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杜牧《江南春》、李商隱《無題》 5.高二年級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西周分封制的特點 1.宗法色彩更加濃厚 成王時周公分封的諸侯國數量很多,對這些被封的諸侯,周王稱其中同姓的為伯父、叔父,稱異姓的為伯舅、叔舅。那么,高二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歷史合集
1znmI8mJTas01m1m03zCRfQ
1234
簡介:高中歷史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隨著高考的到來,山東的文科生也開始復習歷史這門科目了。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于必修三歷史必背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必修三歷史必背知識點總結
一、李贄的離經叛道
(1) 內容:
①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滅人欲”的說教, 強調人正當的私欲。
(2) 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二、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1) 內容:
①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義: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為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1) 內容:
①重視對社會實際情況的了解, 形成經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張到實踐中求真知, 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2) 意義: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內容:
①世界是物質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
②物質的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通過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認識的。
④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2) 意義:啟示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 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必修三歷史必背知識點
宋明理學
一、三教合一
1..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又稱“三教合一”。
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一、百家爭鳴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他提出了“仁”與“ 禮”的學說,儒家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基本文獻,這六部書被稱為“六經”。
孟子發揮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學說提出了“君輕民貴”的思想,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他認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變的。
老子的思想蘊含著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獎勵耕戰,實施嚴刑峻法是戰國時期法家思想的重要特點。
李悝所著的《法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法典。
戰國法家在政治實踐中逐步形成重法、重術、重勢的不同學派。
戰國末期的韓非將三者糅合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將法家理論系統化。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翟,墨家學說的主旨是“兼相愛交相利”墨子提出非攻、尚賢等一系列主張。
這些主張貫穿著講求實際功利的精神。
墨家的貢獻主要表現在認識論和邏輯學方面。
二、儒學的興起
秦的“焚書坑儒”使儒學的發展進入低潮,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思想逐漸被統治者確立為正統思想。
太學的建立是儒學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標志。
隋唐科舉考試內容主要是儒學經典,儒學成為執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比如一條大河, 要靠很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經常要讀書, 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小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1
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一、三民主義的提出
1、孫中山創立三民主義的背景:
(1)鴉片戰爭以后,民族危機不斷加深。
(2)許多先進的中國人提出不同的救國主張,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改良,使中國免遭列強侵略、擺脫危機。
(3)19世紀末,當中國面臨瓜分危機的時刻,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歷史舞臺。
2、三民主義的創立:
(1)1895年,孫中山學習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豐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1905年,孫中山同黃興、宋教仁等在日本東京組建了中國同盟會。
(3)在《中國同盟會總章》中,孫中山提出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不久,又將這個綱領進一步闡發為以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為目標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作為革命的指導思想。
3、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
(1)民族主義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國主義支持的清朝封建統治;
(2)民權主義指“創立民國”,通過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3)民生主義即“平均地權”,主張核定地價,現有地價歸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會進步所增漲的地價歸國家所有,由國民共享。
高二必修三歷史主要講文化發展歷程。其中重點主要有:
1、古代“百家爭鳴”,尤其是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的融合、發展。一般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這一知識點考查比較多。
2、明末清初中國民主思想的萌芽。要結合商品經濟發展、封建專制統治加強來綜合復習。
3、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以及逐漸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4、西方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是考查的重點。尤其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
5、牛頓、愛因斯坦的科學貢獻以及對推動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6、中國的洋務派“中體西用思想”維新派維新思想和新文化運動。尤其要注意新文化運動后期向馬克思主義的轉變。
7、三民主義的發展演變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8、新中國的教育、國防科技、以及促進文化發展的”雙百方針“。
其他的內容則能夠掌握就好,難度不大。
以上就是高二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1 第13課 從蒸汽機到互聯網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 1、歷史背景: (1)英國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 (2)隨著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應用機器生產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