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電阻器?一、電阻 1.定義: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電阻的符號是R。2.單位:基本單位是歐姆(Ω)。其他常用單位:千歐(kΩ)、兆歐(MΩ)。換算關系:1kΩ=103Ω,1MΩ=106Ω 物理方法:轉換法 電阻的大小是看不見的,那么,初中物理電阻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伏滑法:
1閉合開關將變阻器調至最大阻值,讀出電壓表V1
2將變阻器調至最小,讀出電壓表V2
3計算公式:假設電源電壓為U,根據歐姆定律:
U1=R2U/(R1+R2)①
U2=U②
把②代入①:
U1=R2U2/(R1+R2)
R1U1+R2U1=R2U2
R2U2-R2U1=R1U1
R2=U1R1/(U1-U1)
滑動變阻器電阻變大電流自然變小不須解釋,想必你一定明白。分析為啥R上電壓變小就要用到串聯電阻分壓原理來解釋,首先電阻R和滑動變阻器是串聯關系,二者兩端的電壓和等于電源總電壓。根據串聯電阻分壓原理可知,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大分壓就越大。因此分給電阻R的電壓就自然減小。
首先確定額定功率時電流大約為3.5/10=0.35A,,那么額定電流為0.3的排除,選擇0.6安的
再來選擇電阻值范圍,明顯電阻值較大的變阻器可以使得燈泡上電壓變化范圍更大,測得值越精確,選擇30Ω的
求采納!
長度增大為原來的兩倍,電阻變為原來的兩倍;長度變大,很截面積變成原來的一半,電阻又大兩倍,所以第一個空是4R。
第二個空,對折以后橫截面積變成原來的兩倍,電阻減為原來的一半,同時長度減為原來的一半,所以電阻是R。
第三個空,粗細不變,長度變成原來的一半,那么電阻變成原來的一半,R/2
電阻R=P
L/S,和長度成正比,和面積成反比。當變成2L時,截面面積會變化,變成0.5S所以2L/0.5S=4R,電阻變成4倍,假如變成L/2時,面積變成2S,所以L/2除以2S=1/4R。
電阻變成原來的四分之一。
最后假如粗細不變的話,就是面積不變,L/2除以S,所以等于二分之一R。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電阻器的全部內容,電阻-初中物理知識點1 (1)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2)單位:MΩ、kΩ、Ω。(3)影響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還與溫度有關。(4)滑動變阻器 ①原理: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