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試卷及答案?1、把你的物理教科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對水平桌面的壓強接近于 ( )A、5帕。 B、50帕。 C、500帕。 D、5000帕 2、小麗同學打乒乓球時不小心將球踩扁了,但沒有破裂,對于球內(nèi)氣體,那么,初三物理試卷及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三#導語: 如果想要在期末考試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就一定要在平時加強練習,以下是 考 網(wǎng)整理的九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卷【三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九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卷【1】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
1、將掉在地上的一個蘋果撿回到餐桌上的過程中,克服蘋果重力所做的功大約是()
A.0.01JB.0.1JC.1JD.10J
2、南極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氣溫是–25℃.如圖2所示,一天,企鵝媽媽和小企鵝之間發(fā)生了一次有趣的對話,它們的部分說法如下,其中正確得是()
A.小企鵝:媽媽,這么冷,我都沒溫度了
B.企鵝媽媽:不對,是沒有內(nèi)能
C.小企鵝:冰天雪地的,可能連水蒸氣都沒有吧
D.企鵝媽媽:呵呵,水蒸氣倒肯定有,因為冰是可以升華的呀
3、如右圖所示,小明分別用甲、乙兩個滑輪把同一袋沙子從地面提到二樓,用甲滑輪所做的總功為W1,機械效率為η1;用乙滑輪所做的總功為W2,機械效率為η2。若不計繩重與摩擦,則()
A.W1=W2,η1=η2B.W1=W2,η1<η2
C.W1
4、由,關于同一物質的比熱容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吸收的熱量增大一倍,則比熱容增大一倍
B.若質量增大一倍,則比熱容減至一半
C.若加熱前后的溫度差增大一倍,則比熱容減至一半
D.無論質量多大,比熱容都一樣
5、如圖所示,人的前臂可視為杠桿,當曲肘將茶杯向上舉起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臂是省力杠桿,阻力臂變小B.前臂是省力杠桿,阻力臂變大
C.前臂是費力杠桿,阻力臂變大D.前臂是費力杠桿,阻力臂變小
6、如圖的電子體溫計通過流過半導體制成的感溫頭的電流來反映人的體溫.這利用了半導體()
A良好的導電特性B良好的絕緣特性
C電阻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特性D電阻隨光照變化而變化的特性
7、接入同一電路中的兩只電阻,若一只電阻的阻值增大,其電路總電阻()
A.增大B.減小C.不變D.無法判定
8、滑動變阻器的銘牌上標有“50Ω1A”字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滑動變阻器電阻的變化范圍是0~50Ω
B.該滑動變阻器只能接入50Ω的電阻
C.允許通過該滑動變阻器的最小電流是1A
D.允許通過該滑動變阻器的電流只能是1A
9、為保證司乘人員的安全,轎車上設有安全帶未系提示。
1.用圖1所示裝置提升重為900牛的物體A,加在繩自由端的拉力大小為400牛時恰好可以使物體勻速上升.求:(1)求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若不計繩重和摩擦,求動滑輪的重;(3)若提升的重物改為1200牛,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又為多少?(4)在(3)問中需要在繩自由端加多大的拉力才能將物體勻速拉起?
圖1
2.用動滑輪將重為80牛的物體勻速提升2米,拉力做功200焦.不考慮繩重和一切摩擦.(1)求此時動滑輪的機械效率;(2)如果該動滑輪勻速提升200牛的重物,拉力的功率為11瓦,則重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大?
圖2
3.一個人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G=128N的物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在4s內(nèi)人用F=40N的力使繩端移動4m.(1)求出繩子的股數(shù)n;(2)算出有用功的大小和總功功率.
4.用1225牛向下的拉力,通過機械效率為80%的滑輪組可以把重為4900牛的物體勻速提升起來.請畫出這個滑輪組的裝置圖.
5.用圖3所示滑輪組拉著一重為100牛的物體A沿水平面做勻速運動,所用拉力F的大小為40牛.(1)不計輪和繩的重力以及摩擦,求: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2)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求: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
圖3
6.如圖4用40牛的拉力使物體勻速上升,不計繩重和摩擦,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為75%.求:(1)物體和動滑輪的重各是多少?(2)若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 50牛,此裝置的機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多少?
圖4
7.如圖5,用滑輪組拉著重為600牛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向右勻速移動了8米,拉力F 做的功為1280焦,(不計繩重和摩擦)求:(1)拉力的大??; (2)若動滑輪重為12牛,機械效率為多少?
8.用如圖7的裝置提升重物,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20N,動滑輪重60N,繩重與摩擦不計.求:(1)用此滑輪組最多能將多重的物體勻速提升?(2)用此滑輪組提起重240N的物體,使它勻速上升,問人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大?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當物體以0.5m/s的速度上升時,拉力的功率是多大?(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最高可達到多少?
9.如圖8,用甲、乙兩個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物,已知物重G1與G2之比為2 : 1,甲滑輪組中動滑輪重G動甲與G1之比是1 : 5,乙滑輪組中兩個動滑輪總重G動乙與G2之比是3 : 5(不計繩重與摩擦),求:1)甲、乙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2)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1與F2之比?
參考答案:
1.(1)75%(2)300N(3)80%(4)5002.(1)80%(2)0.05m/s3.(1)4 (2)128J40W4.5圖略5.(1)120N(2)96N6.(1)90N30N(2)80%7.(1)80N(2)92.5%8.25%9.(1)300N(2)100N150W83.3%(3)80%10.(1)4︰3(2)2︰1
你是哪個版本的,我知道人教版的九年級物理是全一冊,你要的是哪一部分的題,我是物理老師有題庫,看你需要什么知識的,可以給你一些
以下是 考 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蘇教版初三年級下冊物理試卷》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9、LED燈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等特點.如圖是額定電壓為220 V、額定功率為4.4W的 LED燈泡.
該燈泡的額定電流是▲A.若它每天正常發(fā)光5h,一個月(30
天)消耗的電能是▲kW?h.與普通白熾燈相比,在達到相同亮
度的條件下,假設LED燈可以節(jié)約9 0%的電能,則這個LED燈與功
率為▲W的白熾燈亮度相當.
20、按照題目要求作圖:
(l)在圖甲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燈和開關接到電路中.
(2)在圖乙中,畫出 物體A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
(3)圖丙中,a、b是從點光源S發(fā)出的、經(jīng)透鏡折射后的兩條光線,在圖中完成光路并標出
點光源S的位置.
第20題圖
21、某小組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
溫度/℃ 9l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
(1)圖甲中A、B、C三種讀溫度計示數(shù)的方式正確的是▲.
(2)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3)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水的沸點是▲ ℃,為了說明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
▲.觀察水是否繼續(xù)沸騰.
(4)實驗收集多組數(shù)據(jù)是為了▲(填序號).
①得到可靠的結淪②減小實驗誤差
22、如圖所示,將茶色玻璃板作為平面鏡豎直放置在一張方格紙上,并準備了兩個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鉛筆等,用來探究棋子A在平面鏡中成像的特點.
(1)實驗操作要解決兩個問題:①如何確定▲的位置?②如何
比較▲的大小來判斷像的性質?
(2)為了研究像和物到鏡面距離的關系,應多次改變▲,重復
實驗.
(3)實驗表明:像與物相對于鏡面▲.
23、在探究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時,小明找來大小不同的塑料塊和某種液體做實驗.
(1)圖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盤天平的情景,他的錯誤是▲.
第23題圖
(2)改正錯誤后,小明正確操作,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畫出了塑料塊和液體質最隨體積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①分析圖像可知: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選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學中將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定義為密度, 塑料的密度為 ▲ kg/m3.
②往燒杯內(nèi)倒入l0cm3的液體,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 則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 ▲ g.若燒杯內(nèi)液體的體積為20c m3,則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應為 ▲ g.
24、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利用的器材有斜面、
木板、玻璃板、棉布和小車,如圖所示.
(l)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的同一位置開始下滑,使小車每
次進入水平部分時 ▲ 大小相等.
(2)下面是記錄實驗情況的表格,請將其中(a)、(b)兩項內(nèi)容補
充完整,
第24題圖
實驗序號 水平 部分材料 (a)▲(b)▲
①
②
③
(3)牛頓第一定律是由此實驗直接得來的嗎? ▲
25、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 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
(l)將物體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其做 ▲ 運動,這時滑
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
(2)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通過實驗得到了正確的結論,
第25題圖
①下列各種現(xiàn)象中,利用了該實驗結論的是 ▲ (選填字母).
A.汽車在結冰的路面行駛時,在車輪上纏繞鐵鏈
B.用力壓住橡皮,擦去寫錯的字
C.移動很重的石塊時,在地上鋪設滾木
②甲圖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為υ1,乙圖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為υ2.實驗過程中,關于
υ1和υ2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選填字母).
A.υl一定大于υ2B.υ1一定小于υ 2
C.υ1一定等于υ2D.υ1可以大干、等于或小于υ2
26、圖甲是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物圖,所用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是“20Ω1A”,電源為兩節(jié)
新干電池,待測電阻Rx的阻值約為10Ω.
第26題圖
(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在圖甲中完成實物電路連接,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大.
(2)正確 連接電路后,若甲圖中導線a內(nèi)部斷路,其余均完好,閉合開關,觀察兩只電表的示數(shù),發(fā)現(xiàn) ▲ .
(3)排除故障后,移動滑動 變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
第十六屆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試題
一、選擇題以下各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把正確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3分,共15分)
1.小亮同學從超市買來一個玻璃瓶裝的鐵皮蓋罐頭,想把瓶蓋打開,可是怎么也擰不動。小亮的哥哥用螺絲刀沿瓶蓋的邊輕輕撬了幾下,一擰就打開了。這主要是因為用螺絲刀撬瓶蓋可以〔 〕
A.增大瓶蓋直徑,減小瓶蓋側壁對瓶的壓力
B.減小瓶蓋與瓶口的接觸面積
C.減小瓶內(nèi)外氣體的壓力差
D.由于撬了蓋的一邊,而增大了蓋的另一邊的壓力
2.高壓輸電線路的鐵塔頂端有一條(或兩條)比下面輸電線細的金屬線(如圖1~圖2 ),它的作用是〔 〕
A.加強鐵塔的穩(wěn)定性 B傳輸零線的電流
C.防雷電起到避雷針的作用
D.作為備用線,供輸電線斷開時應急使用
3.用普通照相機拍照時,要按被照物體距相機鏡頭的遠近進行“調(diào)焦”,使用起來不太便捷。有一種“傻瓜”相機,只要把想拍攝的景物全部納入取景器內(nèi),不論遠處還是近處的物體,在照片上都比較清晰,從而使拍照的過程變得十分快捷。這種“傻瓜”相機不用“調(diào)焦”的奧秘是〔 〕
A.采用了長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長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同
4.磁帶錄音機既可以錄音,也可用以放音,其主要部件為運行的磁帶和繞有線圈的磁頭。
以上就是初三物理試卷及答案的全部內(nèi)容,①分析圖像可知: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 (選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學中將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定義為密度, 塑料的密度為 ▲ kg/m3.②往燒杯內(nèi)倒入l0cm3的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