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級下冊數學書課本?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本冊教科書由負數、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數學廣角、整理與復習等六個單元組成。具體如下:六年下冊 一、負數 (負數的認識、比較大小;負數在日常生活及數學中的應用) 二 、那么,6年級下冊數學書課本?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29頁:1、圓柱圓柱圓錐圓錐圓錐圓柱2、名稱:圓柱——直徑10 分米表面積282.6 平方分米體積565.2立方分米半徑1米表面積10.676 平方米體積2.198立方米 直徑40厘米表面積3140平方厘米體積6280立方厘米 圓錐——半徑2分米體積30.144立方分米 直徑1米體積31.7925立方米3、所用布料:10乘以3.14乘以20的積加上10除以2的平方乘以3.14乘以2的積,等于785平方厘米。所裝水(容積):10除以2的平方乘以3.14乘以20等于1570立方厘米,等于1570毫升,等于1.57升。 第30頁:1、略。2、先用47.1乘以35的積加上47.1除以3.14除以2的平方,等于1704.75,再用1704.75乘以20等于34095平方厘米。3、(1)8.5乘以3乘以4等于102立方分米 (2)8除以2的平方乘以3.14乘以5等于251.2立方厘米。 (3)15除以2的平方乘以3.14乘以8乘以3分之1等于471立方厘米。4、12除以2的平方乘以3.14乘以9的積減去2除以2的平方乘以3.14乘以9乘以12的積,等于678.24立方厘米,約等于678立方厘米。
《小學數學1-6年級電子課本(人教版)》資源免費
鏈接:14DonZauAG81bXRBy0C_LaQ
小學數學1-6年級電子課本(人教版)|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電子課本.pdf|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pdf|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電子課本.pdf|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pdf|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電子課本.pdf|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pdf|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電子課本.pdf|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pdf|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電子課本.pdf|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pdf|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電子課本.pdf|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pdf
七橋問題Seven Bridges Problem18世紀著名古典數學問題之一。在哥尼斯堡的一個公園里,有七座橋將普雷格爾河中兩個島及島與河岸連接起來(如圖)。問是否可能從這四塊陸地中任一塊出發,恰好通過每座橋一次,再回到起點?歐拉于1736年研究并解決了此問題,他把問題歸結為如下右圖的“一筆畫”問題,證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有關圖論研究的熱點問題。18世紀初普魯士的柯尼斯堡,普雷格爾河流經此鎮,奈發夫島位于河中,共有7座橋橫跨河上,把全鎮連接起來。當地居民熱衷于一個難題:是否存在一條路線,可不重復地走遍七座橋。這就是柯尼斯堡七橋問題。L.歐拉用點表示島和陸地,兩點之間的連線表示連接它們的橋,將河流、小島和橋簡化為一個網絡,把七橋問題化成判斷連通網絡能否一筆畫的問題。他不僅解決了此問題,且給出了連通網絡可一筆畫的充要條件是它們是連通的,且奇頂點(通過此點弧的條數是奇數)的個數為0或2。 當Euler在1736年訪問Konigsberg, Prussia(now Kaliningrad Russia)時,他發現當地的市民正從事一項非常有趣的消遣活動。Konigsberg城中有一條名叫Pregel的河流橫經其中,這項有趣的消遣活動是在星期六作一次走過所有七座橋的散步,每座橋只能經過一次而且起點與終點必須是同一地點。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分之y=k(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乘以y=k(一定) 1 、每份數×份數=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2 、1倍數×倍數=幾倍數幾倍數÷1倍數=倍數幾倍數÷倍數=1倍數3 、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4 、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6 、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7 、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8 、因數×因數=積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9 、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商×除數=被除數 1 、正方形C周長 S面積 a邊長周長=邊長× 4C=4a面積=邊長×邊長S=a×a2 、正方體V:體積 a:棱長表面積=棱長×棱長×6S表=a×a×6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3 、長方形C周長 S面積 a邊長周長=(長+寬)×2C=2(a+b)面積=長×寬S=ab4 、長方體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S=2(ab+ah+bh)(2)體積=長×寬×高V=abh5 、三角形s面積 a底 h高面積=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積 ×2÷底三角形底=面積 ×2÷高6 、平行四邊形s面積 a底 h高面積=底×高s=ah7 、 梯形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圓形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1)周長=直徑×∏=2×∏×半徑C=∏d=2∏r(2)面積=半徑×半徑×∏9 、圓柱體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3)體積=底面積×高(4)體積=側面積÷2×半徑10 、圓錐體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體積=底面積×高÷3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的公式(和+差)÷2=大數(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和÷(倍數-1)=小數小數×倍數=大數(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差÷(倍數-1)=小數小數×倍數=大數(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全長=株距×(株數-1)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株數=段數=全長÷株距全長=株距×株數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全長=株距×(株數+1)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株數=段數=全長÷株距全長=株距×株數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利潤=售出價-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時間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本冊教科書由負數、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數學廣角、整理與復習等六個單元組成。具體如下:六年下冊一、負數(負數的認識、比較大小;負數在日常生活及數學中的應用)二 、圓柱與圓錐(圓柱和圓錐的認識、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三、比例(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正反比例、正比例圖像;比例尺、圖形的放大和縮小;用比例解決問題;) ● 自行車里的數學 四、統計 (統計圖的科學選擇和使用) 五 、數學廣角(抽屜原理) ●節約用水 六、 整理與復習 1、數與代數2、空間與圖形3、統計與概率4、綜合應用
以上就是6年級下冊數學書課本的全部內容,此題被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書收錄.在95頁。 此題也被人教版初中第一冊收錄.在121頁. 一筆劃:■⒈凡是由偶點組成的連通圖,一定可以一筆畫成。畫時可以把任一偶點為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