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十以內加減法?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加減法》 篇1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那么,大班數學十以內加減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您好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嘗試看圖口述并懂得運算。
2、培養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數學的魅力。
活動準備:
1、10以內加減算式卡片若干張,加法圖片若干張,口述圖片5張。
2、搶答器(鼓、腰鼓、鑼)三個,統旅慶晌計牌一個,唐老鴨、米老鼠、小熊圖片各一張。
3、水果卡片若干,禮花一個,勝利、失敗、歡快的音樂各一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師: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快樂數學大本營,我是快樂數學欄目主持人——小問號。我們欄目的口號是:快樂數學,快樂無限!我們現在大聲的把口號喊出來:快樂數學,快樂無限!ye!首先我要向你們介紹今天的三個方隊,貼有米老鼠的是米老鼠隊,歡迎你們!貼有唐老鴨的是唐老鴨隊,歡迎你們!貼有小熊的是小熊隊,歡迎你們!米老鼠、唐老鴨、小熊都很喜歡吃水果,今天我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水果,你們想要得到水果嗎?那我們馬上進入快樂數學第一關。
二、快樂數學第一關。
1、師:第一關:必答題。三個方隊的每一位選手都要回答一道題目,每答對一題,獎勵一個水果。答錯不獎勵也不懲罰。但要自己獨立回答。得到水果的選手,要自己拿起水果貼到自己隊的英雄榜上。看那一隊的水果個數拆鋒最多。現在請各隊的一號選手答題。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亂指加減法》(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加減法》 篇1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算式題(掛于幼兒胸口)、彩旗(旗上有數字)、布置場景、停車場標記、沙包(上面有數字)、簍子(有數字1—10)、獎品(有算式題)、塑圈、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
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開著汽車一起到數學宮玩玩吧!(幼兒聽音樂開汽車進活動室)
師:數學宮到了,讓我們把車停到停車場,胸口算式的得數就是你的車位號。
師:汽車停好了,我們一起進數學宮吧。
二、闖關游戲
1、錄音:歡迎來到數學宮,請闖第一關:對暗號。
師:進數學宮還得闖關啊!讓我們看看闖關的要求是什么!
師:老師說一個數,你們對一個數,兩數合成小旗上的數。
一:先從十以內的加減法說起起。可以與生活中可以用數量概念表達的物體結合。比如蘋果、桔子、荔枝、西紅柿、芒果等,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興趣,也可鋒孝陸以讓他知道學習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家長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給孩子出題目。只要有個空閑就可以提問,語速要快,這樣給孩子一種緊迫感,可以鍛煉他快速思維提升效率的習慣,十以內的加減法要讓他特別的熟練。不要過快,循序漸進,效果最好。
三:十以內的加減法,再重申一遍,一定要讓孩子極其熟練才行。要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萬莫著急。要告訴孩子加減法是一個互補的關系慎謹,特別是在十以內加減法時一定要講清楚,這樣有助于孩子的理解。
四:要給孩子采取計時方式做練習,也可以給孩子出題計時,孩子來完成,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點滴進步,提高他練習的樂趣。超時了就給予獎勵,慢了就請下次繼續加油哦!
五:可以去網上找一些資料來學習學習,去找一些比銀頃較專業的課程來看看,像火花思維的教學模式,都可以參考一下,在幼兒數學領域是比較專業的!
希望這些整理可以幫助到您!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彎閉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此州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后關系:
例如:5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后數,從
11往前數,往后森鬧蔽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
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到“加”時,就是
把數往后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后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后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里,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
1,那么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么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么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于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數學活動《10以內加法》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數學活動《10以內加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到“小猴摘桃”的數學活動中,并能遵守游戲規則。幫助幼兒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思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數學游戲化,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重點: 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活動,遵守游戲規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掌握運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
難點 :運算中能靈活運用運算方法,思維靈活。
活動準備 :場景設置:自制一棵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子)、石塊(泡沫墊子)、皺紙(溪水)、小猴頭飾若干、自制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師:“小猴子們,猴外婆打來電話說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們小猴子們去摘桃,高興嗎?(高興)好!那我們就出發吧!外婆家離我們比較遠,我們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難。
以上就是大班數學十以內加減法的全部內容,幼兒園大班數學10以內加減法有:1、心形信件上午收到5封,下午收到1封,今天一共收到幾封?5+1=6 2、心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9封,送走3封,還剩幾封?9--3=6 3、菱形信件上午收到3封,下午收到4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