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初中電學基礎知識大全 初三物理電路圖技巧 初中物理電學難題60道解析 初二物理重點知識梳理 初中物理關于電路的知識
十、電路
⒈電路由電源、電鍵、用電器、導線等元件組成。要使電路中有持續電流,電路中必須有電源,且電路應閉合的。 電路有通路、斷路(開路)、電源和用電器短路等現象。
⒉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導體。如金屬、酸、堿、鹽的水溶液。不容易導電的物質叫絕緣體。如木頭、玻璃等。
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導體。
⒊串、并聯電路的識別:串聯:電流不分叉,并聯:電流有分叉。
【把非標準電路圖轉化為標準的電路圖的方法:采用電流流徑法。】
十一、電流定律
⒈電量Q:電荷的多少叫電量,單位:野指庫侖。
電流I:1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叫做電流強度。 Q=It
電流單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
測量電流用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并考慮量程適合。不允許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兩端。
⒉電壓U: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單位:伏特(V)。
測量電壓用電壓表(伏特表),并聯在電路(用電器、電源)兩端,并考慮量程適合。
⒊電阻R:導電物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符號:R,單位:歐姆、千歐、兆歐。
電阻大小跟導線長度成正比,橫截面積成反比,還與材料有關。【 】
導體電阻不同,串聯在電路中時,電流相同(1∶1)。 導體電阻不同,并聯在電路中時,電壓相同(1:1)
⒋歐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導體中的電流強度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導體電阻R=U/I。對一確定的導體若電壓變化、電流也發生變化,但電阻值不變。
⒌串聯電路特點: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電阻不同的兩導體串聯后,電阻較大的兩端電壓較大,兩端電壓較小的導體電阻較小。
例題:一只標有“6V、3W”電燈,接到標有8伏電路中,如何聯接一個多大電阻,才能使小燈泡正常發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總電壓8伏大于電燈額定電壓6伏,應串聯一只電阻R2 如右圖,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歐。答:(略)
⒍并聯電路特點: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電阻不同的兩導體并聯:電阻較大的通過的電流較小,通過電流較大的導體電阻小。
例:如圖R2=6歐,K斷開時安培表的示數為0.4安,K閉合時,A表示數為1.2安。求:①R1阻值 ②電源電壓 ③總電阻
已知:I=1.2安 I1=0.4安 R2=6歐
求:R1;U;R
解:∵R1、R2并聯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據歐姆定律U2=I2R2=0.8安×6歐=4.8伏
又∵R1、R2并聯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歐
∴R=U/I=4.8伏/1.2安=4歐 (或利用公式 計算總電阻) 答:(略)
十二、電能
⒈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電流作功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單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庫 P瓦特
⒉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作的電功,表示電流作功的快慢。【電功率大的用電器電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2/R P=I2R) 單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庫 P瓦特
⒊電能表(瓦時計):測量用電器消耗電源脊族能的儀表。1度電=1千瓦時=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電可使二只“220V、40W”電燈工作幾小時?
解 t=W/P=1千瓦時雹弊/(2×40瓦)=1000瓦時/80瓦=12.5小時
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2.電流的方向:在電源的外部,電流從電源正極經用電器流向負極。
3.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4.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5.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有電源 電路閉合
6.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石墨,酸、堿、鹽水溶液等。
導體容易導電的原因:導體內部有大量的自由電荷。
7.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絕緣體內部幾乎沒有自由電荷。
8.電路的基本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9.電路的三種狀態:(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開路(斷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斷路); (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絕對不允許。
10.電路圖:用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必須記住各種電尺肢兄路元件符號)
11.串聯: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叫串聯。(任意處斷開,電路中都沒有電流)
12.串聯電路的工作特點:開關只需一個;各個用電器不能獨立工作(相互影響);電流路徑有且只有一條。
13.并聯: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叫并聯。(各條支路之間互不影響)
14.并聯電路的工作特點:開關可以不止一個;各個用電器能獨立工作(相互不影響);電流路徑不止一條。
15.判斷串聯、并聯電路的常用方法:
分流法:觀察電路中的電流從電源正極出來經過用電器回到負極的過程中,是否有分支。如果電流有分支,則電路為并聯;如果電流沒有分支,則電路為串聯。
斷路法:將電路中的任意一個用電器去掉后,觀察其他用電器是否能繼續工作。如果其他用電器能繼續工作,則電路為并聯;如果其他用電器不能繼續工作,則電路為串聯。
電路工饑輪作特點法:觀察電路中的各個用電器能否獨立工作。如果各用電器能獨立工作(相互不影響),則電路為并聯;如果各用電器不能獨立工作(相互影響),則電路為串陵襲聯。
方法:在判斷電路的連接方式時,如果電路中連接有電壓表和電流表,則先把電壓表所在的位置看作斷路,把電流表所在的位置看作純導線,然后再判斷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
初中的物理知識主要是學習電路流通,接下來給同學們殲轎講解電路的分析方法。
01電路連接有兩種基本方法──串聯和并聯。
02串聯電路的連接特點:整個電路只有一條電流的路徑,各個電器依次相連,沒有分支點。
03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由干路和幾條支路組成,有分支點,每條支路都和主干路形成回路,有幾條支路就有幾個回路。
04串聯電路的工作特點:各個電器相互影響,電路中若有一個電器不運作,其余的電器也隨之無法運作。
05并聯電路的工作特點雹灶:各個電器之間相互不影響,即使某一條支路中的電器不運作,其他支路的電器仍能運作。
06串聯電路的開關控制:開關的控制作用與其在電路中的位置無關,即使開關位置發生改變,也不會對電路的控制源改扮作用產生影響。
07并聯電路的開關控制:主干路開關的作用與支路開關的作用并不相同,主干路的開關是總開關,控制整個電路,而支路開關只控制其所在的電路。
初中物理電路圖分析技巧參考如下:
基本釋義
1、看實物畫電路圖,關鍵是在看圖,圖看不明白,就無法作好圖,中考有個內部規定,混聯作圖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應該明白實物圖實際上只有兩種電路,一種串聯,另一種是并聯,串聯電路非常容易識別,先找電源正極,用鉛筆尖沿電流方前高向順序前進直到電源負極為止。咐祥明確每個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圖。
2、順序是:先畫電池組,按元件排列順序規范作圖,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有元件若有電壓表要準確判斷它測的是哪能一段電路的電壓,在檢查電路無誤的情況下,將電壓表并在被測電路兩端。
3、對并聯電路,判斷方法如下,從電源正極出發,沿電流方向找到分叉點,并標出中文“分”字,用兩支鉛筆從分點開始沿電流方向前進,直至兩支筆尖匯合,這個點就是匯合點。首先要清楚有幾條支路,每條支路中有幾個元件,分別是什么。
具體步驟:先畫電池組,分別畫出兩段干路,在分點和合點之間分別畫支路,并準確將每條支路中的元件按順序畫規范,作圖要求橫平豎直,鉛筆作圖檢查無誤后,將電壓表畫到被測電路的兩端。
識別錯誤電路一般錯誤發生有下列幾種情況。
1、是否產生電源短路,也就是電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回到電源負極;
2、是否產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電器不能工作;
3、是否電壓表、電流表和正負接線柱錯接了,或者量程選的不合適;
4、滑動衡悔搏變阻器錯接了(全上或全下了)。
初中物理電路圖分析技巧如下:
一、電路圖會涉及的幾個詞語和公式
1、“電壓表接在xx的兩端”,即電壓表兩端的導線可以與xx的兩端相連通。
2、串聯分壓原理和并聯分流原理。
3、斷路:相當于一個用電器的電阻突然變得非常非常大。
4、短路:相當于一個用電器的電阻突然變得非常非常小。
二、分析電路圖
串聯電路的連接方法:串聯電路非常容易識別,先找電源正極,用鉛筆尖沿電流方向順序前進直到電源負極為止。
并聯電路的連接方法:從電源正極開始,先完成一條通路的連接,找準分支點,再把另一條支路準確搭上。
如果電壓表接帶如歲到電源兩端的導線上,有其他的用電器,那么我們就默認,電壓表測的是電路中剩下的那個電阻的電壓。
三、一般電路錯誤發生橡巧有下列幾種情況
1、是否產生電源短路,也就是電流不經過用電器蠢睜直接回到電源負極;
2、是否產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電器不能工作;
3、是否電壓表、電流表和正負接線柱錯接了,或者量程選的不合適(過大或過小了);
4、滑動變阻器錯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