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物理

物理八上知識點總結,初二物理知識重點和筆記

  • 物理
  • 2023-05-16
目錄
  • 物理判斷電路故障的方法
  • 初二物理知識重點和筆記
  • 物理八年級所有知識點
  • 八年級物理總結
  • 初三物理電路圖技巧口訣

  • 物理判斷電路故障的方法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知識點總結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的物理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章聲現(xiàn)象基礎知識

    回聲測距離:2s=vt

    第一節(jié):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團唯一:聲音的產(chǎn)生

    重點定義:

    1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2振動可以發(fā)聲

    要點:

    1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3發(fā)生物體的振動停止,發(fā)生也停止

    疑點:

    1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產(chǎn)生聲音。

    2 “振動停止,發(fā)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動停止,發(fā)生也消失”。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fā)聲,但是原來所發(fā)出的聲音還會存在并繼續(xù)向外傳播。

    二:聲音的傳播

    重點定義:

    1聲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

    2聲以波的形式傳播,這種波叫聲波

    要點:

    1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zhì)叫做介質(zhì)

    2聲音的介質(zhì)有:固體,氣體,液體

    3真空不能傳聲

    重點:

    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因為物體的振動,物體兩側(cè)的空氣就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就是聲波

    三:聲速和回聲

    重點定義:

    聲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聲在每秒內(nèi)傳播的距離。聲速的大小跟介質(zhì)的種類有關,還跟介質(zhì)的溫度有關。

    要點:

    1聲音在單位時間內(nèi)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

    2聲速與介質(zhì)的種類有關。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在氣體中傳播最慢

    3聲速與節(jié)制的溫度有關。一般在氣體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快

    4聲音在傳播過程中,碰到障礙物后被反射回來,人們能夠與原生區(qū)分開,這樣反射回來的聲波就是回聲。

    重點:

    聲音在15°C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拓展:

    1分辨原聲與回聲的條件:

    1回升到達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以上;2聲源距離障礙物至少有17m遠

    2回聲的作用轎脊:

    1加強原聲;2回聲定位;3回聲測距

    3回聲測距離:2s=vt

    第二節(jié):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一:怎樣聽到聲音

    重點定義:

    在聲音傳遞給大腦的整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fā)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但是如果只是傳導障礙,而又能夠想辦法通過其它途徑將震動傳遞給聽覺神經(jīng),人也能夠感知聲音

    要點:

    1人耳的構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內(nèi)耳(半規(guī)管,前庭,耳蝸)

    2聽到聲音的途徑:物體振動→介質(zhì)→鼓膜或頭骨→聽覺神經(jīng)→產(chǎn)生聽覺

    難點:

    如果傳導聲音的鼓膜和聽小骨發(fā)生損傷,就會使聽力下降,叫做傳導性耳聾,但還可以通過其它途徑將振動傳給聽覺神經(jīng),人可以繼續(xù)聽到聲音;如果耳蝸,聽覺中樞或與聽覺有關的神經(jīng)受到損害,聽力會降低,甚至是喪失,叫做神經(jīng)性耳聾,一般不可治愈。

    拓展:

    聽到聲音的條件:

    1聽覺正常;2物體的振動頻率達到人耳的聽覺范圍;3聲音有足夠的響度;4有傳播的介質(zhì)

    二:骨傳導和雙耳效應

    重點定義:

    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穿到聽覺神經(jīng),引起聽覺。科學中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

    要點:

    骨傳導的途徑:物體振動→聲波→頭骨或頜骨→聽覺神經(jīng)

    重點:

    雙耳效應產(chǎn)生的條件:

    1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感受到的強度大小不同;2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感受到的時間先后不同;3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桿受到的振動步調(diào)也不同

    第三節(jié):聲音的特性

    一:音調(diào)

    重點定義:

    1物體振動的快,發(fā)出的音調(diào)就高;振動的慢,發(fā)出的音調(diào)就低

    2每秒內(nèi)物體振動的次數(shù)―頻率來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diào)。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

    3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為超聲波;低于20Hz的聲音為次聲波

    疑點:

    1音調(diào)是指聲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們說的聲音的粗細,不是聲音的大小,也不是聲音的音色。

    2在相同的介質(zhì)和溫度中,頻率不同的聲音傳播速度相同。

    拓展:

    音調(diào)的高低與什么有關?

    音調(diào)的高低跟發(fā)聲體的形狀,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質(zhì)等多種因素有關。

    二:響度

    重點定義:

    1聲音的強弱(大小)叫做響度

    2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的振幅越大,產(chǎn)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要點:

    1物理學中響度指聲音的強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

    2人耳感受到的物體的響度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

    重點:

    1響度與聲源的振幅閉或滲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與人到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越大,響度越小。

    2音調(diào)和響度是根本不同的兩個特性,毫無關系。

    三:音色

    重點定義:

    1頻率的高低決定聲音的音調(diào),振幅的大小決定聲音的響度。

    2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要點:

    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zhì),即音質(zhì)。

    拓展:

    人的音色會隨年齡的增長,以及飲食,健康的因素而變化。鍛煉可以保持優(yōu)美的音色。

    第四節(jié):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聲的來源

    重點定義:

    1從物理角度來說,噪聲是發(fā)聲體作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保角度來說,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2噪聲的波形無規(guī)律且雜亂。

    難點:

    樂音和噪聲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樂音是由發(fā)聲體規(guī)則振動產(chǎn)生的,波形是規(guī)則的;噪聲是由發(fā)聲體不規(guī)則振動產(chǎn)生的,波形雜亂無章。

    二:噪聲的等級的劃分

    重點定義:

    1人們以分貝(符號是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人的聽覺是20Hz-----20000Hz。0dB:人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30―40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

    2聲音從產(chǎn)生到引起聽覺的三個階段:

    1聲源的振動產(chǎn)生聲音;2空氣等介質(zhì)的傳播;3鼓膜的振動

    拓展:

    噪聲的危害可分為哪幾類?

    造聲的危害可分為生理危害,心里危害和物理危害。不太強的噪聲,使人感到厭煩;比較強的噪聲,使人感到刺耳難受,時間久了會引起噪聲性耳聾,還會引起心律不齊,血壓升高,消化不良等癥狀;更強的噪聲,幾分鐘時間就會使人頭暈,惡心,嘔吐,像暈船似的;極強的噪聲還會影響胎兒的發(fā)育,妨礙兒童的智力發(fā)展,甚至是直接造成人和動物的死亡。

    三:控制噪聲

    重點定義:

    控制噪聲的三個方面:

    1防止噪聲產(chǎn)生;2阻斷噪聲的傳播;3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要點:

    消聲(從聲源出);吸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隔聲(在人耳處減弱)

    第五節(jié):聲的利用

    一:聲與信息

    要點:

    1回聲定位

    2聲納測距,探測魚群

    疑點:

    聲的概念比較廣,包括超聲,次聲等;聲音則指人而能夠感受到的聲

    重點:

    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難點:

    用超聲波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nèi)部疾病的信息,這就是“B超”。用超聲波檢查身體時,由于人體各部分器官對聲波的反射情況不同,利用計算機圖像顯示設備,可以清楚地將人體內(nèi)部器官的結構顯示在屏幕上,根據(jù)圖像,醫(yī)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灶所在的位置了,超聲波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這一點不同于“X光”

    二:聲與能量

    要點:

    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聲波→將能量傳遞出去→聲波能傳遞能量

    重點:

    超聲波可以用來清洗精密的機械;外科醫(y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nèi)的結石。

    第二章光現(xiàn)象基礎知識

    1.光源: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太陽是自然光源,電燈、燭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

    2.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能解釋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光在水中的速度約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光速為真空中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fā)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規(guī)律。(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還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向四面八方。

    6.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發(fā)生折射時,同時一定也發(fā)生發(fā)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質(zhì)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共面,兩線分側(cè),兩角不等(空氣中角大些)折射現(xiàn)象:鋼筆錯位、池水變淺、水中叉魚、海市蜃樓等

    8.一束白光(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各種單色光組成的復合光。彩虹是太陽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紅、綠、藍顏料三原色:青、黃、品紅透明物體的顏色有通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10、紅外線位于紅光以外,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發(fā)射紅外線,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多,物體輻射紅外線同時也在吸收紅外線。紅外線作用:

    1熱作用:加熱食物熱譜圖診病2紅外遙感:地球勘測、尋找水源、監(jiān)視森林火災等3遙控:電視機、空調(diào)等

    11.紫外線位于紫光以外,太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線,避免過量的紫外線對人體傷害。紫外線作用:1殺菌:醫(yī)院的紫外線燈2紫外線的熒光效應:驗鈔機、防偽3適當?shù)淖贤饩€照射有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對人體骨骼生長和健康有好處。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

    1.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邊緣厚中間薄的透鏡叫凹透鏡。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

    2.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焦點到光心距離叫做焦距。凹透鏡有兩個虛焦點。

    3.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初二物理知識重點和筆記

    物理八上知識點歸納:

    1、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是溫度計,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2、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1攝氏度的規(guī)定:把冰水混合物溫度規(guī)定為0度,把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3、常見的溫度計。

    (1)實驗室用溫度計。

    (2)體溫計。

    (3)寒暑表。

    體溫計:測量范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溫度計指弊扒使用。

    (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溫度計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

    (4)讀數(shù)時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zhì)存在的三種狀態(tài)。

    6、熔化:物質(zhì)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7、凝固: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8、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9、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qū)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10、汽化:卜悶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fā)和沸騰。都要吸熱。

    11、蒸發(fā):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

    12、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nèi)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13、影響液體蒸發(fā)快慢的因素。

    (1)液體溫度。

    (2)液體表面積。

    (3)液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

    14、液化:物質(zhì)從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唯昌: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15、升華和凝華:物質(zhì)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zhì)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叫凝華,要放熱。

    16、水循環(huán):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運動、變化著,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循環(huán)。水的循環(huán)伴隨著能量的轉(zhuǎn)移。

    物理八年級所有知識點

    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并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學習,努力掌握規(guī)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學習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學期物理知識點總結蘇科版

    常見的測量有:刻度尺、量筒、天平、停表、電流表、溫度計。

    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符號是m。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所傳播的距離。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1分米=0.1米

    1dm=0.1m

    1厘米=0.01米

    1cm=0.01m

    1毫米=0.001米

    1mm=0.001m

    1微米=0.000001米

    1um=0.000001m

    誤差:即使測量的方法正確,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不可避免地會有些差異,這個差異叫做誤差。

    體積的測量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0.001立方米

    1立方厘米=0.000001立方米

    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正電荷——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為正電荷;

    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為負電荷。

    中和——如果讓兩個帶等量的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接觸,物體將恢復成不帶電的中性狀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做正負電荷的中和。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搭高物體叫做絕緣體。

    常見的導體有哪些?

    所有的金屬、人體、石墨、大地以及各種酸、堿、鹽的水溶液是常見的導體;

    常見的絕緣體有哪些賀野?

    玻璃、塑料、橡膠、陶瓷、油等是常見的絕緣體。

    什么條件下絕緣體會變成導體?

    在一般情況下不導電的玻璃,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也會變成導體。干燥的木頭不導電,潮濕的木頭卻能導電。因此,平時要注意保持電器絕緣部分的干燥,以防止發(fā)生漏電和觸電事故。

    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在物理學中,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guī)定為電流的方向。

    電源——能持續(xù)供給電流的裝置叫做電源。

    用電器——利用電流進行工作的器件叫做用電器。

    要使電流通過燈泡,必須用導線把干電池和燈泡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回路。為了隨時能控制燈泡的發(fā)光和熄滅,還必須安裝電鍵(開關)。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北師大版

    電磁繼電器揚聲器

    1、繼電器是利用低電壓、弱電流電路的通斷,來間接地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電路的裝置。實質(zhì)上它就是利用電磁鐵來控制工作電路的一種開關。

    2、電磁繼電器由電磁鐵、銜鐵、簧片、觸點組成;其工作電路由低壓控制電路和高壓工作電路兩部分組成。

    3、揚聲器是把電信號轉(zhuǎn)換成聲信號的一種裝置。它主要由固定的知拍尺永久磁體、線圈和錐形紙盆構成。

    電動機

    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磁感線方向有關。

    2、電動機由轉(zhuǎn)子和定子兩部分組成。能夠轉(zhuǎn)動的部分叫轉(zhuǎn)子;固定不動的部分叫定子。

    3、當直流電動機的線圈轉(zhuǎn)動到平衡位置時,線圈就不再轉(zhuǎn)動,只有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線圈才能繼續(xù)轉(zhuǎn)動下去。這一功能是由換向器實現(xiàn)的。換向器是由一對半圓形鐵片構成的,它通過與電刷的接觸,在平衡位置時改變電流的方向。實際生活中電動機的電刷有很多對,而且會用電磁場來產(chǎn)生強磁場。

    4、電動機構造簡單、控制方便、體積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產(chǎn)業(yè)中。它在電路圖中用M表示。電動機工作時是把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非常實用的初二物理 學習方法

    一、興趣和堅持

    物理是很有趣的,伴隨著有趣的演示實驗和動手實驗,一個個意想不到的現(xiàn)象吸引你走入深奧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時候,老師為了講清某一物理規(guī)律或物理情景,考慮到知識的整體性和邏輯性,經(jīng)常會進行大段講解。這是理解較高層次的知識所必需的,也是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課堂氣氛可能不象小學時那樣“熱烈”,隨著學習的深入,物理的簡潔美、邏輯美、對稱美、統(tǒng)一美等更高層次的魅力就會吸引你欲罷不能,對這一過程同學們應該有思想準備,同時自己要盡快養(yǎng)成這種嚴謹?shù)乃季S習慣和分析問題的方法。

    學習是個苦差事,三分鐘熱度人人都有,難在讓堅持成為一種習慣。

    二、理解和記憶

    經(jīng)常見到身邊的某位同學考試時填空、計算題都對,就是選擇題一錯一連串,原因何在?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而這正是學習物理的首要任務、重中之重。什么才算是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標準是對每個概念和規(guī)律都能回答出“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怎么用”等問題,例如“浮力”的概念,我們要搞清楚“浮力是什么?”“浮力怎么樣計算”“為什么物體會受浮力”“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等等;對一些相近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記住和說出他們的聯(lián)系和本質(zhì)區(qū)別,突出要素,抓住關鍵。而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才會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三、主動和獨立

    身心處于積極主動狀態(tài)的同學,能夠在課前主動預習,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的困難點,課堂上注意力集中,大腦要高速運轉(zhuǎn),對老師提出的一些問題,要自己去考慮,主動發(fā)言,不要等老師去“灌輸”。在學習中要善于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學會對知識進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雜亂的知識條理化、化,將它變成自己的東西。

    一定要獨立完成作業(yè)。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zhì)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shù)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zhì)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shù)理化不經(jīng)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熟能生巧,這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四、觀察和思考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善于觀察和思考是物理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同學們要學會有目的的觀察,就是在做實驗之前,聽清楚老師講的為什么要做這個實驗,采用什么儀器,儀器如何放置,實驗怎么做,觀察什么現(xiàn)象。還要認真思考實驗結論、過程中有哪些不完善之處,怎么解決或改進,實驗誤差來源于哪里如何減小誤差等等。長此以往,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五、錯題本(好題本)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每到期末考試前,大部分之前學過的內(nèi)容都忘了,再怎么翻課本也無濟于事?每當卷子發(fā)下來,總是遺憾地感慨“這題我會啊,怎么考試時就這么馬虎?”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事情不是真的遺忘了,而是找不到從大腦中有效提取的路徑和線索,這就需要我們建立錯題本或者叫好題本,主要記錄“易錯題”、“難點題”、“典型題”、“好題”,定期或考前翻一翻,一定會大幅有效提升你的考試成績。

    仔細想想,你花了一個多小時去考試,又花了很多時間讓老師改卷和聽老師講評,實際上真正對你的學習有意義的只是那丟掉的十分,明白了這一點,你還會輕視錯題本嗎?錯(好)題本使你的復習極具針對性,是物理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捷徑。

    學無定法,更具體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需要同學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別人的學習方法再好,也要通過自己去實踐內(nèi)化,才能變?yōu)樽约旱臇|西。方法對了,堅持就能成功。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上冊相關文章: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必背總結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八年級上冊物理思維導圖

    ★【初二】物理八年級上冊章節(jié)知識點

    ★物理八年級上冊知識點

    ★初二物理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初二物理力的知識點總結

    八年級物理總結

    初中生在學習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時,要注意掌握重點知識點。以下是我為大家總結的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僅供參考!

    八年級上冊知識點物理

    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改變的運動。常見的運動都是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變速運動比較復雜,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來計算它的速度。這樣算出來的速度叫平均速度。我們說到某一物體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

    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

    (2)特點: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重點物理知識八年級上

    熔化:定罩手橘義:物體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熔化。

    晶體物質(zhì):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zhì):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食鹽、明礬、奈、

    各種金屬熔化圖象: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斷上升。

    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凝固:定義: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叫凝固。

    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同種物質(zhì)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八年級物理重點知識點總結

    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總要選取某一物體作為標準,這薯爛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一切物體都可以作為參照物,但人們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

    同一個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選的參照物不同,判斷的結果一般會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也就是說: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絕對靜止的物體是沒有的。

    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發(fā)生改變,我們就說它是運動的,如果這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發(fā)生改變,我們就說它是靜止的。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總結的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初中物理相對高中較簡單,希望初中生好好學習物理,為高中的學習物團打下基礎。

    初三物理電路圖技巧口訣

    趁年輕少壯去探求知識吧,它將彌補由于年老而帶來的虧損。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養(yǎng)料,所以年輕時應該努力,這樣,年輕時才不致空虛。下面給大家?guī)硪恍╆P于人教版 八年級 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1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局局碼單位是米(m),

    其他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1km=1 000m;1dm=0.1m;

    換算關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測量長度的常用: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 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 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準所測物體的一端;

    ③ 讀數(shù)時視線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

    3.時間的臘鍵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

    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

    換算關系:1h=60min 1min=60s。

    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除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

    誤差的產(chǎn)生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有關。

    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改進測量方法。

    誤差與錯誤區(qū)別:誤差不是錯誤,錯誤不該發(fā)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二、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

    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參照物:

    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應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三、運動的快慢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觀眾方法

    物體經(jīng)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每小時做速度的單位,符號為km/h或km·h-1,

    換算關系:1m/s=3.6km/h。

    計算公式:

    v=ts

    其中:s——路程——米(m);或千米(km)

    t——時間——秒(s);或小時(h)

    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時(km/h)

    v=ts,變形可得:s=vt,t=vs。

    四、測量平均速度

    1.測量原理:平均速度計算公式v=ts。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2

    第二章 聲現(xiàn)象

    一、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1.聲的產(chǎn)生:

    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說明:物體在振動時發(fā)聲,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2.聲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zhì),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zhì)叫做介質(zhì)。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聲速的大小不僅跟介質(zhì)的種類有關(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且V固>V液>V氣),還跟介質(zhì)的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3)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

    (4)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40m/s;

    (5)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

    3.回聲:

    人耳能辨別原聲與回聲的時間間隔至少為0.1S 或人與障礙物的距離至少為17m.

    4.百米賽跑:

    終點計時員應該在看見發(fā)令槍冒白煙時計時,若桐哪再聽見槍聲計時,則會少記0.294S(約為0.3S)。

    5.人類怎樣聽到聲音: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產(chǎn)生的信號經(jīng)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jīng),聽覺神經(jīng)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非神經(jīng)性耳聾——鼓膜或聽小骨損壞——可以治愈

    6.耳聾

    神經(jīng)性耳聾——聽覺神經(jīng)損壞——不易治愈。

    7.骨傳導及實例:

    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導聽覺神經(jīng)引起聽覺,科學上把這樣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

    骨傳導實例:音樂家貝多芬耳聾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聽自己演奏的琴聲,從而繼續(xù)進行創(chuàng)作的。

    8.雙耳效應:

    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二、聲音的特性

    1.頻率:

    每秒內(nèi)物體振動的次數(shù)叫做頻率,頻率是表示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單位赫茲,符號HZ。

    2.超聲波和次聲波:

    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低于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

    大象可以用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fā)、臺風、海嘯等都伴有次聲波發(fā)生,一些機器在工作時也會產(chǎn)生次聲波;蝙蝠可以發(fā)出超聲波。

    3.人耳聽覺范圍:

    20HZ---20000HZ

    4.音調(diào):

    (1)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

    (2)長而粗的弦,發(fā)聲的音調(diào)低;

    (3)短而細的弦,發(fā)聲的音調(diào)高;

    (4)繃緊的弦,發(fā)聲的音調(diào)高;

    (5)一般來說,女士的音調(diào)高于男士的音調(diào);小孩的音調(diào)高于成人的音調(diào)。

    “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銀鈴”都是描述音調(diào)的。

    5.響度:

    (1)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2)距聲源越近,響度越大。

    “震耳欲聾”、“高聲呼叫”、“低聲細語”、“聲如洪鐘”、“引吭高歌”、“請勿高聲喧嘩”、“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曲高和寡”都是描述響度的。

    6.音色:

    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聞其聲,知其人”、“悅耳動聽”描述的是音色。

    作用:用來辨別發(fā)聲的物體是什么,辨別物體是否損壞。

    三、聲的利用

    1.聲音傳遞信息的實例:

    (1)遠處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

    (2)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fā)現(xiàn)松動的螺栓;

    (3)醫(yī)生用聽診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狀況;

    (4)醫(yī)生用B超為孕婦作常規(guī)檢查;

    (5)古代霧中航行的水手通過回聲能夠判斷懸崖的距離;

    (6)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fā)現(xiàn)昆蟲;

    (7)利用聲吶探測海底深度和魚群位置。

    2.聲音傳遞能量的實例:

    (1)聲波可以用來清洗鐘表等精細機械;

    (2)外科醫(y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出去人體內(nèi)的結石。

    3.超聲波的應用:

    (1)聲吶;(定向性好,傳播距離遠。)

    (2)B超;(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

    (3)超聲波測速器。(易于獲得較為集中的聲能。)

    四、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1.噪聲:

    從物理學角度來看,噪聲是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產(chǎn)生的;

    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的工作、學習、休息,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分貝:

    人們以分貝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符號dB;

    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

    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

    3.噪聲的控制:

    (1) 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 或 消聲 或 在聲源處減弱;

    (2) 阻斷噪聲的傳播 或 吸聲 或 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3) 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或 隔聲 或 在人耳處減弱。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3

    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

    一、溫度

    1.溫度: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2.溫度計制作原理:

    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

    3.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

    把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攝氏度,沸水的溫度定為100攝氏度。

    4.溫度計使用方法:

    (1)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側(cè)壁;

    (2)待溫度計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

    (3)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

    物質(zhì)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做熔化。

    2.熔化的條件:

    到達熔點,繼續(xù)吸熱。

    3.凝固:

    物質(zhì)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做凝固。

    4.凝固條件:

    達到凝固點,繼續(xù)放熱。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物質(zhì)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叫做汽化。

    2.汽化現(xiàn)象:

    灑在地上的水變干了;

    3.汽化的兩種方式:

    沸騰和蒸發(fā)是汽化的兩種方式。

    4.沸騰和蒸發(fā)的異同

    5.影響蒸發(fā)的因素:

    (1)液體的溫度

    (2)液體的表面積

    (3)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速

    6.液化:

    物質(zhì)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做液化。

    7.液化現(xiàn)象:

    霧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白氣。

    四、升華和凝華

    1.升華:

    物質(zhì)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叫做升華。

    2.升華現(xiàn)象:

    衣柜里的樟腦丸過一段時間變小了;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干了

    3.凝華:

    物質(zhì)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做凝華。

    4.凝華現(xiàn)象:

    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樹枝上的“霧凇”

    5.吸熱與放熱:

    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汽化吸熱、液化放熱;

    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4

    第四章 光現(xiàn)象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

    能夠自行發(fā)光,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

    2.光源分類:

    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光的直線傳播:

    在同種均勻物質(zhì)中,光沿直線傳播。

    4.光線:

    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我們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做光線。不是真實存在的。

    5.光的直線傳播實例:

    (1)小孔成像;

    (2)影子的形成;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4)激光引導掘進方向;

    (5)排隊看齊;

    (6)射擊瞄準

    (7)立竿見影。

    6.小孔成像特點:

    (1)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2)所成的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3)當物體與小孔的距離不變時,光屏離小孔越遠,像越大。(光屏離小孔越近,像越小);

    當光屏與小孔的距離不變時,物體離小孔越遠,像越小。(物體離小孔越近,像越大)

    7.影子的形成:

    因為光沿著直線傳播,且光不能穿過不透明的物體,所以光照射到不透明物體上,在物體的另一側(cè)會有一個光照不到的區(qū)域,這就是影子。

    8.判斷月食:

    太陽、地球、月亮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且地球在中間。

    9.判斷日食:

    太陽、月亮、地球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且月亮在中間。

    10.光速:

    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3.0×108m/s。

    11.光年:

    常用于天文學中,是一個非常大的距離單位,它等于光在一年內(nèi)傳播的距離,1光年=9.46×1012Km。

    二、光的反射

    1.法線:

    垂直于鏡面的直線叫做法線。

    2.入射角:

    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入射角

    3.反射角:

    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反射角。

    4.反射定律:

    (1)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位于同一個平面內(nèi);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cè);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反射的分類:

    反射有兩種,一是鏡面反射,一是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光路可逆性:

    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平面鏡成像

    1.探究平面鏡成像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在桌上豎立一塊玻璃當做平面鏡,平面鏡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平面鏡后面放一支未點燃的同樣的蠟燭。移動蠟燭,直到從前面看上去也像點燃的一樣,這就是燭焰的像。通過觀察可知,像與燭焰的大小相等;像與燭焰的連線跟鏡面垂直,像到鏡面的距離等于實物到鏡面的距離。

    2.面鏡分類

    平面鏡

    面鏡 凹面鏡

    球面鏡

    凸面鏡

    3.球面鏡對光線的作用

    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凸面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4.球面鏡的應用

    凹面鏡:太陽灶、反射式天文望遠鏡;

    凸面鏡:汽車后視鏡、街頭拐彎處的反光鏡、手電筒的反光裝置。

    5.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

    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

    平面鏡所成的像是經(jīng)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虛像。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從一種介質(zhì)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這種想象叫做光的折射。

    2. 光的折射現(xiàn)象:

    潭清疑水淺、海市蜃樓。

    3.光的折射規(guī)律:

    (1)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

    (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

    (3)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也減小);

    (4)光從速度較快的介質(zhì)斜射入速度較慢的介質(zhì)中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光從速度較慢的介質(zhì)斜射入速度較快的介質(zhì)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特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冰、玻璃或其他介質(zhì)中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特例:光從水、冰、玻璃或其他介質(zhì)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五、光的色散

    1.色散:

    太陽光經(jīng)三棱鏡折射后在白屏上依次得到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彩帶

    2.色光的三原色:

    紅、綠、藍。

    3.顏料的三原色:

    品紅、黃、青。

    4.物體的顏色:

    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通過它的色光決定。無色透明物體的顏色能讓所有的光都透過。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白色不透明的物體能反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不透明的物體能吸收所有顏色的光。

    5.光譜:

    把光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起來就是光譜。

    6.天空呈藍色的原因:

    大氣對陽光中波長較短的藍光散射較多。

    7.傍晚太陽發(fā)紅的原因:

    傍晚的陽光要穿過厚厚的大氣層,藍光、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剩下紅光、橙光射入我們的眼睛。

    8.霧燈選擇黃色的原因:

    人眼對黃色光敏感度較高,且黃光不易被空氣散射,有較強的穿透作用,能讓更遠的人看到。

    9.紅外線的應用:

    (1)紅外線夜視儀;

    (2)紅外線遙感。

    10.紫外線的應用:

    (1)殺菌;

    (2)防偽;

    (3)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

    11.紫外線的危害:

    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十分有害,輕則使皮膚粗糙,重則引起皮膚癌。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必背總結

    ★八年級物理上冊的知識點

    ★物理八年級上冊知識點

    ★初二物理力的知識點總結

    ★最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八年級上冊物理機械運動知識點整理

    ★八年級上冊物理思維導圖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第三章)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免费无码肉片在线观看|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特级小箩利无码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无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系列aⅴ无码专区友真希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韩国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无码尹人久久相蕉无码|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