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數學論文?六年級數學論文500字(一) 小學數學總復習不同于單元復習、學期復習,對學生來說,知識容量多、跨度大、時間長,所學的知識遺忘率高;對教師來說則感到時間緊、內容多,知識的綜合性強,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的復習效果。那么,六年級下冊數學論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數學小論文”是學生數學學習經歷的一種書面寫作記錄。下面是我整理的關于小學六年級的數學小論文集,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小學六年級數學小論文集1
一天,我正在寫作業。媽媽突然對我說:“脫穎呀,你現在是不是在準備數學競賽,我想考考你是不是真會。
“行啊。’’我說。
“最近,我在一張試卷上看見一道題目,甲數是乙數的3倍,如果乙數給甲數6,那甲數就是乙數的5倍,求甲,乙是幾?”
我思考了一會說:“我還真不會,你能教我嗎?”媽媽說:“他說甲數是乙數的3倍,那我們先將乙數是1倍,甲數是3倍,乙數扮悶給甲數6,甲數是乙數的5倍,由此可以想到,乙數去掉6,甲數就加上6,現在,甲數是乙數的3倍多6,我們可以將甲數分成跟乙數一樣多,都去掉6,可以去掉3個6,再加上乙數給的6,一共是4個6,用4乘6等于24,24加上6等于30,再用30除以2等于15,15加上6等于21,求出原來的乙數,那甲數就好求了,現在我不說了,你能求出甲數么?”
“太簡單了。用21乘3等于63,甲數是63,乙數是21。耶,原來這么簡單!”我欣喜若狂,恨不得跳起來。
媽媽說:“只要你多動腦筋,多思考,什么事都會變成簡單的。
小學六年級數學的教學在小學教學中占著很重要的地位,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有義務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開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侍芹穗的六年級數學教學論文,歡迎閱讀!
六年級數學教學論文篇一:淺談小學六年級數學趣味教學法的應用
【摘要】 小學數學的教學在小學教學中占著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多學生因為數學的計算以及邏輯關系的復雜而學不好數學,甚至不喜歡學習數學. 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有義務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開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因此,小學數學趣味教學有著深刻且重要的意義. 本文將針對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的趣味教學提出幾點意見,目的在于讓學生們體會到數學的奧妙,并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來,開拓學生的思維和能力,讓學生有著本質上的進步.
【關鍵詞】 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研究
目前,對于許多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學好數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數學中的計算難度、枯燥的題目以及應用題中的邏輯復雜程度都是導致他們學不好數學的重要原因,這些學生也因此對學習數學失去了信心和興趣. 教師們應該對于這種現象有警覺性,不能放任孩子們的不自信和倦怠情緒,應該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以及對班里學生的了解程度,找出教學中的不足,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整改和完善,讓學生體會到數學這門學科的魅力,從而開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爭取在學習成績上讓學生達到質的飛躍.
一、題目上的趣味
小學數學的題目常常以一些假設的場景為基調,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甚至有些題不符合常理,這樣在做題的時候學生容易覺得單調、枯燥、乏味. 對于這種情況,老師完全可以對題目進行一個趣味性的改動,或者直接出一些和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題目,這樣的教學方式主要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專注于題目,潛意識里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好感.
案例分析:筆者在進行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統計”的教學時,書上有一道例題:根據A,B兩個公司去年下半年的月薪情況統計圖,你能得出什么結果?這類的題目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完全沒有熟悉的感覺,做起題來也沒有那么高的熱情,不如直接換成與學生息息相關的題目:統計本班學生中喜歡打羽毛球、打乒首畢乓球、踢足球、打籃球以及喜歡其他體育活動的人數,并畫出扇形圖. 首先,這樣的題目與學生們有關,可以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和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們理解題目內容;其次,這道題要求“統計”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們學會統計和整理資料;另外,統計的過程中可以調動全班的積極性,讓全班同學都有參與感,消除做題做錯的恐懼感. 首先,在老師的帶領下,對全班同學通過舉手和畫“老卜正”字的方式,對喜歡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等體育項目的人數進行統計,接著算出百分比,通過所算百分比畫出扇形圖,進而通過扇形圖的呈現作出一個結果的分析. 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其中,增強了每個人的參與感,除了原題的分析結果之外,還增加了調查統計的過程,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另外,增強了學生的解題興趣,減少了對數學學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
二、課堂上的趣味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經常是“遇題――講解――列式計算”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模式容易引起學生的倦怠情緒,因此,教學模式需要趣味化,從多方面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豐富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達到課堂趣味化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開展活動、布置特殊任務,等等,讓學生在做游戲的時候輕松完成了學習任務,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感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案例分析:筆者在進行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的乘法”的教學時,在課堂上開展了相關的活動. 在課前,筆者事先做好了幾個帶有分數和運算符號的標牌供學生們系在頭上,課堂上,隨機挑選五名學生站上講臺,由老師出題,如:■ × 2 = ? ■ + ■ = ? ■ × 8 = ? ■ - ■ = ?……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學生在標牌中自行尋找合適的標牌系在頭上,組成一個等式,讓臺下的學生判斷正誤. 這樣的教學過程可以高效地提高學生的興趣以及積極性,更能通過這樣的課堂活動讓全班學生全程參與進來;另外,還可以進一步考驗臺上五名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由于課堂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對學習數學報以樂觀愉悅的心態,緩解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不自信的心理,也為以后數學教學的開展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另外,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們開始對自己的計算速度引起重視,這一點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有著深刻的促進作用. 再者,對于活動過程中參與活動的學生們,可以通過在與同學的合作找出正確的等式構成并完成游戲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提升學生之間配合的默契程度,讓學生體會到團隊的重要性,這為以后學生們的學習和工作的開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在本課的教學中,雖然是以分數的乘法為主要內容,但也不能忽略對以前所學的分數的加減法知識的復習,出題時要包含全面,不僅包括分數的乘法,讓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有所訓練,也要包括加法和減法,讓學生對以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復習;另外,可以在標牌中寫一些假分數和帶分數以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比如1■,■,…
三、總 結
目前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是以“快樂教學”為主旨,然而,很多小學生卻十分頭疼數學的學習,計算的難度以及邏輯思維的復雜度讓學生沒有自信,甚至害怕學習數學,這與“快樂教學”的宗旨完全背道相馳. 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對我們目前的教學模式進行改善,通過趣味教學讓學生對數學學習保持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也讓學生真正地喜歡上數學.
【參考文獻】
[1]王秋麗.試論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2).
[2]龔衛民.構建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2(4).
[3]高冰.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略談[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2(7).
六年級數學教學論文篇二: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后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銷帆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么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皮衫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虧握雹。
“數學小論文”是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描述他們發現的數學問題及其解決,是學生數學學習經歷的一種書面寫作記錄。下面是我整理的關于小學六年級的數學小論文,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小學六年級數學小論文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數學,經常從人們身邊走過,生活中人們都離不開它,它為人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們的班級中經常要使用到數學,例如算單元平均分、統計校園電費……等等數不勝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購物,買過年吃的糖。超市里糖的花樣可多了,有脆皮糖15.80元一斤,牛皮糖10.50元一斤,牛奶糖8.00元一斤,酥酥糖23.9元一斤,巧克力糖21.9元一斤……但主要分為散稱和包裝。爸爸媽媽問我:“兒子,你希望買什么糖呢?”我望著玲瑯滿目的“糖果世界”,不知如何抉擇是好,但我自幼喜好巧克力,所以我就選了巧克力糖。這時媽媽又給我出題了,他說:“那兒子,你說我們是買散稱的呢,還是買包裝的呢?”這我就摸不著頭腦了,立即心算起來:散稱的巧克力糖21.9元一斤,包裝的則58.9一盒。散稱的巧克力糖一包才10克,包裝的巧克力糖一盒就有1000克呢!不過,單單看重量還不能決出勝負,就讓我仔細算算——其實算這個并不難,直接用1000克=1千克 1千克=2斤槐猛 58.9÷2=29.45(元) 29.45元>21.9元 所以散稱比包裝更劃算!我高興的把我得出的結果告訴媽媽,媽媽高興的點了點頭,夸我愛動腦筋,因此我也就成為了媽媽的"小會計"。
下面是一篇800字左右的小學六年級數學論文范文,供您頌旦參考:
想要在小學階段掌握好數學知識,不僅需要刻苦學習,更需要有一些好習慣和技巧。以下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幾點:
第一,做好基礎。數學中最基礎的就是加減乘除,掌握好這些基本算法是做好數學的必備條件和明,所以要多做基礎的口算題和四則運算題,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第二,注重實踐。在數學學習中,要多做一些與現實生活有關的題目,并且要想辦法將數學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習變得更加具有實際意義。
第三,注重方法。數學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于它所涉及的問題比較抽象和晦澀難懂。因此,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特別是學習一些高級的數學知識時,要通過查閱資料、請教老師和同學等途徑尋找一些好的方法,使自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第四,勤于總結。學習數學的機會是在課堂上和課外進行訓練,有時需要大量練習。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總結自己的做題方法,找出錯誤和不足之處,并不斷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和策略。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呢?我認為,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我總結的一些方法:
第一,提供好的數學學習環境。可以在家里搭建一個小型的學習角,擺放一些數學相關的書籍和,讓孩子感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樂趣。
以上就是六年級下冊數學論文的全部內容,小學六年級數學小論文集1 一天,我正在寫作業。媽媽突然對我說:“脫穎呀,你現在是不是在準備數學競賽,我想考考你是不是真會。“行啊。’’我說。“最近,我在一張試卷上看見一道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