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7高考語文答案?E項“表示選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來完成”說法錯誤。 15.【答案】把考生們在紙上答題寫字的聲音比喻成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描寫了考場上考生們緊張嚴肅答題的場景。 【解析】試題分析:“下筆春蠶食葉聲”,先點出其修辭手法,比喻:把考生們在紙上答題寫字的聲音比喻成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再表述其作用、那么,2O17高考語文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隨著2017年高考語文科目的結束,家長和考生最想知道的無非是高考語文試題的答案,下面我為大家提供2017年全國高考試卷二的試題和答案,供家長和學生們參考,祝愿應屆高考學子取得理想的成績。
19.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3分)
A.我剛在姑姑家坐下來,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無聊地翻翻閑書,看看電視。
B.這么珍貴的書您都毫不猶豫地借給我,太感謝了,我會盡快璧還,請您放心。
C.這種壁紙是最近才研制出來的,環保又美觀,貼在您家里會讓寒舍增色不少。
D.我們夫婦好不容易才得了這個千金,的確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對她嚴格要求。
此題答案為 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為了保護自己,變色龍經常換上與環境接近的顏色。人們對此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看法,以為變色龍①,就可以變成什么顏色。其實,②。蜥蜴類動物的皮膚變色③,溫度和光線是其決定因素,而且每種蜥蜴能變什么顏色也是固定的。
答案:想變成什么顏色事實并非如此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
21.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考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
1. 2017年河南語文高考文言文有哪些
2017年河南語文高考文言文有:一、古詩詞部分:1. 氓(2)《詩經》2. 短歌行(2)曹操3. 歸園田居(其一,2)陶淵明4. 蜀道難(3)李白5. 秋興八首(其一,3)杜甫6. 詠懷古跡 (其三,3) 杜甫7. 登高(3)杜甫8.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4)李清照9.聲聲慢(尋尋覓覓,4)李清照10.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4)辛棄疾1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4)辛棄疾二、文言文部分:1.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一段,1) 《戰國策》2.蘭亭集序(全文,2)王羲之3.游褒禪山記(第三段,2)王安石4.赤壁賦(全文,2)蘇軾5.寡人之于國也(全文,3)《孟子》6.勸學(全文,3)《荀子》7.過秦論(后三段,3)賈誼8.廉頗藺相如列傳(負荊請罪部分,4)司馬遷9.陳情表(全文,5)李密10.歸去來兮辭并序(全文,5)陶淵明11.滕王閣序(2-3段,5)王勃括號內的數字為必修課本的冊數。
2. 高考語文都考什么
全國卷高考語文一共有四道大題,第一道大題是現代文閱讀,滿分35分;第二道大題是古文閱讀,滿分同樣是35分;第三道大題是基礎知識部分,滿分20分;第四道大題是作文,滿分是60分。
隨堂演練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給畫線句用“/”斷句。
季文子相宣成①,無衣帛之妾②,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 亦 愿 之 然 吾 觀 國 人 其 父 兄 之 食 粗 而 衣 惡 者 猶 多 矣 吾 是 以 不 敢 人 之 父 兄 食 粗 衣 惡 而 我 美 妾 與 馬 無 乃 非 相 人 者 乎 且 吾 聞 以 德 榮 為 國 華 不 聞 以 妾 與 馬。”
(《國語·魯語》)
【注】①宣成:指春秋時期魯宣公和魯成公。②妾:指婢女。
解析:本句中“然、矣、而、無乃、乎”等虛詞給我們很好的幫助,在解決了這些之后,再找主賓:“其父兄”“吾”“人之父兄”等又幫助我們確定在哪里斷句。
答案:吾亦愿之/然吾觀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惡者猶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乎/且吾聞以德榮為國華/不聞以妾與馬
參考譯文:季文子任魯宣公和魯成公相國,沒有一個穿絲綢衣服的婢女,沒有一匹吃糧食的馬。仲孫它勸諫他說:“您擔任魯國的上卿,輔佐了兩代國君,婢女不穿綢衣,馬不吃糧食,人們或許會認為您是吝嗇的,況且這樣也使國家不光彩啊!”文子說:“我也愿意那樣。
高考語文修改病句真題
1.【2017新課標Ⅰ卷】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據本報和部分出版機構聯合開展的調查顯示,兒童的閱讀啟蒙集中在1-2歲之間,并且閱讀時長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
B.為了培養學生關心他人的美德,我們學校決定組織開展義工服務活動,三個月內要求每名學生完成20個小時的義工服務。
C.在互聯網時代,各領域發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網絡,網絡提速降費能夠推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和企業廣泛收益。
D.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正確的選擇是,充分利用一切機遇,合作應對一切挑戰,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
【答案】D
【解析】A項,句式雜糅,“根據……調查”“……調查顯示”,兩種說法保留一種;B項,語序不當,改為“要求每名學生三個月內完成……”;C項,搭配不當,“推動”和“受益”搭配不當,將“推動”改為“促使”。
【考點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C.作者面對張謇銅像“無法從他的目光中逃遁”,是因為那目光喚醒了他關于“根”的記憶,并促使他在世紀之交對“知識階層”作重新掃描
D.“真正造福人類的事業應是比生命更長”意思是,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只有在人生中竭盡全力地創造,才能延長人的生命,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
E.文章融記敘、描寫、議論于一體,語言優雅,議論精到,文中多處使用的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更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解析B項,二者不只是形似,更有精神品格的相通;D項,意在強調人應留下真正造福人類的長效事業
答案BD
★2.全文可分為哪幾個層次?請概括各層次大意
答:
答案全文分三個層次:
①~②段:由描述張謇銅像引出下文關于張謇的沉思和事跡介紹
以上就是2O17高考語文答案的全部內容,高考語文修改病句真題 1.【2017新課標Ⅰ卷】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根據本報和部分出版機構聯合開展的調查顯示,兒童的閱讀啟蒙集中在1-2歲之間,并且閱讀時長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B.為了培養學生關心他人的美德,我們學校決定組織開展義工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