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同步?同步衛星的特點是能夠與地球自轉同步,常用于通信和氣象觀測等領域。1.地球同步軌道 同步衛星的特點之一是其軌道與地球自轉同步。這意味著衛星的軌道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等,使得衛星能夠在地球上方的相同位置持續停留。那么,高中物理同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同步衛星是衛星的一種,都繞地球運動,向心力都由地球對衛星的引力提供,一般軌道都是橢圓,地球在一個焦點上,距地面高度周期不定。而同步衛星的特殊點在于它的軌道是圓的,且位于赤道上空,與地心距離為36000KM,周期為24小時。
1的后半句錯了,GMm/R^2=ma2 是指只有地球引力,沒有支持力的,隨地球運動的物體還受支持力所以GMm/R^2=ma2+N
GMm/R^2=m v2^2/R中v2是第一宇宙速度,v2^2/R不等于a2,而等于g
如果地球不轉,那你說a2是不是等于零呢,肯定等于吧,當然v2^2/R是個常數,跟地球轉的快慢無關,只有當地球轉得足夠快,知道地面上的東西被甩的脫離地面,此時a2=g,因為根據牛二,ma2=mg
解答:(1)首先解決加速度的問題,因為合外力F=ma,因此加速度a=合外力F/m,對于航空航天模型,合外力只有萬有引力,而萬有引力的大小只和衛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遠近有關(兩者質量不改變),所以兩者距離越遠,萬有引力越小,加速度愈小,兩者距離越近,萬有引力越大,加速度越大,和處于哪個軌道無關。
(2)其次解決周期、角速度、線速度的關系,這個問題分為兩個模型:(a)兩個圓周運動模型(b)一個橢圓運動模型
對于圓周運動模型,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原理,得:距離越大,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對于橢圓運動:求解周期時,可以把半長軸視為圓周運動的半徑,進而求解,所以橢圓運動的周期應該是介于這兩個圓周運動周期之間的,比小圓的周期大,比大圓的周期小
求解速度問題,橢圓上的B點速度>小圓上B點的速度,因為從小圓上要加速才能做離心運動,才能上橢圓軌道;同理橢圓上的A點速度<大圓上A點的速度,因為從大圓要減速才能做近心運動,才能掉到橢圓上。
因此四個速度排序為:橢圓B點速度>小圓B點速度>大圓A點速度>橢圓A點速度
人造衛星繞地球的周期和地球的自轉同步稱為同步衛星(Geostationary Satellite),它的優點是使用者只要對準人造衛星就可進行溝通而不必再追蹤衛星的軌跡。
地球同步衛星是人為發射的一種衛星,它相對于地球靜止于赤道上空.從地面上看,衛星保持不動,故也稱靜止衛星;從地球之外看,衛星與地球共同轉動,角速度與地球自轉角速度相同,故稱地球同步衛星. 地球同步衛星距赤道的高度約為 36000千米,線速度的大小約為3.1公里每秒.
哈哈,同步衛星就是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的啦。高中物理的衛星這個,額。有這種衛星么。
ps高中物理也有講同步衛星的吧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同步的全部內容,解(1)首先解決加速度的問題,因為合外力F=ma,因此加速度a=合外力F/m,對于航空航天模型,合外力只有萬有引力,而萬有引力的大小只和衛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遠近有關(兩者質量不改變),所以兩者距離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