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質量是什么時候學的 質量是幾年級學的 物理質量與密度講解 小子快爬物理 八年級物理質檢答案
質量是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用符號m表示。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沒橋,它不隨物質的狀態、形狀、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而改變。質量國際單氏饑位是千克(kg),常用單位有噸、克、毫克、微克等。相鄰單位間的換算關系也要知道。這些單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噸、千克、毫克、微克,相鄰單位從左到右,進率是乘1000,從右到左除以1000。
知道幾個物體的質量值:一名普通中學生的質量大約是50kg,一只中等雞蛋的質量大約是50g,物理課本的質量大約是300g,一只雞的質量大約是2kg
質量的測量是臺秤、天平、電子秤等。物理實驗室常用托盤天枯核猛平測質量。
會調節天平。會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密度是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它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計算公式。
變形公式。會測量物質的密度
期末考試即將到來,同學們要懂得如何復習 八年級 物理嗎?接下來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走進物理世界1、物理學史研究光、熱、力、聲、電等形形色色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2、觀察和實驗是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來源
3、長度測量的是刻度尺,長度的國際基本正扮單位是米,符號是m;常用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局山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
4、長度測量結果的記錄包括準確值、估計值和單位。
5、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叫誤差。誤差產生的原因:①與測量的人有關;②與測量的有關。任何測量結果都有誤差,誤差只能盡量減小,不能絕對避免;但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減小誤差的方法:①選用更精密的測量;②采用更合理的測量方法;
③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6、測量時間的是秒表,時間的國際基本單位是秒,符號是s;常用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h=60min lmin=60s
7、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指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聲音與環境1、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就停止;振動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2、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聲音在介質中是以波的形式傳播;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氣體中傳播最慢。15℃的空氣中聲音傳播速度為340m/s。
3、聲音的三個特性:
(1)音調:人耳感覺到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的高低跟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2)響度: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響度的大小跟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跟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4、頻率的高低決定音調的高低;振幅的大小決定聲音的響度。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符號是Hz,人能感受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人們把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超聲的應用有:超桐清中聲波粉碎結石、聲納探測潛艇、魚群,B超檢查內臟器官。
5、樂音與噪聲:
樂音:悅耳動聽、使人愉快的聲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噪聲:使人們感到厭煩、有害身心健康的聲音;是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人們用分貝來劃分dB聲音的強弱的等級。
6、控制噪聲的三個途徑是:吸聲、隔聲、消聲;即在聲源處、在傳播途徑和在接收處控制。
7、聲的利用:(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如漁民利用聲納探測魚群
(2)聲音可以傳遞能量:如某些霧化器利用超聲波產生水霧
8、回聲:聲音在傳播途徑中遇到礙物被返射回去的現象,叫回聲。如回聲比原聲到達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們區分開,否則回聲會與原聲混在一起會加強原聲。利用“雙耳效應”可以聽到立體聲。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光和眼睛一、光的傳播
1、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如太陽、螢火蟲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生活中應用光的直線傳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隊瞄準等。
3、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光的顏色
1、色散: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的現象,這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紅、綠、藍;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發射的光決定的,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光決定的。顏料三原色是:品紅、黃、青。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在物體表面的反射有兩類:一類是鏡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類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們能從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鏡成像規律: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虛像、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跟鏡面垂直、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5、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如:汽車的后視鏡,公路拐彎處的反光鏡,主要作用是擴大視野;還有凹面鏡,如:太陽灶、手電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匯聚起來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它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
2、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質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騙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從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將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當光空氣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3、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見的光
光譜上紅光以外的部分叫紅外線,它用于紅外夜視儀,紅外線測溫儀;光譜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線,紫外線驗鈔機。
六、透鏡與凸透鏡成像
1、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凸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2、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凹透鏡,它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3、凸透鏡的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通過透鏡后會聚于一點,這一點叫凸透鏡的焦點,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和應用
(1)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像距:是指像到透鏡的距離,用字母v表示
(2)凸透鏡成像規律和應用列表
① 照相機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
② 投影儀利用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
③ 放大鏡利用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的原理制成的
七、眼睛與透鏡
1、眼睛的作用相當于凸透鏡,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產生近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厚,眼的屈光本領過強,或眼軸偏長,來自物體的光成在視網膜的前面。近視眼需要配戴凹透鏡來矯正
3、產生遠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薄,眼的屈光本領過弱,或眼軸偏短,來自物體的光成在視網膜后面。近視眼需要配戴凸透鏡來矯正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我們周圍的物質1、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用符號m表示,質量不會因為物體的位置、形狀和狀態的變化而變化。
2.質量的國際單位是千克,符號為kg。常用單位有噸(t)、克(g)、毫克 (mg)等。換算關系是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測量質量的:實驗室常用太平測量質量。常見的還有臺秤、磅秤、電子秤等
4、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方法:
(1)稱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碼應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處,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2)稱量時把待測物體放到左盤,法碼放在右盤,取法碼時要用鑷子
(3)讀數時待測物體的質量等于法碼的質量加上游碼對應刻度的質量
5、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所含質量的多少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物質的密度與該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和位置無關,但與物質的種類、溫度、狀態有關。
2.密度公式:ρ=m/v 單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單位有克/厘米3(g/cm3)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g/m3=1X10-3g/cm3。
6、物體的密度的測量
(1)一般固體密度的測量
①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適良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③用細線系住固體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記下水和固體的體積V2;④根據所測數據用ρ=m/v求出固體的密度。
(2)液體密度的測量步驟
①用燒杯裝入一定量的液體,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②把燒杯中的一部分液體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記下倒入液體的體積V;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下液體的質量m2 ,求出倒入量筒中液體的質量;④根據所測數據用ρ=m/v求出液體的密度。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新材料、粒子和宇宙一、物質的物理性質
1、一切物體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各種物質具有許多不同的性質。如物質的磁性、物質的導電性、物質的導熱性、物質的硬度、彈性、質量等。
2、物質的磁性:物體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叫做磁性。
3、物質按導電能力的不同分為: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導體是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金屬;絕緣體是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如橡膠;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體叫半導體,如硅、鍺等材料。
4、物質按導熱性能的不同分為: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熱的量導體:如金屬;熱的不良導體如塑料等
5、物質的硬度:硬度大的物體能夠劃破硬度小的物體的表面
二、新材料
1、納米材料:是指納米尺度的材料,納米是長度單位大小為
2、超導材料:是指在低溫環境下,導體的電阻突然變為零的材料
3、形狀記憶合金:是指受熱后又會恢復原來合金
4、隱性材料:隱性材料能將雷達發出的電磁波大部分吸收,反射回去的卻很少
三、粒子和宇宙
1、分子:物質是由分子組成,分子直徑的尺度數量級為10-10m=0.1nm
2、原子: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組成
3、萬有引力定律:1687年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發現任何兩個物體間都存在著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定律,萬有引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間的距離有關。
4、光年是天文學中的長度單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 =9.4605×1015m
八上物理學到密度和質量。初二上學期物理人教版是機械運動,聲現象,物態變化,光現象,透鏡,密度。初二物理上冊包含六章內容,分別為機械運動,聲現象,物態變化,光現信輪蔽象,透鏡和質量等六章內容。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包括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運動快慢的描述,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第二章聲現象,包括聲音的產生,聲音的特性,噪聲的產生和危害、第三章物態變化,包括桐跡溫度,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第四章光現象,第五章透鏡,第六章質量和密度。
物理學的基本定義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注重于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物理學是關于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并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
物理學研究的空間尺度范圍與時間尺度范圍物理學的研究對象物理現象、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物質運動規律,物理學研究的尺度物質世滑州界的層次和數量級。
質量和密度總復習
中考要求
考試內容
知識點
分 項 細 目
考試目標
了解
理解
質
量
和
密
度
質 量
1.質量是物體的屬性
√
2.質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
3.根據日常經驗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
√
密 度
1.密度的概念
√
2.密度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
3.水的密度
√
4.運用密度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
知識要點和基礎例題
本章節涉及的考點有:質量的概念理解,質量的單位,天平的調節,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單位,測定物質的密度,密度公式的逗亮變形及應用。從中考命題看,上述考點常以填空、選擇、實驗和計算題型出現。質量和密度是物理學中兩個重要的物理量,它們之間有區別也有一定的聯系。中考主要考查學生對質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和運用上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考查會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或液體的質量及密度的實驗操作能力。
一、質量:
物理學中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物體質量由自身情況決定,當組成物質和物體體積確定后,物體的質量也就確定了。
:
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在SI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
2.氯原子的質量是1.7×10-27kg=1.7×10-30t=1.7×10-21mg。
3.某一物體的質量大小決定于( )
A.物體的形狀 B.物體所在的位置 C.物體的狀態 D.所含物質的多少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它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為kg。答案:D
二、天平的使用:
(1)觀察:稱量和感量(A、稱量:砝碼盒中所有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標尺上的最大示數。B、感量:標尺上相鄰兩刻度線之間所表示的質量)。
(2)調節:將天平放在水;將游扮戚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左沉右調,右沉左調),使天平橫梁平衡(天平平衡的標志:A、橫梁靜止時,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B、指針在分度盤中線兩側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
(3)使用:把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中加減砝碼(先大后小),并調節標尺上的游碼,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4)讀數: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標尺上游碼所對的刻度(標尺示數以游碼左端所對刻線為準)。
(5)注意:
A、潮濕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盤中測量。
B、用鑷子夾取砝碼。
C、認準秤量和感量。
D、左物右碼。(如果誤將被測物體和砝碼放錯位置,可用砝碼質量減游碼所對刻度來計算物體的質量。)
E、調節平衡的天平移動位置后使用,仍要調節橫梁平衡,不能直接使用。
F、在稱量過程不能再移動平衡螺母。
G、調節平衡的天平左右兩盤不能互換。
:調節托盤天平時,應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放在橫梁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若發現指針向標尺中間紅線的左側偏,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使橫梁平衡。(填“左”或“右”)
:測量某種液體密度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下列各橫線上填上正確的數據,并填入正確的實驗步驟:
① A.測出玻璃杯和所剩液體的質量m2=32.5g;
B.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40cm3;
C.測出玻璃杯和液體的質量m1=71g;
D.算出液體的密度為 =0.96g/cm3;
E.算出量筒中液體的質量m=m1-m2=38.5g。
②以上步驟按正確的操作順序排列應是CAEBD或CBAED。
(6) 若在調節天平時游碼沒有放在零刻線處,用這架天平稱量物體時,稱量結果將比物體質量的真實值偏大,若調節平衡的天平使用已磨損的砝碼稱量時,測量結果將比物體質量的真實值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的定義公式為ρ=m/V ,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主單位是kg/m3,常用單位有g/cm3,它們之間關系為1g/cm3=103kg/m3,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與物質自身有關,而與物山缺寬體的形狀、體積和質量無關。
根據 可以測算物質的密度,鑒別物體是否空心,是否含有雜質.利用密度公式的變形公式 和 可以間接測算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例題解析
1:一個鐵球,它的質量是624.1g,它的體積是100cm3,試問這個鐵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
解法一:根據密度公式
∵ 鐵=7.9×103kg/m3
∴ 球< 鐵,故球是空心的。
設空心部分體積為ΔV,
解法二:若鐵球是實心的,則
,所以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
,所以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體積: 。
2:用鹽水選種需用密度為 1.1×103 kg/m3 的鹽水,現配制了500mL 的鹽水,稱得它的質量為 0.6kg,這樣的鹽水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合要求,應加鹽還是加水?加多少?
解:設配制鹽水的密度為ρ
這樣的鹽水不合要求,應加水。
設加入水的體積為V水后能使鹽水的密度達到1.1×103 kg/m3.
解得: 。
所以應加500mL的水,才能使該鹽水密度符合要求。
http://wenku.baidu.com/view/9c5ba575f242336c1eb95e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