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初二數學下冊計算題200道 初二分式計算題50道及答案 初二數學下冊分式計算 八年級下冊數學分式的定義 八年級下冊數學分式教學
學習從來無捷徑。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學習 方法 ,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數學作為主科之一,和語文英語一樣,也是要記、要背、要講練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數學下冊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下冊判雹數學知識點歸納北師大版
第一章分式
1、分式及其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變
2、分式的運算
(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減加減法法則: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3、整數指數冪的加減乘除法
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反比例函數
1、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圖像、性質
圖像:雙曲線
表掘物帆達式:y=k/x(k不為0)
性質:兩支的增減性相同;
2、反比例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第三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條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
1、平行四邊形
性質: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推論: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
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判定: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推論: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2)菱形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菱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螞亂一切性質
判定: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種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種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質。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同一個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數據的分析
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
初二數學三角形知識點歸納
【直角三角形】
◆備考兵法
1.正確區分勾股定理與其逆定理,掌握常用的勾股數.
2.在解決直角三角形的有關問題時,應注意以勾股定理為橋梁建立方程(組)來解決問題,實現幾何問題代數化.
3.在解決直角三角形的相關問題時,要注意題中是否含有特殊角(30°,45°,60°).若有,則應運用一些相關的特殊性質解題.
4.在解決許多非直角三角形的計算與證明問題時,常常通過作高轉化為直角三角形來解決.
5.折疊問題是新中考熱點之一,在處理折疊問題時,動手操作,認真觀察,充分發揮空間想象力,注意折疊過程中,線段,角發生的變化,尋找破題思路.
【三角形的重心】
已知:△ABC中,D為BC中點,E為AC中點,AD與BE交于O,CO延長線交AB于F。求證:F為AB中點。
證明:根據燕尾定理,S(△AOB)=S(△AOC),又S(△AOB)=S(△BOC),∴S(△AOC)=S(△BOC),再應用燕尾定理即得AF=BF,命題得證。
重心的幾條性質:
1.重心和三角形3個頂點組成的3個三角形面積相等。
2.重心到三角形3個頂點距離的平方和最小。
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重心的坐標是頂點坐標的算術平均,即其坐標為((X1+X2+X3)/3,(Y1+Y2+Y3)/3);空間直角坐標系——橫坐標:(X1+X2+X3)/3縱坐標:(Y1+Y2+Y3)/3豎坐標:(Z1+Z2+Z3)/3
4重心到頂點的距離與重心到對邊中點的距離之比為2:1。
5.重心是三角形內到三邊距離之積的點。
如果用塞瓦定理證,則極易證三條中線交于一點。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與數學學習方法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人教版
★初二數學下冊重點知識總結
★初二下冊數學重點知識點歸納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
★初二下數學知識點
★八年級下冊的數學知識點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有哪些你知道嗎?初二是學習數學的一個關鍵時期,想要學好數學需要有一個好的學習 方法 ,其實最簡單又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了。一起來看看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歡迎查閱!
初二下冊數學總結
第一章分式
1分式及其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變
2分式的運算
(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減加減法法則: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3整數指數冪的加減乘除法
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反比例函數
1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圖像、性質
圖像:雙曲線
表達式:y=k/x(k不為0)
性質:兩支的增減性相同;
2反比例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第三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條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四邊形
1平行四邊形
性質: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推論: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
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判定:有一個角是直角如或饑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推論: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2)菱形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菱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
判定: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種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種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質。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同一個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數據的分析
加權平均數、中位渣返數、眾數、極差、方差
初二必備數學知識
位置與坐標
1、確定位置
在平面內,確定物體的位置一般需要兩個數據。
2、平面直角坐標系及有關概念
①平面直角坐標系
在平面內,兩條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其中,水平的數軸叫做x軸或橫軸,取向右為正方向;鉛直的數軸叫做y軸或縱軸,取向上為正方向;x軸和y軸統稱坐標軸。它們的公共原點O稱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建立了直角坐標系的平面,叫做坐標平面。
②坐標軸和象限
為了便于描述坐標平面內點的位置,把坐標平面被x軸和y軸分割而成的四個部分,分別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軸和y軸上的點(坐標軸上的點),不屬于任何一個象限。
③點的坐標的概念
對于平面內任意一點P,過點P分別x軸、y軸向作垂線,垂足在上x軸、y軸對應的數a,b分別叫做點P的橫坐標、縱坐標,有序數對(a,b)叫做點P的坐標。
點的坐標用(a,b)表示,其順序是橫坐標在前,縱坐標在后,中間有“,”分開,橫、縱坐標的位置不能顛倒。平面內點的坐標是有序實數對,(a,b)和(b,a)是兩個不同點的坐標。
平面內點的與有序實數對是一一對應的。
④不同位置的點的坐標的特征
a、各團笑象限內點的坐標的特征
點P(x,y)在第一象限→ x>0,y>0
點P(x,y)在第二象限 → x<0,y>0
點P(x,y)在第三象限 → x<0,y<0
點P(x,y)在第四象限 → x>0,y<0
b、坐標軸上的點的特征
點P(x,y)在x軸上 → y=0,x為任意實數
點P(x,y)在y軸上 → x=0,y為任意實數
點P(x,y)既在x軸上,又在y軸上→ x,y同時為零,即點P坐標為(0,0)即原點
c、兩條坐標軸夾角平分線上點的坐標的特征
點P(x,y)在第一、三象限夾角平分線(直線y=x)上 → x與y相等
點P(x,y)在第二、四象限夾角平分線上 → x與y互為相反數
d、和坐標軸平行的.直線上點的坐標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軸的直線上的各點的縱坐標相同。
位于平行于y軸的直線上的各點的橫坐標相同。
e、關于x軸、y軸或原點對稱的點的坐標的特征
點P與點p’關于x軸對稱 橫坐標相等,縱坐標互為相反數,即點P(x,y)關于x軸的對稱點為P’(x,-y)
點P與點p’關于y軸對稱 縱坐標相等,橫坐標互為相反數,即點P(x,y)關于y軸的對稱點為P’(-x,y)
點P與點p’關于原點對稱,橫、縱坐標均互為相反數,即點P(x,y)關于原點的對稱點為P’(-x,-y)
f、點到坐標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P(x,y)到坐標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P(x,y)到x軸的距離等于 ?y?
點P(x,y)到y軸的距離等于 ?x?
點P(x,y)到原點的距離等于 √x2+y2
初二數學常考知識
一次函數
1、函數
一般地,在某一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x與y,如果給定一個x值,相應地就確定了一個y值,那么我們稱y是x的函數,其中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
2、自變量取值范圍
使函數有意義的自變量的取值的全體,叫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一般從整式(取全體實數),分式(分母不為0)、二次根式(被開方數為非負數)、實際意義幾方面考慮。
3、函數的三種表示法及其優缺點
關系式(解析)法兩個變量間的函數關系,有時可以用一個含有這兩個變量及數字運算符號的等式表示,這種表示法叫做關系式(解析)法。
列表法把自變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數y的對應值列成一個表來表示函數關系,這種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圖象法用圖象表示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圖象法。
4、由函數關系式畫其圖像的一般步驟
列表:列表給出自變量與函數的一些對應值。
描點:以表中每對對應值為坐標,在坐標平面內描出相應的點。
連線:按照自變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把所描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5、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
①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概念
一般地,若兩個變量x,y間的關系可以表示成y=kx+b (k,b為常數,k不等于 0)的形式,則稱y是x的一次函數(x為自變量,y為因變量)。
特別地,當一次函數y=kx+b中的b=0時(k為常數,k 不等于0),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②一次函數的圖像:
所有一次函數的圖像都是一條直線。
③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圖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數y=kx+b的圖像是經過點(0,b)的直線;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相關文章: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與數學學習方法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二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初二數學知識點復習整理
★初二數學知識點小結
★初中數學八年級重點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上冊人教版
八年級數學下冊主要有分式、二次根式、軸對稱、函數等重要章節,我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識點。
分式
一、分式的概念
1、分式的定義:如果A、B表示兩個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2、對于分式概念的理解,應把握以下幾點:
(1)分式是兩個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子是被除式,分母是除式,分數線起除號和括號的作用;
(2)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但分式的分母一定要含有字母才是分式;
(3)分母不能為零。
3、分式有意義、無意義的條件
(1)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
(2)分式無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分母等于0。
二、分式的基本性質
1、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與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2、通分: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使分子和分母都乘以適當的整式,不改變分式的值,把幾個異分母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這樣的分式變形叫做分式的通分。
通分的關鍵是:確定幾個分式的最簡公分母。確定最簡公分母的一般方法是:
(1)如果各分母都是單項式,那么最簡公分母就是各系數的最小公倍數、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冪、所有不同字母及指數的積。
(2)如果各分母中有多項式,就先把分母是多項式的分解因式,再參照單項式求最簡公分母的方法,從系數、相同因式、不同因式三個方面去確定。
3、約分: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約去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變分式的值,這樣的分式變形叫做分式的約分。
在約分時要注意:
(1)如果分子、分母都是單項式,那么可直接約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即約去分子、分母系數的最大公約數,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冪;
(2)如果分子、分母中至少有一個多項式就應先分解因式,然后找出它們的公因式再約分;
(3)約分一定要把公因式約完。
二猜首次根式
一般地,式子√a,(a≥0)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1)若a<0這個條件不成立,則 a不是二次根式;(2)a是一個重要的非負數,即a ≥0。
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則:√a X√b=√ab
2、二次根式比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數移入二次根號內,然后比大小;
(3)分別平方,然后比大小。
3、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則:
(1)商的算術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術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術。
(2)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號叫做分母有理化;具體方法是: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變為整式。
4、最簡二次根式
(1)滿足下列兩個條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簡二次根式。
① 被開方數的因數是整數,因式是整式;② 被開方數中不含能開的盡的因數或因式。
(2)最簡二次根式中,被開方數不能含有小數、分數,字母因式次數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簡二次根式時,往往需要把被開方數先分解因數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計算的最后結果必須化為最簡二次根式。
軸對稱
1、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它的隱猛對稱軸。我們也說這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成軸對稱。
2、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么就說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對稱。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折疊后重合的點是對應點,叫做對應點。
3、經過線段中點并且垂直于這條線段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如果兩個圖形關于某條直線對稱,那么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穗攜數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函數及其圖象
一、一次函數
如果函數的關系式都是用自變量的一次整式表示的,我們稱它們為一次函數,一次函數通常可以表示為y=kx+b的形式,其中k,b為常數且k≠0。形如y=kx(常數k≠0)的函數叫做正比例函數,它是特殊的一次函數。
1、一次函數的圖象
(1)一次函數y=kx+b(k≠0)的圖象是一條直線。特別地,當b=0時,該函數圖象經過原點。
(2)當k>0,b>0時,直線y=kx+b經過第一、二、三象限;
當k>0,b<0時,直線y=kx+b經過第一、三、四象限;
當k<0,b<0時,直線y=kx+b經過第一、二、四象限;
當k<0,b<0時,直線y=kx+b經過第二、三、四象限;
2、一次函數的性質
一次函數y=kx+b(k≠0)中,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k<0時,y隨著x的增大而減小。
3、求一次函數的表達式
(1)先設待求函數表達式,再根據條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組,求出待定系數,從而得到所求結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數法。
(2)用待定系數法求一次函數的解析式:可以先設出一次函數解析式為y=kx+b(k≠0),然后利用題中給出的兩個條件,代入所設的解析式。列出關于k、b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求出k,b的值即可。
二、反比例函數
一般地,形如(k是常數,k≠0)的函數叫做反比例函數,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是x≠0,函數值y的取值范圍是y≠0。
1、反比例函數的圖象:雙曲線
2、反比例函數的性質:對于反比例函數,當k>0時,圖象在一、三象限,在每隔象限內,y隨著x的增大而減小;當k<0時,圖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個象限內,y隨著x的增大而增大。
以上是我整理的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希望能幫到你。
分式方程
的解法:
:①去分母(方程兩邊同時乘以
最簡公分母
,將分式方程化為
整式方程
)
;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驟(
移項
,
合并同類項
,
系數化為1
)求出未知數的值
;③驗根(求出未知數的值后必須驗根,因為在把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的過程中,擴大了未知數的
取值范圍
,可能產生
增根
).
驗根時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如果最簡公分母等于0,這個根就是增根。否則這個根就是原分式方程的根。若解出的根是
曾根
,則原方程無解。
如果分式本身約了分,也要帶進去檢驗。
在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時,不僅要檢驗所的解是否滿足方程式,還要檢驗是否符合題意
因式分解
1
提公因式法
:一般地,如果
多項式
的各項有公因式,可以把這個公因式提到括號外面,將多項式寫成因式乘積的形式,這種
分解因式
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am+bm+cm=m(a+b+c)
運用
公式法
①
平方差公式
:.
a^2-b^2=(a+b)(a-b)
②
完全平方公式
:
a^2±2ab+b^2=(a±b)^2
③
立方和公式
:a^3+b^3=
(a+b)(a^2-ab+b^2).
立方差公式
:a^3-b^3=
(a-b)(a^2+ab+b^2).
④
完全立方公式
:
a^3±3a^2b+3ab^2±b^3=(a±b)^3
⑤a^n-b^n=(a-b)[a^(n-1)+a^(n-2)b+……+b^(n-2)a+b^(n-1)]
a^m+b^m=(a+b)[a^(m-1)-a^(m-2)b+……-b^(m-2)a+b^(m-1)](m為奇數)
3
分組分解法
:把一個多項式分組后,再進行分解因式的方法.
4拆項、補項法
拆項、補項法:把多項橘悉旁式的某一項拆開或填補上互為相反數的兩項(或幾項),使原式適合于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或分組分解法進行分解;要注意,必須在與原多項式相等的原則進行變形
十字相乘法
①x^2+(p
q)x+pq型的式子的因式分解
這類二次三項式的特點是:二次項的系數是1;
常數項
是兩個數的積陸陪;一次項系數是常數項的兩個因數的和.因此,可以直接將某些二次項的系數是1的二次三項式因式分解:
x^2+(p
q)x+pq=(x+p)(x+q)
②kx^2+mx+n型的式子的因式分解
如果能夠分解成k=ac,n=bd,且有ad+bc=m
時,那么
kx^2+mx+n=(ax
b)(cx
d)
a
\\-----/b
ac=k
bd=n
c
/-----\\d
ad+bc=m
例如
把x^2-x-2=0分解圓橡因式
因為x^2=x乘x
-2=-2乘1
x
-2
x
1
對角線相乘再加=x-2x=-x
橫著寫(x-2)(x+1)
希望你取得進步
學習八年級下冊數學要整理好重要的知識點。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編的八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整理,大家快來看看吧。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第一章 分式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質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變 2 分式的運算
(1)分式的乘除
兆掘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減
加減法法則: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3 整數指數冪的加減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第二章 反比例函數
1 反比例函數的表達豎搭式、圖像、性質
圖像:雙曲線
表達式:y=k/x(k不為0)
性質:兩支的增減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第三章 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條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第四章 四邊形
1 平行四邊形
性質: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推論: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判定: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推論: 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2) 菱形
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
判定: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3) 正方形:既是一種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種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余猜拿菱形的所有性質。
3 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同一個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第五章 數據的分析
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
1.定義:形如y=k1(k為常數,k≠0)的函數稱為反比例函數。
2.圖像: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屬于雙曲線。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有兩條對稱軸:直線y=x和 y=-x。對稱中心是:原點
3.性質:當k>0時雙曲線的兩支分別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個象限內y值隨x值的增大而減小;
當k<0時雙曲線的兩支分別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個象限內y值隨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幾何意義:表示反比例函數圖像上的點向兩坐標軸所作的垂線段與兩坐標軸圍成的矩形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