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書?《我真希望》這首詩是語文S版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全詩用生動的語句、渴望的心情,真摯地表達了人們希望治理煙塵、整治污水、潔凈空氣、還我藍天的美好愿望。那么,s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注釋:
1、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2、撐:撐船,用漿使船前進。
3、艇:船。
4、白蓮:白色的蓮花。
5、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6、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7、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全草類。
8、一道:一路。
9、開:分開。
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管怎樣隱藏,
都留下了劃船的蹤跡。
賞析:
池塘中一個個大蓮蓬,新鮮清香,多么誘人啊!一個小孩兒偷偷地撐著小船去摘了幾個又趕緊劃了回來。他還不懂得隱藏自己偷摘蓮蓬的蹤跡,自以為誰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駛過,水面原來平輔著的密密的綠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顯的水線,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這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攝下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S版本教材"指的是語文出版社和十二省小學語文教材編委會共同編寫編寫的教材,因十二省編委會打頭字母是S,所以稱S版。語文版主要分為A版和S版,現在這兩個版本基本上是通用得。
擴展資料:
語文版小學課標語文A版教材由語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編寫,史習江、李守業主編,因其最先通過教育部教材審定專家的立項審定和編寫審定,故按音序排為A版。
1、人教版
這套教科書在低年級著眼于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語文啟蒙教育,中、高年級則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編排上,避免煩瑣,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
2、蘇教版
經教育部核準,江蘇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初啟動了與課程標準配套的義務教育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的編寫工作。2001年秋,該教科書開始在全國12個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試用。
3、北師大版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是以《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
其中一年級上冊已用于首批國家課程改革實驗中。
4、湘教版
湖南教育出版社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編寫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1~2年級),已由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于2003年下期進入實驗區。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生詞,寫“刮”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小貓的胡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見到什么學什么,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的道理。
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寫“刮”字
1、師出示小貓圖(沒胡子)引出課題,并貼在黑板上(板書:小貓、胡子)。
2、請一生上臺寫“刮”,補充課題,其余生書空。生評,讀課題。
二、復習生詞。
1、分別出示兩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選擇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詞來說話,指名說。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悟。
1、自由小聲地讀課文,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小花貓,并且在這些自然段的前面標上三角符號。(生說,師相機在自己的書上標)
(1)第2自然段。
①指名讀,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想: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花貓?
②生答,師相機板書:認真看。再讀并指導朗讀。
③除了“認真”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漂亮)哪個詞能看出?
④出示:“碧綠、碧綠碧綠的”,生讀。
【教材分析】
《我真希望》這首詩是語文S版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全詩用生動的語句、渴望的心情,真摯地表達了人們希望治理煙塵、整治污水、潔凈空氣、還我藍天的美好愿望。警示人們: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全詩緊緊圍繞“保護環境”這一主題,分四個小節來寫,每個小節都以“我真希望”開頭,前三節還運用“不是……而是……”這樣的句式,表達“我”急切的希望。
【學習者分析】
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知識經驗、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都存在著差異。一些學生思維活躍,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強,善于交流,樂于交流;而有一些學生只能初步感知一些淺顯的內容,口語表達能力相對較弱。在教學中,應關注個體差異,關注他們不同的需求,以利于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指導,啟發學生主動,具體指導。
【教學目標】
1.認識“希、囪、而”等10個生字,會寫“而、囪、揚、潔、彩、芬、芳、晶”8個字以及以下詞語:而是、潔白、煙囪、云彩。
2.朗讀感悟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周圍的環境,使學生具有環保意識和保護環境的行動。
14、我是什么 教材說明: 本文是一篇科學短文,文章用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通過擬人的手法形象地介紹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態,變化以及與人類生活的利害關系。課文內容貼近生活,語言生動形象,結構新穎,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曬、飄”等14個生字,會寫“冷、冰、江”等8個字及以下詞語:冷風、江河、壞事、平常。學習新偏旁小字頭。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三自然段。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系。 教具準備: 字卡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導入新課孩子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認識一個朋友,它可厲害了,會變很多很多的東西,那它是什么呢?讓我們趕快來學習14課《我是什么》。板書課題,齊讀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1、自由讀文,要求:邊讀邊圈出生字,讀準音,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①帶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 ②去掉拼音搶讀、開火車讀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情1、帶著生字再讀課文,想一想“我”是什么,文中的“我”有什么特點?學生答,教師相機板書水 2、誰發現了“我”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會“變”。
以上就是s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書的全部內容,這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攝下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