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朝代?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第三個朝代,由周武王姬發(fā)創(chuàng)建,是中國歷時最長的朝代。周朝自建國共立32代37王,統(tǒng)治791年。周武王時期實施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維系社會秩序,后由盛轉(zhuǎn)衰,那么,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朝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最長朝代為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第三個王朝。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chuàng)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發(fā)創(chuàng)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陜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后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擴展資料:
國號
周人早期居于陜西武功一帶,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于豳。 周人早先并無“周”的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為國,國即是城。他們居住穩(wěn)定,為農(nóng)耕為主的城邑。自公劉起,又經(jīng)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離鄉(xiāng)遠徙。他們歷盡艱辛,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產(chǎn)生“周”的概念。“周”字最初寫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來演變?yōu)橹茏帧?/p>
參考-周朝
中國最長的朝代是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第三個華夏族奴隸制王朝。周王朝一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0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周朝由周武王姬發(fā)創(chuàng)建,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
周成王時營建(或曰遷都、相宅)成周(今河南洛陽),并在此舉行祭祀、賞賜臣子的一系列活動。其后周穆王又筑宮南鄭,其后周懿王又遷都犬丘(今陜西西安)。
公元前771年鎬京陷落,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后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其中東周以“三家分晉”為節(jié)點,又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
周朝的成就
1、創(chuàng)立禮樂制、宗法制等重要制度,保障了中國社會的穩(wěn)定完善的制度,是國家穩(wěn)固的重要保障。周朝成立后,先后創(chuàng)建和完善了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井田制、國野制等制度。這些制度相輔相成、相互作用,構(gòu)成了(自然經(jīng)濟時代)中國社會體系的基礎。
2、促進了中國生產(chǎn)力“質(zhì)”的飛躍西周實行井田制,在物質(zhì)匱乏的情況下,“集中人力物力辦大事”,可以確保物質(zhì)財富的積累。
在中國歷史上,周朝是時間最長的朝代,從約公元前1046年開始,到公元前256年結(jié)束,共計持續(xù)了約790年。
周朝的歷史和背景。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代,它分為兩個階段:西周和東周。西周是周朝的開始階段,它的都城在宗周,也就是今天的西安附近。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隨后進入東周時期,東周的都城在洛邑,即今天的洛陽。東周時期又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的分界線歷史學家有不同的觀點,但通常將公元前475年作為春秋和戰(zhàn)國的分界點。
周朝的文化和貢獻。
周朝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源頭,期間產(chǎn)生了諸多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有深遠影響的思想和理念。例如,東周時期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現(xiàn)象,孔子、老子、莊子等偉大的思想家都出現(xiàn)在這個時期,他們的思想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此外,周朝也是中國古代典籍《周易》、《詩經(jīng)》、《尚書》等的重要形成時期,這些典籍對后世的中國文化、哲學、歷史研究都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周朝的政治和社會制度。
周朝的政治制度以分封制為主,天子將土地分封給親屬和功臣,他們各自在封地內(nèi)建立國家,維護周室的統(tǒng)治。這種制度在周朝初期起到了鞏固統(tǒng)治的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封地的諸侯逐漸強大,中央政府的權威逐漸削弱,最終導致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割據(jù)局面。
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朝代是周朝,從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共計延續(xù)了790年。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第三個奴隸制王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朝代。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時間最長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青銅器鼎盛時代,青銅器時代包括夏、商、周三朝,延續(xù)時間約一千六百余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
周朝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何尊銘文及石鼓文代表中國書法藝術發(fā)展的第一個高潮,其風格或蒼勁古樸,或清秀典雅,具有特殊的美感,為后世所珍重。
周朝文獻記載是頗為豐富的,特別是壁畫,從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山海經(jīng)》、楚國的詩人屈原《天問》反映的內(nèi)容,可以窺見當時壁畫所曾有過的巨大規(guī)模,可惜均未流傳至今。
各朝代存活時間排序:
1、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共計867年;
2、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至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3、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至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4、宋朝:公元960至1279年,共計320年;
5、唐朝:公元618至907年,共計290年;
6、明朝:公元1368至1644年,共計277年;
7、清朝:公元1616至1912年,共計267年。
8、南北朝:公元420至589年,共計170年;
9、晉朝:公元265至420年,共計156年;
10、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共計89年;
11、隋朝:公元581至公元618年,共計38年;
12、秦朝:公元前221至公元前206年,共計16年;
13、新朝:公元8年臘月至公元23年10月6日,共計16年;
14、玄漢:公元23至25年,共計3年。
周朝存在時間最久的原因:
周朝分為東周和西周兩段歷史,西周由周武王姬發(fā)創(chuàng)建,定都鎬京。平王東遷,定都雒邑這就是東周,而在東周時期開始了我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分封制,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zhàn)國,以韓、趙、魏聯(lián)手打敗執(zhí)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zhàn)國”兩部分。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朝代的全部內(nèi)容,周朝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朝代長達800年,這也是后世稱為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使得周朝可以延續(xù)800年的原因之一,西周采取分封制和宗法制。因為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國領土被分封制聯(lián)系在一起。