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物理知識點?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2、那么,初二上冊物理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是刻度尺。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
納米(nm)換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
nm長度的單位換算時,小單位變大單位用乘,大單位換小單位用除3、正確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2)使用時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后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4、正確記錄測量值: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1)只寫數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2)讀數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不能避免,能盡量減小,錯誤能夠避免是不該發生的
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6、特殊方法測量
(1)累積法:如測細金屬絲直徑或測張紙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二、簡單的運動
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我們平常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參照物)而言的,所以,對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2、參照慶悄缺物: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1)參照物并不都是相對地面靜止不動的物體,只是選哪個物體為參照物,我們就假定物體不動(2)參照物可任意選取,但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對同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對靜止:兩個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的物體,或它們之間的位置不變,則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初二上學期物理知識點歸納有:
1、測量某個物理量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準量叫做單位。為方便交流,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
2、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其他單位有:千米(彎哪亂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納米(nm)。
3、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誤差的產生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有關。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改進測量緩冊方法。誤差與錯誤區別:誤差不是錯誤,錯誤不該發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埋檔避免。
5、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6、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應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
這篇文章我給大家總結歸納了八年級物理上冊的重要知識點,接下來分享具體的內容,供參考。
物態變化
1.物態變化: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它們兩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所以物態變化有6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
2.物態變化過程:
熔化:固態→液態(吸熱)
凝固:液態→固態(放熱)
汽化:(分沸騰和蒸發):液態→氣態(吸熱)
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氣態→液態(放熱)
升華:固態→氣態(吸熱)
凝華:氣態→固態(放熱)
聲音扒罩納的產生與傳播
1.聲的產生:
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說明:物體在振動時發聲,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聲速的大小不僅跟介質的種類有關(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且V固>V液>V氣),還跟介質的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3)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
(4)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40m/s;
(5)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
3.回聲:
人耳能辨別原聲與回聲的時間間隔至少為0.1S或人與障礙物的距離至少為17m。
許多同學在復習初二物理上冊時,因為沒有對之前的知識整理歸納,所以導致復習時的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2022”,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2022
1、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位置改變(關鍵抓住五個字“位置的變化”)
4、動的描述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選定的標準物體
運動和靜帆叢止的相對性:選不同的參照物,對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
5、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
6、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7、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鍵轎梁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8、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初中生熟練地掌握物理知識點,非常有益于物理成績的提高,下面是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僅供大家參考!
八年級上帆彎冊物理知識點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注:由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s/t;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知識點精選八年級上冊
面鏡:⑴平面鏡: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④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實像和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定義:用球面的內表面作反射面。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會聚在一點
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
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陸轎敬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早慎聲音。
以上就是初二上冊物理知識點的全部內容,物體在平面鏡里成的像是 像。 2、物理學中把能呈現在光屏上的像稱為 像,例如:___、___不能在光屏上呈現,只能用眼睛子直接看到像稱成為 像,例如:___、___。 3、平面鏡的作用有:(1)___;(2)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