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高斯1加到100數學故事 高斯的故事1+2+3+......+100 高斯與5050的故事 數學天才牛頓的故事 高斯小時候1加100的故事
高斯是德國數學家 ,也是科學家,他和牛頓、阿基米德,被譽為有史以來的三大數學家.高斯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在歷史上影響之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頓、歐拉并列,有“數學王子”之稱.
他幼年時就表現出超人的數學天才.1795年進入格丁根大學學習.第二年他就發現正十七邊形的尺規作圖法.并給出可用尺規作出的正多邊形的條件,解決了歐幾里得以來懸而未決的問題.
高斯的數學研究幾乎遍及所有領域,在數論、代數學、非歐幾何、復變函數和微分幾何等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還把數學應用于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和磁學的研究,發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高理的數論研究 總結 在《算術研究》(1801)中,這本書奠定了近代數論的基礎,它不僅是數論方面的劃時代之作,也是數學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著作之一.高斯對代數學的重要貢獻是證明了代數基本定理,他的存在性證明開創了數學研究的新途徑.高斯在1816年左右就得到非歐幾何的原理.他還深入研究復變函數,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發現了著名的柯西積分定理.他還發現橢圓函數的雙周期性,但這些工作在他生前都沒發表出來.1828年高斯出版了《關于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地闡述了空間曲面的微分幾何學,并提出內蘊曲面理論.高斯的曲面理論后來由黎曼發展.高斯一生共發表155篇論文,他對待學問十分嚴謹,只是把他自己認為是十分成熟的作品發表出搜仔來.其著作還有《地磁概念》和《論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和斥力的普遍定律》等.
1801年高斯有機會戲劇性地施展他的優勢的計算技巧.那年氏團的元旦,有一個后來被證認為小行星并被命名為谷神星的天體被發現當時它好像在向太陽靠近,天文學家雖然有40天的時間可以觀察它,但還不能計算出它的軌道.高斯只作了3次觀測就提出了一種計算軌道參數的方法,而且達到的精確度使得天文學世核汪家在1801年末和1802年初能夠毫無困難地再確定谷神星的位置.高斯在這一計算方法中用到了他大約在1794年創造的最小二乘法(一種可從特定計算得到最小的方差和中求出最佳估值的方法在天文學中這一成就立即得到公認.他在《天體運動理論》中敘述的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適應現代計算機的要求.高斯在小行星“智神星”方面也獲得類似的成功.
由于高斯在數學、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和物理學中的杰出研究成果,他被選為許多科學院和學術團體的成員.“數學之王”的稱號是對他一生恰如其分的贊頌.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97+98+99+100 =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衫信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4+3+2+1
=101+101+101+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源塌亮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從此以后高斯雹寬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高斯是德國著名的大科學家,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他10歲時,小學老師出了一道算術難題:計算1+2+3+……+100=?
這下可難倒了剛學數學的小朋友們,他們按照題目的要坦宴逗求,正把數字一個一個地相加.可這時,卻傳來了高斯的聲音:“老師,我已經算好了!”
老師很吃驚,高斯解釋道:因祥頃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這樣的等于101的組合一共有50組,所讓賣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5050。
高斯(Gauss 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現在德國中北部。他的祖父是農民,父親是泥水匠,母親是一個石匠的女兒,有一個很聰明的弟弟,高斯這位舅舅,對小高斯很照顧,偶而會給他一些指導,而父親可以說是一名「大老粗」,認為只有力氣能掙錢,學問這種勞什子對窮人是沒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現過人才華,三歲時就能指出父親帳冊上的錯誤。七歲時進了小學,在破舊的教室里上課,老師對學生并不好,常認為自己在窮鄉僻壤教書是懷才不遇。高斯十歲時,老師考了那道著名的「從一加到一百」,終于發現了高斯的才華,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從漢堡買了一本較深的數學書給高斯讀。同時,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歲的助教Bartels變得很熟,而Bartels的能力也比老師高得多,后來成為大學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數學。
老師和助教去拜訪高斯的父親,要他讓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親認為兒子應該像他一樣,作個泥水匠,而且也沒有錢讓高斯繼續讀書,最后的結論是--去找有錢有勢的人當高斯的贊助人,雖然他們不知道要到哪里找。經過這次的訪問,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織布的工作,每天和Bartels討論數學,但不久之后,Bartels也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教高斯了。
1788年高斯不顧父親的反對進了高等學校。數學老師看了高斯的作業后就要他不必再上數學課,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駕全班之上。
華羅庚(1910——1982)出生于江蘇太湖畔的金壇縣,因出生時被父親華老祥放于籮筐以圖吉利,“進籮避邪,同庚百歲“,故取名羅庚。
華羅庚從小便貪玩,也喜歡湊熱鬧,只是功課平平,有時還不及格。勉強上完小學,進了家鄉的金壇中學,但仍貪玩,字又寫得歪歪扭扭,做數學作業時倒時滿認真地畫來畫去,但像涂鴉一般,所以上初中時的華羅庚仍不被老師喜歡的學生而且還常常挨戒尺。
金壇中學的一位名叫王維克的教員卻獨有慧眼,他研究了華羅庚涂鴉的本子才發現這許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題時探索的多種路子。一次王維克老師給學生講[孫子算經]出了這樣一道題:”今有物不知其數,掘舉三三數之剩其二,五五數剩其三,七七數剩其二,問物幾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際,有個學生站起來,大家一看,原來是向來為人瞧不起的華羅庚,當時他才十四歲,你猜一猜華羅庚他說出是多少?
1.陳景潤不愛玩公園,不愛逛馬路,就愛學習。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哎呀,頭發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他是個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發店去了。
理發店里人很多,大家挨著次序理發。陳景潤拿的牌子是三十八號的小牌子。他想: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么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忙走出理發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后從口袋里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沒看懂。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弄懂,這是陳景潤的脾氣。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點半。他想: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發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發了。理發員叔叔大聲地叫:“三十八號!誰是三十八號?快來理發!”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里看書,他能聽見理發野散胡員叔叔喊三十八號嗎?
過了好些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把不懂的東西弄懂了,這才高高興興地往理發店走去。可是他路過外文閱覽室,有各式各樣的新書,可好看啦。又跑進去看起書來了,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他才想起理發的事兒來。他一摸口袋,那張三十八號的小牌子還好好地躺著哩。但是他來到理發店還有啥用呢,這頌攔個號碼早已過時了。
2. 阿基米德
敘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頂純金的皇冠,因懷疑里面摻有銀,便請阿基米德鑒定。當他進入浴盆洗澡時,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質料的物體,雖然重量相同,但因體積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據這一道理,就可以判斷皇冠是否摻假。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他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征引。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 ·威爾(A?Weil)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1、高斯三歲時便能夠糾正他父親的借債賬目的事情,已經成為一個軼事流傳至今。他曾說,他在麥仙翁堆上學會計算。能夠在頭腦中進行復雜的計算,是上帝賜予他一生的天賦。
2、高斯7歲那年開始上學。10歲的時候,他進入了學習數學的班級,這是一個首次創辦的班,孩子們在這之前都沒有聽說過算術這么一門衡者鍵課程。數學教師是布特納,他對高斯的成長也起了一定作用。
3、1796年高斯19歲,發現了正十七邊形的尺規作圖法, 解決了自歐幾里德以來懸而未決的一個難題。 同年,發表并證明了二次互反律。這是他的得意杰作,一生曾用八種方法證明,稱之為“黃金律” 。
4、1799年,高斯完成了博士論文,獲黑爾姆施泰特大學的博士學位,回到家鄉布倫茲維克,雖然他的博士論文順利通過了,被授予博士學位,同時獲得了講師職位,但他沒有能成功地吸引學生,因此只能回老家-又是公爵伸手救援他。
5、1833年高斯從他的天文臺拉了一條長八千尺的電線,跨過許多人家的屋頂,一直到韋伯的實驗室,以伏特電池為電源,構造了世界第一個電報機。咐巧
擴展資料:
高斯個人的生活因為他的第一任妻子Johanna Osthoff在1809年早逝,以及他的孩子Louis也相繼死去而顯得黯然失色。高斯跌入一個他從來沒有完全恢復的憂郁深淵。他后來再婚,對象是他第一任妻子的朋友,名叫Friederica Wilhelmine Waldeck,但通常稱作Minna。
當他的第二任妻子在長期的病痛后死于1831年時,他的其中一個女兒Therese接手了整個家庭并且照顧高斯直到他的生命結束。他的母親則從1817年居住在他家直到1839年她死去。
高斯有六個小孩。高斯的所有小孩當嫌埋中,據說Wilhelmina最接近他的天賦,但她年輕時就去世了。高斯與Minna Waldeck也有3個小孩:Eugene (1811–1896), Wilhelm (1813–1879) and Therese (1816–1864)。Therese照顧著整個家庭直到高斯去世,而她結婚。
高斯最后與他的兒子發生了沖突。他不希望他的任何一個兒子進入數學或科學的"怕玷污了家人的名字"的想法或擔心里。高斯希望Eugene成為一名律師,但Eugene想學習語言類別的。而Eugene與高斯的另一個爭執是-高斯拒絕支付由Eugene所舉辦的派對的費用。
Eugene很生氣,所以在大約1832年時移居美國,而他在那里是相當成功的。Wilhelm也定居在密蘇里州,從一開始的農民工作成為了在圣路易斯相當富有的制鞋企業。Eugene花了很多年得來的成功,抵消了他在高斯的朋友與同事間不好的聲譽。也在9月3日看到了羅伯特高斯給菲莉克斯克萊因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