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思維導圖?七年級歷史上冊思維導圖 七年級歷史上冊復習資料 初一上冊第一單元歷史知識點后來發展成華夏族,成為漢族的前身。 2、炎帝:號神農氏,教民農耕,是農業生產的創始人。“嘗百草”,給人們尋找治病的草藥。 一、我國的遠古居民 1、那么,初一歷史思維導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把歷史知識的重點難點作為中心,從不同的方向形成分支,使知識成網狀結構,能讓學生一目了然地掌握所學內容。下面我精心整理了7年級歷史的思維導圖,供大家參考,希望你們喜歡!
初一年級歷史思維導圖欣賞
中學生必背且必懂的歷史答題規律
1、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個核心:王權。
兩種制度:分封制與宗法制。
三個特點: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諸侯國(分封制);依據血鋒陸雹緣的親疏,血緣紐帶與政治關系相結合,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宗法制)。
2、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認識
一個集中:
即所有權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兩對矛盾:
即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三個趨勢:
即分相權集皇權,形成君主專制;分散地方權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權;對思想控制日益加強的趨勢。
四個發展階段:
秦漢確立發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強——明清強化。
3、選官和監察制度
一個根本目的:
強化皇權統治。
兩個層面:
選拔官吏和監察百官。
三個趨勢:
標準由家世門第逐漸演變為學識才能;選拔方悉歲式由推薦演變為考試選拔;選拔形式日趨嚴密,趨向制度化。
4、中國古代農業的特點
(1)小農經濟是傳統農業的基本模式。
(2)精耕細作是傳統農業的基本特征。
銀帆(3)鐵犁牛耕是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有很多的家長、同學表示學了很多的記憶方法,甚至還上過開發右腦的培訓班,但是發現一個問題,上的時候跟著老師感覺挺好的,背得挺快,但是一到自己用的時候,就還是習慣用自己的方法。畢竟學生這么多,老師不可能按著每個學生的課本來講。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七年級上冊歷史思維導圖。
七年級上冊歷史思維導圖
七年級上冊歷史復習重點
一、中華文明的起源
1、姿頌元謀人
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
2、北京人
生活地點:北京周口店。用火方式:使用天然火。已經會制造和使用(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勞動是猿到人進化的關鍵。
3、河姆渡部落
距今約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還用動物骨骼制作。他們居住的房屋是干欄式的。主要種植水稻,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
4、半坡部落
距今約6000年,陜西西安半坡村。飼養豬、狗等家畜,還打獵、捕魚。使用磨制石器。會制彩陶。他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種植粟,所以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之一。
5、炎帝
傳說中,黃河流域部落聯盟首領,號稱神農氏,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
初中歷史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能力,又可以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初一下的歷史思維導圖,供大家參考,希望你們喜歡!
初一下的歷史思維導圖欣賞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
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統一和滅亡
1、隋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隋的統一:
時間:589年,隋朝滅陳悶隱寬,統一南北。
隋實現重新統一的原因: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②北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南方: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意義: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對峙局面,開創隋唐時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統”局面,為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3、隋的滅亡:暴政引起農民起義,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二、隋朝經濟的繁榮──“開皇之治”
1、表現:人口激增,墾田擴大、糧倉豐實。
2、原因: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②隋文帝勵精圖治,發展生產;③統治螞亮者提倡節儉。
3、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組織性思維,在歷史復習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下面我精心整理了七年級上的歷史思維導圖,供大家參考,希望你們喜歡!
七年級上的歷史思維導圖欣賞
七年級上的歷史知識要點
1、炎黃戰蚩尤----涿鹿之戰
2、華夏民族的形成
(1)黃帝和炎帝部落結盟,形成日后的華夏族。
(2)后人稱自已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
3、“人文初祖”-----黃帝
相傳黃帝建造宮室,制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
相傳嫘祖發明養蠶繅絲,倉頡發明文字,伶倫編樂譜。
4、“禪讓”制度---推舉部落聯盟首領做繼承人的做法。
5、夏朝的建立----我國歷史第一個王朝(奴隸制王朝)
(1)時 間: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從部落聯盟首領變為奴隸制國家的國王)
(3)標 志: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
七年級上的歷史復習提綱:統一國家的建立
一、陳勝、吳廣起義
陳勝、吳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二、張騫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
思維導圖能夠模擬大腦的思考方式,幫助人更好的學習。下面我精心整理了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思維導圖,供大家參考,希望你們喜歡!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欣賞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重點考點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元謀) 人,距今約 (170)萬年。
2、(山頂洞人)已會人工取火。
3、(山頂洞人) 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還會制作骨針。
4、(火) 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5、人類是由古代 (類人猿) 進化而來的,會不會(制造)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6、簡答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
①.北京人的模樣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頂洞人則與現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會打制粗糙石器,山頂洞人則已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頂洞人已會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過著群居生活,山頂洞人則生活在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里。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遠古的傳說知識提綱
一、知識梳理
1.炎黃聯盟
(1)遠古傳說:我國古代流傳著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與傳說,也有關于早期社會的很多傳說。其中,炎帝、黃帝等是最為著名的傳說人物。
(2)部落:四五千年前,中國進入部落聯盟時期。
以上就是初一歷史思維導圖的全部內容,七年級上的歷史思維導圖欣賞 七年級上的歷史知識要點 1、炎黃戰蚩尤---涿鹿之戰 2、華夏民族的形成 (1)黃帝和炎帝部落結盟,形成日后的華夏族。(2)后人稱自已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