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歷史故事有關的成語?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完璧歸趙、圍魏救趙、退避三舍、毛遂自薦、負荊請罪、紙上談兵、一鼓作氣、千金買骨、諱疾忌醫、臥薪嘗膽、殺妻求將、驚弓之鳥、高山流水、一字千金、指鹿為馬、焚書坑儒、圖窮匕見、那么,與歷史故事有關的成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顧茅廬 大公無私 望梅止渴 完璧歸趙 滴水穿石 負荊請罪 手不釋卷
聞雞起舞 臥薪嘗膽 草木皆兵 四面楚歌 樂不思蜀 驚弓之鳥 完壁歸趙
背水一戰
1、望梅止渴
三國時,曹操帶兵長途行軍,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便說:“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們聽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只好用空想來加以安慰。
2、三顧茅廬
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后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3、四面楚歌
楚漢交戰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項羽吃驚地說:“漢軍把楚地都占領了嗎?為什么楚人這么多呢?”比喻四面受敵,處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4、臥薪嘗膽
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據說他睡覺睡在柴草上頭,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策勵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準備,終于打敗了吳國。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5、背水一戰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 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
交戰后,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后無退路,只能拼死奮戰。
1、歷史故事成語:完璧歸趙、圍魏救趙、退避三舍、毛遂自薦、負荊請罪、 紙上談兵、一鼓作氣、千金買骨、諱疾忌醫、臥薪嘗膽、殺妻求將、驚弓之鳥、 高山流水。
2、毛遂自薦成語典故:戰國時,秦軍在長平一戰,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
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挑選20個文武全才的門客一起去。經過挑選,最后還缺一個人。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可是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平原君說:“先生來到趙勝門下幾年了?”毛遂說:“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人處在世界上,就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如今,處在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趙勝也沒聽到贊語,這是因為先生沒有什么才能的緣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要是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像錐子那樣,整個鋒芒都會露出來,不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于帶毛遂一道前往。
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臥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1. 描寫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
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臥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 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臥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圖窮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尸(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云)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 東窗事發(秦檜) 胸有成竹(文與可) 秦 :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尸(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云)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 東窗事發(秦檜) 胸有成竹(文與可)。
以上就是與歷史故事有關的成語的全部內容,1、望梅止渴 三國時,曹操帶兵長途行軍,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便說:“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們聽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