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溶解度?溶解度是指一定溫度下,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時所能溶解的溶質的克數。定義式:m(溶質)/ m(溶劑) = s(溶解度) / 100g (溶劑) 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 = [s/ (100g +s)] * 100 溶解度與溫度有關,會因溫度而變化,一般是溫度越高,溶解度越大。也有相反的,如氫氧化鈣,那么,初中化學溶解度?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九年級下冊化學書上的溶解度表如下:
溶解性注釋:
①指20℃時在水中的溶解性;
②“溶”表示那種物質可溶于水,“難”表示難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揮”表示那種物質具有揮發性,“—”表示那種物質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擴展資料:
溶解性口訣:
鉀鈉銨鹽溶水快,①
硫酸沉鋇銀鉛鈣。②
氯鹽不溶氯化銀,
硝鹽溶液都透明。③
堿溶鋰鉀鈉鋇氨,④
口訣未提皆下沉。⑤
注:
①鉀鈉銨鹽都溶于水;
②硫酸鹽中只有硫酸鋇、硫酸鉛不溶(硫酸鈣 硫酸銀微溶也是沉淀);
③硝酸鹽都溶于水;
④堿性物質中除了鉀離子 鈉離子 銨離子 鋰離子 還有鋇離子也可溶
⑤口訣中沒有涉及的鹽類都不溶于水;
常見沉淀
白色:BaSO4、BaCO3、CaCO3、AgCl、AgOH、Mg(OH)2、Fe(OH)2、Al(OH)3、ZnCO3、 Ag2CO3、MnCO3、Zn(OH)2、Al2(CO3)3。
藍色:Cu(OH)2、CuCO3
淺黃色:AgBr
紅褐色:Fe(OH)3
注,碳酸鐵、碳酸銅、碳酸鋁、氫氧化銀容易分解 (碳酸鐵、碳酸銅、碳酸鋁會發生雙水解反應,氫氧化銀在常溫下即分解,低溫下存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溶解性表
在常溫(20℃)時,溶解度>10g的是易溶物質,1g~10g的是可溶物質,0.01g~1g的是微溶物質,<0.01g的是難溶物質
從溶解性的概念,我們知道了它只是一種比較粗略的對物質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也許會有同學問:能不能準確的把物質的溶解能力定量地表示出來呢?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的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在這里要注意:如果沒有指明溶劑,通常所說的溶解度就是物質在水里的溶解度。 人們根據物質在20℃時的溶解度的大小,把它們在水中的溶解性分為以下等級 溶解度 10g易溶,1g可溶,0.1g微溶,0.01g難溶
鉀鈉銨鹽水中溶
硝酸鹽入水無影蹤
氯化物除去銀亞汞
硫酸鋇鉛水不溶
若問其他無機鹽
絕大多數都不溶
2
鉀鈉銨鹽水中溶,
硝鹽入水無影蹤,
難溶硫酸鉛和鋇,
還有氯化銀亞汞,
至于磷酸碳酸鹽,
絕大多數水不溶,
碳鎂(碳酸鎂)硫鈣(硫酸鈣)與硫銀(硫酸銀),
微微溶入清水中
太多了。給你個口訣吧只是一部分的
鉀鈉銨鹽溶水快 , ①
硫酸鹽除去鋇鉛鈣。 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銀,
硝酸鹽溶液都透明。
溶解度是指一定溫度下,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時所能溶解的溶質的克數。定義式:m(溶質)/ m(溶劑) = s(溶解度) / 100g (溶劑)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 [s/ (100g +s)] * 100%
溶解度與溫度有關,會因溫度而變化,一般是溫度越高,溶解度越大。也有相反的,如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度就會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
擴展資料:
不同狀態情況
固體溶解度
固體物質的能容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用字母s表示,其單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況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質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時,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鈉(這時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在20℃時,氯化鈉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氣體溶解度
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氣體在一定量溶劑中溶解的最高量稱為氣體的溶解度。常用定溫下1體積溶劑中所溶解的最多體積數來表示。
如20℃時100mL水中能溶解1.82mL氫氣,則表示為1.82mL/100mL水等。氣體的溶解度除與氣體本性、溶劑性質有關外,還與溫度、壓強有關,其溶解度一般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少,由于氣體溶解時體積變化很大,故其溶解度隨壓強增大而顯著增大。
太多了,什么易溶,什么不易溶,題中一般會告訴你,告訴你什么不溶吧:BaSo4,caco3,Agso4,Bacl2
隨著溫度升高溶解度降低:Ca(OH)2
溫度影響不大:NaCl
溶于水放熱的:CaO、NaOH、濃H2SO4溶于水放熱的就是濃硫酸是物理反應,氧化鈣是化學反應
溶于水吸熱的:NH4NO3
以上就是初中化學溶解度的全部內容,氯化氫:72 g/100 ml 氯化氫水溶液俗稱鹽酸,學名氫氯酸。相對分子質量為36.46。氯化氫極易溶于水,在0℃時,1體積的水大約能溶解500體積的氯化氫。氯化氫主要用于制染料、香料、藥物、各種氯化物及腐蝕抑制劑。3、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溶解度:9.4 g/100 mL 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