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必修5?高中數學必修五:等比數列的基本性質 ⑴公比為q的等比數列,從中取出等距離的項,構成一個新數列,此數列仍是等比數列,其公比為q ( m為等距離的項數之差).⑵對任何m、那么,高中數學必修5?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數學人教版一共有幾本書:8本。
人教版高中數學共8本書,必修5本,選修3本。
高中數學必修有五本書。分別是《高中數學必修一》、《高中數學必修二》、《高中數學必修三》、《高中數學必修四》、《高中數學必修五》。
高中數學是全國高中生學習的一門學科。高中數學主要分為代數和幾何兩大部分。具體包括:《集合與函數》、《三角函數》、《不等式》、《數列》、《復數》、《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立體幾何》、《平面解析幾何》等部分。
高中數學主要分為代數和幾何兩大部分。代數主要是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和三角函數;幾何又分為平面解析幾何和立體幾何兩大部分。
擴展資料
《高中數學》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共同編制,內容包括《集合與函數》《三角函數》《不等式》《數列》《復數》《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立體幾何》《平面解析幾何》等部分。
數學有幾本必修幾本選修
新高考數學教材有《集合與函數》《三角函數》《不等式》《數列》《復數》《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立體幾何》《平面解析幾何》、必修一到五、選修一到四。
1、《高中數學必修1》,即《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必修1·A版》的簡稱)是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題材料研究所、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高中數學必修五知識點歸納如下:
1、偶次方根的被開方數不小于零。
2、對應、映射、函數三個概念既有共性又有區別,映射是一種特殊的對應,而函數又是一種特殊的映射。
3、若題設給出復合函數f[g(x)]的表達式時,可用換元法求函數f(x)的表達式,這時必須求出g(x)的值域,這相當于求函數的定義域。
4、反函數法:利用函數f(x)與其反函數f-1(x)的定義域和值域間的關系,通過求反函數的定義域而得到原函數的值域,形如(a≠0)的函數值域可采用此法求得。
5、奇偶函數的定義是判斷函數奇偶性的主要依據。為了便于判斷函數的奇偶性,有時需要將函數化簡或應用定義的等價形式。
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五主要學習三大塊內容,分別為解三角形,數列和不等式,這三項在高考中占的分數比較大,所以考生應該多練習、勤復習,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五公式,希望大家喜歡。
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五---解三角形
1.人教版必修五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2R在同一個三角形中是恒量,R是此三角形外接圓的半徑)。
變形公式:
(1)a=2RsinA,b=2RsinB,c=2RsinC
(2)sinA:sinB:sinC=a:b:c
(3)asinB=bsinA,asinC=csinA,bsinC=csinB
(4)sinA=a/2R,sinB=b/2R,sinC=c/2R
(5)S=1/2bcsinA=1/2acsinB=1/2absinC
2.人教版必修五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注:勾股定理其實是余弦定理的一種特殊情況。
3.人教版必修五變形公式:
cosC=(a2+b2-c2)/2ab
cosB=(a2+c2-b2)/2ac
cosA=(c2+b2-a2)/2bc
4.人教版必修五三角形面積公式:S=absinC/2=bcsinA/2=acsinB/2
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五---數列
1.人教版必修五等差數列:
通項公式:an=a1+(n-1)d,Sn=(2a1+(n-1)d)*n/2=n*a1+n*(n-1)*d/2
前n項和:Sn=na1+n(n-1)d/2 或 Sn=n(a1+an)/2
前n項積:Tn=a1^n + b1a1^(n-1)×d + …… + bnd^n 其中b1…bn是另一個數列,表示1…n中1個數、2個數…n個數相乘后的積的和。
人是在失敗中長大,每一個名人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讀圣賢書,既然我們沒在哪社會而感到高興,既然古人為我們創造知識何必不去珍惜古人的汗水。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二數學必修五教學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二數學必修五教學知識點1
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
單調性:定義:注意定義是相對與某個具體的區間而言。
判定方法有:定義法(作差比較和作商比較)
導數法(適用于多項式函數)
復合函數法和圖像法。
應用:比較大小,證明不等式,解不等式。
奇偶性:
定義:注意區間是否關于原點對稱,比較f(_)與f(-_)的關系。f(_)-f(-_)=0f(_)=f(-_)f(_)為偶函數;
f(_)+f(-_)=0f(_)=-f(-_)f(_)為奇函數。
判別方法:定義法,圖像法,復合函數法
應用:把函數值進行轉化求解。
周期性:定義:若函數f(_)對定義域內的任意_滿足:f(_+T)=f(_),則T為函數f(_)的周期。
其他:若函數f(_)對定義域內的任意_滿足:f(_+a)=f(_-a),則2a為函數f(_)的周期.
應用:求函數值和某個區間上的函數解析式。
四、圖形變換:函數圖像變換:(重點)要求掌握常見基本函數的圖像,掌握函數圖像變換的一般規律。
高一是我們進入高中時期的第一階段,我們應該完善己身,好好學習。而數學也是我們必須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我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年級數學必修五知識點總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一數學必修五知識點總結1
【差數列的基本性質】
⑴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各項同加一數所得數列仍是等差數列,其公差仍為d.
⑵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各項同乘以常數k所得數列仍是等差數列,其公差為kd.
⑶若{a}、{b}為等差數列,則{a±b}與{ka+b}(k、b為非零常數)也是等差數列.
⑷對任何m、n,在等差數列{a}中有:a=a+(n-m)d,特別地,當m=1時,便得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此式較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更具有一般性.
⑸、一般地,如果l,k,p,…,m,n,r,…皆為自然數,且l+k+p+…=m+n+r+…(兩邊的自然數個數相等),那么當{a}為等差數列時,有:a+a+a+…=a+a+a+….
⑹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從中取出等距離的項,構成一個新數列,此數列仍是等差數列,其公差為kd(k為取出項數之差).
⑺如果{a}是等差數列,公差為d,那么,a,a,…,a、a也是等差數列,其公差為-d;在等差數列{a}中,a-a=a-a=md.(其中m、k、)
⑻在等差數列中,從第一項起,每一項(有窮數列末項除外)都是它前后兩項的等差中項.
⑼當公差d>0時,等差數列中的數隨項數的增大而增大;當d<0時,等差數列中的數隨項數的減少而減小;d=0時,等差數列中的數等于一個常數.
⑽設a,a,a為等差數列中的三項,且a與a,a與a的項距差之比=(≠-1),則a=.
⑴數列{a}為等差數列的充要條件是:數列{a}的前n項和S可以寫成S=an+bn的形式(其中a、b為常數).
⑵在等差數列{a}中,當項數為2n(nN)時,S-S=nd,=;當項數為(2n-1)(n)時,S-S=a,=.
⑶若數列{a}為等差數列,則S,S-S,S-S,…仍然成等差數列,公差為.
⑷若兩個等差數列{a}、{b}的前n項和分別是S、T(n為奇數),則=.
⑸在等差數列{a}中,S=a,S=b(n>m),則S=(a-b).
⑹等差數列{a}中,是n的一次函數,且點(n,)均在直線y=x+(a-)上.
⑺記等差數列{a}的前n項和為S.①若a>0,公差d<0,則當a≥0且a≤0時,S;②若a<0,公差d>0,則當a≤0且a≥0時,S最小.
【等比數列的基本性質】
⑴公比為q的等比數列,從中取出等距離的項,構成一個新數列,此數列仍是等比數列,其公比為q(m為等距離的項數之差).
⑵對任何m、n,在等比數列{a}中有:a=a·q,特別地,當m=1時,便得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此式較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更具有普遍性.
⑶一般地,如果t,k,p,…,m,n,r,…皆為自然數,且t+k,p,…,m+…=m+n+r+…(兩邊的自然數個數相等),那么當{a}為等比數列時,有:a.a.a.…=a.a.a.…..
⑷若{a}是公比為q的等比數列,則{|a|}、{a}、{ka}、{}也是等比數列,其公比分別為|q|}、{q}、{q}、{}.
⑸如果{a}是等比數列,公比為q,那么,a,a,a,…,a,…是以q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⑹如果{a}是等比數列,那么對任意在n,都有a·a=a·q>0.
⑺兩個等比數列各對應項的積組成的數列仍是等比數列,且公比等于這兩個數列的公比的積.
⑻當q>1且a>0或00且01時,等比數列為遞減數列;當q=1時,等比數列為常數列;當q<0時,等比數列為擺動數列.
高中數學必修五: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S的基本性質
⑴如果數列{a}是公比為q的等比數列,那么,它的前n項和公式是S=
也就是說,公比為q的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是q的分段函數的一系列函數值,分段的界限是在q=1處.因此,使用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必須要弄清公比q是可能等于1還是必不等于1,如果q可能等于1,則需分q=1和q≠1進行討論.
⑵當已知a,q,n時,用公式S=;當已知a,q,a時,用公式S=.
⑶若S是以q為公比的等比數列,則有S=S+qS.⑵
⑷若數列{a}為等比數列,則S,S-S,S-S,…仍然成等比數列.
⑸若項數為3n的等比數列(q≠-1)前n項和與前n項積分別為S與T,次n項和與次n項積分別為S與T,最后n項和與n項積分別為S與T,則S,S,S成等比數列,T,T,T亦成等比數列
萬能公式:sin2α=2tanα/(1+tan^2α)(注:tan^2α是指tan平方α)
cos2α=(1-tan^2α)/(1+tan^2α)tan2α=2tanα/(1-tan^2α)
升冪公式:1+cosα=2cos^2(α/2)1-cosα=2sin^2(α/2)1±sinα=(sin(α/2)±cos(α/2))^2
降冪公式:cos^2α=(1+cos2α)/2sin^2α=(1-cos2α)/21)sin(2kπ+α)=sinα,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其中k∈Z;
(2)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
(3)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
(4)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
(5)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
(6)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
(7)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
(8)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k·π/2±α),其中k∈Z
注意:為方便做題,習慣我們把α看成是一個位于第一象限且小于90°的角;
當k是奇數的時候,等式右邊的三角函數發生變化,如sin變成cos.偶數則不變;
用角(k·π/2±α)所在的象限確定等式右邊三角函數的正負.例:tan(3π/2+α)=-cotα
∵在這個式子中k=3,是奇數,因此等式右邊應變為cot
又,∵角(3π/2+α)在第四象限,tan在第四象限為負值,因此為使等式成立,等式右邊應為-cotα.三角函數在各象限中的正負分布
sin:第一第二象限中為正;第三第四象限中為負cos:第一第四象限中為正;第二第三象限中為負cot、tan:第一第三象限中為正;第二第四象限中為負。
以上就是高中數學必修5的全部內容,6.人教版必修五不等式的解集:(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2)一個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例如,不等式x-5≤-1的解集為x≤4;不等式x2>0的解集是所有非零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