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3.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么道理?4.文中的 之 字解釋。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歸取之( ) ⑤何不試之以足( )譯文:鄭國有一個人想去買一雙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后畫了一個底樣的尺碼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買鞋子時,忘記把量好的尺碼帶在自己身上。那么,小學語文文言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里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1. 小學五年級必背古文,現代文有哪些
1.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 王維
2. 鹿柴 唐朝 王維
3.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4. 出塞 唐-王昌齡
5. 涼州詞 唐 王之渙
6. 贈汪倫 李白
7.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8. 早發白帝城 李 白
9. 泊船瓜州 北宋 王安石
10. 惠崇春江晚景 宋朝 蘇軾
11. 題西林壁 宋朝 蘇軾
12. 示兒 南宋 陸游
13. 小池 南宋 楊萬里
14. 曉歷皮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 楊萬里
15. 春日 宋 朱熹
16. 題臨安邸 宋朝 林升
17. 望天門山 唐朝 李白
18. 別董大 唐朝 高適
19. 春夜喜雨 唐朝 杜甫
20. 絕 句 唐朝 杜甫
2. 小學五年級小學生必背古文
1. 漢樂府《江南》
2. 北朝民歌《敕勒歌》
3. 駱賓王《詠鵝》
4. 李嶠《風》
5. 賀知章《詠柳》
6. 王之渙《涼州詞》
7. 《登鸛雀樓》
8. 孟浩然《春曉》
9. 王翰《涼州詞》
10. 王昌齡《出塞》
11. 《芙蓉樓送辛漸》
12. 王維《鹿柴》
13. 《送元二使安西》
1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5. 李白《靜夜思》
16. 《古朗月行》
17. 《望廬山瀑布》
18. 李白《贈汪倫》
19.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0. 李白《早發白帝城》
3. 五年級下學期古詩詞10首
1. 《浪淘沙》 唐 劉禹錫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伯牙絕弦》
選自人教版語文書六年級上冊第二十五課
原文: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
課文: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課文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 伯牙心中的想法,鐘子期都能準確地說出他心中所想的。鐘子期去世后,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鐘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斷絕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
《楊氏之子》
選自人教版語文書五年級下冊10課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里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伯牙絕弦》
選自人教版語文書六年級上冊第二十五課
原文: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
課文: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伯牙絕弦》
選自人教版語文書六年級上冊第二十五課
原文: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
課文: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課文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 伯牙心中的想法,鐘子期都能準確地說出他心中所想的。鐘子期去世后,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鐘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斷絕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
以上就是小學語文文言文的全部內容,《精衛填海》、《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王戎不取道旁李》、《楊氏之子》……這些節選自《山海經》、《韓非子》、《世說新語》等國學典籍的文言文,全都是部編版小學語文的選材,現在的孩子學習任務與我們小時候的學習情況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