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聯想不可歷史事件 聯想成立歷史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簡介 聯想創立背景 聯想發展歷程包括幾個階段
聯想集團是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由11名科技人員創辦,是中國的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滑迅漏,和富有創新性的國際化的科技公司。
2005年,聯信爛想集團收購IBM 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事業部;2013年,聯想電腦銷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PC生產廠商。
2014年10月,聯想集團宣布該公司已經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自2014年4月1日起, 聯想集團成立了四個新的、相對獨立的業務集團,分別是PC業務集團、移動業務集團、企業級業務集團、云服務業務集團。
管理團隊:
董事長兼CEO:楊元慶
聯想集團總裁:Gianfranco Lanci
Lanci領導所有大區、個昌仿人電腦業務集團和企業級業務集團,并負責這些業務的端到端業務管理,他同時還將繼續擔任聯想集團首席運營官的職務。
Lanci于2012年4月加入聯想集團,在個人電腦業務方面擁有30余年工作經驗,曾在德州儀器公司和宏碁任領導職務。
以上內容參考---聯想
聯想集團從成立起初由于特殊的歷史背景,就始終處于一生二、二歸一的生存、發展態勢之中,所以筆者簡稱為柳氏基因“一二一”。要知道“一二一”基因的由來必須先了解聯想的發展歷程。
聯想的前身是由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敏圓改所投資二十萬元成立的,成立日期大際為1984年10月或11月的某一天,公司名稱為:“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之初也就是倒騰些電子表、旱冰鞋、運動褲衩、電冰箱等,活生生就是個倒爺。1985年后倪光南帶著他的“聯想式漢字”加盟公司,代理IBM微機及至代理AST微機,決定走AST之路,從此才真正開橋判始了聯想電腦之路,從代理走到自主生產;
1988年柳腔塌傳志與香港導遠公司電腦有限公司和中國技術轉讓有限公司各投資30萬港元香港成立香港聯想公司,1989年公司正式把聯想兩個字給了自己,把原公司更名為“聯想集團公司”,因而就有了北京聯想和香港聯想之分。此時聯想已經擁有香港北京兩個研究中心,三個生產基地,北京東北旺、深圳八卦嶺、香港柴灣;
1990年5月。聯想將200臺“聯想286”送到全國展覽會上,一炮打響,一個星期后進軍北京計算機交易會,一舉拿到1200余萬元的訂單;
1994年2月14日聯想在香港掛牌上市;
1997年2月3日,聯想集團公司全體董事在北京聯想總部大樓505室召開會議,擬定決議如下:
--把北京聯想和香港聯想合并為中國聯想。
--具體做法是,把北京聯想業務的主要部分通過資產評估,以該部分資產購買香港聯想股票。
--整合后的北京聯想將成為香港聯想的絕對大股東,所占股份由原來的42%上升為60%以上。
董事會將合并后的公司大權賦予柳傳志,他成為中國聯想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
2001年夏天開始,聯想集團因楊元慶和郭為而一分為二,分為“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聯想集團控投公司作為“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的母公司依然存在,其中擁有“聯想電腦”57%的股杈,神州數碼51的股權。柳傳志和李勤分別擔任聯想控股的總裁和副總裁,以及“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的董事長。聯想控股就是由1984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演變而來的,中間還曾更名為“北京聯想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
2004年12月8日,聯想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6億美元的公司股票收購IBM在全球的個人計算機業務,此外還將IBM個人計算機的5億美元的債務轉到自己名下。聯想在一夜間成為世界第三大個人計算機廠商,擁有至少130億美元的年銷售收入和7.6%的全球個人計算機市場占有率。
以上就是聯想發展簡史。
聯想集團從成立起初由于特殊的歷史背景,巖猜就始終處于一生二、二歸一的生存、發展態勢之中,所以筆者簡稱為柳氏基因“一二一”。
要知道“一二一”基因的由來必須先了解聯想的發展歷程。
聯想的前身是由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所投資二十萬元成立的,成立日期大際為1984年10月或11月芹弊的某一天,公司名稱為:“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之初也就是倒騰些電子表、旱冰鞋、運動褲衩、電冰箱等,活生生就是個倒爺。
1985年后倪光南帶著他的“聯想式漢字”加盟公司,代理IBM微機及至代理AST微機,決定走AST之路,從此才真正開始了聯想電腦之路,從代理走到自主生產;
1988年柳傳志與香港導遠公司電腦有限公司和中國技術轉讓有限公司各投資30萬港元香港成立香港聯想公司,1989年公司正式把聯想兩個字給了自己,把原公司更名為“聯想集團公司”,因而就有了北京聯想和香港聯想之分。
此時聯想已經擁有香港北京兩個研究中心,三個生產基地,北京東北旺、深圳八卦嶺、香港柴灣;
1990年5月。
聯想將200臺“聯想286”送到全國展覽會上,一炮打響,一個星期后進軍北京計算機交易會,一舉拿到1200余萬元的訂單;
1994年2月14日聯想在香港掛牌上市;
1997年2月3日,聯想集團公司全體董事在北京嫌棗族聯想總部大樓505室召開會議,擬定決議如下:
--把北京聯想和香港聯想合并為中國聯想。
--具體做法是,把北京聯想業務的主要部分通過資產評估,以該部分資產購買香港聯想股票。
--整合后的北京聯想將成為香港聯想的絕對大股東,所占股份由原來的42%上升為60%以上。
董事會將合并后的公司大權賦予柳傳志,他成為中國聯想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
2001年夏天開始,聯想集團因楊元慶和郭為而一分為二,分為“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聯想集團控 *** 司作為“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的母公司依然存在,其中擁有“聯想電腦”57%的股杈,神州數碼51的股權。
柳傳志和李勤分別擔任聯想控股的總裁和副總裁,以及“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的董事長。
聯想控股就是由1984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演變而來的,中間還曾更名為“北京聯想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
2004年12月8日,聯想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6億美元的公司股票收購IBM在全球的個人計算機業務,此外還將IBM個人計算機的5億美元的債務轉到自己名下。
聯想在一夜間成為世界第三大個人計算機廠商,擁有至少130億美元的年銷售收入和7.6%的全球個人計算機市場占有率。
thinkpad的老本都快被聯想吃完了,我家里本來用的電腦都是thinkpad,從2010年到現在,目前還有四臺,thinkpadx230,P51,X1 yoda,P1隱士。按照年代的順序來看,越老的質量越穩定。P51 就開始和聯想一千多的擴展塢沖突,總是藍屏,雷電接口不識別,還有usb也經常不靈。問過售后之后,答復是這個擴展塢就這樣,那就算了吧,一千多塊錢,也不是很用得到。
最近買的P1 隱士gen2,接近兩萬塊,然后因為宣傳可以支持兩根2T的固態,可以自己更換,所以我自己購買了2根三星970 EVO plus 2T的內存。還有三星ddr4 2667 32G*2的內存。再加上配的攝像頭,全向麥,一共四萬左右。從買來就各種壞,觸摸屏寫字,沒寫的會出來,會自動冒出來各種橫線、豎線、斜線,寫字經常不出來,好好的字,中間缺幾筆,從買來第一天就是這樣,頻率逐漸升高,后來干脆觸屏直接失靈(注:以上或者以下說的所有問題,在沒有升級固態和內存的時候,也都是復現過的)。
3.5mm耳機接口失靈時不靈,usb耳機居然也是,我換了大約十個耳機,其中有五個以上是一千塊級別的,各種失靈,延遲,卡頓,聽不見。
雷電接口失靈時不靈,經常不識別硬件,嚴重的時候,直接固態壞了,磁盤管理都看不到。
對了,和這個電腦連接,先后壞了兩個捷波朗810的全向盯雀麥,一個羅技c1000e攝像頭,導致我和捷波朗還有羅技的售后產生了劇烈的沖突,最后發現冤枉人家了,原來問題都出在我最信任的thinkpad電腦上,人家的東西都是好的。
開機動不動就九十多度,平均都八十多度,然后網絡還凱碧早總是中斷,我本來連著兩個線路,結果總是斷一根,嚴重的時候,直接兩根網都斷了。直接掉線。
后來聯想推脫說是問題,害的我花了一個禮拜時間,每天搞到半夜一兩點,先后裝過微軟win 10 的企業版、專業版、專業工作站版、長期企業版、教育版等的1809,1903,1909,全部產生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其中聯想商店推薦的無法,聯想驅動提供的和自己電腦沖突,或著是驅動干脆裝不上。
最后了聯想鏡像家庭版1903,制作了啟動U盤,全部均采用聯想網站里的,驅動也采用聯想驅動。沒有裝360和魯大師,殺毒采用火絨,電池設置為均衡和中等性能。為了降低溫度,關閉cpu的核心顯卡,然后固態上自己加了散熱片。然后手動一個個關閉沒必要的服務,還有各種優化,當老爺機處理。結果好了一天,開心了一天。又迎來沉重的打擊!
我開著aid64監控所有硬件溫度,在溫度幾乎都是在50度以下,磁盤幾乎無吞吐,cpu和顯卡占用率不超過20%,睿頻最高大約4G的時候,又出現了觸屏失靈,沒過大約十多分鐘吧,就自己蹦出來一筆,搞的簡直要抓狂,然后備份到一半,突然間雷電不識別了,我以為自己碰到了,接續備份,快結束的時候,又不識別了。把我氣得,不識別為什么不從一開始就不識別,等了好久快好了突然不行了。后來干脆硬盤壞了,只識別一個盤符,磁盤管理也看不到,換了臺電腦,看到了之后刪除,格式化之后才好,里邊的數據全沒了!
我覺得單純的問題難以形容我使用這臺電腦的感受,讓我崩潰的是,我一個朋友用的是老公公司報廢下來的電腦,關機的時候關不掉,請教我,我告訴她長按電源鍵慧拿,她成功關機之后,我崩潰了,無法關機,無法重啟,不就是我的常態嗎?
這是一個什么電腦?連報廢的都不如,每天各種各樣的故障也妖異事件。
最可氣的是,聯想搞了兩個多月了,開始堅決說電腦是好的,是我自己搞出來的問題,后來說給我定配件了,沒故障,為什么定配件,然后這個電腦從上海搞到重慶,又搞到上海,又搞到北京,每天就是各種溝通,各種吵架,最終承認主板有問題,說是主板和屏幕都給我換了。然后從上周一開始到現在,我又折騰了好多天了,還是老樣子,故障越來越多。雖然還沒有送修之前多,但是以這個故障增加的速度,估計用不了幾天,就會像以前那樣,開機要搞半天,沒事就黑屏了。
噩夢般的經歷啊,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真的,我真的是做過幾次噩夢。
考慮到聯想各部門高超的工作效率,我已經買了替代的電腦了。這個電腦我再堅持用幾天吧,因為聯想北京有個技術和我說,只要能開機,就證明電腦是好的。目前只要一跑aida64就會黑屏,原因未知,但是還能開機!
看來,我不把電腦用的開不了機了,問題是不會解決了,但是用這個電腦,又會浪費我大量時間。
眾位網友指點我一下,怎么才可以快速脫離苦海,聯想周日說幫我申請退款,一晃這又周三了,入泥如海。
我就想快速的解決這個問題,損失很多寶貴的資料我也不追究了,損壞的很多外設,大多數都有保修,我也不追究了,沒有保修的直接就扔了,就當被騙走了。
都說一分錢一分貨,這個兩萬的電腦,能值兩千否?
等了一下午,終于等來聯想的所謂高層,把前邊一切全部推翻了,堅決不承認有承諾過換機或者退機,然后又把問題推給是否正版,是否微軟,當我說用的就是聯想鏡像的時候,她們又提出來要派人來看,當我問派人來看看出問題之后能否解決的時候,她們又說這個要看使用場景。然后又會賴到使用場景上的問題上來。即使使用場景抵賴不過,他們又會拿回去檢測個幾個月。然后再換配件,那就不知道這次換了之后是否還是壞的,然后又開始一個新的輪回呢?
又一個輪回開始了,最后我實在是忍無可忍,說要么這樣,這個電腦只要退給我一萬塊錢就可以了。她們說這個可以考慮,向上級申請去了,但是我不知道的是,當這個人說申請好了,再換另外一個人給我退款的時候,會不會再次推翻,然后再開始一個新的輪回。
美國產品出問題就召回,氏脊譽中國產品出問題就關店,聯想野中就是這么“愛國”。本來就是個做做機箱貼貼牌的貨色,現在美國殲段要被禁,中國臭大街,唯一希望就是搞南極人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