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與人類文明葉高翔?作者:盛正卯,葉高翔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年02月 《物理學與人類文明》是一本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教科書。該書以人類科學發展進程為背景,結合現代社會的諸多有關問題,交叉科學與人文,融合東方與西方文化,將人類重大科學成就以及科學精神作為一種文化進行闡述。那么,物理與人類文明葉高翔?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學模式
學校基于知識、能力、素質俱佳的人才培養目標,按照“加強基礎、注重素質、突出能力、面向一流”的教改戰略,實行寬基礎復合型人才培養和英才教育并舉的方針。本科教學推行學分制和主輔修制,開設有特優學生組成的“竺可楨學院”(包括混合班、工程教育高級班、臨床醫學本碩博連讀班、文科和理科綜合試驗班、本科學生高科技產業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求是科學班等)。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生物實驗教學中心力學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信息與電子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能源與動力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農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教學成果
2012年浙江大學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國際特等獎3項、一等獎33項;全國特等獎4項,一等獎9項。其中,榮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3項,包括首次榮獲特等獎中最高獎SIAM獎,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9項,獲獎數居全球高校第二位。在校學生在倫敦奧運會上獲得2塊金牌,并打破150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和400米自由泳奧運會紀錄。 實踐基地浙江大學工業設計實踐基地
浙江大學光電設計實踐基地
浙江大學節能減排實踐基地
浙江大學工程訓練創新實踐基地
浙江大學過程工程實踐創新基地
浙江大學智能汽車科教實踐基地
浙江大學電子設計工程實踐基地
浙江大學中文演講實踐基地
浙江大學外語演講實踐基地
浙江大學多媒體創新實踐基地
浙江大學電子商務創新實踐基地 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編號2010年國家級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學院684當代科技哲學盛曉明3686計算機游戲程序設計耿衛東11680用戶體驗與產品創新設計許喜華11689生物入侵與生物安全葉恭銀16665環境生物學陳學新16673基礎醫學整合課程陳季強18682技術創新管理陳勁23667應用計算機圖形學譚建榮28691熱工實驗洪榮華30176化工設計吳嘉31671高分子物理鄭強32283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王曉萍3368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建青39編號2009年國家級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學院414機械制圖及CAD基礎施岳定7269工程訓練(金工)潘曉弘7670信號分析與處理趙光宙9517定量生理學鄭筱祥15212婦產科學謝幸18306農業政策學衛龍寶20663政治學基礎郁建興23編號2008年國家級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學院650微觀經濟學史晉川0651憲法學林來梵1655并行計算與多核程序設計陳天洲11666整合與創新設計陳純/應放天11204植物保護學葉恭銀16662動物營養學劉建新17220病理學來茂德18619軟件工程陳越21編號2007年國家級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學院508綜合化學實驗王彥廣5177電力電子技術潘再平9548應用光學岑兆豐10328嵌入式系統陳天洲11621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孫守遷/彭韌11198生物物料學王俊13290環境微生物學鄭平14297外科學鄭樹森18554生理科學實驗魏爾清18222藥物分析姚彤煒19534應用統計學馬慶國20編號2006年國家級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學院146有機化學呂萍5161微生物學閔航6505操作系統李善平11551生物生產機器人應義斌13408醫學心理學姜乾金18553傳染病學李蘭娟18編號2005年國家級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學院503教學理論與設計盛群力2509植物學傅承新6525生命科學導論吳敏6511高分子化學李伯耿8529電子技術基礎王小海9515精細農業與3S技術何勇13531遺傳學石春海16532生理學夏強18編號2004年國家級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學院401行政法學胡建淼1404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吳秀明3431大學英語何蓮珍4411物理學與人類文明葉高翔5437植物生理學蔣德安6406工程熱力學胡亞才7409C程序設計基礎及實驗何欽銘11405工程流體力學張土喬12407環境化學朱利中14編號2003年國家級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學院433數學建模楊啟帆5432工程圖學陸國棟7
讀《物理學史》有感
摘要:在實施新課程和新教材過程中,又讀《物理學史》,使我們深深覺得課改必須遵循敢于質疑、勇于探究、善于思維、勤于實驗的四條原則,我們不能偏離這個方向。我們必須堅持這四條原則不動搖,如同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一百年不動搖一樣,新課程改革不論以何種方式進行,不管如何做新的嘗試,我們都應該投以贊許的目光,但是有一點不能變,那就是敢于質疑、勇于探究、善于思維、勤于實驗的四條原則不能變,偏離了這四條原則,也就違背了物理學歷史的發展規律,必然會偏離正確的方向。這點一定要切記、切記。
關鍵詞:新課程 新教材 物理學史 四條原則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全面實施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對物理學科而言,在實施新課程和新教材過程中,不斷地有許多新的觀點,好的做法出現,并且也涌現出成功的典型。但是,也有許多嘗試偏離了物理學科發展的原則,值得我們共同來關注和探討。縱觀物理學史,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在實施新課程和新教材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淵博的綜合性知識之外,還必須遵循以下四條原則:
一、敢于質疑
20世紀物理學革命告訴我們,科學的每一次嶄新境界的開辟,都必須要有敢地向舊理論說“不”的勇氣。
第一、狹義相對論:以往我們都有一個認知,有些物理量是相對的,可變的,如速度,距離,但有些是不變的,如時間,長度,質量。無論他靜止還是運動,他的長度,質量都是不變的,對于任何狀態來說時間都是一樣的。但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不同的參考系下時間,長度,質量是不同的。
第二、廣義相對論:牛頓說兩個有質量物體之間有吸引力,叫萬有引力,但是什么沒說,廣義相對論解釋了引力是空間扭曲造成的現象。
東三、量子力學:研究微觀世界的學科。量子直白的意思就是一份一份不連續。當人類研究到微觀世界時發現和以往認知的宏觀世界不同,很多現象已經違反了常識,比如微觀的疊加態,微觀世界研究最開始顛覆性的觀念是普朗克的量子化學說,由此引出的微觀世界的研究理論歸納為量子理論范疇
作者:盛正卯,葉高翔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年02月
《物理學與人類文明》是一本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教科書。該書以人類科學發展進程為背景,結合現代社會的諸多有關問題,交叉科學與人文,融合東方與西方文化,將人類重大科學成就以及科學精神作為一種文化進行闡述。
按大學課外學分選修,估計是文的,按內容來講,是理的多
什么是科學學?什么是科學學文化?
科學——
1:科學被定義為近幾百年來甚至是近百年來源于西方文明由西方傳入中國的 “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出自《辭海》)。
2:科學被定義為經過實踐檢驗,人類認識宇宙萬物規律的根本觀點與方法。(大多人的理解)
當然,這不是標準答案,因為個人的世界觀,社會觀,人生觀不同。
下面補充一點:
事實上,自兩千五百年乃至更久遠以前,人類科學和文明存在著兩大相對獨立體系。一是源于古希臘的西方科學與文明,一是源于古代中國的東方科學與文明。西方的科學思想是還原論,方法是公理化研究方法。中國的科學思想是整體論,方法是實用化研究方法。]
文化——
1:目前,文化較為流行的定義是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定義是不全面的,所以說下面第二種。
2:真正意義上的文化本質概念應該是基于本民族自身特征與歷史現狀,為保障民族生存、獲得民族充分發展與強盛,并經過長期驗證行之有效的,本民族用來適應環境、運用自然的思想與方法。其會滲透到這個民族每個人的靈魂中并形成整體民族的生活習慣與觀念,同時滿足每個人的精神需要。文化是國家民族賴以生存、發展壯大的根本和基礎。
補充:中國的百家,都是文化發展沉淀的產物。
以上就是物理與人類文明葉高翔的全部內容,本科教學推行學分制和主輔修制,開設有特優學生組成的“竺可楨學院”(包括混合班、工程教育高級班、臨床醫學本碩博連讀班、文科和理科綜合試驗班、本科學生高科技產業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求是科學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