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冊物理行知天下?初二物理下冊力知識點 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那么,初二下冊物理行知天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聲的產生: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聲音停止。
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播聲音的物質叫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固體、液體、氣體都可傳聲。
聲波:發聲體振動會使傳聲的空氣的疏密發生變化而產生聲波。
聲速:聲音的傳播快慢。
決定聲速快慢的因素:1、介質種類。2、介質溫度。
記住:15℃速度340m/s。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人耳的構造:外耳、中耳、內耳。
感知聲音的過程: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鼓膜的振動。(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
骨傳導: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骨傳導。
○雙耳效應: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聲音的特性
音調:聲音的高低,跟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的快,發出的音調就高;振動的慢,音調就低;頻率決定音調。
頻率:物體振動的快慢,物體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
人耳聽覺范圍:20Hz-20000Hz。
初中物理知識點是總重之中,初中生一定要熟練掌握知識點,下面我為大家總結了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僅供參考。
初二物理下冊力知識點
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
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理二力平衡重點知識點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3.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平衡狀態.
4、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
物理初二下冊滑動摩擦力知識點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解:(1)因為站在水平地面上,說以F=G=mg=60kg×10N/kg=600N
(2)因為是雙腳,所以面積要乘2 根據p=F/S,得
=600N/(0.025×2)
=12000N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1
一、電路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電路有三種狀態:
(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
(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
(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任意處斷開,電流都會消失)
并聯: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叫并聯。(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二、電流
國際單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初二即將結束,總結重點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復習初二下冊物理。接下來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的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
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1-4章
一、力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②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二、彈力
1、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2、方向:跟形變的方向相反。
3、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定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豎直向下。
4、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
四、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2、慣性:一切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5-8章
五、二力平衡
1、定義:一個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兩個力叫二力平衡。
以上就是初二下冊物理行知天下的全部內容,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1 一、電路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