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歷史?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后,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于1824-1885年間先后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并占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那么,緬甸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緬甸這個國家在我們的固有印象當中是一個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但是要說它的歷史,也是可以寫的很長的呢。緬甸至今可以確認的歷史大概有5000年左右,緬甸本身的歷史書和中國一樣,主要由皇室自主編纂。緬甸這個民族則是各個地方匯聚而來的人組成的民族,其中十分之七為緬族,這也是緬甸的主要民族,除了緬族之外,緬甸還有撣族、克倫族、孟族好散、克欽族、克倫尼族、欽族、若開族這些個法定的少數民族。
根據一些考古發現,早在一萬年以前,緬甸就已經有著人類活動的蹤跡了。畢竟緬甸如今再窮,它到底還是在亞洲大陸上的、還是土地較為肥沃的東南亞地區,這里的氣候相較于世界的大多數國家地區來說,是比較適宜農業的生產的。農業生產發達了,人就多了。緬甸就這樣啊發展啊發展啊,轉眼到了13世紀。
那個時候的統治著緬甸的王朝叫做蒲甘王國。但這個王朝有點悲慘,它碰上了正值蒙古人統治時期的中國,那個時期的中國有一個大Boss叫做孝羨成吉思汗。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但就算如此,射死你個南垂小國,so easy的!于是乎,蒲甘王國被蒙古鐵騎踐踏的支離破碎。
而當時有個人叫瓦里魯,他趁著蒲甘王國的衰敗,在下緬甸高舉旗友慎氏幟,自立為王。
中國古代天朝體系里有一個特點,就是臣服中國的藩屬一般都是較為弱小的國家。而其中一個國家卻有一個較為強大的帝國,也甘心成為中國的藩屬,這個國家就是緬甸。
成為中國藩屬
緬甸這個國家早在《漢書》的時候就有過記載,不過當時四川地區與中原地區的時戰時和,導致中國人對這一地區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更提不上實際的占領。而這個地區也因為自然地理的因素受到中國的影響比較少,直到9世紀,這里才建立起第一個帝國,對外不斷擴張,在13世紀末與中國遭遇。
此時的中國是元朝,當時緬甸正處于蒲甘王朝,戰爭由緬甸首先挑起。至元十四年(1277年),緬國出動士卒四五萬、戰象800頭大舉向元朝,元朝云南諸路宣慰使都元帥納速剌丁統兵3848人出征緬國,逐30里,拔17寨。
中間中緬戰事不斷,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緬王立普哇拿阿迪提牙也向元朝納貢稱臣,并派自己的兒子信合八到大都朝見元朝皇帝。第二年,元成宗鐵穆耳封立普哇拿阿迪提牙為緬國國王,信合八為緬國世子。緬甸從此成為中國藩屬。
強大的藩屬
緬甸成為中國藩屬之后,緬甸內部發生分裂和建立強權政權,勃固王朝、阿瓦王朝均對中央元朝表示臣服。沐英入云南之后,緬甸各王朝向明朝表示臣服,明朝在今緬甸境內除設置了緬甸宣慰司外,還設置了許多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御夷府;計有孟養宣慰司(駐今緬甸西北克欽邦境內莫寧)、木邦宣慰司(駐今緬甸撣邦興維)、大古剌宣慰司(在今緬甸南部勃固一帶。
緬甸內戰是因為他們政府制定的民族政策游搏。剛開始緬甸神李祥獨立以后想要建立的是聯擾返邦制國家,可是在1962年發生政變以后,軍隊接管政權廢除政策,變成了軍隊說了算,普通民眾的權利消失,所以只能選擇造反。
緬甸在歷史上從未完全歸屬于中國過。但緬甸的國名出自中國。歷史上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緬甸這個國名出自于元朝忽必烈之手,據《漢書》記載,在公元前200年,緬甸最早是由一支驃人族進入北緬宏喊慎甸,并控制該區域,掌控了中國與印度的商路,在894年,緬甸人建立蒲甘城,此后深受兩宋文化影響。1278年,蒲甘城受到忽必烈軍隊的進攻,從而滅亡,并改為緬甸行省。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蔽敬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后,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后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并占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擴展資料
中緬領土糾紛——果敢
果敢位于緬甸和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上,與我國的云南省接壤,面積2700平方公里,還不到上海面積的一半(上海市總面積6340平方公里)。它現在滲簡是緬甸撣邦北部的果敢自治區,歸緬甸統治。
在歷史上,果敢曾經是中國的領土。700多年前,元朝便在此設立宣慰司。明朝末年時,永歷皇帝攜妻妾,率部眾逃到緬甸,之后皇帝被吳三桂帶來的清兵絞死,他帶來的絕大部分官兵百姓卻留在了緬北。現在果敢地區的漢人便是這些明末官兵的后裔。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根據法文和英文考古資料,緬甸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莽瑞體的劃分。相傳公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棗橋謹伊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并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漢書》稱諶離。兩世紀之后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ung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并建立蒲甘城(Pagan)。
在緬甸的范圍內,從1世消肆紀開始,己陸續建立了地區性的國家,并有較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宗教、文化,它們為緬族的興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北部,有撣族建立的撣國。公元97至131年,撣國曾三次遣使訪問中國的東漢王凳基朝。
1945年,日本投降后,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戰后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1947年2月在緬甸北部撣邦彬龍鎮,緬族、撣族、克欽族和欽族領導人簽署《彬龍協議》,同意建立統一的緬甸聯邦,共同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
以上就是緬甸歷史的全部內容,緬甸在歷史上從未完全歸屬于中國過。但緬甸的國名出自中國。歷史上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緬甸這個國名出自于元朝忽必烈之手,據《漢書》記載,在公元前200年,緬甸最早是由一支驃人族進入北緬甸,并控制該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