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學(xué)科分類 > 地理

牛渚山的地理位置,西珥山的地理位置

  • 地理
  • 2023-05-20
目錄
  • 西珥山的地理位置
  • 興都庫什山地理位置
  • 澳大利亞山火的地理位置
  • 西湖山的地理位置
  • 乞力馬扎羅山地理位置

  • 西珥山的地理位置

    單人6小時(shí)89元,超時(shí)10元/小時(shí)。馬鞍山的翠林水城的時(shí)間為24小時(shí),對于南京人來說,馬鞍山說遠(yuǎn)也不遠(yuǎn),但是可以找到一個(gè)帶娃呆上一天的地方都不多,既能解放大人的雙手,又能讓娃玩的開心。地址在馬鞍山市花山區(qū)江東大道北段湖北東路454號,大潤發(fā)超市向東約100米胡型乎褲悉即可。

    翠螺山簡介:

    翠螺山原名牛渚山,在安徽馬鞍山市西南7公里。面租蘆臨長江、牛渚河,東北與荷包山、寶積山、西山、馬鞍山一脈相連。海拔131米,周5公里,山上松翠欲滴,山形酷似蝸牛,故名翠螺山。

    李白有詩描繪:“絕壁臨巨川,連峰勢相向。亂石流濮間,回波自成浪。但驚群木秀,莫測精靈狀。更聽猿夜啼,憂心醉江上。”明工部侍郎周忱巡撫江南,愛此山水,命人植樹木,隱居此處。

    興都庫什山地理位置

    城陵磯

    城陵磯(Chenglingji) 長江中游第一磯。

    長江中游水陸聯(lián)運(yùn)、干支聯(lián)系的綜合樞紐港口。

    湖南省水路第一門戶。

    位于岳陽市東北15公里江湖交會(huì)的右岸,距市中心區(qū)7.5千米,當(dāng)長江與洞庭湖交匯處,隔江與湖北省監(jiān)利縣相望。

    《水經(jīng)注》載:“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

    ”明設(shè)巡檢司。

    1951年置城陵磯鎮(zhèn),屬岳陽縣。

    1982年劃入岳陽市。

    面積5.8平方千米。

    地多丘陵。

    城陵磯港為湘北水運(yùn)門戶。

    城陵磯南綰三湘、北控荊漢,扼洞庭湖貫通長江的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地層為板溪群淺變質(zhì)巖基底,處于湘江古斷裂帶上。

    第四紀(jì)以來,河湖繼續(xù)沉陷,邊側(cè)相對抬升,由于磯頭濱臨江岸,南北介于東風(fēng)、芭蕉兩湖之間,面朝荊江,成為二面臨水的島磯。

    城陵磯突出江湖匯口,具有抗沖和挑流作用,是此處Y字形水道南側(cè)的洞庭湖口節(jié)點(diǎn)。

    附近七里山,過水?dāng)嗝?000米,歷年最高水位32.75米,是四水、四口入湖水沙經(jīng)調(diào)蓄再度入江的唯一出口。

    又為江湖之間洄游性和半洄游性經(jīng)濟(jì)魚類來往的通道。

    城陵磯是湘北內(nèi)聯(lián)四水、外通江海的第一港。

    洞庭湖四水常年有300~500噸級船隊(duì)及千噸級頂推船隊(duì)經(jīng)此出入長江,長江干流船舶亦可于此停靠,年吞吐量約430萬噸。

    港口有專線通京廣鐵路,便于水陸聯(lián)運(yùn)。

    建有造紙廠、火電廠,鄰近有石油化工廠。

    采石磯位于馬鞍山市區(qū)西南約5公里的采石公園里的翠螺山麓,古稱牛渚磯。

    它和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

    以山勢險(xiǎn)攔橘峻,風(fēng)光綺麗,古跡眾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yù)。

    采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jù)大江要沖,水流湍急,地勢險(xiǎn)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采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多次來采石磯游覽,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

    游人來到馬鞍山市西南的唐賢街,過鎖溪橋,即見平地拔起的翠螺山。

    山西北臨大江,三面為牛渚河環(huán)抱,海拔131米,猶如一只碩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

    此山原名牛渚山,相傳古有金牛在此出渚。

    山間林木蔥綠,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懸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磯;西北臨江低凹之處,人稱西大洼,北邊山脊梁叫蝸牛尾,山勢險(xiǎn)峻;南麓林木蔥郁,亭閣隱隱,太白樓等文物古跡均分布在這一帶,最高處是翠螺峰。

    太白樓面臨長江,背連翠螺,濃蔭簇?fù)恚且蛔蹅延^的古建筑。

    它與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昌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合稱為江南著名的“攜差三樓一閣”。

    太白樓是為紀(jì)念我國唐代詩人李白而建造的。

    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原名謫仙樓,距今已有1100余年歷史。

    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為“太白樓”,亦稱作“唐李公青蓮祠”。

    歷代均有修建,現(xiàn)存建筑建于清光緒年間(1875一1908年)。

    太白樓高18米,長34米,寬17米,采用我國傳統(tǒng)的古建筑式樣,主樓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

    前后分兩院,簡隱團(tuán)前為太白樓,后為太白祠,由回廊相連,二、三樓閣檐下置郭沫若書寫的“太白樓”和張愷帆書寫的“謫仙樓”匾額,各具神韻,十分醒目。

    進(jìn)門檐下兩壁嵌有一塊清代重修太白樓碑記和一塊記載李白生平的碑文。

    進(jìn)入大廳迎面大屏風(fēng)繪有太白漫游來石圖,壁上掛著太白游蹤圖,樓上設(shè)兩尊黃楊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臥,還有太白手書拓本和各種版本詩集陳列,以及歷代名士文人的詩篇、楹聯(lián)、匾額和繪畫。

    太白樓西側(cè)是廣濟(jì)寺。

    綠樹掩映之中的“觀音閣”是圮毀的廣濟(jì)寺僅剩的建筑,內(nèi)供觀音菩薩像。

    閣前左側(cè)有一口“赤烏井”,是采石磯最為古老的歷史文物。

    ?

    廣濟(jì)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于北宋,已有900多年歷史。

    亭內(nèi)有數(shù)方珍貴的古碑。

    蛾眉亭據(jù)險(xiǎn)而臨深,憑高而望遠(yuǎn),景色秀麗。

    亭前左前方臨江之處,是一塊平坦巨石為聯(lián)璧臺(tái),此石嵌在蔥郁陡峭的絕壁上,伸向江中,險(xiǎn)峻異常。

    民間傳說詩人李白是在這里跳江捉月,騎鯨上天的,故又稱捉月臺(tái)或舍身崖。

    聯(lián)璧臺(tái)左下側(cè)的臨江絕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簡樸典雅。

    傳說東晉將領(lǐng)溫嶠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

    亭下滔滔江水穿過天門一瀉而下,浪擊峭壁,卷起千堆雪,氣勢壯觀。

    亭西側(cè)石階下還可以看到懸空橫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長的大腳印,傳說是明初大將常遇春三打采石磯時(shí)留下的。

    翠螺山半山腰還有李白衣冠冢,墓用青石壘砌,基高2米,直徑5米,墓碑上鐫“唐詩人李白衣冠冢”。

    四周松柏簇?fù)恚疾莘品疲h(huán)境幽靜。

    三元祠,又稱三官洞,是采石磯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側(cè)巖下,洞傍山臨江嵌在崖壁間,下落無地,如自水出,江水拍擊洞邊崖壁,浪花飛濺,令人眩目。

    洞內(nèi)上下兩層,洞內(nèi)有洞,可通大江,環(huán)境別致,四季景色迥然各異,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

    內(nèi)還設(shè)有茶室。

    馬鞍山市中心還有雨山湖公園,當(dāng)涂縣境內(nèi)有青山李白墓、天門山等名勝古跡。

    燕子磯位于南京郊外的直瀆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臨空,遠(yuǎn)望 若燕子展翅欲飛而得名。

    直瀆山高40余米,南連江岸,另三面均被 江水圍繞,地勢十分險(xiǎn)要,雄踞于山上的燕子磯是觀賞江景的最佳 去處。

    登臨磯頭,看滾滾長江,浩浩蕩蕩,一瀉千里,蔚為壯觀。

    西面南京長江大橋如彩虹橫跨江上,尤其是月夜,皓月當(dāng)空,江面波光 粼粼,江帆點(diǎn)點(diǎn)。

    燕子磯歷來是文人墨客臨江抒懷的勝地,史可法、龔賢等人都 曾在此賦詩。

    磯頂現(xiàn)有御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著清乾隆帝所 書”燕子磯”三個(gè)大字,背面刻著這位萬歲爺所題的一首七絕:“ 當(dāng)年聞?wù)f繞江瀾,撼地洪濤足下看。

    卻喜漲沙成綠野,煙林相鑿久 相安。

    ” 在燕子磯西南方沿江的懸崖上有若干個(gè)石灰?guī)r溶洞,古時(shí)游記 中稱為巖山12洞,其中主要的有頭臺(tái)洞、觀音洞、二臺(tái)洞和三臺(tái)洞。

    頭臺(tái)洞距燕子磯約1公里,洞內(nèi)鐘乳石奇形怪狀,觀音洞與之毗鄰。

    其他諸洞景觀亦大同小異。

    長江三大名磯之一,在南京北郊觀音門外。

    是巖山東北的一支。

    海拔36米。

    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因稱燕子磯。

    清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時(shí),均在此泊舟。

    磯頂有碑亭,亭中石碑下面有清乾隆帝書“燕子磯”,背面是他的題詩。

    夜晚登臨,水月皓白,澄江如練,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燕子磯附近有弘濟(jì)寺、觀音閣,寺廢閣存。

    巖山原有12洞,大都是懸崖絕壁,為江水沖擊而成。

    現(xiàn)在只有頭臺(tái)洞、二臺(tái)洞、三臺(tái)洞比較有名。

    其中以三臺(tái)洞最為深廣曲折。

    洞中有觀音泉、小有天等名勝;洞右有石梯,可達(dá)一線天;再上有石階百級,飛閣凌空,別開境界。

    燕子磯突兀江面,三面懸絕,遠(yuǎn)眺似石燕掠江,因此得名。

    燕子磯總扼大江,地勢險(xiǎn)要,磯下驚濤拍石,洶涌澎湃,是重要的長江渡口和軍事重地。

    被世人稱為萬里長江第一磯。

    澳大利亞山火的地理位置

    宋時(shí)指揚(yáng)州路上的采石道 憑借采石磯天險(xiǎn)東陪派譽(yù)連南京羨手燕子磯西連太平府的長江下游防線蘆段 號稱天險(xiǎn) 為揚(yáng)州路防線最強(qiáng)大的屏障

    西湖山的地理位置

    中國古代長江下游江防要地。亦名牛渚山。位于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隅,長江東岸。北通南京,南亂消亂達(dá)蕪湖,采石渡口隔江與和州(今和縣)橫江渡相望,牛渚山為南京西南屏障,有“寧蕪要塞”之稱。東漢末年名將孫策襲奪牛渚營后,設(shè)重兵駐守,始為戍兵要地。隋置牛赭圻鎮(zhèn)。唐設(shè)采石戍。宋稱采石鎮(zhèn)。戍、鎮(zhèn)位牛渚山上,居高臨下,俯視采石渡口。牛渚山三面環(huán)水,西南麓突入江中,名采石磯(又名牛渚磯),與南京燕子磯、岳陽城陵磯合稱“長江三磯”。采石磯附近,江面水勢平緩,歷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古來江南有事,從采石橋基渡者十之九”。隋開皇八至九年(588~589),隋將韓擒虎率軍夜渡,襲占嘩檔采石,直陷建康(今江蘇南京),南朝陳亡(見隋滅陳之戰(zhàn))。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帝完顏亮率師南侵,欲渡采石,進(jìn)逼建康,南宋名臣虞允文,據(jù)牛渚,扼天塹,以少勝多,大敗金兵,是為歷史上著名的采石之戰(zhàn)。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為實(shí)現(xiàn)定鼎集慶(今南京)的宏圖,令大將常遇春奪采石,占太平(今安徽當(dāng)涂),大敗元軍,直逼集慶。今采石為游覽勝地。

    2002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年5月,安徽省采石風(fēng)景名勝區(qū)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名單。

    乞力馬扎羅山地理位置

    宣州,宣城。緊。開元戶八萬七千二百三十一。鄉(xiāng)一百六十七。元和戶五萬七千三百五十。鄉(xiāng)一百九十五。今為宣歙觀察使理所。

    管州三:宣州,歙州,池州。縣二十。都管戶九萬一千七百六。

    禹貢揚(yáng)州之域。春秋時(shí)屬楚。秦為鄣郡。漢武帝改為丹陽郡,領(lǐng)縣十七,理宛陵,即今理是也。漢有銅官,輿地志云:“宛陵縣銅山者,漢采銅所理也。”

    順帝立宣城郡,東晉或理蕪湖,或理姑熟,或理赭圻。隋開皇九年平陳,改郡為宣州,移于今理。武德二年置總管府,七年為宣城郡,乾元元年復(fù)為宣州虧螞悄。州理城,周封楚子熊繹于此,漢丹陽郡亦理此城,俗傳晉桓彝所筑。

    州境:西北至上都取和,滁路三千一十里,取潤州路三千七十里。西北至東都取和、滁路二千一百五十里。正北微東至潤州四百里。正北微西和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池州三百四十里。正南微西逾嶺至歙州三百八十里。西渡江至廬州六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白?布。自貞元后,常貢之外,別進(jìn)五色線毯及綾綺等珍物,與淮南、兩浙相比。

    管縣十:宣城,南陵,涇,當(dāng)涂,溧陽,溧水,寧國,廣德,太平,旌德。

    宣城縣,望。郭下。本漢宛陵縣,屬丹陽郡,后漢順帝置,至?xí)x屬宣城郡,隋自宛陵移于今理。

    敬亭山,州北十二里。即謝眺賦詩之所。

    青弋水,州西九十九里。

    南陵縣,望。東至州一百里。本漢春谷縣地,梁于此置南陵縣,仍于縣理置南陵郡。隋平陳廢郡,縣屬宣州。

    鵲頭鎮(zhèn),在縣西一百一十里。即春秋時(shí)楚伐吳,敗于鵲岸是也。沿流八十里,有鵲尾洲,吳時(shí)屯兵處。

    得國山,在縣西一百一十里。出銅,供梅根監(jiān)。

    梅根監(jiān),在縣西一百三十五里。梅根監(jiān)并宛陵監(jiān),每歲共鑄錢五萬貫。

    銅井山,在縣西南八十五同銅。

    戰(zhàn)鳥山,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臨大江。本名孤圻山,昔桓溫于赭圻討賊,屯兵山下,夜中眾鳥鳴,賊謂官軍已至,一時(shí)驚潰,因以為名。

    春?故城,在縣西一百五十里。

    赭圻故城,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西監(jiān)大江。吳所置赭圻屯處也,晉哀帝時(shí),桓溫領(lǐng)揚(yáng)州牧,入朝參政,自荊州還至赭圻,詔止之,遂城赭圻鎮(zhèn)焉。后城被火災(zāi),乃移鎮(zhèn)姑熟。

    涇縣,緊。東北至州一百五里。本漢舊縣,因涇水以為名,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武德七年,于此置猷州,八年廢,以縣屬宣州。

    陵陽山,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陵陽子明得仙處。

    微領(lǐng)山,在縣東南二百五十里。涇水所出也。

    蓋山,在縣西南八十里。下有舒姑泉,昔舒氏女化為魚于此泉,聞弦歌聲,則有雙鯉涌出。原本“西南”下有“二百”二字。

    當(dāng)涂縣,緊。東南至州一百九十三里。本漢丹陽縣地,其當(dāng)涂縣本屬九江郡,漢為侯國。左傳“禹會(huì)諸侯于涂山”,注云“在壽春東北”,以涂山為邑,故以名焉。晉武帝太康初分丹陽置于湖縣,成帝時(shí)以江北之當(dāng)涂縣流入過江在于湖者,僑立為當(dāng)涂縣,屬淮南郡。隋大業(yè)十年廢于湖縣,以當(dāng)涂屬宣州。

    牛渚山,在縣北三十五里。山突出江中,謂之牛渚圻,津渡處也。始皇二十七年,東巡會(huì)稽,道由丹陽至錢塘,即從此渡也。晉左衛(wèi)將軍謝尚鎮(zhèn)于此。溫嶠至牛渚,燃犀照諸靈怪,亦在于此。

    博望山,在縣西三十五里,與和州對岸。江西岸曰梁山,在溧陽縣南七十里。

    兩山相望如門,俗謂之天門山。山上皆有?月城,宋車騎將軍王玄謨所筑,于此屯兵捍御。

    赤金山,在縣北一十里。出好銅與金類,淮南子、食貨志所謂丹陽銅也。

    九井山,在縣南一十里。殷仲文九日從桓溫登九井賦詩,即此山也。

    龍山,在縣東南十二里。桓溫嘗與僚佐,九月九日登此山宴集。

    丹陽湖,在縣東南七十九里。周回三百余里,與溧水分湖為界。

    蕪湖水,在縣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陽湖,西北流入于大江。漢末湖側(cè)亦嘗置蕪湖縣,吳將陸遜、晉謝尚、王敦皆銷渣嘗鎮(zhèn)此。

    姑熟水,在縣南二里。縣名因此。

    慈湖,在縣北六十五里。吳將卞融于此屯兵。晉成帝咸和二年,陶侃與蘇峻戰(zhàn)于慈湖。侯景之亂,兵至慈湖,梁人聞之大恐。

    采石戍,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西接烏江,北連建業(yè),城在牛渚山上,與和州橫江渡相對,隋師伐陳,賀若弼從此渡。隋平陳置鎮(zhèn),貞觀初改鎮(zhèn)為戍。

    溧陽縣,緊。西南至州二百四十里。本漢舊縣,屬丹陽郡,以在溧水之陽為名。吳時(shí)置屯田于此。隋屬蔣州,今潤州上元縣西石頭城,是蔣州理也。又屬潤州,大業(yè)二年屬宣州。

    平陵山,在縣南十八里。晉成帝時(shí),李完圍韓晃于此山,斬之。山高四十丈。

    溧物芹水,在縣南六里。

    溧水縣,上。南至州二百二十五里。本漢溧陽縣地,隋開皇十一年宇文述割溧陽之西、丹陽之東置。

    中山,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出兔毫,為筆精妙。

    丹陽湖,在縣西南二十八里。與當(dāng)涂縣分中流為界。

    固城湖,在縣南一百里。周回九十里,多蒲魚之利。

    寧國縣,上。西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后漢末分宛陵南鄉(xiāng)置,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其后武德中廢,天寶三年復(fù)置。

    五湖水,在縣東北四里。

    廣德縣,緊。西至州一百六十五里。后漢分故障縣置,屬丹陽郡。宋為經(jīng)安縣,隋仁壽三年屬湖州,大業(yè)二年移于今理,屬宜州。至德二年,改為廣德。

    桐?水,在縣西五十里。春秋“楚子期伐吳,至桐?”,是也。

    太平縣,上。東北至州二百八十里。本涇縣地,天寶四年,宣城郡太守李和上奏,割涇縣西南十四鄉(xiāng)置。

    黃山,在縣西南四十里。上有泉水,泉側(cè)多黃連。

    旌德縣,上。北至州二百三十里。本太平之地,以縣界闊遠(yuǎn),永泰初土賊王方據(jù)險(xiǎn)作叛,詔討平之,奏分太平置旌德縣。

    資料來源:《元和郡縣圖志》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热の无码热の有码热の综合|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中文无码mv|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网址|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