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甄嬛原型?在歷史上的甄嬛的原型就是孝圣憲皇后。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滿洲鑲黃族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13歲入侍雍王府,名號為格格。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后來的乾隆皇帝弘歷。1722年(雍正元年二月),冊封為熹妃,那么,歷史的甄嬛原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甄嬛傳,在小說里,甄嬛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歷史上并沒有這個人。但是在電視劇中,甄嬛被硬生生改成雍正的熹妃,而事實上,熹妃不姓甄,熹妃是四品典義凌柱的女兒(看過宮鎖珠簾么,就是里面的主角憐兒),姓鈕祜祿。電視劇里講六阿哥是熹妃生的,其實也不是。所以講甄嬛的原型是誰么。還真不好講。
原型是孝圣憲皇后。
(1)甄嬛,小說《后宮·甄嬛傳》、電視劇《甄嬛傳》女主角,原名甄玉嬛,后因嫌“玉”字俗氣而改名甄嬛,電視劇版由孫儷飾演?;实垴{崩后,養子四阿哥弘歷登基,甄嬛被尊為圣母皇太后。
甄嬛位分:莞常在→莞貴人→莞嬪→莞妃(未封成)→莫愁師太→熹妃→熹貴妃→圣母皇太后
(2)孝圣憲皇后(1692年11月5日—1777年3月2日),滿洲鑲黃旗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十三歲時入侍雍親王府邸,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歷,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為熹妃,雍正八年封為熹貴妃。
雍正十三年其子弘歷(乾隆皇帝)即位,尊為皇太后,上徽號曰崇慶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葬泰東陵。謚: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圣憲皇后。
擴展資料:
甄嬛與原型孝圣憲皇后不同點是:
(1)弘歷是甄嬛的養子,而歷史上弘歷是原型孝圣憲皇后的親生兒子。
(2)甄嬛進宮時胤禛已經是皇帝,而歷史上孝圣憲皇后嫁給胤禛時他還是雍親王。
孝圣憲皇后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她壽數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國歷代皇太后中也是極為罕見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甄嬛
甄嬛的歷史原型是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
清世宗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1693年1月1日-1777年3月2日),原鑲白旗滿洲后抬鑲黃旗滿洲,加封一等承恩公、四品典儀官鈕祜祿·凌柱之女。
鈕祜祿氏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被分配給當時26歲的胤禛,由于其父親凌柱身份官位不高,而當時胤禛的封爵是貝勒,所以當時鈕祜祿氏是格格身份,也沒有因生下弘歷而提升地位,十余年間皆號格格。
弘歷十歲時,隨父雍正初侍康熙帝,宴于圓明園牡丹臺,康熙帝見皇孫弘歷聰穎過人,十分喜愛,便接至皇宮去讀書,親自撫養,并稱弘歷“是福過于予”;連聲稱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為此,鈕祜祿氏更得雍正的恩寵。
雍親王登基為雍正帝,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十四日封鈕祜祿氏為熹妃,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行熹妃冊封禮。雍正八年(1730年)晉封為熹貴妃,但未行冊封禮。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儲,將弘歷名字書寫好,放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后,弘歷二十五歲即帝位。
軼事典故:
相傳乾隆平回疆后,納一回妃,極為寵愛。但回妃身懷國仇家恨,數次在侍寢時行刺未遂,受審表示自己到死都要報父母之仇,弘歷反而佩服她的志向,不忍心殺她。
《甄嬛傳》原著小說中女主角甄嬛并沒有明確的歷史原型,甄嬛一名取自曹魏文昭甄皇后甄宓與文德郭皇后郭嬛(2002年電視劇《洛神》中郭氏名為郭嬛)。
改編為電視劇后,故事落地清雍正年間,并靠近歷史人物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鈕祜祿氏為滿洲鑲黃旗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雍正帝熹貴妃、乾隆帝生母。
她的原型按歷史來講應該是還珠格格里的太后娘娘也就是乾隆皇帝的母親母親: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
這部電視劇是根據網絡作家流瀲紫的架空歷史小說《后宮·甄嬛傳》改編的,本身就是虛構,朝代也不是清朝的,是編劇改的,所以肯定沒有真人。改編以后,甄嬛在歷史上能關聯上的人物可能就是乾隆皇太后中上徽號次數最多的,是雍正帝的孝圣憲皇后,乾隆帝的生母鈕祜祿氏,她當皇太后42年,共上徽號九次。她也是皇太后中最高壽的一位,終年86歲。
孝圣憲皇后簡介:
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滿洲鑲黃族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13歲入侍雍王府,名號為格格。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后來的乾隆皇帝弘歷。1722年(雍正元年二月),冊封為熹妃,入居景仁宮;1730年(雍正八年),進熹貴妃;1735年(雍正十三年)九月,弘歷即位,尊封為崇慶皇太后,移居慈寧宮。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崩于慈寧宮,享年86歲。
皇帝的生母、雍正帝的熹妃了。
以上就是歷史的甄嬛原型的全部內容,甄嬛的歷史原型是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清世宗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1693年1月1日-1777年3月2日),原鑲白旗滿洲后抬鑲黃旗滿洲,加封一等承恩公、四品典儀官鈕祜祿·凌柱之女。鈕祜祿氏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被分配給當時26歲的胤禛,由于其父親凌柱身份官位不高,而當時胤禛的封爵是貝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