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語文

七上語文課本人教版,人教版語文課本七年級上冊

  • 語文
  • 2023-05-27
目錄
  • 初一上冊語文課本電子書
  • 七下語文課本人教版
  • 中學語文課本電子版
  • 七年級人教版語文教材
  •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電子書

  • 初一上冊語文課本電子書

    人消叢教版初中語文要求背誦的課文課內笑陵篇目

    七年級上

    1. 《論語》十二則 2. 《春》--朱自清 3. 《秋天》——何其芳 4. 《古代詩歌四首》

    5. 《雖有嘉肴》—選自《禮記·學記》

    6. 《河中石獸》 7. 課外詩十拿升櫻首

    七下語文課本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本內容(一)

    《世說新語》兩則

    1.字詞解釋

    ①內集:家庭聚會。

    ②兒女:子侄輩。

    ③森粗講論文義:講論,講解討論;文義,詩文。

    ④俄而雪驟,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會兒;驟,迅速;欣然,高興的樣子。

    ⑤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⑥未若柳絮因風起:未若,不如;因,憑借。

    ⑦期行:期,約定。

    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時分。

    ⑨舍去:舍,丟下;去,離開。

    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不,通“否”,沒有。

    ?相委而去:相,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行為;委,丟下,舍棄。

    ?家君:對他人稱呼自己的父親。

    ?引:拉。

    ?顧:回頭看。

    2.句子翻譯

    ①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③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在正午。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來。

    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

    ⑤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⑥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3.課文理解

    ①《詠雪》一文營造了一種怎么樣的家庭氣氛?你對此有何感受?

    營造了一種溫暖、和諧、愉快的家庭氣氛。和諧、平等、寬松的家庭氣氛對于開發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處。

    ②《詠雪》中為什么公大笑樂?對于兩個比喻,作者更欣賞哪一個?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公大笑樂”是因為孩子們的比喻生動、形象,他為孩子們的聰明智慧感到欣慰、快樂。作者并沒有直接表態,卻在最后補充交代了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贊賞道韞的才氣。

    ③元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從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啟發?

    陳元方是一個聰敏,懂禮的孩子。

    沒有失禮: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無禮在先,批評對方“無信”“無禮”,維護父親尊嚴,令人欽佩,對于年僅七歲的孩子我們不能求全責備。

    啟發:做人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本內容(二)

    《論語》十二章

    1.字詞解釋

    (1)學而時習之:按時復習

    (2)有朋自遠方來:從

    (3)不亦君子乎:指道迅春叢德上有修養的人

    (4)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5)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6)傳不習乎:老師傳授的知識

    (7)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這里指獨立做事情

    (8)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9)不逾矩:越過,超過;規矩,規范)

    (10)溫故而知新:學過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11)學而畝櫻不思則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12)思而不學則殆:有害

    (13)可以為師矣:可以;憑借;做,當作

    (14)人不堪其憂:忍受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詞,……的人;喜歡,愛好

    (16)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為樂趣

    (17)飯疏食飲水:吃飯;粗糧;冷水)

    (18)曲肱而枕之:彎曲胳膊;承接連詞

    (19)不義而富且貴:不正當的手段

    (20)于我如浮云:對于

    (2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泛指多個,幾個;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2)擇其善者而從之:好的方面,優點

    (23)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邊

    (24)逝者如斯夫:流逝;這,指河水

    (25)不舍晝夜:舍棄

    (26)三軍可奪帥也:軍隊的通稱

    (27)匹夫不可奪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漢

    (28)博學而篤志:忠實,堅守

    (29)切問而近思: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

    (30)人不知而不慍:了解;生氣,發怒

    2.句子翻譯

    1.子曰:“學(學習)而(表順承)時( 按時(名詞作狀語))習(復習)之,不亦(也是)說(同“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轉折)慍(生氣)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又按時復習,不也是很喜悅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人們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嗎?”

    2.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詞作狀語)三(多次)省(反省)吾身:為(替)人 謀(出主意)而(表轉折)不忠乎?與朋友交而(表轉折)不信(誠信)乎?傳(傳授的知識,名詞做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真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傳授的學業是否復習了?”

    3.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順承)志于學,三十而立(獨立),四十而(表順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順承)知天命(自然規律),六十而(順承)耳順,七十而(表順承)從心所欲,不逾(超過)矩(規范)。”

    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于世,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了解并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對各種言論能明辨是非,到七十歲才可以隨心所欲,又不會超出規矩。

    4.子曰:“溫(復習)故(就的知識,形容詞做,名詞) 而(表順承)知新(新的領悟), 可(可以)以(憑借)為(成為)師矣。”

    孔子說:復習舊的知識,并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做到這樣的程度,可以成為老師了。

    5.子曰:“學而(表轉折)不思則罔(迷惑),思而(表轉折)不學則殆(有害)。

    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便會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6.子曰:“ 賢(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樂于學)。賢哉,回也!”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代詞,指代學問)者(……的人)不如好(喜歡,愛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以……為樂趣,名詞意動用法)之者。”

    孔子說:“對于學習,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

    8.子曰:“飯(吃飯,名詞作動詞)疏(粗糧)食飲水(冷水),曲肱(彎著胳膊)而(表順承)枕之,樂(樂趣)亦在其中矣。不義(正當手段)而富且貴,于(對于)我如浮云。”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新 課 標 第 一 網

    9.子曰:“三(幾個)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擇其善者而(表順承)從(跟從)之(代詞,學習),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10.子在川(河)上曰:“逝(流逝)者如斯(這)夫,不舍(舍棄)晝夜。”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

    11.子曰:“三軍(軍隊)可奪帥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奪志也。”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2.子夏曰:“博(廣泛)學而(表并列)篤志,切(懇切)問而(表并列)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

    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懇切地向別人發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

    人教版2014年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期末復習

    詠 雪

    ①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②“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傅(fù) 柳絮(xù) 差可擬(chā)(nǐ)

    無奕(yì) 雪驟(zhòu) 道韞(yùn)

    2.本文選自南朝宋彭城人 劉義慶 編著的《 世說新語 》一文。

    3.解釋字詞:

    ⑴內集(家庭聚會) ⑵兒女(子侄輩) ⑶俄而(不久,一會兒) ⑷欣然(高興地)

    ⑸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 ⑹未若(不如,比不上) ⑺因風起(憑借) ⑻即(是)

    4.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①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舉行家庭聚會,跟子侄輩們談論詩文。

    ②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5.“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寒雪日 ”、地點“內集”、人物“謝太傅與兒女”、事件“講論文義”等要素。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為我們營造了一種歡快、輕松、融洽的家庭氣氛。

    6.下列句子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C )

    A.撒鹽 / 空中差 / 可擬B白雪 / 紛紛何 / 所似C未若 / 柳絮 / 因風起 D左將軍 / 王凝 / 之妻也

    7.對“公大笑樂”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說明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 B.謝太傅“笑”前喻,而“樂”后喻。

    C.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D.謝太傅認為后一喻沒有前一喻好。

    8.文章最后寫道:“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你以為作者寫上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補充謝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贊賞道韞的才氣。

    9.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白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

    答:(1)“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且兩者都是輕飄飄的,呈團狀,這一點極相似。

    10.除“柳絮”一喻外,你還能寫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喻體嗎?能否再寫出幾句詠雪的詩句嗎?

    詞:鵝毛、鴨絨、揚花、梨花、花絮、飛花

    句:⑴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⑵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陳太丘與友期

    ①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②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③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④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1.給加點的字注音:與人期行(qī) 尊君在不(fǒu)

    12.解釋加橫線的字詞。

    ⑴與友期行(約定) ⑵太丘舍去(離開) ⑶去后乃至 (才)(4)待君久不至(您,對對方的尊稱 )⑸尊君在不(對別人父親的尊稱)(通“否”,句末語氣詞,表詢問)⑹相委而去(丟下,舍棄)⑺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⑻下車引之 (拉) ⑼元方入門不顧 (回頭看)

    13.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①、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

    ②、(家父)等你好久你不來,他已離開了。

    ③、(你)到正午還不來,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④友人感到很慚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14.“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 不守信用的人,“友人便怒”,從友人的話中我們又看到了友人是個 言辭粗魯、只會怪罪別人兒不會反省自己 的人,從“友人慚,下車引之”還可看出友人是個 知錯能改 的人。陳元方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顯示了聰明才智,體現這一天資的語言是“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也表現出對客人無信無禮的不滿,體現不滿的行動是“ 元方入門不顧 ”。

    15.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你的看法。

    不失禮:對這種無信無禮之人,不值得與他交談,表現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也符合一個七歲小孩的心理。(失禮:既然友人已經感到慚愧難當了,對父親的朋友應當以禮相待。)

    16.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為人處事要講信用,懂禮貌

    17.你知道哪些有關誠信的的詞語或名言?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故事?(請各舉出兩例)

    詞語: 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名言: 言必行,行必果 金誠所至,金石為開

    故事:司馬光砸缸 曹沖稱象 王冕四歲畫畫 曹植七歲做詩

    雖有嘉肴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18.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嘉肴(yáo) 自強(qiǎng) 兌命(duì) 學學半(xiào)

    19..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

    ①雖有嘉肴 即使 ②弗食 不③不知其旨也 甘美 ④不知其善也 好處,益處 ⑤ 能自強也 自我勉勵 ⑥ 雖有至道 達到極點 ⑦ 教學相長 增長,促進 ⑧ 是故 所以 ⑨ 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20.翻譯下列句子。①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透。

    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知道自己的知識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我勉勵。

    ③故曰:教學相長。 所以說,教導和學習能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④《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21.本文節選自 《學記》 ,又名《小戴禮記》 , 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 禮儀 論著的選集,共 49 篇。《學記》是《禮記》 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教育學 的專著。該文中隱藏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是 教學相長。

    22.本文主要論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論述的?(論證思路)本文主要論述了 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道理。本文在論述時先以“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作比,繼而引入“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 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后歸結到“ 教學相長 ”這個結論。(用原文填空)

    23.開頭“雖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用嘉肴比喻至道,運用了類比論證,是為了襯托至道的好處,也起到了引出論點的作用。

    24.從學習的角度,“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試結合學習 經驗 ,談談你的看法。

    只有學習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25.“教學相長”與“學學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相同點:兩者都強調了“教”是學習、進步和提升的重要環節。

    不同點:前者是從教和學兩個方面來說明教和學的關系: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說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后者則只從教的角度來說明,將學的部分暗含其中,說得含蓄委婉,是對前者的補充論證。

    二者關系:前者是全文的觀點,后者是引用論據來補充強調觀點的,二者并非并列關系,而是主從關系。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本內容(三)

    綜合性學習篇

    一、這就是我:(活動形式)1自我介紹;2自我推薦;3模擬面試

    活動方案設計:

    活動目的:1、通過向大家介紹自己,讓同學和老師盡早認識、了解自己。2、在活動中,充分體現語文學習活學活用的特點,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3、讓活動豐富我們的課外生活。

    活動步驟:1、確定組織全班同學參加“自我介紹”活動的時間、地點。2、組織全班同學開展“自我介紹”活動。3、請班主任老師(或語文老師)點評活動效果。

    二、漫游語文世界:(活動形式)1調查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現狀;2編輯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小冊子(如:對聯集錦、店名集錦、廣告集錦、錯別字舉隅等);3組織討論“怎樣學語文”活動

    活動資料:小草在成長,請勿打擾(草坪告示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標語)悄悄的來,悄悄的去(閱覽室標語)

    活動方案設計:

    活動目的:1、通過開展課外學語文用語文現狀調查,了解生活中運用語文的現狀。2、在編輯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小冊子過程中培養大家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3、讓活動豐富同學們的課外生活。

    活動步驟:1、分組分工開展課外學語文用語文現狀調查活動。2、各組將課外學語文用語文現狀調查的資料整理編輯成冊。3、在班級展示整理成冊的活動資料,請同學們代表匯報活動情況與交流感受。4、請語文老師點評、總結此次活動。

    三、感受自然:(活動形式)1組織一次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郊游活動;2組織一次介紹自然界的“朋友”活動;3組織交流喜歡的季節

    活動方案設計:

    活動目的:1、通過觀察自然,引導同學們進一步認識自然。2、培養、提高同學們細心觀察事物的能力。3、豐富同學們的課外生活,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活動步驟:1、確定好走進自然開展郊游的時間與地點并做好分工。2、組織好觀察自然事物的郊游活動,并整理好觀察的成果。3、在全班展示觀察自然的成果,交流郊游的感受。4、請語文老師點評總結此次活動。

    四、探索月球奧秘(活動形式)1、月球奧秘知多少;2、觀察月亮運行;3、收集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活動資料:

    1、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中國最早載于《山海經》、《楚辭》與《淮南子》

    傳說和神話故事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義

    2、關于月亮的詩歌: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3、賞月佳對: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游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樓高但任云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

    中學語文課本電子版

    1、《論語》十二則

    《論語》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新版)為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部編版”教材,分為六三制七年級上冊和五四制七年級上冊,課本上的十二章論語,其中多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

    《論語》是記載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選自《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論語》儒家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

    2、《春》——朱自清

    《春》是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發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

    在該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贊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里的傳統文化積淀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著、營造著一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學。《春》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3、《秋天》——何其芳

    《秋天》現代詩人何其芳于1932年9月創作的詩歌。此詩是以季節為題,雖樸實平常卻充笑耐明滿詩情畫意,抒發了詩人向往恬淡悠閑的田園生活與美好秋天的感情。全詩以整齊的形式、嚴格的韻律、諧美的節奏,恰到好處地表現出詩的形象和意境。

    4、《雖有嘉肴》——選自《畝搏禮記·學記

    雖有嘉肴一文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闡明的觀點,指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學習和實踐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學’是息息相關的。

    5、《河中石獸》

    《河中石獸》是清代文學家紀昀創作的一篇文言。此文講述了一則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學者之類一知半解而又自以為是之人的嘲諷,亦告訴了人物認識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調查探究這一道理。

    全文層次分明,圍繞石獸的搜尋工作展開敘述,在戲劇性的情節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碰告情節簡單、語言簡練,讀來卻耐人尋味。

    七年級人教版語文教材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是經過千百年的沉淀而流傳下來的,語言優美精煉、想象新奇豐富、韻律朗朗上口、情感動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傳承了祖國的文化命脈。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古詩人教版,希望你們喜歡。

    人教版七年級上語文課本古詩

    1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好陸巧說豐年,聽取蛙聲一友鍵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5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6龜雖壽 曹操悉碧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7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8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1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2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14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5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七年級語文課外描寫美女的詩句

    1、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白居易《后宮詞》

    2、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3、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秦韜玉《貧女》

    4、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5、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李白《怨情》

    6、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7、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樓》

    8、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霜月》

    10、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李白《春思》

    11、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李白《妾薄命》

    12、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13、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14、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15、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王昌齡《閨怨》

    16、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

    17、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魚玄機《贈鄰女》

    18、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李賀《李憑箜篌引》

    19、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韋莊《思帝鄉·春日游》

    20、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李白《妾薄命》

    21、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22、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李白《長相思·其一》

    23、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24、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秦韜玉《貧女》

    25、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

    26、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元稹《行宮》

    27、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張俞《蠶婦》

    28、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29、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列女操》

    30、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崔顥《長干行·君家何處住》

    31、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黃庭堅《登快閣》

    32、寧不知傾城與傾國。——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33、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34、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張九齡《感遇·蘭葉春葳蕤》

    35、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王昌齡《西宮秋怨》

    36、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37、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38、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39、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李商隱《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40、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李白《贈孟浩然》

    41、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蕭衍《東飛伯勞歌》

    42、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蘇軾《蝶戀花·春景》

    43、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納蘭性德《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44、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45、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孟郊《列女操》

    46、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馮延巳《長命女·春日宴》

    47、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黃庭堅《清明》

    48、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林杰《乞巧》

    49、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50、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1、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虞姬《和項王歌》

    52、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電子書

    中國是詩的國度。從先秦興盛的《詩經》、《楚辭》到唐宋時期輝煌的詩詞再到元曲等,無一不是這個國度的精靈。中國古典詩詞承載著傳統文化的最精粹部分,歷來都是我國七年級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語文書課后古詩人教版,希望你們喜歡。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課后古詩

    龜雖壽

    曹 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察棗菊花。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除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 花。

    浣溪沙

    蘇 軾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

    如夢令【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七年級語文課外描寫母愛的詩句

    1、有子且勿喜,無子配轎固勿嘆。——唐·韓愈

    2、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3、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4、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清·朱柏廬《勸孝歌》

    5、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6、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7、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溼眠。——《勸孝歌》

    8、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9、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10、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11、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格言聯璧》

    12、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13、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14、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15、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16、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17、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南北朝·顏之推

    1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

    19、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敗賣拆孝歌》

    20、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21、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22、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2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唐·孟郊《游子吟》

    24、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清·朱柏廬《勸孝歌》

    25、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26、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27、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全唐詩》

    28、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29、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溼眠。——清·朱柏廬《勸孝歌》

    30、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31、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32、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33、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清·朱柏廬《勸孝歌》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毛片|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国产高清不卡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AA区一区二区三无码精片|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少妇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大全|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国产莉萝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