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歷史的句子?64、歷史永遠是陳舊的,新的生活不能把歷史為根據(jù),這正如一種新的愛情不能和舊的愛情一樣。65、比起大自然來,歷史對人類的感情更嚴酷,更殘暴。大自然要求人們僅僅滿足于天賦的本能,而歷史卻要強制人的理智。那么,描寫歷史的句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則為李林甫、楊國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卻為虎狼之臣,如朱溫之輩。歷朝歷代,莫不如此,豈有他哉!
2、說自己而不說國家大事,卻只讓人見其英氣勃勃。但由于說得比較委婉一些,所以不如岳飛的“精忠報國”為大眾熟知。
3、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吳亡于西施;秦以呂易嬴,趙姬之功;晉牛繼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楊玉環(huán);明亡于陳圓圓;清敗于太后慈禧。
4、有人上奏說什么地方鬧饑荒,老百姓沒東西吃了,這位仁兄驚奇地問道:“何不食肉糜?”
5、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秦檜要辦岳飛,說有啥謀反書信,雖然找不到了,但這事“莫須有”,韓世忠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7、“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也!”
8、我們的祖先,經(jīng)過原始社會后,首先在人煙稠密、物產(chǎn)豐富的黃河一帶的中原大地,建立了以華夏族為中心的多民族國家。
9、蘇秦貧困時飽受嫂嫂的清白眼,后做了六國之相,衣錦還鄉(xiāng),嫂嫂態(tài)度大變,蘇秦問原因(大概是明知故問),嫂嫂說得實在:你現(xiàn)在“位尊而多金”了。
10、秦尚法,漢即尚儒;唐重武輕文,宋即重文輕武;唐宋尚詩詞,明清即尚八股。
1、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
2、歷史永遠是陳舊的,新的生活不能把歷史為根據(jù),這正如一種新的愛情不能和舊的愛情一樣。
3、翻遍了整個歷史,我們沒有看到一次金錢穗困枝不起作用或遭到失敗的事例。
4、歷史事件乃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xiàn)?!瓪v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則必須研究人們是在怎么想的。
5、歷史還不是一門科學,僅僅靠偽造和刪節(jié)才會被弄得像門科學似的。
6、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xiàn)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xiàn)實的部分。
7、歷史是什么: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
8、歷史并沒有真尺陵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
9、歷史是一出沒有結(jié)局的戲。每個結(jié)局都是這出戲的新情節(jié)的開始。
10、歷史是為活著的人們而寫的?;钪娜藗兯蚜怂勒哐螅ぶ勒呤w前進。
11、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
12、人類的具體歷史,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所有人的歷史,也必然是人類的一切希望、斗爭和受難的歷史。
13、歷史不應(yīng)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yīng)該孕育熱情。
14、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
15、歷史對事業(yè)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jié)果來評定的。
16、歷史又可教我們以智慧和價值的相對性。
11、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
12、人類的具體歷史,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所有人的歷史,也必然是人類的一切希望、斗爭和受閉罩氏難的歷史。
13、歷史不應(yīng)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yīng)該孕育熱情。
14、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
15、歷史對事業(yè)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jié)果來評定的。
16、歷史又可教我們以智慧和價值的相對性。
17、人類的歷史是很忍耐地等待著被侮辱者的勝利。
18、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恒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
19、歷史展示出現(xiàn)在與過去的一種對話,在這種對話中,現(xiàn)在采取并保持著主動。
20、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
21、舊的歷史,帶著它的詩、畫,與君子小人,必須死!新的歷史必須由血里產(chǎn)生出來!
22、歷史的第一頁是從互相猜忌、搞陰謀和耍手腕開始的。
23、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xiàn)實,也照亮未來。
24、歷史不時表現(xiàn)為一團烏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轉(zhuǎn)的洪流一樣。
25、歷史是由活著的人和為了活著的人而重建死者的生活。
26、歷史有兩部,一部是的,的歷史,做教科書用的,給王太子念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歷史,可以看出國家大事的真正原因,是一部可恥的歷史。
1、前者如春秋戰(zhàn)國之百家爭鳴,魏晉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書坑儒,漢之獨尊儒術(shù),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獄。
2、朝代之初,君強臣強;朝代之中,君強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強: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則為李林甫楊國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卻為虎狼之臣,如朱溫之輩。歷朝歷代,莫不如此,豈有他哉!
3、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4、劉邦說:“大丈夫當如此耳”,體現(xiàn)了一個小官僚對豪華奢侈的向往。陳勝說:“帝王將相寧有種乎?”體現(xiàn)了一個生活在低層的農(nóng)民的悲憤。
5、蘇秦貧困時飽受嫂嫂的清白眼,后做了六國之相,衣錦還鄉(xiāng),嫂嫂態(tài)度大變,蘇秦問原因(大概是明知故問),嫂嫂說得實在:你現(xiàn)在“位尊而多金”了。
6、姜尚: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7、秦檜要辦岳飛,說有啥謀反書信,雖然找不到了,但這事“莫須有”,韓世忠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8、“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p>
9、秦尚法,漢即尚儒;唐重武輕文,宋即重文輕武;唐宋尚詩詞,明清即尚八股。
10、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吳亡于西施;秦以呂易嬴,趙姬之功;晉牛繼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楊玉環(huán);明亡于陳圓圓;清敗于太后慈禧。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統(tǒng), 商周繼之,春秋戰(zhàn)國亂之;秦一統(tǒng),兩漢繼之,三國魏晉南北朝亂之;隋一統(tǒng),大唐繼之,五代十國宋遼金亂之;元一統(tǒng),明清繼之,民國亂之。
2、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吳亡于西施;秦以呂易嬴,趙姬之功;晉牛繼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楊玉環(huán);明亡于陳圓圓;清敗于太后慈禧。
3、歷史有無數(shù)的選擇,選擇在某個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紂為虐,焚書坑儒;漢之王莽,書生治國,一塌糊涂;唐之安祿山,安史之亂,由盛轉(zhuǎn)衰;宋之王安石,變法褲慶純維新,由治而亂;明之吳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凱,賣友求榮,反復(fù)無常。
4、內(nèi)憂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宮;中憂官場腐敗,官逼必然民反;外憂民族矛盾,異族虎視耽耽
歷朝歷代之滅亡,無不由此三者起。
5、勝者王侯敗者賊,歷史即是:為勝者歌功頌德、敗者落井下石的虛假陳述
勝即是劉邦,敗即是項羽;勝即是李世民,敗即是竇建德;勝即是朱元璋,敗即是張士誠;勝是一國之君,敗是流賊草寇。
6、矯枉總是過正,其實過猶不及
秦尚法,漢即尚儒;唐重武輕文,宋即重文輕武;唐宋尚詩詞,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亂,思想越光輝燦爛;越是大一統(tǒng),政治穩(wěn)定,思想越停滯不前
前者如春秋戰(zhàn)國之百家爭鳴,魏晉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書坑儒,漢之獨尊儒術(shù),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獄。
以上就是描寫歷史的句子的全部內(nèi)容,10、歷史是為活著的人們而寫的。活著的人們搜了死者腰包后,踏著死者尸體前進。11、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12、人類的具體歷史,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所有人的歷史,也必然是人類的一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