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數學的兩個基本概念分別是 數學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 關于數學的概念 小學數學基本概念大全 小學數學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數學是一門關于數學卜衡虛的學科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型燃門學科。通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攔頃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合適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真理。
數學數學(mathematics或maths,來自希臘語,“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是研究數量亮碧、結構、變化、空間以及逗鍵扮信息等概念山灶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于形式科學的一種。
問題一:什么是數學,數學的概念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刻畫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科學語言和有效。數學科學是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等科學的基礎,并在經濟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正在不斷地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在許多方面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數學在形成人類理性思維和促進個人智力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獨特互、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質是公民所必須具凳派喚備的一種基本素質。
-------選自
問題二:數學概念的含義是什么,中學數學常見的數學概念的定義方式有哪些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那么,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現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棗凱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后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于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于有些題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羨襪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于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后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準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于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于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如何學好數學2 高中生要學好數學,須解決好兩個問題:第一是認識問題;第二是方法問題。 有的同學覺得學好教學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因為數學分所占比重大;有的同學覺得學好數學是為將來進一步學習相關專業打好基礎,這些認識都有道理,但不夠全面。實際上學習教學更重要的目的是接受數學思想、數學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思維品質和科學素養,果能如此,將終生受益。曾有一位領導告訴我,他的文科專業出身的秘書為他草擬的工作報告,因為華而不實又缺乏邏輯性,不能令他滿意,因此只得自己執筆起草。可見,即使將來從事文秘工作,也得要有較強的科學思維能力,而學習數學就是最好的思維體操。有些高一的同學覺得自己剛剛初中畢業,離下次畢業還有3年,可以先松一口氣,待到高二、高三時再努力也不遲,甚至還以小學、初中就是這樣“先松后緊”地混過來作為“成功”的經驗。殊不知,第一,現在高中數學的教學安排是用兩年的時間學完三年的課程,高三全年搞總復習,教學進度排得很緊;第二,高中數學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內容(如函數、立幾)放在高一年級學,這......>>
問題三:數學概念理論對數學概念教學有什么意義新概念是基于數學邏輯建構形成時,常采用概念同化教學方式,即直接揭示概念的定義,借助已有知識進行同化理解.用這種方式教概念,可有不同的引入途徑,需要強調的是應讓學生理解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這種方式其實是通過邏輯演繹進行概念教學.由于是從抽象定義出發,所以應注意及時用典型實例使概念獲得“原型”支持,形成概念的“模式直觀”,以彌補沒有經歷概念形成的“原始”過程而出現的概念加工不充分、理解不深刻的缺陷. 概念教學的基本原則是采用與概念類型、特征及其獲得方式相適應的方式,以有效促進概念的理解.由于數學概念大都可通過邏輯建構而產生,因此概念同化是學生獲得數學概念的主要方式,尤其是中學階段,這樣能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概念的性和層次性,有利于學生從概念的聯系中學習概念,在概念中體會概念的作用,從而不僅促進學生的概念理解,而且有利于概念的靈活應用.當然,如果學生的認知結構中,作為新概念學習“固著點”的已有知識不充分時,則只能采取概念形成方式. 概念符號化是概念教學的必要步驟,這是因為數學概念大都由規定的數學符號表示,這使數學的表示形式更簡明、清晰、準確,更便于交流與心理操作.這里要注意讓學生掌握概念符號的意義,并要進行數學符號和其意義的心理轉換技能訓練,以促進他們對數學符號意義的理解.
問題四:這個數學概念是什么意思數學中常用的符號,
Σ,求和(連加)。
∏,求積(連乘)。
問題五:數學的定義是什么?數學(mathematics或maths),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于形式科學的一種。
而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
問題六:歷史上關于數學概念的定義有哪些1、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將數學定義為“數學是量的科學”。
2、16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1561―1626)將數學分為“純粹數學” 與“混合數學”。
3、在17世紀,笛卡兒(1596―1650) 認為:“凡是以研究順序(order)和度量(measure)為目的的科學都與數學有關”。
4、19世紀恩格斯這樣來論述數學:“純數學的對象是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根據恩格斯的論述,數學可以定義為:“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的科學。”
5、19世紀晚期, *** 論的創始人康托爾(1845―1918)曾經提出: “數學是絕對自由發展的學科,它只服從明顯的思維,就是說它的概念必須擺脫自相矛盾,并且必須通過定義而確定地、有秩序地與先前已經建立和存在的概念相聯系”。
6、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一批有影響的數學家試圖修正前面提到的恩格斯的定義來概括現代數學發展的特征:“現代數學就是各種量之間的可能的,一般說是各種變化著的量的關系和相互聯系的數學”。
7、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又出現了對數學的定義作符合時代的修正的新嘗試。主要是一批美國學者,將數學簡單地定義為關于“模式” 的科學:“【數學】這個領域已被稱作模式的科學,其目的是要揭示人們從自然界和數學本身的抽象世界中所觀察到的結構和對稱性” 。
問題七:數學上值和數概念上區別是什么某個物體所含數量的多少稱這個物體的值,也就是說這個物體的值就是對它的量化結果。
可以換個相同的概念說明:某種商品可以賣多少錢,就叫這個商品的值,這和數學中值的概念基本是一個意思。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于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從這個意義上,數學屬于形式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不同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在唯帶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
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也被稱為自然科學的皇冠,俗話說,“學數學和物理,走到世界各地都不怕。”這表明數學在所有學科中的重要性。
如何學好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鍛煉計算能力
學生應該學會聽課,學會做筆記,把自己的重點知識區別開來。初中的數學學習量遠遠大于小學。
培養空間想象能力
數學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計算、空間想象、行敬定量關系和應用公式。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符號、數字、圖像不夠敏感,這正是初中數學學習所需要的。
變“數”為“式”
初等數學涉及到方程,而初等數學主要是算術,在這一時期面臨著問題。學生可以在暑假準備鞏指拍固和適應公式學習。
強化“0”知識
“0”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分界點,小學生接觸到的是積極的,而初中開始接觸到消極的,一些學生往往忽略了“0”。
自然數和0都是整數。我們在數物體的時候,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1,2,3……叫做自然數。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數學關于數的基本概念,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一、數的基本概念
(一)整數
1、整數的意義
自然數和0都是整數。
2、自然數
我們在數物體的時候,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1,2,3……叫做自然數。
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3、計數單位
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敏握閉億……都是計數單位。其中“一”是計數的基本單位。
10個1是10,10個10是100……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這樣的計數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4、數位
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5、整數的讀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讀。讀億級、萬級時,先按照個級的讀法去讀,再在后面加一個“億”或“萬”字。每一級末尾的0都不讀出來,其它數位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6、整數的寫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寫,哪一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7、一個較大的多位數,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它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有時還可以根據需要,省略這個數某一位后面的數,寫成近似數。
⑴ 準確數:在實際生活中,為了計數的簡便,可以把一個較大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改寫后的數是原數的準確數。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寫成以萬做單位的數是 125430 萬;改寫成 以億做單位 的數 12.543 億。
⑵ 近似數:根據實際需要,我們還可以把一個較大的數,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數,用一個近似數來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億后面的尾數是 13 億。⑶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看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幾,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數向前一位進1。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8、整數大小的比較: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以此類推。
(二)小數
1、小數的意義
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可以用小數表示。如1/10記作0.1,7/100記作0.07。
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一個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部分組成。數中的圓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左邊的數叫做整數部分,小數點左邊的數叫做整數部分,小數點右邊的數叫做小數部分。
小數點右邊第一位叫十分位,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數部分最大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沒有最小的計數單位。小數部分有幾個數位,就叫做幾位小數。如0.36是兩位小數,3.066是三位小數
在小數里,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小數部分的最高分數單位“十分之一”和整數部分的最低單位“一”之間的進率也是10。
2、小數的讀法:讀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從左向右順次讀出每一位數位上的數字。
3、小數的寫法:寫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小數點寫在個位右下角,小數部分順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4、比較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橋裂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數大皮廳的那個數就大……
5、小數的分類
⑴ 純小數:整數部分是零的小數,叫做純小數。例如: 0.25 、 0.368 都是純小數。
⑵ 帶小數:整數部分不是零的小數,叫做帶小數。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帶小數。
⑶ 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數位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數。
⑷ 無限小數:小數部分的數位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例如: 4.33 …… 3.1415926 ……
⑸ 無限不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數字排列無規律且位數無限,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 例如:∏
⑹ 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有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個數叫做循環小數。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例如: 3.99 ……的循環節是“ 9 ” , 0.5454 ……的循環節是“ 54 ” 。
⑺ 純循環小數:循環節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純循環小數。 例如: 3.111 …… 0.5656 ……
⑻ 混循環小數:循環節不是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混循環小數。 3.1222 …… 0.03333 ……
寫循環小數的時候,為了簡便,小數的循環部分只需寫出一個循環節,并在這個循環節的首、末位數字上各點一個圓點。如果循環 節只有一個數字,就只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
(三)分數
1、分數的意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在分數里,中間的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2、分數的讀法:讀分數時,先讀分母再讀“分之”然后讀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3、分數的寫法:先寫分數線,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
4、比較分數的大小:
⑴ 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那個分數就大。
⑵ 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小的那個分數就大。
⑶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數,通常是先通分,轉化成通分母的分數,再比較大小。
⑷ 如果被比較的分數是帶分數,先要比較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帶分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再比較它們的分數部分,分數部分大的那個帶分數就大。
5、分數的分類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數部分的不同情況,可以分成: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
⑴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⑵ 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⑶ 帶分數:假分數可以寫成整數與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做帶分數。
6、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及分數的基本性質
⑴ 除法是一種運算,有運算符號;分數是一種數。因此,一般應敘述為被除數相當于分子,而不能說成被除數就是分子。
⑵ 由于分數和除法有密切的關系,根據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可得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⑶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它是約分和通分的依據。
7、約分和通分
⑴ 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⑵ 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⑶ 約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約數(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
⑷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⑸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來幾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然后把各分數化成用這個最小公倍數作分母的分數。
8、倒 數
⑴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⑵ 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⑶ 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四)百分數
1、百分數的意義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 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用"%"來表示。百分號是表示百分數的符號。
2、百分數的讀法:讀百分數時,先讀百分之,再讀百分號前面的數,讀數時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3、百分數的寫法: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4、百分數與折數、成數的互化:
例如:三折就是30%,七五折就是75%,成數就是十分之幾,如一成就是牐 闖砂俜質 褪?0%,則六成五就是65%。
5、納稅和利息:
稅率: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百分率。由銀行規定按年或按月計算。
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6、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⑴ 意義不同。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它只能表示兩數之間的倍數關系,不能表示某一具體數量。如:可以說 1米 是 5米 的 20%,不可以說“一段繩子長為20%米。”因此,百分數后面不能帶單位名稱。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分數不僅 可以表示兩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如:甲數是3,乙數是4,甲數是乙數的?;還可以表示一定的數量,如:犌Э恕 米等。
⑵ 應用范圍不同。百分數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調查、統計、分析與比較。而分數常常是在測量、計算中,得不到整數結果時使用。
⑶ 書寫形式不同。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采用百分號“%”來表示。如:百分之四十五,寫作:45%;百分數的分母固定為100,因此,不論百分數 的分子、分母之間有多少個公約數,都不約分;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數,也可以是小數。而分數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數,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數、假分數、帶分 數,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一般要通過約分化成最簡分數,是假分數的要化成帶分數。
7、數的互化
⑴ 小數化成分數: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的后面寫幾個零作分母,把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作分子,能約分的要約分。
⑵ 分數化成小數: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盡的就化成有限小數,有的不能除盡,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數。
⑶ 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⑷ 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⑸ 百分數化成小數: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⑹ 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⑺ 百分數化成小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五)數的整除
1、整除的意義
整數a除以整數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或者說b能整除a 。
除盡的意義 甲數除以乙數,所得的商是整數或有限小數而余數也為0時,我們就說甲數能被乙數除盡,(或者說乙數能除盡甲數)這里的甲數、乙數可以是自然數,也可以是小數(乙數不能為0)。
2、約數和倍數
⑴ 如果數a能被數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或a的因數)。倍數和約數是相互依存的。
⑵ 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最大的約數是它本身。
⑶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3、奇數和偶數
⑴ 自然數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為奇數和偶數。
① 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0也是偶數。
② 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奇數。
⑵ 奇數和偶數的運算性質:
① 相鄰兩個自然數之和是奇數,之積是偶數。
② 奇數+奇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偶數,
奇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
4、整除的特征
⑴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能被2整除。
⑵ 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能被5整除。
⑶ 一個數的各位上的數的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⑷ 一個數各位數上的和能被9整除,這個數就能被9整除。
⑸ 能被3整除的數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數一定能被3整除。
⑹ 一個數的末兩位數能被4(或25)整除,這個數就能被4(或25)整除。
⑺ 一個數的末三位數能被8(或125)整除,這個數就能被8(或125)整除。
5、質數和合數
⑴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100以內的質數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⑵ 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例如 4、6、8、9、12都是合數。
⑶ 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自然數除了1外,不是質數就是合數。如果把自然數按其約數的個數的不同分類,可分為質數、合數和1。
6、分解質因數
⑴ 質因數
每個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其中每個質數都是這個合數的因數,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質因數。
⑵ 分解質因數
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通常用短除法來分解質因數。先用能整除這個合數的質數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質數為止,再把除數和商寫成連乘的形式。
⑶ 公因(約)數
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這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成互質關系的兩個數,有下列幾種情況:①和任何自然數互質;
②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互質;
③當合數不是質數的倍數時,這個合數和這個質數互質;
④兩個合數的公約數只有1時,這兩個合數互質,如果幾個數中任意兩個都互質,就說這幾個數兩兩互質。
如果較小數是較大數的約數,那么較小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它們的最大公約數就是1。
⑷ 公倍數
①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這幾個數的最大公倍數。
求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方法是:先用這幾個數的公約數連續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約數1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連乘求積,這個積就是這幾個數的的最大公約數。
②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是:先用這幾個數(或其中的部分數)的公約數去除,一直除到互質(或兩兩互質)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求積,這個積就是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如果較大數是較小數的倍數,那么較大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么這兩個數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幾個數的公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而幾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相關文章:
1. 小學數學法則知識歸納整理分類
2.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基本概念復習與復習方法
3. 小學數學概念學習竅門
4. 小學三年級數學概念練習題、知識點匯編
5. 小學數學公式大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