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那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義務教育,是根據憲法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公益性、普及性的基本特點。 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部分省市為小學五年,初中四年),這一規定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是適當的。
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的部分教學內容和相應的教學要求。具體為:川教版課標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八年級上冊和九年級下冊(主題活動和小字部分的內容不列入考試范圍)。
非課改實驗區的考試范圍僅限于教育部2000年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試用修訂本)規定的部分教學內容和相應的教學要求。其中,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地區為:《中國歷史》第一冊、《中國歷史》第三、四冊的“中國近代史部分”、《世界歷史》第二冊第5課~19課(活動課、打★號和小字部分的內容不列入考試范圍)。使用內地版教材的地區為:《中國歷史》第一冊、《中國歷史》第三冊、《中國歷史》第四冊的第15~21章、《世界歷史》第二冊的第22章~30章(打*號和小字部分的內容不列入考試范圍)。
非課實驗區和課改實驗區的考試范圍還包括鄉土教材《重慶歷史》下冊第8、12、13章的內容。
重慶市2008中考說明
一、考試范圍
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此次考試范圍僅限于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的部分教學內容和相應的教學要求。具體為:
川教版課標歷史教科書:
七年級下冊:第6學習主題、第8至第9學習主題;
八年級下冊:第1-5學習主題
九年級下冊:世界近代史第5至第6學習主題,世界現代史的第1至第5學習主題、第7學習主題。
人教版課標歷史教科書:
七年級下冊:第1單元,第2單元第13至14課,第三單元;
八年級下冊:第1單元至第5單元;
九年級上冊:第7單元第21課,第8單元;
九年級下冊:第1至第6單元,第7單元第14課,第8單元。
(以上教科書中的活動課內容,打*號或★號和小字部分的內容不列入考試范圍。)
歷史地圖、歷史圖畫及歷史圖片:
與本次考試內容相關的歷史地圖及教科書中的歷史圖畫及圖片。(歷史地圖參見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冊》和《世界歷史地圖冊》)
二、考試方法
采取開卷、筆答形式
三、試卷結構
(一)內容比例
中國古代歷史約30%
中國現代歷史約35%
世界歷史約25%
重慶歷史約10%
(二)題型及分數比例
單項選擇題約40%
填圖題約10%
材料分析題約25%
簡答題約25%
語文每周6節;數學每周5節;體育每周3節;音樂每周1節;美術每周1節;外語每周4節;物理每周2-3節;生物每周3-2;歷史每周2-3-2;化學每周3節;地理每周3-2 課時;勞動技術每周2-2-2 課時;思想政治2-2-2課時。
周學科課時:初一32課時;初二33課時;初三27課時。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初中階段的目標:
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初步具有為人
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奮、自立、合作、樂觀、進取等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品質,遵紀守法,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
能力。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學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掌握一些簡單的科學方法。
初步掌握鍛煉身體的基礎知識和正確方法,養成講究衛生的習慣,具有健康的體魄。具有初步的審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愛好。學會生活自理和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初步掌握一些生產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擇業的常識,具有正確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歷史這一學科的知識有著具體性,它包括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條件、過程、地位諸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即每一社會、每一個國家的發展規律,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規律。這就要求學生鍛煉思想,獨立鉆研,通過動腦、動手、動口,獨立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此外,在歷史教學中還必須要求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其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包括培養學生利用已學歷史知識進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認識現在、預見未來,“鑒古知今”、“鑒往知來”的能力。
以上就是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