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語文教科書?探索臺灣語文的魅力:教材的獨特視角臺灣的語文教育,以其獨特的教材體系和豐富的教學資源聞名。我有幸擁有電子版教科書樣本,其中不僅包含了大陸作家的經典作品,而且在古代與近代文學的選取上也頗具特色。相較于大陸教材,臺灣教材在課文數量上顯得較為精煉,但每一篇都經過精心挑選,輔以詳盡的注釋和解析,那么,臺灣語文教科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臺灣地區小學六年級的語文課本中,出現了一句引起爭議的成語使用:“水泄不通的掌聲”。
2. 這一表述讓許多老師感到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向學生解釋。
3. 市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都表示,這個成語用于形容掌聲并不恰當,應該使用“綿延不絕的掌聲”更為合理。
4. 涉及的文章是出自候文詠的《頑皮故事集》,這本書是以小學生的視角,描繪了一個溫馨、活潑、風趣、感人的世界。
5. 書中確實存在一些成語的誤用和錯位,但這篇文章作為小學六年級的語文教材,也引起了一些質疑。
6.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對此進行調侃,認為這樣的教材可能導致學生的語言素質下降。
7. 文章中講述的是侯文詠的短文《夢幻全壘打》,作者回憶了自己童年時與大孩子們打棒球的經歷,但其中的“水泄不通的掌聲”描述卻顯得不太合適。
8. 看來,除了這篇文章,可能很難找到第二個作家用這樣的方式來形容掌聲。
9. 文章認為,盡管詩人杜甫曾說“語不驚人死不休”,優秀的作家不會使用陳詞濫調,但這樣的“驚人之語”是否適合小學語文教育,值得商榷。
10. 國學大師錢穆認為,理想的兒童語文教育應該是大量背誦經典,積累名句,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靈活運用。
11. 過去的經驗證明,這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對于語文的學習是有益的。
我不知道大陸的課本都選用了哪些文章,所以只能說臺灣選文狀況,和大陸的不同之處還要請你們指出。我自己簡單的感覺是,雙方教材在現代文學的選文上差異最大。臺灣目前的教育是“一綱多本”,也就是教務部會訂出一個課綱列出基本規定,而各出版社可以根據課綱自由選擇,所以各課本版本的選文會有不同,尤其在白話文丶新詩方面。臺灣的國文課本版本近幾年經歷了95課綱丶99課綱丶目前好像是101課綱,最近有爭議的是正在修改中的103課綱。我高中時用的是99課綱。(以下以99課綱和101課綱為例,大量引用雜志《秘密讀者》Facebook粉絲專業貼文──〈喔?原來你也在這里——13個國文課本的隱藏參數〉,為了閱讀方便刪減了一些不影響理解的吐槽。不過我認為要補充的一點是,除了國文課本內的文言文,國文課本也會有基本的國學常識內容的文言文,還有另一本叫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基本上都在讀孔孟)也是文言文,所以算起來的話,文言文的比例其實會更高一些。目前高中國文課本主要有三民丶南一丶翰林丶康熹丶龍騰五個版本。文章的入選狀況如下:五個版本中附錄的30篇建議古文全部入選,其中“唐傳奇”并未規定篇目,但所有版本都選了杜光庭〈虬髯客傳〉;“聊齋志異選”也未規定篇目,但所有版本都選〈勞山道士〉。
不一樣,從新中國成立到現今,臺灣教科書也比較吝嗇地用了320個字,“中共在大陸的統治”這一節中稱大陸人們“等于被關在一個大鐵幕之中,以致造成大陸的貧窮與落后”。而這320個字是什么概念?臺版教科書在講述七七盧溝橋事變時用了270個字,講述四大會戰用了400個字。而大陸60年的變遷,竟然濃縮在這么一點情緒化的字眼里,不難想象沖破雙方的認知隔閡要靠多少個320字。無論是臺灣還是大陸,古代史由于較少牽涉當下,雙方的敘述都有一種輕松感,甚至豪邁感。但“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從敘述歷史的角度可以揣摩出雙方的政治生態。
臺灣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出現了“水泄不通的掌聲”這一表述,引發了外界對于教材選擇的質疑。有評論指出,這樣的用詞并不適合教育語境。成語“水泄不通”通常用來形容擁擠或包圍的嚴密程度,它源自《三國演義》,用以形容連水都無法流通的狀態。在臺灣媒體人分享的案例中,該成語被用在描述一篇關于小孩子熱愛棒球的故事中,小孩子在一場比賽中打出全壘打,引發了“水泄不通的掌聲”,卻因此被祖母發現而遭受懲罰。
這篇文章以小學兒童的語言風格,通過孩子的視角展現了溫馨、活潑、風趣和動人的故事世界。盡管成語的使用存在爭議,但這名媒體人認為這種安排并不嚴重,并提出質疑:這樣的文章適合作為六年級學生的語文教材嗎?
島內網友對于這個問題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用“絡繹不絕”來形容連續不斷的掌聲更為合適,或者“掌聲雷動”也能更好地表達場景的氛圍。有網友諷刺地說:“果然是臺灣教育部門‘課綱’的水平的體現。”
在網絡上,關于“水泄不通”的造句多種多樣,例如:
1. 路上的車流量大增,把整個公路堵得水泄不通。
2. 比賽吸引了大批觀眾,通往現場的道路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3. 這場演唱會的聽眾人山人海,把整個會場擠得水泄不通。
4. 軍營四周布滿崗哨,防備之嚴,幾乎水泄不通。
四年級上冊,全文:我們家的大花貓性格實在古怪。說它老實吧,它有實的確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可是,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啊,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兒響動,又多么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地給自己解悶兒。這可都憑它的高興。它要是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一聲也不出。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勇猛,不要說對付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它小時候可逗人愛哩!才來無們家時剛好滿月,腿腳還站不穩,已經學會了淘氣。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是它的好玩具,耍個沒完沒了。一玩起來,不知要摔多少跟頭,但是跌倒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頭撞在門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后來,膽子越來越大,就到院子去玩了,從這個花盆跳到那個花盆,還抱著花枝打秋千。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被它折騰的枝折花落。
以上就是臺灣語文教科書的全部內容,臺灣目前的教育是“一綱多本”,也就是教務部會訂出一個課綱列出基本規定,而各出版社可以根據課綱自由選擇,所以各課本版本的選文會有不同,尤其在白話文丶新詩方面。臺灣的國文課本版本近幾年經歷了95課綱丶99課綱丶目前好像是101課綱,最近有爭議的是正在修改中的103課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