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第一次月考題?19、 A比喻 B擬人 (每個空1分)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與翼尖一打,也仍是連漾了好幾圈圓暈。(比喻 )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題。 20、《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每個空1分) 21、那么,初一語文第一次月考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為廣大考生整理了語文下冊七年級第一次月考試卷人教版,供廣大考生參考: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下面劃橫線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確鑿(záo ) 菜畦( wā ) 訕笑(shàn )人跡罕至(hǎn) B、澎湃(bài) 哺育( bǔ ) 祈禱(shòu) 鮮為人知(xiān)
C、熾痛(zhì) 嗥鳴(háo) 污*(suì) 鍥而不舍(qì)
D、田壟 (lǒng) 斑斕(bān) 環謁(ya) 秕谷(bǐ)
2、下列詞語書寫全對一項是( ) (2分)
A桑甚 輕捷 污* 人聲頂沸B狂讕 彷徨 臃腫 來勢洶洶
C崎嶇 默契 懊悔 荒草萋萋 D亙古 綿延 仰幕 氣勢磅礴
3、在下宏虛銀面語段的空白處依次填入恰當的語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 映日荷花,接天蓮葉,亭亭蓮蓬,柔嫩玉藕,無不牽惹詩情,引人遐思。 讓我們學做荷花的事業吧, ;讓我們學做蓮葉的事業吧, ;讓我們學做蓮子的事業吧, ,讓我們學做蓮藕的事業吧, 。
①把寂寞留給自己 ②把芬芳獻給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來 ④以寬闊擁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4、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 “提高理解能力”是極為十分重要的。
一、基礎知識(共2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廣袤(mào) 折疊(dié) 憧憬(chōng) 驚羨(xiàn)
B、詮釋(quán) 模樣(mó) 徘徊(huái) 折戟(jǐ)
C、裨益(bì) 驀地(mò) 挑剔(tī) 真諦(dì)
D、锃亮(zēng) 漣漪(yǐ) 棲息(xī) 靦腆(tiǎn)
2、下列沒有錯別的一組是( )(2分)
A、潛移默化 記憶猶新 威言聳聽 相題并論
B、半明半味 搖搖欲墮 嶙峋 眼花瞭亂
C、錙銖必較 斑駁 死氣白賴 熠熠
D、歷歷在旅鉛目 密密麻麻 熙來攘往 津津有味
3、找出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 )(2分)
A、經過這次月考動員大會,使我端正了學習態度。
B、他的祖籍是江蘇響水人。
C、許老師常為班里的貧困學生買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襯衫、拖鞋等。
D、有誰能否認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呢?
4、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張校長不辭辛勞,三顧茅廬去看望生病在家休養的楊老友衡師。
B.媽媽列舉了許多因上網而荒廢學業的例子,語重心長地給我講了沉迷于網絡的害處。
C.如果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受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在初一這一階段要怎樣有針對性的做語文練習呢?別著急,接下來不妨和我一起來做份2017年初一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測試題,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2017年初一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測試題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共24分)
(一)寫字、注音、解詞。(共4分)
1.根據拼音寫漢字和給加點的字注音。(2分)
(1)你只會感到更高miǎo( )、深遠,并讓qī( )冷的雨滴,去純凈你的靈魂。
(2)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粗獷( )。
2.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語:(2分) ‘
①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花枝招展:
②但在南國,雨仍然偶爾造訪大地,但它變得更吝嗇了。
吝嗇:
(二)默寫詩文。(共13分)
3、對《次北固山下》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3分)
A、詩歌以對偶句開頭,既顯工麗,又覺跳脫,先寫“客路”后寫“行舟”,那種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
B、第二聯的“風正一帆懸”寫得尤為精彩。詩正是通過這一小景,呈現了平野開闊、大江泛舟、波平浪靜等大景。
C、第三聯寫得妙絕。當租做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顯露春意。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無比喜悅之情,令人想像到詩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二)閱讀《訪蘭》,完成16-21題.(15分)
父親喜歡蘭草,過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帶回些野蘭栽培;幾年之間,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種,像要作一個蘭草園圃似的,方圓十幾里的人,就都跑來玩賞,父親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臉上倒有幾分慍怒;時有進山去,便從此不再帶回那些野長的蘭草了.這很使我奇怪,問他,又不肯說,只是有一次再進山的時候,要我和他一塊:“訪蘭去吧!”
我們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處,那里有一道瀑布,幾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遠就聽到了轟轟隆隆地響,水沫揚起來,彌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著,暈出七彩迷麗的虛幻.我們沿谷底走,便看見有很多野蘭草,盈尺高的,都開淡淡的蘭花,就像地上鋪了一層寒煙,香氣濃烈極了,氣浪一沖,站在峽谷的任何地方都聞到了.
我從未見過這么清妙的蘭草,連聲叫好,又動手要挖起一株來,想,父親會培育這仙品的;以前就這么挖回去,經過一番栽培,就養出了各種各樣的品類、形狀的呢!
父親卻把我制止了.問道:“你覺得這里的蘭草好呢,還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說:“這里的好!”
“怎么個好呢?”我卻說不出來,家里的確比這里的看著好看,這里的答旁弊卻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兒好像不同嗎?”
“是的.”
“這是為什么?一樣的蘭草,長在兩個地方就有了兩個味兒?!”
父親說:“蘭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氣,長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賞的盆景.”
“但它確實葉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樣子是似乎靈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調也就俗了.”
父親的話是對的.但我卻不禁惋惜了:這么精神的野蘭在這個空谷僻野,葉是為誰長的,花是為誰開的,會有幾個知道而欣賞呢?
“這正是它的不俗處,它不為被欣賞而生長,卻為著自己的特色而存在著,所以它才長得葉純,開得花純,楚楚的有著它的靈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這些野蘭了.高興看它的這種純樸,悲痛以前為什么喜愛著它而卻無形中就毀了它呢?
父親拉我坐在潭邊,我的身影就靜靜地沉在水里;他看著蘭,也在看著我,說:“做人也是這樣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獻媚處事,就像盆景中的蘭草一樣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會給社會有多大貢獻的.”
我深深地記著父親的話.從那以后,已經是十五年過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卻過.
16、本文以_______為線索貫穿全文,為了更好地表達主題,作者采用了_______的寫法.(3分)
17、本文開頭寫父親愛蘭、育蘭,但當人們跑來玩賞時,父親卻添了幾分“慍怒”,并且不再植蘭,這種反常的原因,在父子訪蘭時的對話中有兩處交待,請用波浪線在文中畫出.(2分)
18、根據文中的敘述,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空谷幽蘭”的特點是□□,“盆景家蘭”的特點是□□.(2分)
19、“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獻媚處事,就象盆景中的蘭草一樣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會給社會有多大貢獻的.”你如何理解這句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二段所描寫的意境與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的意境相似,請你寫出這首詩.(2分)
_____啟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蘭清族草隨著生長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了本性,但挺拔的松樹無論生于活野,還是長在山巖都不失堅強本色,請對此談談你的感悟.(限40字以內)(3分)
答案
⒗蘭草(寫“訪蘭”也正確,2分)托物言志(由物及人、由蘭草及人、由物(蘭草)及理等相同意思均可,1分)
⒘蘭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氣,長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賞的盆景(只劃后一分句也可,1分)樣子是似乎靈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調也就俗了.(1分)
⒙純樸(淳樸、清純、淳厚、高雅,1分)媚俗(俗氣、低俗、庸俗等,1分)
⒚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不失真性,不媚俗.(意思相同,表述不同也給分,3分)
⒛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每句0.5分,共2分)
21.做人要不失自己本色;不見風使舵;不隨波逐流;要勇敢的面對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頭等均可(3分)
1.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閱讀題《雪地里的紅棉襖》的答案】
精銳教育提醒你:1.請概括“嫂子”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2分)2.文章通過哪幾件事情寫出了嫂子對我的關心?(4分)3.文中畫線的句子“嫂子是弓,我們是箭,弓因箭而彎”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包含了哪些含義?(4分)4.這篇文章表現了哪幾種情感?在表現這些情感時,作者采用了寄情于景、環境烘托、細節描寫、一線串珠等寫作手法,請你結合原文,選擇其中的一種作具體賞析燃腔.(6分)答案:1.善良(富有愛心)、勤勞、無私(有奉獻精神)(答出兩點即給2分,意思相同即可.)2.①嫂子給“我”留米粥和雞蛋;②嫂子暖和了“我”強腫的小手;③賣掉了所有的雞和雞蛋送“我”上學;④嫂子在臨開車的時候塞給“我”六個雞蛋;⑤嫂子抱柴草給“我”燒炕.(答出三點皮悉衫即給滿分)3.比喻(1分).①嫂子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對親人的慈母情懷,培育出了作家、博士,蛤她卻為此奉獻了自己最美好的卸貨分).②盛贊嫂子的養育之恩(1分).4.(1)嫂子對“我”、哥哥和父親的關愛之情;(2)“我”“哥哥和父親”對嫂子的感激之情.(2分,每點1分)寄情于物:本文主要表現了嫂子對“我”的關愛,而這份關愛之情,是作者巧借“雞蛋”來展現的.如文中第5段中嫂子給“我”留雞蛋,第12段中嫂子給“我”塞雞蛋,即是通過雞蛋來表現嫂子對“我”的關注和愛護(2分).文章還表現了“我”對嫂子的感激之情,而這份感悟的表達,作者主要是通過“紅棉襖”留在“我”心中深刻印象來表現的(2分)環境烘托:文章中有三處地方寫到了“風大,雪磊”,突出了天氣的惡劣,借此反襯出嫂子的關愛給“我”帶來的溫暖(2分).環境描寫的烘托使得情感的表達更加強烈,更加突出,更加真切(2分).細節描寫:文中多處運用細節描寫.如嫂子“把我紅腫的小手拉到她懷里暖和”、“摸出兩個雞蛋,硬塞到我的手里”,一個“拉”和一個“塞”表現出了嫂子對我的關愛之情(2分).這些細致而傳神的細節描寫,使情感的表達更加地細膩,更加地感人(2分).一線串珠:標題“雪地里的紅棉襖”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它串聯起了我8 歲、18歲、38歲等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嫂子的深刻記憶;“雞蛋”是另一條串聯情節的線索,通過“留雞蛋”、“塞雞蛋”、“買蛋糕”等情節,寫出了嫂子對我的關愛和我對嫂子的敬愛之情(2分).一線串珠陸鄭的使用使得文章主題鮮明,結構嚴謹,讓整個文章有渾然一體的感覺(2分)15.本文按照時間的順序而逐步展開敘事,在敘事中也表達了“我”對“嫂子”不同情感.閱讀文章,填寫表格.(4分)時間“嫂子”為“我”所做的事情“我”的情感30年前嫂子給“我”留米粥和雞蛋②①20年前賣掉了所有的雞和雞蛋送“我”上學④③現在嫂子抱柴草給“我”燒炕無比敬意16.第21段中的“嫂子是弓,我們是箭,弓因箭而彎”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請它都包含了哪些含義?(4分)17.這篇文章表現了哪幾種情感?結合事例“嫂子”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點.(不超過150個字)(7分)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15.①嫂子暖和了“我”紅腫的小手②充滿溫暖③嫂子在臨開車的時候塞給“我”六個雞蛋 ④無語而泣(共4分.共4空,每空1分)16.示例:①嫂子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對親人的慈母情懷(1分),培育出了作家、博士(1分),可她卻為此奉獻了自己最美好的年華(1分).②盛贊嫂子的養育之恩(1分).(共4分.共2個內容要點,每個內容要點2分,意思對即可)17.答案要點:(1)嫂子對“我”、哥哥和父親的關愛之情;(2)“我”“哥哥和父親”對嫂子的感激之情.“嫂子”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是;善良(富有愛心)、勤勞、無私(有奉獻精神).(共7分.第一問2分,第二問4分,表達1分,只要答出其中的一個要點或其他符合文意的答案,即可得分)。
以上就是初一語文第一次月考題的全部內容,⑺、蘇軾在《浣溪沙》這一首詞中表達一種曠達樂觀心態的句子是:___,___ 二、綜合實踐活動(8分,第一題5分,第二題3分) 8、學校為了響應市委、市政府“書香進校園”的號召,決定以此為主題,編寫一份“小小文學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