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物理方程第3版答案?數學物理方程是指在物理學、力學、工程技術等問題中經過一些簡化后所得到的、反映客觀世界物理量之間關系的一些偏微分方程。雖然比較難聯系實際去尋找偏微分方程的應用,但是實際中很多東西離不開數學物理方程,那么,數學物理方程第3版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數學物理方程是指在物理學、力學、工程技術等問題中經過一些簡化后所得到的、反映客觀世界物理量之間關系的一些偏微分方程。
雖然比較難聯系實際去尋找偏微分方程的應用,但是實際中很多東西離不開數學物理方程,其中熱方程便是一個廣泛應用的例子。其中熱方程在許多現象的數學模型中出現,而且常在金融數學中作為期權的模型出現。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中的差分方程可以轉成熱方程,并從此導出較簡單的解。
還有熱方程在流形上的推廣是處理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的主要之一,由此也導向熱方程在黎曼幾何中的許多深入應用。
拉普拉斯方程為:Δu=d^2u/dx^2+d^2u/dy^2=0,其中 Δ 為拉普拉斯算子,此處的拉普拉斯方程為二階偏微分方程。三維情況下,拉普拉斯方程可由下面的形式描述,問題歸結為求解對實自變量x、y、z二階可微的實函數φ 而拉普拉斯方程,在電磁場方面廣泛,而我們打電話依賴的電磁場便與其聯系緊密。于是當我們要的信息得以傳遞
波動是一種重要的偏微分方程,主要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種的波動現象。工業生產例如開采煤礦,煤礦很容易塌方,而了解煤層的巖土結構較為重要,在生產過程應該避免共振,于是就需要波動方程去解或是計算煤層是否能安全生產,是否易塌方。
物理方程如下:
物理方程是描述同類物理量之間的定量關系,物理量就是能準確反映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一個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物理量,是指物理學中所描述的現象、物體或物質可定性區別和定量確定的屬性。都是用數字和單位聯合表達的。一般先選幾個獨立的物理量,如長度、時間等,并以使用方便為原則規定出它們的單位。
導出物理量:按定義通過基本物理量的相乘或相除,積分或微分,或由基本量的綜合運算而得到的物理量叫導出物理量。比如密度、容積、速度、力、功和電量等。
每個量綱獨立的基本量都有一個選定的單位,稱為基本單位。所有導出物理量的單位都由基本單位相乘或相除構成,而且不引入數值因子。例如,“力”的SI導出單位名稱叫“牛頓”,用“N”表示,1 N=1 kg·m/s2。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物理學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頓的年代,它已經成為一門有眾多分支的基礎科學。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也是一門崇尚理性、重視邏輯推理的科學。物理學充分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思考題
實驗一燃燒熱的測定
1. 在本實驗中,哪些是?哪些是環境?和環境間有無熱交換?這些熱交換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如何校正?
提示:盛水桶內部物質及空間為,除盛水桶內部物質及空間的熱量計其余部分為環境,和環境之間有熱交換,熱交換的存在會影響燃燒熱測定的準確值,可通過雷諾校正曲線校正來減小其影響。
2. 固體樣品為什么要壓成片狀?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確定的?
提示:壓成片狀有利于樣品充分燃燒;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測定誤差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燒,可根據氧彈的體積和內部氧的壓力確定來樣品的最大用量。
3. 試分析樣品燃不著、燃不盡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壓片太緊、燃燒絲陷入藥片內會造成燃不著;壓片太松、氧氣不足會造成燃不盡。
4. 試分析測量中影響實驗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證樣品充分燃燒、和環境間的熱交換是影響本實驗結果的主要因素。本實驗成功的關鍵:藥品的量合適,壓片松緊合適,雷諾溫度校正。
5. 使用氧氣鋼瓶和氧氣減壓器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提示:閱讀《物理化學實驗》教材P217-220
實驗二凝固點降低法測定相對分子質量
1. 什么原因可能造成過冷太甚?若過冷太甚,所測溶液凝固點偏低還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相對分子質量偏低還是偏高?說明原因。
1.當 x>1是化簡
-------------------
√(x+1/x)的平方-4
2.平行四邊形的兩鄰邊是3和5,它的一個銳角的角平分線把場邊分成的兩條線段的長是
3.已知一個梯形的四條邊長分別為1,2,3,4,則此梯形的面積為
在四邊形ABCD中,對角線AC BD交于點O,從(1)AB=CD;(2)AB平行于CD;(3)OA=OC;(4)OB=OD;(5)AC垂直于BD;(6)AC平分角BAD;這六個條件中推出四邊形ABCD為菱形.如(1)(2)(5)=ABCD是菱形,再寫出符合要求的兩個:___________--ABCD是菱形;__________--ABCD是菱形.
二、選擇題
11.如圖,BE=CF,AB=DE,添加下列哪些條件可以推證△ABC≌△DFE ( )
(A)BC=EF (B)∠A=∠D (C)AC‖DF (D)AC=DF
12. 已知,如圖,AC=BC,AD=BD,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CO=DO(B)AO=BO (C)AB⊥BD (D)△ACO≌△BCO
13.在△ABC內部取一點P使得點P到△ABC的三邊距離相等,則點P應是△ABC的哪三條線交點. ( )
(A)高 (B)角平分線 (C)中線 (D)垂直平分線已知
14.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
(A)有兩個銳角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B)一條斜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C)頂角和底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全等; (D)兩個等邊三角形全等.
15.下列條件能判定△ABC≌△DEF的一組是 ( )
(A)∠A=∠D, ∠C=∠F, AC=DF (B)AB=DE, BC=EF, ∠A=∠D
(C)∠A=∠D, ∠B=∠E, ∠C=∠F (D)AB=DE,△ABC的周長等于△DEF的周長
16.已知,如圖,△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線,BE=CF,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幾個 ( )
(1)AD平分∠EDF;(2)△EBD≌△FCD; (3)BD=CD;(4)AD⊥BC.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三、解答題:
1.如圖,AB=DF,AC=DE,BE=FC,問:ΔABC與ΔDEF全等嗎?AB與DF平行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可以翻翻教材上二階線性偏微分方程的化簡。
由題知a11=1, a12=1, a22=-3
則特征線dy/dx的值滿足為特征方程a11*x^2-2*a12*x+a22=0的解,即
dy/dx=3或dy/dx=-1,即d(3x-y)=0或d(x+y)=0
變量代換:令\xi=3*x-y, \eta=x+y,則通過求導鏈式法則,泛定方程可以化為:
(\partial^2 u) / (\partial \xi \partial \eta) = 0
因此泛定方程的通解為u(\xi, \eta)=f(\xi)+g(\eta),其中f,g為任意一階可導函數。
因此u(x, y)=f(3*x-y)+g(x+y),帶入邊界條件可以定出f和g的具體形式。
結果為f(x)=(sin(x/3)-x/3)/2, g(x)=(x+sinx)/2
因此定解問題的解為:
u(x, y)=(sin((3*x-y)/3)-(3*x-y)/3)/2+(x+y+sin(x+y))/2, -\infty
以上就是數學物理方程第3版答案的全部內容,由題知a11=1, a12=1, a22=-3 則特征線dy/dx的值滿足為特征方程a11*x^2-2*a12*x+a22=0的解,即 dy/dx=3或dy/dx=-1,即d(3x-y)=0或d(x+y)=0 變量代換:令\xi=3*x-y, \eta=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