何物理退燒最有效的方法 有什么快速退燒的物理方法 物理降溫的最快方法 如何物理退熱 40℃物理退燒的正確方法
發燒時應正確、合理地采用各種物理降溫法,如低水溫浴、溫濕敷法、冰敷法、頭部冷敷或頭部枕冰袋,酒精擦浴等。下面是我整理的怎樣物理降溫退燒,歡迎閱讀。
物理降溫退燒的方法
1.低水溫浴:水溫低于患兒體溫I℃,例如發燒39℃,水溫為38℃,脫去患兒衣服,將患兒輕輕放于盆中,用水沖洗全身3分鐘,出浴后用大毛巾迅速擦干全身,并穿上衣服,浴后30分鐘測體溫一次,并記錄。在洗浴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兒面色、呼吸、有無發抖等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洗浴。
2.溫濕敷法:取低于患兒體溫1℃的溫水一盆,將二條洗臉中號毛巾放入水中,浸透擰出少許水份,以不滴水為宜,不能擰太干,太干不起作慶閉用。脫去患兒上衣,迅速將濕毛巾圍于胸背部,外面用干大毛巾包裹濕毛巾,每隔5~10分鐘更換一次濕毛巾,持續做20到30分鐘,敷畢擦干胸背部,穿好上衣,蓋好棉被。
3.冰敷法:取冰一塊,放在水池或盆內,將冰砸成小塊,放在盆中去掉棱角,將冰塊倒入冰袋(家用熱水袋亦可)至半滿或2/3滿,放平冰袋,用手擠壓出袋內空氣,迅速將蓋擰緊,同時將冰袋倒過來抖幾下檢查冰袋是否有漏水,用干毛巾擦干冰袋外水漬,用布包好。冰袋不能直接放在病兒皮膚上,否則容易造成凍傷,或使病兒發抖,可放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處,用冰袋后,30分鐘測體溫一次,如已降到38.5℃以下,即可撤去冰袋。
4.頭部冷敷或頭枕冷水袋:頭部冷敷用一塊中號毛巾,在自來水龍頭上浸濕、稍擰干,以不滴水為原則,折成四折放于前額。每5分鐘左右更換一次,冷敷時間可長可短,應視體溫下降程度而定。頭枕冷水袋方法同冰敷法。在操作過程中冰袋及冷水袋均不應放至肩上。頭部冷敷或頭枕冷水袋適宜于有高熱抽風史的病兒,其優點可防止體溫上升又可保護腦細胞。
5.酒精擦浴:酒精擦浴作用強而快,對嬰幼兒的降隱差悄溫效果較好,當高燒達39.5℃以上,家中無退燒藥的情況下,不妨使用酒精擦浴。
首先配好溶液,用95%酒精一份加水二份即可,如95%酒精100毫升加水200毫升,如無95%酒精,用普通白酒亦可,一般白酒度數為65度左右,即用白酒100毫升加水136毫升。液體配好后用軟布蘸配好的酒精液,不能擰太干,自上而下從里向外,從肩部外側到手背,再換一敷布自腋下沿手臂內側到手心,擦完一側再擦另一側。擦下肢時應從骼骨開始經大腿內側至足背,再換一敷布,從腹股溝沿大腿內側灶渣至足心,然后自股下經膝下至足跟,擦完一側再擦另一側。當你擦到腋下、腹股溝、腳心、掌心等處時,應稍停留一些時間,直至皮膚發紅為止,這樣可以達到退燒作用。擦浴時不能用力過猛,以免擦傷皮膚,同時要注意保暖,擦浴時僅露出所要擦浴的部位即可,否則容易著涼。擦浴后半小時測體溫一次。
小孩發燒怎樣物理降溫
1.首先盡量不使用酒精,除非沒有更好的方法
2.體溫很高的話,洗溫水澡效果非常好,但需要在溫度適宜的室內環境下,冬天比較冷最好就不要了。
3.用溫毛巾擦拭手腕、腳腕以及腳踝、膝蓋后窩、胳膊肘、耳后脖子部位,因為這些部位是大血管聚集的地方,這樣降溫比較快。
4.擦拭身體,但需要在溫度適宜的室內環境下。
注意:
1.孩子發高燒時不要用被子蓋住,盡量敞開,讓孩子盡可能散熱。(無風,室內溫度適宜)
我認為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以下幾種:
一、溫水擦浴。擦浴的部位,主要是在大血管走行的畢裂部位,可以用小毛巾蘸溫水,在閉亂雙側頸部、腋窩、腹股溝、腘窩等部位進行擦拭。
二、酒精擦浴。建議不要用純酒精進行擦浴,也需要兌少量的溫水,同樣是用毛巾蘸濕之后,在上述大血管走行的部位去擦拭。但要注意對酒精過敏者禁用,而且酒精擦浴,會與頭孢類抗生素產生雙硫侖樣反應,所以如果想要用頭孢類抗生素,或者是在之前曾經用過,在一周以內的患者,是不能用酒精擦浴的。
三、可以用冰棒,或者是冰袋物理降溫。用干毛巾將冰棒裹好之后,夾在腋窩或者是頸部,可以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但是避免長時間在同一部位進行降溫,以免引起凍傷。使用冰敷的方法,用冷的毛巾或者用冰塊放置在患者的體表,同樣也是放在頸部、腋下、胸前、四肢等部手態閉位,可以放到大面積地方,讓皮膚散熱發汗,從而達到降低體溫的目的。
發熱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癥狀,小兒的體溫可以隨氣候、飲食、哭鬧、和衣被的厚薄等有一定的波動,發熱也是許多疾病開始時的表現。怎樣物理退燒最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怎樣物理退燒最快,歡迎閱讀。
怎樣物理退燒最快
1、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首仔幫助降溫。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 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于降溫。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于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于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柜,凍成固體后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5、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里,敲成小塊,用水沖去棱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凈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小提示:物理退燒雖然簡便易行,沒有副作用,但是一定要記得,只能用于發燒38.5°的寶寶哦。對于高燒超過38.5°的寶寶,或者有發熱驚厥史的寶寶,一定要記得及時上醫院兒科,由專業醫師診斷。
關于物理退燒的幾個誤區
(1)發燒需不需要多喝水
發燒時要不要多喝水,對于這個問題,多數人包括好多醫生的看法,就是要多喝水。
潘冠通認為,發燒不一定就要多喝水,如果患者覺得口渴,就可以適當多喝水。如果口不渴,就沒有必要,要相信機體的自我調節。不口渴、不想喝,表示身體根本就沒有需要,就不須多喝開水,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外感風寒,這時喝水還不如煮碗熱粥,大人可加點姜,小朋友可加白糖,促使排汗退燒有效,汗出熱退,即是此理。不可加冰糖,因冰糖性聚,不合外感風寒。
發燒如果是屬于體內寒濕或中氣虛弱,這種情況下,喝多水反而會增加人體的負擔。
一般人都是認為水很容易消化,喝水過多,大不了轉化成尿拉出去。這聽起來還蠻有道理,也跟大家的日常感覺一樣,喝水多啦,尿也多。所以,潘冠通跟人講,水者族汪比食物還更難消化,有時還會招來嘲笑。為何呢?這時因為嘲笑我的人不明白水在體內的吸收消化過程。
食物在人體消化道從上至下的順序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最后經肛門排出體外,可見人的消化道并沒有管道直通膀胱。沒直通,為何最終人體多余的水份能變成小便排出體外呢?這就是人體陽氣在起作用。陽不足,則水跟食物在消化道一樣,直接從肛門排出,導致大便瀉。從中醫角度來看,黃元御之《四圣心源》有很好的說明,其曰:“水生于肺而統于腎,藏于膀胱而泄于肝。飲入于胃,脾陽蒸動,化為霧氣。而上歸于肺,霧氣灑揚,滋潤血脈。肺金清降,氣化為水,下歸膀胱,滿則穗芹為尿”。這就是說從口腔喝下水開始,水要經過要經過很多的臟腑器官,最后才能到膀胱,并排出體外。 可以看出水的消化通道比消化食物的通道要長,喝過多水,會消耗人體的陽氣,加重負擔。
喝水還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喝,避免牛飲,如果過猛、過多、過快喝水,陽氣弱的人反而會有胃不舒服,要打嗝的感覺。
不論是何原因,建議病人渴溫開水為好。涼水,冰凍飲料等相當損耗人的陽氣,試想人的正常體溫是37度,喝冰凍水下去,人體單要把這喝下的冰凍水加熱成37度就要耗損好多熱量。當然,喜歡喝涼水,冰凍水的人也可能是內有熱的原因。
(2).能否用溫水擦全身退熱
網絡上到處都是發燒可用溫水擦全身退熱的觀點,其實能否用溫水擦身退熱,也要看情況。用溫熱毛巾熱敷,其理與用溫水擦身相同。
其一,比如傷寒外感引起的發熱。傷寒外感,屬衛氣收斂,皮毛郁閉,則里有郁熱,這種情況可以用溫 水擦身,有的擦后能起發散衛氣之用,衛氣和則熱退,如擦后沒作用,也無多打危害。
其實對于外感風寒用溫水擦身,還不如,在背部做左升右降之按摩。
其二,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外感風熱,屬榮氣疏泄偏勝之病,用溫水擦身對退熱無多大作用,有時會 因為溫水擦身,外熱感動里氣榮血之疏泄,加重里陽外泄。
其它如中虛、溫病、陰虛、疹病、食積等發熱,用溫水擦身也達不到退熱的效果,陰虛、食積、溫 病的發熱很可能會因為熱水擦身,導致出汗,熱暫時雖會下降點,但因為出汗傷陰,導致內熱益盛, 病情加重,反過來導致發熱溫度更高。
以上大致針對發熱能否用溫水身擦身,略舉一二,碰到小孩發熱,還需要辨證選擇使用。
(3).能否用酒精退燒
用酒精退燒的話會導致皮毛由打開轉為閉斂,原來閉斂的則加重。
另外,如小孩較小或者是大面積使用,操作不當,還會導致酒精中毒,致生它變。
(4).能否用冰袋冰枕退熱
網絡上也是到處都推薦使用冰袋冰枕退燒的方法,這是退熱最大的一個誤區。
有生活經驗的人都懂汗出熱退之原理,比如外感風寒的小孩,一看要打針,就拼命掙扎啼哭,汗出熱則退。這其實也是起到瀉衛氣的作用,有麻黃湯之效果。現在小孩發燒,你用冰袋冰枕退燒不是反其道而行嗎?用濕冷毛巾降溫等所謂濕敷法,其理與冰袋、冰枕相同,只不過是沒有冰袋、冰枕之法霸道。 任何一種類型的發燒都不適合用冰袋冰枕退燒。
其一, 比如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燒,傷寒外感,屬衛氣收斂,皮毛郁閉,則里有郁熱。本身就是衛閉皮毛,毛孔不開的發燒,你還用冰袋冰枕退燒,這種退燒方式有點類似于物理上的熱傳導作用,退熱的效果很差。何況人本身不是機器,冰袋冰枕的極寒之氣會更加重皮毛閉斂之力,其結果是皮膚覺寒涼,里熱則更盛。出汗的退燒方式有點類似物理的對流,汗從體內流出體外,會帶走熱量,工業上有好多的機器都使用水冷來散熱。
其二,外感風熱的發燒,外感風熱屬皮毛打開,榮血陽氣外泄,榮衛偏于疏泄之病。治療宜補中氣,補津液,降膽經甲木,收加相火,經方如桂枝湯。用冰袋冰枕退燒根本退不了,反而會令疾病改變,輕的溫度更高,重的由表癥深入臟腑,變為里病內傷,如肺炎,腎炎,腦炎等。
有經驗的父母,都懂得在小孩子外感風熱出汗時,拿毛巾把汗水擦干凈,以免汗水蒸發帶走熱量,加重病情。
1、喝溫開水
喝溫開水是物理降溫的一個常用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喝溫開水既能夠幫助身體補充體液,又能夠促進排汗,而汗液排出就可以幫助身體排熱,從而達到物理降溫的目的。
2、冷毛巾外敷
首先需要將毛巾在冷水里面浸濕,然后直接敷在患者的額頭上就可以,這樣可以迅速達到降低體溫的效果。不過在進行冷毛巾外敷的時候,一定要把控好溫度,在毛巾變熱之后需要立肆簡扮即更換。
3、溫水洗澡
溫水洗澡屬于物理降溫的方法當中比較好用的一種,建議在27~37℃的溫水里面泡,千萬不要水溫過咐燃高,不然很容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的情況,從而加重病情。不過也不能太涼,太涼會讓患者出現受涼問題。
4、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就是使用酒精在身體上涂擦,這種方法使用起來非常簡單,而且降溫的速度是極快的。不過酒精擦浴的方式會對皮膚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不建議皮膚敏感性高的患者使用這種方法。
上面介紹的就是4種物理降溫的方式,建議在選擇物理降溫方法的時候仔細一些,密切結合個人身體需求。并且在物理降溫之后,不要去比較寒冷的場合,不然會讓發熱的問題再次出現。另外,在平時生活當中還應該裂灶注意營養成分的補充,多吃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這樣可以提高身體素質。
正確的退燒降體溫方法如下:
1.酒精擦拭:患者可用75%醫用酒精混合溫開水擦拭皮膚,濃度為25 ~ 30%。擦拭頸部、腋窩、腹股溝、腘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也要擦拭手掌和腳底。擦酒精退燒是基于酒精蒸發的原理。因為酒精蒸發后會猛扒吸收體熱,會降溫。但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濃度不能太高,否則可能會刺激皮膚,使表皮失去大量水分。
2.溫水退燒:患者可用32℃至34℃的溫水洗澡,或用溫水擦拭全身皮膚,在腋窩、腹股溝、腋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多擦幾次,可迅速散熱。禪中
3.冷敷:患者可以使用濕冷毛巾,放在手腕、額頭和小腿上。當冷敷用的毛巾溫度升高時,需要立即更換,重復這個動作,直到溫度下降。另外可以把冰塊放在布袋里,放在額頭上,也可以起到物理退燒的作用。
其他方法
首先,用熱水泡腳。用熱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
第二,35%酒精擦浴。酒精會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可以用35%的酒精,用毛巾打濕,然后擦拭手掌、腳掌、后背等身體容易散熱的部位。可以在肘窩、腘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多呆一會兒。
第三,用溫水洗澡。用溫水洗澡可以有效散熱。精神狀態好的話,可以多洗澡。水溫不宜過高或過低,以27℃-37℃為宜。
第四,用冰袋冷敷。在家里放一個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在冰箱里,放在額頭、脖子、腋窩、腹股溝處。可以反復使用。
五、冰枕。當你發燒時,做一個冰枕頭既舒適又有效。
發燒時,如果體溫低于38.5℃,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降溫方法:
第一,可以多喝溫水,適當出汗,補充發燒流失的水分。
第二,可以用艾葉姜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第三,發燒患者如果沒有寒戰、顫抖,可以用冰敷。冰敷額頭、腋窩、腹股溝,可以有效帶走身體的熱量。
第四,發燒的時候,賀知山也可以用溫水擦澡。用溫熱的毛巾蘸水后,可以不斷擦拭胸部和背部,也有助于體溫下降。
五、如果沒有酒精過敏,也可以用酒精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