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必修二物理答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2課后題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答案人教版 物理必修第二冊答案 創新大課堂物理必修二答案
1.
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大小為
v1=v cos60°=3√3 m/s
豎直方向上
v2=v sin60°=3 m/s
2.
是一個速度合成問題,如果將人當做參考物,即人是靜止的,則雨的速度為豎指瞎逗直方向上的速唯賣度v1和水平方向上的速度v2,且二者的合速度與豎直方向夾神老角為30度
則
v1/v2=cot 30°=√3
則人的速度大小為
v2=v1/√3=√3 m/s
假如都落在斜面,可求得比為1:4
若都落在水平面,則可求得做山比為1:2
所純漏中以實際情況搜行應在這兩個比之間
http://www.pep.com.cn/gzwl/gzwljszx/gzwkb/wljsys/
上侍塵碧面有全,希望能幫老舉你兄碼
一、選擇題
答案:
二、計算題
答案:
擴展資料
這部分內容主要考察的是位移的知識點:
位移用位移表示物體(質點)的位置變化。定義為: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其大小與路徑無關,方向由起點指向終點。它是一個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位移(displacement) 質點的位置變動,用連接先后兩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如圖所示,在瞬時t質點位于Q點,瞬時t+△t位于Q′點,則矢量表示質點從t時粗脊刻開始在△t時間間隔內的位移。它等于Q′點的矢徑與Q點的矢徑之差,即△r=r(t+△t)-r(t)。
與此同時,質點在△t時間間隔內由Q點沿軌跡曲線運動到Q′,所經過的路巖猜滲程是弧長(標量)。因此,位移和路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當△t很小,位移矢量的模和路程的差為兆鍵高階小量;當△t→0,兩者相等。
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則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運動物體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方向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與物體運動的始末位置有關,而與運動的軌跡無關。如果質點在運動過程中經過一段時間后回到原處,那么,路程不為零而位移則為零。
樓主 要自己先作啊 不能抄 那樣對你的物理學習沒有好處
第五章
第1節曲線運動
1. 答:如圖6-12所示,在A、C位置頭部的速度與入水時速度v方向相同;在B、D位置頭部的速度與入水時速度v方向相反。
2. 答:汽車行駛半周速度方向改變180°。汽車每行駛10s,速度方向改變30°,速度矢量示意圖如圖6-13所示。
3. 答:如圖6-14所示,AB段是纖顫曲線運動、BC段是直線運動、CD段是曲線運動。
第2節質點在平面內的運動
1. 解:炮彈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x=800×cos60°=400m/s;炮彈在豎直方向的分速度是vy=800×sin60°=692m/s。如圖6-15。
2. 解:根據題意,無風時跳傘員著地的速度為v2,風的作用使他獲得向東的速度v1,落地速度v為v2、v1的合速度,如圖6-15所示, ,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tanθ=0.8,θ=38.7°
3. 答:應該偏西一些。如圖6-16所示,因為炮彈有與船相同的由西向東的速度v1,擊中目標的速度v是v1與炮彈射出速度v2的合速度,所以炮彈射出速度v2應該偏西一些。
4. 答:如圖6-17所示。
第3節拋體運動的規律
1. 解:(1)摩托車能越過壕溝。摩托車做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位移為y=1.5m=經歷時間 在水平方向位移x=vt=40×0.55m=22m>20m所以摩托車能越過壕溝。一般情況下,摩托車在空中飛行時,總是前輪高于后輪,在著地時,后輪先著地。(2)摩托車落地時在豎直方向的速度為vy=gt=9.8×0.55m/s=5.39m/s摩托車落地時在水平方向的速度為vx=v=40m/s摩托車落地時的速度摩托車落地時的速度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tanθ=vx/vy=405.39=7.42
2. 解:該車已經超速。零件做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位移為y=2.45m=經歷時間,在水平方向位移x=vt=13.3m,零件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v=x/t=13.3/0.71m/s=18.7m/s=67.4km/h>60km/h所以該車已經超速。
答:(1)讓小球從斜面上某一位置A無初速釋放;測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點P與桌子邊沿的水平距離x;測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點P與小球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時球心的豎直距離y。小球離開桌面的初速度為 。
第4節實驗:研究平拋運動
1. 答:還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
實驗步驟:
(1)調節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與小球離開水平桌面時的球心的距離為某一確定值y;
(2)讓小球從斜面上某一位置A無旅豎租初速釋放;
(3)測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點P1與重垂線之間的距離x1;
(4)調節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與小球離開水平桌面時的球心的距離為某一確定值4y;
(5)讓小球從斜面上同一位置A無初速釋放;
(6)測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點P2與重垂線之間的距離x2;
(7)比較x1、x2,若2x1=x2,則說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改變墻與重垂線之間的距離x,測量落點與拋出點之間的豎直距離y,若2x1=x2,有4y1=y2,則說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第5節圓周運動
1. 解:位于赤道和位于北京的兩個物體隨地球自轉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相等,都是 。位于赤道的物體隨地球自轉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v1=ωR=465.28m/s位于北京的物體隨地球自轉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v2=ωRcos40°=356.43m/s
2. 解:分針的周期為T1=1h,時針的周期為T2=12h
(1)分針與時針的角速度之比為ω1∶ω2=T2∶T1=12∶1
(2)分針針尖與時針針尖的線速度之比為v1∶v2=ω1r1∶ω2r2=14.4∶1
3. 答:(1)A、B兩點線速度相等,角速度與半徑成反比
(2)A、C兩點角速度相等,線速度與半徑成正比
(3)B、C兩點半徑相等,線速度與角速度成正比
說明:該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線速度、角速度、半徑之間的拆兆關系:v=ωr;同時理解傳動裝置不打滑的物理意義是接觸點之間線速度相等。
4. 需要測量大、小齒輪及后輪的半徑r1、r2、r3。自行車前進的速度大小
說明:本題的用意是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來理解勻速圓周運動以及傳動裝置之間線速度、角速度、半徑之間的關系。但是,車輪上任意一點的運動都不是圓周運動,其軌跡都是滾輪線。所以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應該以輪軸為參照物,地面與輪接觸而不打滑,所以地面向右運動的速度等于后輪上一點的線速度。
5. 解:磁盤轉動的周期為T=0.2s
(1)掃描每個扇區的時間t=T/18=1/90s。
(2)每個扇區的字節數為512個,1s內讀取的字節數為90×512=46080個。
說明:本題的用意是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來理解勻速圓周運動。
第6節 向心加速度
1. 答:A.甲、乙線速度相等時,利用 ,半徑小的向心加速度大。所以乙的向心加速度大;B.甲、乙周期相等時,利用 ,半徑大的向心加速度大。所以甲的向心加速度大;
C.甲、乙角速度相等時,利用an=vω,線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大。所以乙的向心加速度小;
D.甲、乙線速度相等時,利用an=vω,角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大。由于在相等時間內甲與圓心的連線掃過的角度比乙大,所以甲的角速度大,甲的向心加速度大。
說明:本題的目的是讓同學們理解做勻速圓周運動物體的向心加速度的不同表達式的物理意義。
2. 解:月球公轉周期為T=27.3×24×3600s=2.36×106s。月球公轉的向心加速度為
3. 解:A、B兩個快艇做勻速圓周運動,由于在相等時間內,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是4∶3,所以它們的線速度之比為4∶3;由于在相等時間內,它們運動方向改變的角度之比是3∶2,所以它們的角速度之比為3∶2。由于向心加速度an=vω,所以它們的向心加速度之比為2∶1。說明:本題的用意是讓學生理解向心加速度與線速度和角速度的關系an=vω。
4. 解:(1)由于皮帶與兩輪之間不發生滑動,所以兩輪邊緣上各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設電動機皮帶輪與機器皮帶輪邊緣上質點的線速度大小分別為v1、v2,角速度大小分別為ω1、ω2,邊緣上質點運動的半徑分別為r1、r2,則v1=v2v1=ω1r1v2=ω2r2又ω=2πn所以n1∶n2=ω1∶ω2=r2∶r1=3∶1 (2)A點的向心加速度為
(3)電動機皮帶輪邊緣上質點的向心加速度為
第7節 向心力
1. 解:地球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做勻速圓周運動,設引力為F;地球運動周期為T=365×24×3600s=3.15×107s。根據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得:
說明:本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向心力的產生,同時為下一章知識做準備。
2. 答:小球在漏斗壁上的受力如圖6-19所示。
小球所受重力G、漏斗壁對小球的支持力FN的合力提供了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
3. 答:(1)根據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得:
F=mω2r=0.1×42×0.1N=0.16N
(2)甲的意見是正確的。
靜摩擦力的方向是與物體相對接觸面運動的趨勢方向相反。設想一下,如果在運動過程中,轉盤突然變得光滑了,物體將沿軌跡切線方向滑動。這就如同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根細繩一端固定在豎直立柱上,一端系一小球,讓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突然剪斷細繩一樣,小球將沿軌跡切線方向飛出。這說明物體在隨轉盤勻速轉動的過程中,相對轉盤有沿半徑向外的運動趨勢。
說明:本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綜合運用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受力和運動之間的關系。
4. 解:設小球的質量為m,釘子A與小球的距離為r。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從一定高度下落時,通過最低點的速度為定值,設為v。小球通過最低點時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繩子的拉力FT和重力G的合力提供了向心力,即:
得 在G,m,v一定的情況下,r越小,FT越大,即繩子承受的拉力越大,繩子越容易斷。
5. 答:汽車在行駛中速度越來越小,所以汽車在軌跡的切線方向做減速運動,切線方向所受合外力方向如圖Ft所示;同時汽車做曲線運動,必有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如圖Fn所示。汽車所受合外力F為Ft、Ft的合力,如圖6-20所示。丙圖正確。
說明:本題的意圖是讓學生理解做一般曲線運動的物體的受力情況。
第8節 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1. 解:小螺絲釘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F由轉盤提供,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小螺絲釘將給轉盤向外的作用力,轉盤在這個力的作用下,將對轉軸產生作用力,大小也是F。
說明:本題的意圖在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勻速圓周運動。
2. 解:這個題有兩種思考方式。
第一種,假設汽車不發生側滑,由于靜摩擦力提供的向心力,所以向心力有最大值,根據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得 ,所以一定對應有最大拐彎速度,設為vm,則
所以,如果汽車以72km/h的速度拐彎時,將會發生側滑。
第二種,假設汽車以72km/h的速度拐彎時,不發生側滑,所需向心力為F,
所以靜摩擦力不足以提供相應的向心力,汽車以72km/h的速度拐彎時,將會發生側滑。
3. 解:(1)汽車在橋頂部做圓周運動,重力G和支持力FN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
汽車所受支持力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得,汽車對橋頂的壓力大小也是7440N。
(2)根據題意,當汽車對橋頂沒有壓力時,即FN=0,對應的速度為v,
(3)汽車在橋頂部做圓周運動,重力G和支持力FN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
汽車所受支持力 ,對于相同的行駛速度,拱橋圓弧半徑越大,橋面所受壓力越大,汽車行駛越安全。
(4)根據第二問的結論,對應的速度為v0,
4. 解:設小孩的質量為m,小孩到繩子的懸點的距離為l,小孩運動到最低點的速度大小為v,小孩在最低點受到支持力為FN。將最低點的重力勢能定為0,以最高點為初狀態,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得
解得FN=mg[1+2(1-cos60°)]=2mg=2×25×9.8N=490N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秋千板擺到最低點時,小孩對秋千板的壓力大小為490N。
說明:這個題是機械能守恒定律與圓周運動規律綜合運用的習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在講解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小孩的受力特點和運動特點進行分析。
5. 解:設物體的質量為m。物體運動到圓軌道最高點的速度大小為v,受到圓軌道的壓力為FN。將物體在圓軌道最高點的重力勢能定為0,以物體開始滾下點為初狀態,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h-2R)=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得 解得由于FN≥0,所以h≥52R,即h至少為2.5R。
希望對你有幫助學習進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