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關于忍辱負重的歷史故事 現(xiàn)代忍辱負重的名人例子 十大忍辱負重的人物故事 忍辱負重的名人素材 遭受屈辱最后成功的人
1、勾踐
越王勾踐在早年間,因年輕氣盛,不聽他人勸阻,執(zhí)意要去攻打吳國,不僅大敗,自己也被迫向敵人稱臣,在吳國受了三年的侮辱。在吳國的三年中,勾踐幾乎跟奴隸差不多,當馬夫,養(yǎng)馬喂馬,還要除糞打掃馬棚等。
吳王出游打獵時,勾踐要跪伏在馬下,讓吳王踩著他的脊梁上馬。甚至還有“問疾嘗糞”的故事,只為了博得吳王夫差之歡心。
2、孫臏
龐涓和孫臏本是鬼谷門下的同窗,學成之后龐涓和孫臏同到了魏國為仕。
龐涓因為妒忌孫臏才能比自己強,就派人暗中監(jiān)視著孫臏,后來還陷害了孫臏,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孫臏受此災難之后開始裝瘋賣傻,受盡侮辱,也是因此逃過一死。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于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
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玲和馬陵之戰(zhàn)的勝利,龐涓也在馬陵之戰(zhàn)中被殺,孫臏幫助齊國奠定了霸業(yè)。
3、韓信
韓信是我國西漢時期的一位大將軍。一天有個屠夫說韓信要是個英雄就用劍刺他,要不就從他胯下鉆過去。韓信剛拔出劍想刺過去,可是想著要償命,為了這樣一個人毀了自己不值得,于是就忍辱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鉆了過去,大伙看著都嘲笑他,他輕蔑的看了他們一眼就大步走開了。
后來,韓信參加了農(nóng)民軍起義軍,屢建戰(zhàn)功,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后來率軍擊敗了項羽,為漢朝的統(tǒng)一正褲立下了汗馬功舉枯簡勞。然后又派人找到那個屠夫封他為中尉,負責緝拿盜賊。并且還把他介紹給他的部下。
韓信認為當年屠夫的行為并無惡意,反而激勵了自己的意志,忍辱負重才有今天。屠夫聽了后羞愧萬分低下頭,韓信的手下將士聽了都十分欽佩他的大人大量。
4、朱元璋
當時朱元璋發(fā)兵起義,在長江上游有陳友諒,下游有張士誠,東南鄰方國珍,南鄰陳友定。方國珍、陳友定的目標在于保土割據(jù),張士誠則對元朝首鼠兩端,沒有多大雄心;陳友諒最強,是朱元璋占領應天后遇到的最危險的敵人。
朱元璋就使用“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一舉打敗陳友諒,消滅張士誠,殲滅方國珍。如果不是朱元璋的這種能忍的性格,早早就被陳友諒滅掉了,也不會有后來的明朝了。
5、劉備
劉備是公認的三國里最能忍的人之一,一生所受屈辱數(shù)不勝數(shù),投靠曹操,投靠袁紹,投靠陶謙,投靠劉表等等;心有雄心壯志,但奈何時運不濟,年過四十依舊一事無成;看看人家江東小霸王孫策,年不過雙十,已是江東霸主。
曾入主徐州,但奈何還沒敗基把位子坐熱,就被呂布奪走了;后來更是連老婆和手下頭號大將關羽都被曹操掠走,有沒有發(fā)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就不知道了;也幸好后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逃回來了。
中國人常說這么一句話,即:小不忍而亂大謀!所謂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為天下之不能為之事。可以說,遍觀中國古代名人,任何成功之人,劉邦、李世民、鐵木真、朱元璋等人,都有能忍的特點!
當時朱升給朱元璋的建議是“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這是一個典型的“忍”之戰(zhàn)略。試想一下,如果朱元璋急忙稱王稱帝,那么還有300年的大明江山嗎?恐怕朱元璋就和陳友諒等人一樣,成為一個歷史過客!
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中國歷史上最能忍的五個大人物,一個比一個淡定,寧受羞辱也不還擊,最終守得云開見月明,成就了一番大事業(yè)!
韓信,寧受胯下之辱!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塵汪悔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就是淮陰有一個少年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而且還帶著寶劍,但其實你內(nèi)心很擔心。如果不怕死,就刺死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經(jīng)過。韓信想了一下,后來就遭受了胯下之辱派正!
然而,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后來,韓信成為劉邦的大將軍,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如果當初韓信爭強好勝的話,不陵孫能忍胯下之辱,或許在兩人爭斗中,可能被殺了。當然,能忍也是將軍的必備素質(zhì)之一!
藺相如,忍廉頗譏諷!
在澠池之會中,藺相如對秦王說,“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為趙國找回了面子。經(jīng)過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藺相如功勞巨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對于這一點,老將廉頗非常不爽,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于是,藺相如做了兩件事,(1)廉頗上朝時,藺相如常常稱病不出,(2)外出見到廉頗,就急忙調(diào)轉(zhuǎn)車頭回去!
對于藺相如的這一表現(xiàn),廉頗哈哈大笑,譏諷不已!然而,藺相如真實目的是為了“將相和”,不想趙國的文官和武官發(fā)生沖突,避免朝政動蕩。廉頗知道這一點后,羞愧難當,才有了負荊請罪一說!
司馬懿,隱忍得江山!
劉備哭江山,孫權(quán)夢江山,曹操打江山。在三國亂世中,曹操最辛苦,江山都是他一手打下的。然而,司馬懿卻輕取江山,靠鳩占鵲巢這一招,輕松奪取了曹魏江山!
曹操臨終之前,曾對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然而,曹操沒想到的是,司馬懿活的特別長,特別善于隱忍!司馬懿經(jīng)歷了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人。
而且,在曹芳登基10年之后,才于249年發(fā)動高平陵之變。可以說,司馬懿是一代隱忍高手!如果司馬懿稍有異動,表現(xiàn)出野心,憑借曹操的臨終遺言,估計司馬懿早就被除掉了。
勾踐,忍到臥薪嘗膽!
春秋時期,一開始是吳國強大,打敗了越國。然而,吳國心慈手軟,答應了勾踐的求和,但要勾踐到吳國給他喂馬。而且,吳王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給他拉馬,這樣過了兩三年,吳王才放勾踐回去!
可以說,在這二三年內(nèi),勾踐受盡了羞辱。直到吳王夫差認為勾踐徹底臣服了,才對他放心下來。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勾踐表現(xiàn)出不樂意不情愿,那么估計小命危險,更別指望能打敗吳國報仇了。
經(jīng)過臥薪嘗膽和苦心發(fā)展之后,越國后來打敗了吳國。奇怪的是,史書上記載,勾踐本想把吳王夫差流放到舟山群島一帶,給他百來戶人家。但夫差覺得羞愧,于是自殺了。
姜子牙,忍耐了72年!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說古人了,即便是現(xiàn)代人72歲時,基本上已經(jīng)養(yǎng)老了。在商朝時期,72歲可謂超級高齡了。到了這一年齡,姜子牙卻還很淡定,絕對非常人可能比!
后來,由于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打敗商紂王,建立了周朝,所以姜子牙成了諸侯王,即:齊國開國鼻祖!可以說,正因為姜子牙的隱忍,最終才能史上留名!如果他急于成名,或許屢試不中之后,就錯過了機會!
歷史上最能忍的當屬勾踐。為了復國,他完全舍棄了自己的尊嚴,不僅尺虛給夫差牽馬,還在夫差生病時,親賣稿自嘗他的糞便,最終得以成功服復國。是忍辱負重中困孝的典范。
像韓信,他寧可受謹嘩胯下之辱;藺相春知如,也是受盡了譏諷;司馬懿,因為自己的隱忍,最后得到了江山;還有很有名的勾踐,臥薪嘗膽;姜子牙祥森行忍耐了72年最后輔佐周武王,這些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忍辱負重的名人。
韓信寧受胯下之辱。如果宏陵當初韓信爭強好銀弊勝殺了對方,也許就難成蔽搏戚為劉邦的大將軍了。能忍也是將軍的必備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