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聽課記錄30篇?一、新課導入 課題質疑,生齊讀課題《朱德的扁擔》提出問題。二、授新課 1、講解“朱德”“扁擔”的讀音與字體、偏旁。2、學生齊讀課文,老師糾正輕聲的讀音。3、先點名讀第一自然段,再齊讀第一自然段。4、提問:從第一段中你讀懂了什么?(朱德是什么人)5、齊讀第二自然段,那么,小學語文聽課記錄30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年級語文《大小多少》聽課記錄評課方法如下:
1、教學目標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正確區分“大小多少”,并能夠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的數量關系。
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師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實物展示、圖片觀察、游戲互動等,使課堂生動有趣,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教師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教學內容貼近生活: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物品,比較它們的大小和數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這種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4、課堂氛圍輕松愉快:教師在課堂上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氛圍,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和互動游戲,使學生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同時,教師注重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一年級語文教學特點
1、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一年級是小學生涯的起點,也是基礎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漢字、詞語和語法知識。通過識字、寫字、組詞、造句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和表達能力。
【 #教案#導語】聽課記錄是學校領導、教師為了交流、檢查、總結、研究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所作的課堂聽課記錄。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1.小學語文聽課記錄怎么寫
一、新課導入課題質疑,生齊讀課題《朱德的扁擔》提出問題。
二、授新課
1、講解“朱德”“扁擔”的讀音與字體、偏旁。
2、學生齊讀課文,老師糾正輕聲的讀音。
3、先點名讀第一自然段,再齊讀第一自然段。
4、提問:從第一段中你讀懂了什么?(朱德是什么人)
5、齊讀第二自然段,解決問題:朱德的扁擔是用來干什么的?(挑糧食)
6、欣賞朱德同志條糧食的圖片,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7、齊讀描述朱德形象的句子,你從“滿滿”這個詞中體會到了什么?
8、閱讀課文,想一想:
(1)戰士們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
(2)從這個“藏”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之后,戰士們為什么又不藏了?
9、引導學生逐個解決問題,齊讀課文,邊讀邊解決。
(由朱德同志與戰士一齊挑糧,同甘共苦,同時教育班干部要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
10、總結課文,學生在課前對課題的提出質疑,此刻解決:
(1)朱德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朱德記”?
(2)朱德為什么要挑糧?
(3)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帶領隊伍會師?
三、總結課文
生齊讀課文,師總結朱德同志身上的優良品質。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烏鴉喝水》評課稿
識字、聽說、閱讀……頭緒紛繁的低段語文教學,如何做到有機結合進行,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近日,吳望舒老師執教的《烏鴉喝水》第一課時,便做到了教學環節設計緊湊合理,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兼顧,從而使這堂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識字教學扎實有效
低年級生字詞的教學是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本節課中,吳老師設計了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識字,這些設計,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也使學生輕輕松松地獲得了新知。
吳老師也注重培養學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如對“烏”、“鴉”這兩個字的識記,吳老師引導學生說出烏鴉是一只鳥,所以“鴉”字是鳥字旁;“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這樣學生就感覺非常有趣,記起來也就容易了。還有另一組形近字“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吳老師引導學生,讓孩子們自己思考,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所以是三點水旁。這樣學生記起來十分方便,且不太會搞錯。
二、抓關鍵詞理解感悟
吳老師善于抓住課文的關鍵詞,采用了讀讀、想想、說說等方法,引導學生感受文本,可以說這些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到了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
第一篇:小學語文聽課記錄
一、 情境導入
1、齊讀課題
2、這個故事發生在春天(板書),你會想到哪些詞語?(春光明媚,春暖花開)
3、出示詞語:
氣溫驟降、風雪不止、料峭的春寒、凍得堅硬的山路、
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
a.指名讀
b.說說讀了這些詞語的感受
c.齊讀
二、 品讀課文
(一)小燕子在這寒冷的冬天遇到了哪些麻煩?讀一讀,想一想
交流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天氣冷
指名讀
2、 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饑寒交迫——“饑餓”
3、再來看看這個詞語,你還能體會到什么?
(顯示“瀕臨死亡”)
師: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要經過長途跋涉,他們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事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瀕臨死亡”就是——即將死亡,再看看這個詞語,你想到了什么?
(配樂)齊讀
4、過渡:然而悲劇沒有發生,這是怎么回事?
指名說
(三)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當你讀完這個故事,你將會被感動。讀一讀,找一找最感動自己的話,在旁邊寫寫感受。
2、交流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 她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2、 齊讀第四自然段
3、 認識小貝蒂(出示圖片)
在什么地方尋找?怎么發現的?她會怎么想?怎么做?同桌說一說。
語文課聽課記錄
聽課時間:______
地點:————小學
授課老師:———
授課班級:六(2)班
授課課題:作文課(三無課堂:無課件、無教材、無板書)
記錄人:————
流程:
一、教學準備:A4紙、筆
二、教學流程:
1、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一節作文課。這節課上,沒有教材、沒有課件、沒有板書。好,首先請同學們在A4紙上寫下5位你人生中最重要、最愛的人的名字或稱呼。(教師強調:寫工整、不說話交流)記住:是最愛、最重要、最割舍不掉的5個人。
生:認真思考、認真書寫。
師:寫好了舉手示意。(注意坐姿)
師:請同學說出自己寫的5個人是誰?
生: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姐姐
我、媽媽、爸爸、黃老師、爺爺
(師:我很感動你把黃老師列為你人生最重要的人之一,謝謝你!(真誠))
爸爸、媽媽、毛澤東、愛迪生、愛因斯坦
師:請同學說出寫下5個人名字的時候,腦袋里浮現的場景或內心的感受。
生1:糾結、親切*、想到那個人對我的好、慚愧*
生2:難受*、揪心(因為親人離去)、幸福*、往事
生3:溫暖*
師:把這些詞語(帶*號的)寫在A4紙上
2、師:拿起筆,劃掉一個人的名字,注意劃掉意味著這個人永遠的從你的生活中消失,不交流。
生:糾結著劃掉一個
師:請同學說出自己劃掉的名字、講原因,并說出話劃掉該人時內心的感受。
以上就是小學語文聽課記錄30篇的全部內容,認真做好聽課記錄是聽課者基本素質的體現,它反映了聽課者的品德、態度、能力、水平等各個方面的基本素質。 篇一《美麗的小興安嶺》 10月21日上午,高新區教研室在付山小學舉行語文教學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