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識點初二?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常考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3.真空不能傳聲,那么,物理知識點初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很多同學在復習八年級物理時,因為之前沒有做好系統的總結,導致復習時整體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物理重要知識點梳理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節浮力
一、浮力
1.浮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2.符號:
3.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G-F
4.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5.浮力的施力物體:液體
6.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受到氣體對物體的浮力。
二、浮力的產生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力。
2、浮力是液體對物體的壓力的合力。
三、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2、實驗結果表明
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第二節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2.數學表達式:=
3.用于計算的導出式:
4.適用范圍:液體和氣體
二、關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討論
1.區分:浸沒、浸入、浸在、沒入;
2.。------液體的密度
——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
3.——決定式
表明浮力大小只和、有關,浮力大小與物體的形狀、密度,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及物體在液體中是否運動等因素無關。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匯總大全:
一、八年級物理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鐘考鐘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并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并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物理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1)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
3、常見招生來源: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4、噪聲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
5、控制噪聲:(1)在生源處較弱(安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中(植樹。隔音墻)(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三、八年級上冊物理光速知識點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2/3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9.46×1015m。
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其實任何學科都是一樣的,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勤奮是最好的學習 方法 ,沒有之一。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
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
實驗注意事項:小車每次下滑的高度應該相同,目的是保證初速度相同。
2.慣性:
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3.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是二力大小之和;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是二力大小之差。合力方向都與較大力的方向相同。
4.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它處于平衡狀態。(合力為零)
5.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點上,二力平衡時合力為零。
6.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合力為0)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1.壓力:
(1)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3)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①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②當相壓力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壓強:
(1)物理意義: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有很多同學在復習物理學時,因為沒有系統的總結,復習效率上有所落后。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
聲現象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常考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4.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5.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聲點距物體S=vt/2。
八下物理基本概念匯總
第七章 運動和力
一、力的概念:
1力是 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所以力不能離開 物體而單獨存在,一個物體受到了力,一定有別的對它施加這種力。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3力的作用效果是: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二、力的測量:
1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測力計,實驗室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測力計 ,
2力的單位是:牛頓,用字母 N 表示。
三、力的示意圖:
(1)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 、 作用點 ,叫做力的三要素。只要有一個要素發生變化,力的作用效果就會改變。
(2) 力的示意圖:只表示力的作用點和方向。
四、重力
(1) 重力: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號 G 表示。
(2) 重力的大小:可用測力計來測量,當物體 靜止時,彈簧測力計讀數即所受重力。
物體所受重力跟它的質量 成正比;即G= mg,式中g是常數,g= 9.8N/kg,
(3)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總是 豎直向下的。應用:重錘線。
五、彈力:
1、產生原因:發生了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來的形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2、彈簧測力計:彈簧受到拉力或壓力而發生形變,在一定范圍內,拉力或壓力越大,彈簧的形變量就越大。
以上就是物理知識點初二的全部內容,一溫度 ①溫度計:量程、分度值、0刻度 ②溫度計的使用:玻璃泡全部浸入;待示數穩定再讀;視線與液柱上表面向平 ③水的凝固點0℃、沸點100℃;絕對零度-273.15℃;冰箱﹣15℃——﹣20℃ 二①融化:固態變液態。融化吸熱。晶體融化時吸熱且溫度保持不變 ②凝固:液態變固態。凝固放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