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數學總結?.那么,六年級下冊數學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題綱就是數學學期總結了,然后再寫這學期的數學里面學到了多少,學會了什么,還沒學會什么,沒學會的就加強努力,爭取下學期學的更好…就行了,就像學作文一樣…
下面是我的復習資料。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小學奧數公式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的公式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的公式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的公式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的公式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的公式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的公式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的公式 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參考資料:百度知道 (一)數的讀法和寫法 1. 整數的讀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讀。讀億級、萬級時,先按照個級的讀法去讀,再在后面加一個“億”或“萬”字。每一級末尾的0都不讀出來,其它數位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2. 整數的寫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寫,哪一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3. 小數的讀法:讀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從左向右順次讀出每一位數位上的數字。 4. 小數的寫法:寫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小數點寫在個位右下角,小數部分順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5. 分數的讀法:讀分數時,先讀分母再讀“分之”然后讀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6. 分數的寫法:先寫分數線,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 7. 百分數的讀法:讀百分數時,先讀百分之,再讀百分號前面的數,讀數時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8. 百分數的寫法: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二)數的改寫 一個較大的多位數,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它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有時還可以根據需要,省略這個數某一位后面的數,寫成近似數。 1. 準確數:在實際生活中,為了計數的簡便,可以把一個較大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改寫后的數是原數的準確數。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寫成以萬做單位的數是 125430 萬;改寫成 以億做單位 的數 12.543 億。 2. 近似數:根據實際需要,我們還可以把一個較大的數,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數,用一個近似數來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億后面的尾數是 13 億。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數去掉;如果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數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進1。例如:省略 345900 萬后面的尾數約是 35 萬。省略 4725097420 億后面的尾數約是 47 億。 4. 大小比較 1. 比較整數大小:比較整數的大小,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 2. 比較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3. 比較分數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分子相同的數,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數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三)數的互化 1. 小數化成分數: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的后面寫幾個零作分母,把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作分子,能約分的要約分。 2. 分數化成小數: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盡的就化成有限小數,有的不能除盡,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數。 3. 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4. 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5. 百分數化成小數: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6. 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7. 百分數化成小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四)數的整除 1. 把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這個合數的質數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質數為止,再把除數和商寫成連乘的形式。 2. 求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方法是:先用這幾個數的公約數連續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約數1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連乘求積,這個積就是這幾個數的的最大公約數 。 3. 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是:先用這幾個數(或其中的部分數)的公約數去除,一直除到互質(或兩兩互質)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求積,這個積就是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4. 成為互質關系的兩個數:1和任何自然數互質 ; 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互質; 當合數不是質數的倍數時,這個合數和這個質數互質; 兩個合數的公約數只有1時,這兩個合數互質。 (五) 約分和通分 約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約數(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來的幾個分數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然后把各分數化成用這個最小公倍數作分母的分數。 小數 1 小數的意義 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可以用小數表示。 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一個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部分組成。數中的圓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左邊的數叫做整數部分,小數點左邊的數叫做整數部分,小數點右邊的數叫做小數部分。 在小數里,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小數部分的最高分數單位“十分之一”和整數部分的最低單位“一”之間的進率也是10。 2小數的分類 純小數:整數部分是零的小數,叫做純小數。例如: 0.25 、 0.368 都是純小數。 帶小數:整數部分不是零的小數,叫做帶小數。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帶小數。 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數位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數。 無限小數:小數部分的數位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例如: 4.33 …… 3.1415926 …… 無限不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數字排列無規律且位數無限,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 例如:∏ 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有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個數叫做循環小數。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例如: 3.99 ……的循環節是“ 9 ” , 0.5454 ……的循環節是“ 54 ” 。 純循環小數:循環節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純循環小數。 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環小數:循環節不是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混循環小數。 3.1222 …… 0.03333 …… 寫循環小數的時候,為了簡便,小數的循環部分只需寫出一個循環節,并在這個循環節的首、末位數字上各點一個圓點。如果循環 節只有 一個數字,就只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例如: 3.777 …… 簡寫作 0.5302302 …… 簡寫作 。 分數 1 分數的意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在分數里,中間的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2 分數的分類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帶分數:假分數可以寫成整數與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做帶分數。 3 約分和通分 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 ,叫做約分。 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四)百分數 1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 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用"%"來表示。百分號是表示百分數的符號。
你可以翻開你所學書本的目錄,列舉一些知識點,然后再根據生活中可以見到的關于那個知識點的問題進行討論,比如說學習了正方體面積的求法,就可以寫通過對這個知識的學習,你會自己做不同大小的盒子來裝東西等,總之就是聯系實際生活來寫,希望能幫到你
(你開頭就寫) 經過了本學期 我意識到了我有很多的地方不足以后我要加以改正 1.... 2.... 3..... (把你認為不好的寫下來 )(結尾再寫) 希望以上我的缺點我在下學期可以改正 也希望老師和同學會監督我 讓我在以后會更加向上 總結人:XXX 2007年8月19日
標 內容知識技能數學素養 數與代數正比例和反比例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互相依賴的變量,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能根據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并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 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實例,會利用正、反比例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 空間與圖形圖形的認識認識圓柱和圓錐。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初步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發展空間觀念。 了解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征。 知道圓柱和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圖形與測量掌握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柱、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類比、轉化等思想,初步發展推理能力 了解圓柱和圓錐(包括容積)的含義。 掌握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圖形與位置了解比例尺的含義。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和實際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會按給定的比例進行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換算。
以上就是六年級下冊數學總結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