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看圖列式?一年級數學一圖四式順口溜是:左邊加右邊, 右邊加左邊, 總數減左邊, 總數減右邊。1、一圖四式是根據一幅圖的圖意列出4道算式。一圖四式主要是讓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幅圖,并且根據說出的不同的圖意,那么,一年級數學看圖列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如下: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看圖寫算式,樹上有三只小鳥,左邊飛走兩只小鳥,右邊飛來三只小鳥,求解答?
答案是:3-2+3=4(只)。
加法運算
1、同號兩數相加,取與加數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異號兩數相加,若絕對值相等則互為相反數的兩數和為0;若絕對值不相等,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3、互為相反數的兩數相加得0。
4、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5、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可以先相加。
6、符號相同的數可以先相加。
7、分母相同的數可以先相加。
一年級看圖列式,簡單來說就是加減運算。那么怎么教呢?
比如
,上圖左下角的看圖列式,老師或家長可表述為:“大樹底下有3只小雞發現了3條蟲子,遠處2只小雞正在趕 來 ,一共有幾只小雞?”所以,很明顯可以列出3+2=5的等式。
再比如,
上圖下面的看圖列式,老師或家長可表述為:“4只螞蟻抬著食物螞蚱,1只螞蟻 來 幫忙。”所以,也很明顯可以列出4+1=5的等式。
1.仔細看圖,2.說清圖意,3.列對算式,4.對比訓練。通過仔細看圖----說清題意----列對算式----對比訓練這四個步驟,學生經歷了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等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數學表達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1,左邊鴨比雞多一只
2+3,兩邊共有5只鴨子
1+3,兩邊共有4只雞
3-3=0,右邊的鴨和雞一樣多。
一年級數學一圖四式順口溜是:左邊加右邊, 右邊加左邊, 總數減左邊, 總數減右邊。
1、一圖四式是根據一幅圖的圖意列出4道算式。一圖四式主要是讓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幅圖,并且根據說出的不同的圖意,列出兩個加法算式,兩個減法算式。它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加、減法之間的聯系,感受知識的完整性。
2、圖上有三個信息,而且這三個信息之間,往往是部分、部分和整體的關系。在寫算式的時候,我們要把其中一個信息改編成問題,然后寫出對應算式。
3、寫加法算式:觀察的角度和順序不同,但要求的問題相同,都是求整體是多少。寫出的算式不同,但結果是相同的。寫減法算式:要求的問題不同,所寫的算式也就不同。一個是從整體中去掉左邊的部分,求右邊的部分。另一個是從整體中去掉右邊的部分,求左邊的部分。
4、列一圖四式就是通過一個圖能列出來四個式子,其中兩個是加法式子,兩個是減法式子。小學數學是通過教材,教小朋友們關于數的認識,四則運算,圖形和長度的計算公式,單位轉換一系列的知識,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計算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荷蘭教育家弗賴登諾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須扎根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
一年級看圖列式的講解方式:
一、理解題意
首先,要幫助孩子理解題目的背景和情境。讓他們知道他們將要解決的是一個數學問題,而這個問題是通過一幅圖來表示的。引導他們觀察圖中的信息,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二、觀察圖像
在理解了題意之后,下一步就是觀察圖像。教他們如何識別圖像中的信息,如數字、符號和顏色等。然后,引導他們將這些信息轉化為數學語言。例如,如果圖像中有3個蘋果,可以問他們:“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這三個蘋果呢?”答案是3。
三、列式計算
當孩子能夠理解圖像中的信息并轉化為數學語言后,就可以開始列式計算了。這個步驟需要基礎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如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等。根據問題的不同,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運算方法。
例如,如果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個蘋果?”那么可能就需要用到加法。如果問題是“每個籃子里有多少個蘋果?”那么可能就需要用到除法。
看圖列式對一年學生的重要性:
一、培養數學思維
看圖列式是數學問題的一種直觀表達方式。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通過觀察圖像并從中提取信息,能夠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圖像中的數量關系、排列規律等,都可以引導他們去思考并嘗試解決。
以上就是一年級數學看圖列式的全部內容,小學一年級數學題看圖寫算式,樹上有三只小鳥,左邊飛走兩只小鳥,右邊飛來三只小鳥,求解答?答案是:3-2+3=4(只)。加法運算 1、同號兩數相加,取與加數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2、異號兩數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