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物理公式?1、速度Vt=Vo+at。2、位移s=Vot+at2/2=V平t= Vt/2t。3、有用推論Vt2-Vo2=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6、那么,高中必修物理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章
直線運動
新高考要求
內容
要求
說明
1、質點
參考系和坐標系
Ⅰ
非慣性參考系不作要求
2、路程和位移
時間和時刻
Ⅱ
3、勻速直線運動
速度和速率
Ⅱ
4、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Ⅰ
5、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實驗、探究)
Ⅱ
6、勻變速直線運動
自由落體運動
加速度
Ⅱ
第1課時
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
【知識回顧】
1.為了描述物體的運動而
的物體叫參考系。選取哪個物體作為參考系,常常考慮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研究地球上物體的運動,一般來說是取
為參考系,對同一個運動,取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的結果可能不同。
2.質點是
物體簡化為質點的條件:
3.位移是描述
的物理量。位移是矢量,有向線段的長度表示位移大小,有向線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路程是
;路程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4.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又方向。
瞬時速度:對應
或
的速度,簡稱速度。瞬時速度的方向為該時刻質點的
方向。
平均速度:定義式為_______,該式適用于
運動;而平均速度公式
僅適用于
運動。
5.加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定義式: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和
方向相同。質點做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取決于加速度的
和速度
的關系,與加速度的
無關。
【考點突破】
考點1、質點:用來代替物體、只有質量而無形狀、體積的點。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2=V平t= Vt/2t
3.有用推論Vt2-Vo2=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公式是高中物理知識點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必修一、二課程有哪些公式要記住?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一)
1.平均速度V平=S/t (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 –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相鄰連續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二)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6. 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有下列規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為: 1 : 2 : 3 : … : n.
(2). 1T秒、2T秒、3T秒…nT秒的位移之比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內、第2T秒內、第3T秒內…第nT秒內的位移之比為: 1 : 3 : 5 : … : (2n-1).
(4). 第1T秒內、第2T秒內、第3T秒內…第nT秒內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1 : 3 : 5 : … : (2n-1).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三)
重力:G = mg
摩擦力:
(1) 滑動摩擦力:f = μFN 即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成正比。
那就由我來告訴你吧,反正正好自己溫習一下/
太基本的我就不說了,就像
v=Δx/Δt這樣的
關于速度的公式,
Δ代表'變化的..'
t代表'時間等,依情況定,你應該知道'
T代表'時間'
a代表'加速度'
v。代表'初速度'
v代表'末速度'
x代表'位移'
k代表'進度系數'
還有其他的字母,我想你會知道什么意思的
注意,寫在字母前面的數字代表幾倍的量,寫在字母后面的數字代表幾次方.
運動學公式
v=v。+at
無需x時
v2=2ax+v。2
無需t時
x=v。+0.5at2
無需v時
x=((v。+v)/2)t
無需a時
x=vt-0.5at2
無需v。時
一段時間的中間時刻速度(勻加速)=(v。+v)/2
一段時間的中間位移速度(勻加速)=根號下((v。2+v2)/2)
重力加速度的相關公式,只要把v。當成0就可以了.g一般取10
相互作用力公式
F=kx
兩個彈簧串聯,進度系數為兩個彈簧進度系數的倒數相加的倒數
兩個彈簧并聯,進度系數連個彈簧進度系數的和
其他的,我想,你和我一樣,都沒學來..
高一年級物理必修一公式歸納:
重力G(N)G=mg;m:質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m:質量;V:體積。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N)F?。紾物-G視;G視:物體在液體的視重(測量值)。
浮力F浮(N)F?。紾物;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F?。紾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ρ液:液體的密度,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動力,L1:動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輪F=G物,S=h,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體的重力,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F=(G物+G輪)/2,S=2h,G物:物體的重力,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F=(G物+G輪)/n,S=nh,n:承擔物重的段數。
機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以上就是高中必修物理公式的全部內容,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2=V平t= Vt/2t。3、有用推論:Vt2-Vo2=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