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知識結構圖?1、電路圖:2、實驗步驟:3、表達式:詳講歐姆定律 歐姆定律是初中物理非常重要的一條規律,在物理學中應用非常廣泛,在整個物理學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學好歐姆定律是學好電學的關鍵,降耗歐姆定律廣大的物理老師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么,初二物理知識結構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復習
一、功:
1、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物體受到了力,但保持靜止。)、有距離無力()物體由于慣性運動通過了距離,但不受力。、力和距離垂直(物體受力的方向與運動的方向相互垂直,這個力也不做功。)。
鞏固:☆某同學踢足球,球離腳后飛出10m遠,足球飛出10m的過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慣性飛出)。
3、力學里規定: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W=FS
4、功的單位:焦耳,1J= 1N?m 。 把一個雞蛋舉高1m ,做的功大約是0.5 J 。
5、應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對應。③ 功的單位“焦”(1牛?米 =1 焦)。
二、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
4、單位:主單位 W 常用單位 kW 換算:1kW=103W
某小轎車功率66kW,它表示:小轎車1s 內做功66000J
三、機械能
(一)、動能和勢能
1、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一】知識儲備
一、靜電
1、自然界中有幾種電荷:
2、點河間的作用:
3、如何使物體帶電及帶電的原因:
4、檢驗物體帶電的方法:(四種)
二、電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規定
1、電流的形成:
2、電流方向的規定:
三、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的定義:
2、絕緣體的定義:
3、半導體和超導體:
4、導體導電原因和絕緣體絕緣的原因:
5、(1)生活中哪些物質是導體:
(2)生活中哪些物質是絕緣體:
【二】電路
一、電路的定義:
二、電路的基本組成:
三、電路的三種狀態:
1、通路:電路中有電流通過,用電器能夠工作就叫通路;
2、斷路:電路中沒電流通過,用電器不能工作就叫斷路;
3、短路:電路中有電流通過,但電流不經過用電器,用電器不能工作就叫短路。
四、電路的串并聯及特點
1、串聯電路定義:把電器元件首尾依次相接形成單一的電流回路,叫串聯電路;
2、并聯電路定義:把用電器,首首相連,尾尾相連,并列著接入干路中形成多條電流回路,就叫并聯電路
3、串聯電路的特點:
4、并聯電路的特點:
五、電路中必須掌握的四個題:
【三】電流【四】電壓【五】電阻
1、電流的定義:1、電壓在電流中的作用: 1、電阻的定義:
2、電流的公式和單位:2、電壓的單位:2、電阻的單位:
3、電流的測量工具:3、電壓的測量工具:3、決定電阻的因素:
4、電流表的使用規則:4、電壓表的使用規則: 4、電阻器:
5、電流在串并聯中的特點:5、電壓在串并聯中的特點 5、滑變的使用規則作用
【六】歐姆定律(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
一、兩個重要探究實驗:
1、當電阻不變時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2、當電壓不變時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二、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的內容:
2、歐姆定律的公式:
3、歐姆定律的適用范圍:
4、歐姆定律使用注意事項:
【七】歐姆定律的應用
一、歸納推導出I、U、R在串并聯電路中的特點:
(一)I、U、R在串聯中的特點: ( 二)I、U、R在并聯中的特點
1、電流在串聯電路中的特點: 1、電流在并聯電路中的特點:
2、電壓在串聯電路中的特點: 2、電壓在并聯電路中的特點:
3、電阻在串聯電路中的特點: 3、電阻在并聯電路中的特點:
4、推論一 : 4、推論一:
5、推論二 : 5、推論二:
6、推論三:6、推論三:
7、拓展一:7、拓展一:
8、拓展二:8、拓展二:
二、應用歐姆定律測未知電阻:
(一)伏安法測電阻:(二)安安法測電阻: (二)伏伏法測電阻:
1、電路圖:1、電路圖: 1、電路圖:
2、實驗步驟: 2、實驗步驟: 2、實驗步驟
3、表達式:3、表達式:3、表達式:
(四)等量替代法測電阻:
1、電路圖:
2、實驗步驟:
3、表達式:
詳講歐姆定律
歐姆定律是初中物理非常重要的一條規律,在物理學中應用非常廣泛,在整個物理學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學好歐姆定律是學好電學的關鍵,降耗歐姆定律廣大的物理老師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聲現象
1,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在介質中以聲波形式傳播(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一般固體中速度大于液體中速度,大于氣體中速度),還與介質溫度有關。聲速:15℃空氣中速度是340米/秒。
3,回聲:要想區分原聲和回聲,回聲到達人耳要比原聲晚0.1s以上。如果不到0.1s,則回聲和原聲混在一起,只能使原聲加強。(最小距離17米以上)
4,聲音的特征:音調: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頻率:1秒內振動的次數)人耳聽音范圍20~20000Hz。(低于20Hz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
響度:聲音的大小。和物體振幅,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音色:聲音的品質。由物體本身決定(可以用來區分不同發聲體)。
5,聽覺:引起聽覺的條件:有發聲體,介質和健康的耳朵。
骨傳導:通過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
雙耳效應:聲音傳到兩耳的特征不同,用來辨別聲源方向。
6,噪聲: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音調: 主要和震動頻率有關
頻率高,音調高
頻率低,音調低
舉例:男低音歌唱家音調低,響度大
女高音歌唱家音調高,響度小
響度:主要和震動的幅度有關
振幅大,響度大
振幅小,響度小
舉例:用力擊鼓會感覺鼓的聲音較大
原因是由于鼓皮的振幅大
音色: 主要和震動物體的結構和材質有關
它是我們辨別發聲體的重要因素
舉例:辨別清楚小提琴的聲音和鋼琴的聲音是由于
他們的音色不同
聲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聲音的產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
(1)聲音靠介質傳播,氣體、液體和固體都可以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
(2)聲音在介質中以聲波形式傳播,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在15℃空氣中聲音傳播速度為340m/s;
(3)聲波在兩種介質的交界面處發生反射,形成回聲;
(4)人耳要想區分原聲和回聲,回聲到達人耳要比原聲晚0.1s以上。如果不到0.1s,則回聲和原聲混在一起,只能使原聲加強。
(5)利用回聲可以測距離,如測海有多深,離障礙物有多遠。
二、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
聲音的高低。它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2、響度:
人耳感覺到的聲音大小。
一、力的基本概念
1. 力的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 力的單位:牛頓(N),例如,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為1N。
3.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夠改變物體的形狀或運動狀態。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包括速度大小的變化和運動方向的變化。
4.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這些要素共同影響著力的作用效果。
5. 力的示意圖:通過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在示意圖中,力的大小與其線段長度成正比。
6. 力的產生條件:力的產生需要至少兩個物體,并且它們之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是接觸或不接觸。
7. 力的性質:物體間的力是相互的。在相互作用中,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亦然。
二、彈力的理解
1. 彈力概念: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2. 彈力的產生條件:兩物體相互接觸并發生彈性形變。
3. 生活中的彈力:包括拉力、支持力、壓力和推力等。
4. 彈簧測力計:
- 結構:彈簧、掛鉤、指針、刻度盤、外殼。
- 作用:測量力的大小。
- 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使用注意事項:包括校零、檢查指針歸零、避免接觸殼體、沿彈簧軸線方向施力、不超過量程、垂直讀數。
三、重力的相關知識
1. 重力的概念: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稱為重力。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知識結構圖的全部內容,2. 力的單位:牛頓(N),例如,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為1N。3.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夠改變物體的形狀或運動狀態。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包括速度大小的變化和運動方向的變化。4.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這些要素共同影響著力的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